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王统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左秽迹怒明王,色如珊瑚除秽印。  左殿供有慈氏尊(478),手结转大法轮印(479),  色如红花相好严,内外供女绕成阵,  美妙无比娇媚姿,莲月座上半趺坐。  净香堂南不动佛,相好严饰压地印(480)。  如同金山放千光,诸眷围绕威光震。  一面四手摧大干,一面六手随尊后。  阎罗到边身蓝黑(481),六足展伸六瞑容,  六手执持各器械。智慧到边身白色,  四面八手作展伸。莲花到边朱砂色,  一面四臂相极瞑。障难到边蓝相猛,  一面四臂摧魔阵。多闻财神门两侧(482)。  能除贫乏身黄色,右手执宝左金貂。  殿堂门外龙王殿,三王二手与一面,  具蛇顶警菩萨坐,身白或红或黄褐。  殿门有旁药叉殿,魔王楞伽有九面,  马头饰顶身色蓝,药叉、乾达、色如茜(483),  三面四手菩萨坐。殿门楼上七世佛(484),  相好庄严化身坐。又见下殿画壁像,  左绘随类调伏土,救人难苦大悲尊,  文殊主眷五刹土,以及极乐净土图。  西南万角三部主(485),西面绘有五部佛(486)  与及王度众生史,三世如来众眷绕。  画在西北万角隅,北及东北之壁画,  皆属能仁十二迹(487)。东侧度母观世音。  如来降魔与菩萨。东南万角所绘画,  药师琉璃佛眷属,度母马头诸善神。  中层楼中所绘画,大半百八独传派。  诸种彩增色泽妍,王一见之心欢乐。  东南屋角设狮梯,万角塑有吉祥尊。  北净香堂极妙严,尚无佛神为其主。  尔时化身王思维:布达天生十一面(488),  当以伎乐宝车迎,请来住北净香堂。  是夜自成佛主从,天乐奉迎显灵异,  以神变力飞空中,自坐北殿无须请。  世间自在极严饰,具怒纹母妙音母,  同甘露漩坐右傍(489)。喀萨巴哩绿头颈,  尊胜度母具光母,马头明王坐左傍。  即此刹那诸山岳,与及大地六震动,  诸天下降妙曼花。王父王母共臣僚,  由情感力泪沃面,各别执持诸供品,  以大虔诚顶礼献,恳赐共胜二悉地。  派遣龙王庆近喜(490)。为保此土作地神,  十颈楞伽罗刹王,药叉、乾达、俱吠罗,  摩诃哥罗,吉祥母,作为护守此庙主。”  王之所见,乃复如是。  复次,汉妃亦迎王来绕木齐瞻视殿堂,并陈设供品,皆大欢喜。  尔时王作思维,将为神变殿与绕木齐殿作迎神开光仪式。遂开庆筵,仪极庄隆,广设供品、难以细表。并高张伞盖幢幡,演奏金鼓管弦诸种乐器。此时王遂登上曼陀罗坛城,手持鲜花合掌作礼,并说真实语云:
  “能仁释迦两足尊,化身无数利有情,  本师一切诸善逝,与十方佛赐吉祥。  以善方便具悲流,随类调化悉度脱,  尊胜观世音自在,与诸菩萨赐吉祥。  清净无垢如来教,四次结集宏圣法(491),  佛子上座善现等(492),诸圣声闻赐吉祥。  复次恳请十方土,与及过未和现在,  诸佛菩萨为圣地,赐予灌顶并加持。”  如是启请已,刹那之间,如来菩萨,勇士男女,与及诸护法神灵,似日光尘数,一同降临,犹如云雾笼罩圣地,尔时,诸佛散花加持,诸菩萨颂吉祥言而为开光。帝释梵天,雨大花雨。诸帝子天女,亦持伞盖宝幢,风幡流苏,璎珞宝曼等各种庄严之品,并奏天鼓、黄萧、锣错、小鼓等诸种伎乐。诸天妙香,犹如摩罗耶风,徐徐熏腾,布遍十方。帝子天女齐声唱言:
  “诸佛密意摄为一,观音自在慈悲主,  为边土地宏圣教,汝圣降生为人主。  种性身相德增上,松赞干部佛化身。  法王汝之两寺宇,已蒙请佛为开光,  蒙诸菩萨颂吉祥,诸天已作广大供,  由天空中降花雨,空中香气红如云,  一切大地宝满布。善树如来教法幢,  严击微妙大法鼓。今日空中法日明,  今日佛灯普照耀,今日王灌顶加持,  今日愚昧得开解,犹如日照莲开放,  犹如贫者获宝藏。汝诸法王菩萨等,  请以喜乐满心愿。”  语竟,倏然归于隐灭。如是神变殿与绕木齐殿同时顿然完成开光矣。如上述诸情,虽甚明朗,而不可实得,仅如镜中之象,如水中之月,但又为王及诸臣僚等之所亲见,故均极为惬意,而发大欢喜也。  如是隆重庆祝完结之后,藏地属民,亦随其所应,歌舞欢娱,作诸戏乐,颇极一时之盛。此时王从庆祝场中宝座之上忽然起立,以如同净梵之天声,而作欢乐之歌云:
  “三宝大悲主,示解脱观音,以诚意叩请,  请重听瑞歌。今日前面空,见诸佛菩萨,  如云聚而坐,吉祥开光成。释梵诸天子;  奏金鼓管弦,降妙莲花雨,吉祥开光成。  树佛教宝幢,克胜黑恶品,以摧魔军力,  吉祥开光成。敲击妙法鼓,五毒痴自解,  由三宝鼓宣,吉祥开光成。今日出乐日,  任运生欢喜,财用如雨澎,吉祥开光成。  本尊赐吉祥,松赞干布祥,遂唱吉祥歌,  原我藏属民,悉获得吉祥。”  如是歌已,王妃臣僚并诸庶民,皆鼓舞腾欢。遂向赞普顶礼膜拜,并献陈供品。  复次,王又于扎拉鲁浦修建神庙,此庙主神为吐巴扎拉贡布(493),其右旁自现舍利佛,左旁目犍连,又右弥勒,左观世音,主从共五尊。虽然在岩石上已自然现出,但为未来众生培积福德,复由尼婆罗匠师将其刻接,更加显明。在转经堂岩壁上,所有雕刻均由藏民竣其事功。斯时盐价昂贵,至六十倍,王许其雕岩粉一升,即付以盐一升为酬。但又雕得岩灰半升,仍以一升与之交换。诸神殿彩增工程完毕,亦为其作迎神开光云。  拉萨两寺庙及镇边、重镇诸神庙修造完竣迎神开光品第十五章竟。
第十六章
求于未来能生利乐,秘藏伏藏,(494)化导所有臣民悉入正法
  彼时汉妃和尼妃二人俱无子嗣,王纳象雄萨为妃,亦未生子,遂建亭布哥巴庙(495)。此庙在夹喀山(496)境内。又纳如容萨(497)为妃,亦未生子,又建米芒泽庙。此庙在果夏岭(498)。复纳木雅氏为妃,亦未生子,又建喀扎色寺(499)。此寺在喀纳洞(500)。复从堆隆孟地纳孟氏家族之女名赤姜者(501)为妃,乃感神灵予记,谓将生一子。迨九月又十日阴金蛇年(502)超群绝伦之王裔贡日贡赞(503)始降生于扎拉吉祥无量宫。汤饼之筵(504)极为隆重,无不为之欢庆。为安放王妃母子二人所依之本尊像,在耶巴(505)神山有石岩形似圣救度母端坐之相,于其肘上建立神庙与梵塔等。作开光后,王为待视,愿此庙与绕萨神变殿均将成为佛教之命根也。
  尔时王为使藏民能信守十善法律,又建立森严之法庭,将破坏佛教与违反藏律者置之刑戮。如是宣布已,乃示现变化身,将诸非人等,或捆缚,或鞭打,或挖眼,或折膝盖,诸如是等本非实有其事,乃权施方便,令众畏惧,利于建立十善法耳。此时李域江热木布(506)有二沙弥(507)修文殊法已历八年,未获悉地。忽于空中闻语云:“汝二人本尊,乃圣观自在。圣者今在有雪藏地,变化成为藏王,往即可得亲见”如是授记,即失所在。二沙弥既闻此语,毛发竖立,于是不惜身体性命,携带糇粮,径向藏地而来。甫越堆隆达之峡谷,见河畔无数尸体,或失头首,或失眼目,并有犬鸟争食。干是二沙弥顿生疑念,向藏人探问:“藏王住于何处,是等尸体,何因致此?”藏人答云:“王在拉萨,此等广体,因违犯王法,被王置于刑戮。”二沙弥乃生邪见,观世音变为魔厉,杀人如许,我等其可归矣。言毕遂返。王已知二人心意。对侍臣止·塞汝恭顿云:“速乘马往堆隆达,有二人头上无发,身着消色袈裟,具沙门相者,本来就我,因生邪见,遂又折回,汝用善巧方便,引还我所。”恭顿即将二人追及,二人殊为惊恐。藏臣以温语安之,引来见王。王向二人顶礼,复颔颐微笑,谓曰:“沙弥二人,何因来藏?”二沙弥云“我二人乃由李域来者,因先修文殊法,八年无所成就,忽由空中出语云:汝二人之本尊乃圣观世音,今在有雪藏地,变化为吐蕃赞普,速往彼地,当可面谒。故我二人不顾身体性命,来至藏地,乃见途中尸具甚多,询之藏人,云因违反王法,王将其置于刑戮,我二人生大恐惧,故尔折回”。王命供施饮食于彼二人,恣其满足。乃将头巾除去,以阿弥陀佛示之,因云:“我乃吐蕃之赞普,具大悲心者,我自承王位以来,迄于今日,唯利益一切众生,度登解脱菩提正道,损害纵小如针尖,亦未尝加诸于人。以藏族人种。传自猕猴与山妖,故略显威猛之变化而已。”遂一弹指,诸尸骸等,悉化为虹霓而散。
  于是二沙弥产生信仰,遂恭敬白言:“大王,我二人远道来此,历诸困难,为易了达佛教,请王赐我等以三义即可概括一切佛理之法要。”王遂云:’‘二沙门谛听,概括诸法根本,约可摄为三义。初于身门,当断除杀生,不予取,不清净行等。而于三宝前礼拜绕行。既得上界乐趣之身,应以律仪戒宝,珍惜保护,一切时中,不得舍离三学宝严。次于语门,当断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而应当诵持总摄诸佛密意之体性,总摄万法之精要,一切善妙功德之宝藏,一切利乐悉地之根本者,即此胜说六字大明心咒也。又于意门,当断贪欲,瞋恚,邪见等,而应皈依三宝,发猛烈愿心,观想三界六趣一切有情,无一不曾作我父母,彼等承受不堪忍受苦恼,故我身当代为领受。我之利乐,悉数施舍与彼等,如是生起爱他较己尤甚之善心。总之,纵刹那顷,不可舍弃慈爱、悲悯、菩提宝心。盖心善较法善尤为殊胜也。若能具此三义,即今生此身,便可成佛。若自心中不具此三义,纵然通晓一切显密经教,口诀要门,亦仅口头之法耳,全无实在。”于是王为二沙弥开示大悲心三大法类及《白莲花经)之六字大明咒等诸种殊胜之义,遂使彼等获得解脱菩提无上妙道。
  于是,二沙弥欢喜踊跃,不胜随喜(508),顶礼王足,并作启白云:  “盛哉法王变化身,阿耶巴洛大悲心(509),返乡途中请护佑”。  白已,王即询日:“汝二人欲求一刹那顷即能安返故乡否?”二沙弥云:“我等之意,务求无有困难,能安返故里”。王即于彼二人衣襟中,注沙一升,加持使其变为金沙。将手抚于二人头上,嘱云:“将所有用品置于枕下,用意默念汝二人家乡,然后人睡。”二人依示往眠,睡一晌顷,即已安抵家门矣。襟中之沙,果变为金沙。后此二人于下世获证阿罗汉果云。
  复次,王子贡日贡赞年十三时即承袭王位,迎娶王妃,于阳火犬年(510)遂生王子名芒松芒赞(511)。贡日贡赞在位五年,寿十八岁时,逝于布达拉山上。  “贡日贡赞父前逝,其墓建于顿喀达,  位列朗日松赞左,名称贡钦贡日山。”  于是,王父重掌朝政,使属民等复享太平盛世。时王思维,我之统萨神变殿堂,与甲达绕木齐神殿,在佛教住世之时,当使其具足无量功德,如同宝洲。每一如来菩萨,勇士男女,智慧空行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