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8-简明医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荚(炙,去皮弦。猪皮者佳) 芒硝(化服) 僵蚕(洗净,炒,研) 大腹皮(黑豆汤洗) 熊胆(置 
水上一丝挂下,真) 商陆(治肿效必,复可外敷) 石苇(去毛) 干漆(炒,烟尽) 蛤粉(松江, 
大浓壳, ) 牡蛎(火 醋淬三次,研细) 木香(形如枯骨,咬之粘牙) 决明(火 ) 龙骨( 
五花者佳) 穿山甲(炙黄,研末) 大小茴香(盐水拌炒)冰、麝(诸香气药,皆忌见火) 
制附子 平正重一两者,灰火炮去皮脐。或切开,姜汁浸透,用甘草、黄连(各二钱)童便煮干 
,天雄(大) 川乌(小) 乌喙(双尖) 侧子(五名一种) 
制香附 捣光。散寒理气生用,散郁醋炒。如四制∶一米醋,一童便,一人乳,一盐酒。浸透, 
晒、焙干。或同艾醋煮,捣作饼,晒。 
制胆星 南星白腻圆小者真,粗黑脐凹扁大皆非。以姜汤泡透研末,拌入腊月牛胆,挂至次冬 
又拌,如此七年。牛黄同功。 
半夏曲 汤泡七次,为末。九两,面一两,姜汁拌踏饼,竹纸包,挂久佳。南星、半夏、姜、矾 
、甘草、皂荚水浸透,煮干、切、晒,用效。 
制神曲 面二十斤,辣蓼草汁八合,青蒿汁六合,苍耳汁四合,赤小豆、杏仁各二合,研细和 
匀踏饼,霉过,晒,藏。 
制麦芽 大麦(水浸一周时)滤,竹箩内作窝,上盖湿草,日晒,水三遍,芽出。 
地黄末 怀酒浸透,入甑蒸,或入瓶包固;或蒸、或重汤煮一日,捣膏。诸药为末。将地擦匀, 
重晒磨末,入蜜和丸。如生地(浸、捣、擦、晒、磨。) 
苁蓉末 取大者酒洗去鳞甲,晾干捣膏拌末晒,重磨丸。天门冬、五味、枸杞皆可用此法。如炒 
,涸滋润之性。地黄犯铁俱无功。 
制河车 先用米泔水洗净,以银簪脚挑去血筋,好酒砂锅煮至极烂,重十五两,干重一两二钱, 
首男胎。预成药末,候煮干,捣,擦匀,晒,重磨。未有末,新瓦焙干切磨。 
竹沥法 淡竹现砍者,截断打碎,插新大口乌坛(高尺许者)内,一新钵掘地坑埋,钵口平地, 
竹坛合上,钵口坛肩缝布条塞紧,布外堆泥,坛背上堆砻糠三斗,点火,煨三时后扫去灰,泥并布 
,沥在新钵内。每沥一杯,夏入姜汁一分,冬二分。(糠成灰即取出,经宿味酸不堪。) 
制虎骨 胫骨一对锯八片,好酒一斤,砂锅慢煮酒汁小半杯。将骨上筋膜剥下捣膏,骨切极薄片 
,研末,同膏汁入末,加蜜丸。 
制鹿茸 茸截下劈八条,如前煮。将茸条捣膏,同汁入药,加蜜。 
用胶法 鹿胶、阿胶、龟胶,入煎药切片,药煎成汁蒸化服。入丸药用酒少许蒸化,同蜜和匀。 
如 
蒸不化者,伪胶也。 
取麻仁 新鲜麻子拣净,入小苎袋,下百沸汤滚透,悬过夜,次早芽出,倾碗内饭上蒸过,晒燥 
。操板二块,合磨碎,播去壳。 
巴豆霜 取肉(一两)研细,草纸包打油尽,霜重一钱用(琉璃店铁板打,甚便。) 
菟丝饼 菟丝子绢袋淘净,好酒浸二日,砂锅添酒煮,皮搭丝出酒干,石臼捣膏捏饼,晒燥入药 
,形细性坚,否此不成末。 
炼血余 壮盛入乱发,米泔洗,次豆腐浆洗黑亮,入坛中封固。外以盐卤泥搪灰渗干,先微火, 
次炭火烧青烟尽取起,待冷开。 
玄明粉 真来路硝(切,勿误用皮店硝,皮中出,可入洗药。)每斤用萝卜一斤切片,铺锅底上 
放硝,水煮化,麻布绞去卜汁,倾净钵,去脚,次早结成芒硝。再煮,或铺豆腐上蒸一遍,取硝。 
滤干,纸包挂当风(火炼费力。) 
飞朱砂 鲜红光明墙壁砂,研极细,水搅,轻者随水飞过,定下之粗者,又研飞尽,澄出清水, 
晒燥,重研二万下,扬之不坠乃佳。珍珠、雄黄、滑石、礞石、石膏等同法。青黛亦水中扬过,澄 
出者用。 
药法 蛇含石,先微火煨数日,次用销银罐或瓦上烧红,投米醋中淬之,再烧再淬,如此七次 
,色红可研为度,未酥打碎烧淬。 
代赭石法同前。 
芦甘石(广东旧坑)点眼药,先煎黄连浓汁,次以甘石入销银罐,瓦盖,烧红透,投入黄连 
汁内,如此三遍;再烧,投童便内一遍,将酥化者洗下研、水飞,烧不化,硬青石去之。 
蒸药法 何首乌(满斤者佳,雄赤、雌白,对用。)竹刀刮去皮,切片(拌细黑豆、牛膝,九 
蒸九晒。) 
大胡麻(拣净,)好酒浸透,九蒸九晒。 草,酒拌和蜜少许,九蒸九晒。 
煎胶法 鹿角(截断、)龟板(去肋、)鳖甲(俱换水浸三日,刷洗极净,打碎。)新砂锅, 
桑柴煎汁多次,煨过夜,汁浓粘为度,汁滤入砂锅,慢火熬稠,和药,欲成饼,瓷盘晒干。 
炼膏法 止嗽、益金诸膏,新砂锅煎首汁,滤渣煎二汁,再煎三汁;麻布绞去渣,滤第三汁, 
入锅煎减半,入二汁,又减半,下首汁熬。入糖蜜,慢火收稠,倾碗中,坐水内一周,每半杯,重 
汤顿温服。 
人中黄 竹截断,两头留节。外余寸许,钻一眼系绳,节上钻一眼入甘草末,装满,竹钉楔紧。 
竹筒外劈去青,浸粪缸内,绳悬缚。四十九日,劈开取甘草晒燥用。若空筒浸久,纳汁即粪清(粪制 
功同。) 
人中白 僧房数十年夜壶,入米醋满,瓦盖口,铁丝扎定,用盐泥搪固,砻糠火煨至醋干,炭火 
红,待冷打开刮取。或长流水多浸刮用亦可。圊桶底垢,凿取火 ,或置屋上日晒、雨露数月亦 
可用。 
黄,治一切热毒。 
白主养阴退阳,皆能除伤寒大热,过经不解坏证,退骨蒸劳热神药。粪清解一切毒(坛成埋久 
更佳,童便说见火证。) 

卷之一总论制度诸药法
煎丸服法
属性:煎药大法∶每剂水二钟,煎八分。渣用水钟半,煎七分。如剂大,再水一钟,煎半钟,剂轻水 
减。小儿药水量用之,补汤须是熟,利药不嫌生。熟者多水煎,生者少水浸透,数沸即滤服。用桑 
柴火不缓烈,取几分者,必准其数。汁有余则药力未得尽出,汁过少则药味耗涸焦枯,及倾番滚出 
皆无效。必宜至亲监督,切勿专委仆婢。若外有煎成磨调、化入之药,并煎药引,极宜点检。 
服药大法∶如细丸汤送。大丸及末药先以汤少许调匀,添汤咽下。服煎丸时候,如头目咽舌、 
止嗽安神,心肺上焦药、末药,大丸噙化,及水叠细丸,俱宜食后临睡服。煎药少哈细咽。喉项药 
,去枕卧床徐服,令药气在上也。如散郁、宽胸快气、进食、脾胃中膈药,水叠桐子大,及黄米粉 
、神曲糊丸,宜半饥饱、午饭前服,药居中也。如腹病、泻痢、膝股腿足、肾肝下部药,宜蜜蜡酒 
醋糊丸,空心食前顿服,更以干物压或顿足使药行于下也。寒药热服,热药温服,附子药冷服。如 
呕证药不能下者,另捣生姜及陈皮数钱,炒糯米百粒泡汤,哈药一口,饮汤送之,令人摩胸,药可 
咽下。如医留药多剂,倘病有变迁,天时寒暄更改,药宜止服。 

卷之二
中风
属性:(附∶四肢不举 口眼 斜 诸类中风 酒厥 食厥 预防中风) 
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疑作“均” 
为风也。) 
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又曰∶诸风掉眩 
,皆属肝木。所谓理,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四肢不收也;三曰风 , 
奄忽不知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也。古名医概以外中风邪立论定方,谓人有勇怯,气有盛衰,邪 
有微甚,中有浅深。分中腑、中经可治,中脏难痊。中腑小续命汤解表,中经大秦艽汤调养,中脏 
三化汤攻里。后贤乃分西北地高土燥,则真中风邪者有之;东南地卑土湿,皆湿生痰,痰生热,热 
生风也。刘河间谓将息失宜,君相五志,七火妄动,肾水亏虚,不能制之。热气拂郁,心神昏愦而 
卒倒也,宜防风通圣散之类。李东垣谓年逾四十,阴气半衰,或因七情,致伤其气,或肥浓者,亦 
是形盛气衰故耳,宜补中益气汤之类。朱丹溪谓多属湿痰,有气血虚者,宜六君子汤之类。以三先 
生之论,悉属内因,主火、主气、主湿痰为本,则脏腑经络,荣卫气血,亦以诸邪致损。故腠理不 
密,外邪易侵,则风为标矣。以历年试 
之,有暴感盛怒,肝木之风实甚而忽倒者,其证喉无痰声,目瞑口合,肢冷脉沉,乃中气也。有卒 
中者,多因处于顺境,恣帏幕之乐;或年已五八后,阴气半衰而犹纵欲;或年近八八,精绝而不断 
淫,致水竭火腾,销烁真阴,煎熬津液,凝泣为痰,随气升降,四肢百骸无所不至,更以浓味醇酒 
补助其阳,阳实阴虚,气血日耗,虽外之动作如常,内之脏腑荣卫精髓竭矣。蓦然痰火上逼,壅塞 
清道,出入顿废,僵仆不省。其证面赤汗流,眼合口干,喉中痰声如锯,涎沫涌溢,势如釜沸,随 
呼吸而溅出唇吻,并见种种恶候。汤药不受,服牛黄丸,更用陕西牛黄数分灌之,无功,不适时而 
毙。若有生者,则我未之见。有老年惟因七情、劳役,气血亏伤,神明失守,奄忽而作,不省人事 
,喉无痰壅,但 鼾之状,虽数日不醒,进药得宜,可至痊愈。不可骤进牛黄、冰、麝及大戟、甘 
遂、芫花损血耗气。忌利小便,以夺津液。先进清痰顺气之药,少兼疏风,接服大秦艽汤之类,应 
变而施可安。《脉经》曰∶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滑而大者为痰,沉而实者为气,浮迟吉,急数凶 
。治法∶宜提顶发,掐人中,以皂角末吹入鼻,或生半夏末,或北细辛末取喷嚏,得嚏可治,无嚏 
不治。口噤者,用细辛、南星末泡乌梅捣,擦牙自开。或盐梅、或单用乌梅擦,随以生姜自然汁灌 
之,次灌稀涎散吐痰;痰盛者,瓜蒂散。虚老人,参芦煎汤吐。口噤者,鼻中灌之。令患人覆身, 
鸡毛蘸生桐油,或灯窝油绞口,痰涎吐尽可苏。虚而不胜吐者,用陈年锻石、靛青调灌,痰降。或 
滚痰丸、牛黄豁痰丸(方见痰门)调下,痰降可治。或灸百会、关元、气海、人中,少苏煎主方服,随 
证加减。中气证,先以苏合香丸(方见中寒)灌之。口噤先以半丸擦齿,次宜八味顺气散、枳桔二 
陈汤、乌药顺气散、苏子降气汤(气门)选用。审的因暴怒所致,气平自复,不药可安。凡疑 
似难明,先服摄生饮(方见类中风)。痰热盛者,宜主方加黄连、枳实。 
x主方x (顺气逐痰) 陈皮 半夏 白茯苓 人参 白术 乌药 南星 天麻 僵蚕 白芷(等分) 甘草 
(减半) 上加生姜五片,水煎成,入竹沥半小杯,生姜自然汁五匙,服。 
加减方通连瘫痪(见后)参酌。方者法之体,法者方之用。 
中腑者,手足偏废,面显五色,恶风寒,拘急,先小续命汤一剂解表。有汗及夏月去麻黄;汗 
多加黄 ;有热去附子;血虚加当归。次以主方加川芎、香附、羌活、防风(各八分)、细辛、桂枝(各 
三分。)减人参、白术、僵蚕、天麻。忌牛黄、冰、麝,能通关利窍,反引邪深入。 
中经者,口眼 斜,舌强难言,外无六经形证,内无便溺阻涩。主方加菖蒲、远志、黄连、枳 
实、麦门冬。无汗加羌、防、麻黄、川芎、葱头,去人参、白术、僵蚕、天麻;汗多加白芍、桂枝 
、黄 ,去白芷、天麻。次服大秦艽汤。 
中脏者,邪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