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王统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甲达绕木齐神殿,在佛教住世之时,当使其具足无量功德,如同宝洲。每一如来菩萨,勇士男女,智慧空行母,当变化为凡俗之相,长住世间。藏地之一切佛宇,当具增上生(512)等无量无边功德。诸调化众,享受福报,与天同等。几所欲求,如意而至。诸边方所有一切财宝,当悉摄归此处,征服四方,使吐若无敌于天下。光明白毫,放射十方,美名盛誉,充盈大地。加持之力,如同日月光照。欲求珍宝财帛,粮谷金银,紫玉服饰,器物受用,如雨降落,为使其具足如是诸种功德,首则观察土地,何处为优,则行秘藏伏藏。譬如大海岸边,若有能生一切财物之如意妙宝,则所有城邑村镇,使其力量,即可获得一切受用。此伏藏所在之处,亦复如是,圆满受用,自然而至。故为后来藏民福利,当行秘藏伏藏。距有瓶柱近处,将微妙佛法秘密藏之。藏此功德,能令藏土,于未来时,如来之教,如日照临,悉得受用妙法也。距有树叶柱近处,将金银珍宝,秘密藏之。藏此功德,能令诸边方珍宝,皆摄归至中心地区,悉得受用金银也。距有蛇头柱近处,将威猛咒法秘密藏之,藏此功德,则边围兵患,及恶魔叛逆等皆不能生也。距有狮头柱近处,将祈求牲畜兴旺之招财文符秘密藏之。藏此功德,能令有乳牲畜繁殖,乳酥等具足精英也。将“统拉德瓦宝”装于凤眼珠匣内,用五色彩增缠裹,藏于财神像下。藏此功德,能令装饰,衣服,财帛,粮谷,凡所欲者,皆得满足也。又将“达夏德瓦宝”以蛇皮包之,藏于龙王殿下,藏此功德,能使年岁丰登,牲畜着息,甘雨时降,地神恶龙之害皆得免除也。又将琉璃宝钵满注各种食品,藏于药叉殿下。藏此功德,几所欲之饮食,皆得如愿而至。几所食之物,又复具足精英也。又为统萨神殿若遇坍塌,则能修聋,并常时不断诸种供品,遂将金银诸宝贮于一大铜器中,藏于大曼陀罗坛城之下,愿其能遭遇具足因缘善机之人而为之祈祷焉。又为使地土具足光明,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以及免除旱灾,冰冻霜雹,田秀荒芜,饥饿瘟疫,以及强邻寇境等事,而使一切时中,皆呈吉庆祥瑞,福善周遍,故将诸金银等宝,盛于宝器之中,以诸统罗缠裹,藏于药叉殿,龙王殿,佛殿内道等处。以上仅略述大概,若欲详知秘藏珍宝之情,请阅《法王遗教史》(513)。
  于是,王又训示曰:“秘藏诸代藏功德者,为使我之神庙,声名美誉,遍于日月所照之处,在南赡部洲绝其匹敌者也。使佛教化机及为教服侍者,遍满诸方。一切边地之人,皆被调服,使福德富裕等同虚空。于未来时,我之子孙与及王妃大臣庶民等,若欲修建庙宇,苟与我统萨神变殿供上新土新石,则迎神开光,自然成就,远离一切魔障及违逆等,而呈吉祥瑞相,具足诸种功德。”
  于是,王又来至拉萨乃乌塘,以手加于王孙芒松芒赞之顶(514),将《诸佛菩萨名称经》、(白莲花经)、《妙法明灯经》。《观世音修法类》等之讲解传承,与及于未来时,于诸隐秘者应如何将其彰显,对拉萨圣地(515)应如何料管,若人礼拜供养,转经绕行,见、闻。念、触等,又有何功德,对外培修河堤对内供把诸神灵,又有何功德等等,均详为之讲说。王孙乃笔之书,藏于药叉殿中。王又云“过五代后,将有三名赤与德者出世,斯时当由天竺来无数大班智达,翻译无上妙法,抉择真实义理,修建甚多寺宇,使佛教大为显扬。出家沙门,以三学为庄严,张悬赤黄色宝幢者,将接路而至。我之后嗣,若能以彼等作为顶供,供养承侍,则一切福善利乐,必从此生也。”臣噶立即将此书于铜牌之上,秘藏于秦浦(516)宝库内。他如为外臣内臣与及藏地属民男女,凡孩提以上者,皆依次为其宣说无量世间所需之教训。以大悲心之生起次第(517)而立六字大明咒法(原注:此法系由大臣止塞汝恭顿为后来藏民福利故,曾笔之于书)。此外记载王之史事,有详略三本,作成三纸卷,秘藏于宝瓶柱下,愿遭遇有缘善机之人而为其祈祷焉。
  如是王与王妃之事业,则圆满告成矣。夫王诚为雪域藏民依赖之如父母,如导引众生之商主,如出生财物之妙宝,如解除黑暗之明灯,无有亲疏爱憎,譬如日月。王之所行,英明善巧,使外无怨敌,内护属民,惠泽普被,所统领黎庶,悉获富裕,受用康乐者也。  求于未来能生利乐,秘藏伏藏,并化导所有臣民悉入正法品第十六章竟。
第十七章
王父王母事业圆满,即融入于自然生成之十一面大悲观音心间
  嗡、嘛、呢、叭、咪、口/牛。  礼顶大悲心尊前。  翌晨,日出之时,王孙芒松芒赞(518)迎请此大悲心所变化之护教大王松赞干布,至宫顶凉阁上,以己之衣为座,请大王父坐之,供献诸种食品,又复绕行,顶礼无数,而作启白日:  “唉、马、火,一切诸佛之事业,  无量光佛(519)之大悲,极乐世界之使者,  一切藏民求救处,恳于我等垂悲照。  凡俗境中见佛身(520),甚深密意虽不显,  法性实义之大悲(521),如来心间不隐藏。  请将隐密俱掘出,示我自现无境相(522)  示我离思无所作,虽示不作而任运,  无作任运而安住,三身自然由此现,  请示我心能契合(523)  如是顶礼启请已,王父乃云:“王子谛听:  我乃诸佛之事业(524),无量光前曾发誓,  为利菩萨藏民来,我与正觉无有二。  有情悉为我化机,汝等皆蒙圣加持,  如来心传甚深义,虽为圣者之道基,  法性实义之大悲,不应开示于劣慧。  乃由悲心彰隐秘,不悟即成增损执。  为诸元救决本密,希即牢记心脏间。  虽达法性之边际(525),我之妙说亦听取。  诸种境界皆自现,即此无境离思量,  即此无思即无作,任这无作如如住,  无住放松最为上。作此解会之土夫,  即已离边断戏论(526),遂即安名为见宗。  任持自显而空寂,遂即安名为修习。  理事未曾有分离,遂即安名为行持。  息灭一切取舍执,遂即安名为证果。  不须的劳能利生,遂即安名为大悲。  此法无有劳倦事,遂即安名为至大。  虽利有情不染垢,遂即安名为圣者。  大悲慑伏一切敌,遂即安名为君主。  调御有情能平等,遂即安名为松赞。  讲说于心有利法,遂即安名为教授。  迹后所留请记录,遂即安名为教传。  为引众生起敬信,遂即安名为寺宇。  自然解脱妄想缠,遂即安名为佛陀。  令诸有情趣正道,遂即安名为圣教。  无作与心能相契,遂即安名为僧伽。  无有功用住实相,遂即安名无所作。  为转凡俗妄分别,遂即安名生次第。  诸种方便引导心,遂即安名为修道。  于内了达离根本,遂即安名为解会。  唯达一义无有余,遂即安名为独一。  万有皆为一本体,遂即安名为法身。  净相悉现成尊身,遂即安名为报身。  以诸方便为导引,遂即安名为化身。  无有分别仍保旧,遂即安名为现证。  一切所安皆唯名,无执名相亦应舍。  一切所思皆妄想。心所造作应舍弃。  所谓放者唯文句,应当舍置文句相。  所谓放置皆妄想,能作妄想隐界中。  所谓隐藏亦善念,应无善恶而平等。  无有隐秘极明显,无有来去至分明。  无有取舍极松散,无有方所极圆融。  无有纵擒任逍遥,无有明暗极开朗,  无有散忘极晓了,无有留放极自在。  当观远离妄念境,当观还离文字相,  当观无有善恶境,当观无有内外心,  当观无有男女心,当观舍离二执义。  所谓义者绝思量,过去之后慎勿追,  当观离于言思境,以观无有所见境。  舍置不观见法性,舍置不修成心性,  不执不放自然解。若有如是见到人,  染净为二我未见,罪福为二我未见,  美恶为二我未见,断常为二我未见,  男女为二我未见,苦乐为二我未见,  是非为二我未见,亲疏为二我未见,  高下为二我未见,明暗为二我未见。  即从无所见境性,诸种杂现乃自性,  诸种无遮而放置,诸种无执而放置,  诸种无有取舍置。诸种离执是法身,  无碍明朗是报身,诸种远离是化身。  无俗分别是法身,贪着法性即几俗,  远离妄想即真谛。若离贪欲见实义,  二执缚解悟实相,无有取舍成悉地。  若利有情事业成,心若决定达去处,  无有去处自涌现。若有如是证得人,  一切觉性皆自觉,一切所知皆自知,  一切所缠皆自出,一切所现皆自显,  一切空寂皆自空,一切所住皆自住,  一切存在皆自在,一切安乐皆自乐,  一切苦恼皆自恼,一切自知皆自现。  无有所修亦无思,于心不即亦不离,  亦无存留亦不放,亦无忘失亦无误。  如是智慧无断绝,住三摩地无间缺。  于所缘境无擒纵,于妄想心无美恶,  意境亦是无内外,无实亦是无内外,  断除顾虑免过失,无所欲求亦无得,  无有功用诸患消。”
  因不希求证果,故求佛之欲想亦归消失。远离文字思维,故亦无有言说之相。若能如此证得自在,自己即能绍承传统。于内觉到解脱之分,能所之相亦归消失。了知现有即为教传。凡所作为,皆成法行。几所见闻,皆成三身。智慧从内显发,一切烦恼,自然清净,则自然生起极大诚敬。若夫了达轮回涅梁之根本,即是自己的灵明本性,了达一切苦乐,即是内心明现,则我执将在法身中解脱也。夫达本者,即无见地,断争论者,即无观想,已还原者,即无修习,见自心本性者,则别无有佛也。智慧自然涌现,顿然无忘而住。请相在无挂无碍中解脱,故诸受无形无踪而归消失。自性坦然,法身毕露,自获解脱,灵知独照。故无二之身,唯住于大自显现境界之中也。因其乃自然出现,故为顿成,乃自明照,故为激照。乃自显现,故为光明。乃自觉性,故成法身。乃自解脱,故无碍通达也。又着自不造作,岂待他作?已无所思,岂能由它表诠而可得之。自己无明,岂能调伏其他有情。不即不离,岂可寻而有获。既无可达,岂能获得住处。既非实有,岂能把握到手。既不可示,岂能眼见。岂能在自己现有之上,尚再寻觅乎?在明朗之上,尚求见乎?已成解脱之上,尚欲破坏乎?已属清净之上,尚欲染污乎?已经满足之上,尚求饮乎?已经饱餐之上,尚求食乎?已经温热之上,尚欲烧乎?已经明白之上,尚求蒙昧乎?是故此心,远离因缘,故离去殷勤修习之心,既非实有,岂用对治调整。既已离去有无之想,即断常之境相,自归清净,二执任运解脱,故断患得患失之边。内息贪着,自获无生,内见无念,自降魔障。夫如是知,方可谓之自性广大,无需对治,自显智慧之行也。那所谓无有分别,法尔实相,则无有取舍者也。所谓由内显发智慧,妄心自然息灭者也。所谓已超越有非之想,则离去所立所破者也。所谓认知够劳修习,则法尔自然涌现者也。所谓顿成无生,则果德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