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8-简明医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麦门冬。无汗加羌、防、麻黄、川芎、葱头,去人参、白术、僵蚕、天麻;汗多加白芍、桂枝 
、黄 ,去白芷、天麻。次服大秦艽汤。 
中脏者,邪极深也。九窍不利,二便秘涩,痰声如锯,先服三化汤利便,兼服牛黄丸。次主方 
加当归、川芎、芍药、羌、防、枳实、秦艽;减乌梅、白芷、僵蚕、天麻。便秘有痰,滚痰丸(痰门)。 
左瘫属血与风,血虚合四物汤,死血加桃仁、红花。风加羌活、防风、蒺藜;火加芩、连;手 
不遂加黄芩(酒炒)、桂枝;足不遂加黄柏、牛膝。 
右痪属气与痰。气滞加枳壳、桔梗、紫苏子、枇杷叶、郁金;气虚加黄 、参、术;痰盛加栝 
蒌、贝母、天粉、海石、白附、白芥子、皂荚、天竺黄、玄明粉之类;风疾加白附、全蝎;实人用荆 
、沥; 
火盛加芩、连、栀子;血虚加四物;自汗加黄 、白芍、桂枝;身体痛加羌活、苍术、酒芩;头痛 
加川芎、细辛、荆芥、蔓荆子;顶痛加 本、酒芩;心虚加远志、石菖蒲;惊悸加酸枣仁、麦门冬 
、茯神、竹茹;肥人栝蒌、贝母、黄连、黄芩、羌活、防风、荆芥、灵仙、薄桂,少加附子;瘦人 
合四物、三黄(俱酒炒);呕不止加藿香、磨木香。如风热已清,宜天门冬、麦门冬、当归、芍药、菊 
花、枸杞、郁金、淮生地、五味子、黄柏、黄 、牛膝、人乳之类。悉以主方加减。大便秘,滚痰 
丸、搜风顺气丸多服,后服虎潜丸(方见虚损)及大补气血、滋培元本之药。 
x小续命汤x 中腑不省人事,手足战掉,语謇痰盛,筋脉拘急,不能屈伸,痛难转侧,半身不遂 
等证。香港脚缓弱,久病风人亦服。 
防风(三钱) 桂心 黄芩 杏仁 芍药 甘草 川芎 麻黄 人参(各钱四分) 防己(二钱) 附子 
(七分) 
上作二服。水钟半,姜五片,枣一枚,煎服,取微汗。无汗恶寒,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 
;有汗恶风,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身热无汗,不恶寒,加知母、石膏各钱四分,减附子; 
身热有汗恶风,加葛根一钱,黄芩、桂心各加一倍;无汗身凉加干姜一钱,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有汗无热,桂、附、草各加一倍;汗多加黄 。如有杂证,相仍随宜加减。 
x大秦艽汤x 中经脉者,外无六经表证,内无便秘里证,乃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 
强难言,口眼 斜,宜养血舒筋。 
秦艽 石膏(各一钱)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芷 白术 生地 熟地 
茯苓(各七分) 细辛(五分) 
上加姜、枣,水煎服。遇天阴,姜七片;春夏加知母一钱;心下痞加枳实。 
x三化汤x 中脏九窍不利,有表证。先服小续命,次此汤通便溺。 
大黄 枳实 浓朴 羌活(各二钱五分) 
上水煎服。 
x愈风汤x 通治诸风初觉,不致倒仆,治未病圣药。又中风内邪已除,外邪未尽,此方加减常服 
。久则清浊自分,荣卫自和。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知母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各三两) 苍术 生地(各四两) 肉桂(一两) 
上锉,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空心服,渣再煎。欲汗加麻黄一钱;欲利加大黄一 
钱;大寒后加半夏、人参、柴胡各三分;谷雨后加石膏、黄芩、知母各三分;季夏加防风、白术、 
茯苓各三分;大暑后加浓朴、藿香各三分,肉桂半分;霜降后附子、肉桂各半分,当归三分。 
x防风通圣散x 诸风潮搐,手足螈 ,邪热暴甚,肌肉蠕动,遍身 疹疙瘩,头痛目赤,一切属 
风、属火证神效。小儿急惊、痧喑。 
滑石(三钱) 防风(一钱二分) 甘草(一钱) 当归 石膏 黄芩(各八分) 桔梗(八分) 
麻黄(夏减半) 芍药 连翘 薄荷 栀子 川芎 芒硝(各四分) 白术 荆芥(各三分) 
上加生姜,水煎服,入硝。热盛便秘,量虚实加大黄(有汗去麻黄;)头痛加羌活、白芷、葱 
头;喘嗽加桑皮、杏仁、半夏、桔梗、冬花、紫菀;目肿赤瘴加羌活、赤芍、木贼、蒺藜、菊花、 
决明、蔓荆、蝉蜕;鼻浊涕,每两加薄荷、黄连(各一钱),小便淋闭去麻黄,倍滑石、连翘,加木通 
;小儿急惊加大黄、栀子、茯神,调辰砂服。 
x乌药顺气散x 一切风气攻注走痛,手足瘫痪,骨节拘挛、麻木。 
乌药 陈皮(各二钱) 麻黄 枳壳 桔梗 白芷 川芎(各一钱) 僵蚕 干姜(炮。各五分) 甘草 
(炙,三分) 
上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中风一身麻木,加人参、白术、当归、麦冬。先服此,次进风药 
。久病去麻黄,加羌活、防风、南星、半夏;遍身痛加当归、官桂、乳香、没药;臂痛加桂枝、苍 
术、羌活、防风;脚膝肿痛加牛膝、薏苡仁;腰痛加杜仲、故纸、茴香;手足冷痹加附子、肉桂; 
胸满加蓬术、三棱。 
x搜风顺气丸x 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肠胃积热,胸膈痞闷,大便闭,小便涩,肠风痔 
漏,肢节麻痛,手足瘫痪,语謇。孕妇勿服。 
大黄(五两,酒蒸九次) 车前子(二两五钱,酒浸) 槟榔 牛膝 山药 麻仁 菟丝饼 山茱萸 
郁李仁(各二两) 防风 枳壳 独活(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酒或米汤,临睡茶汤下。 
x瓜蒂散x 诸风痰壅,膈食诸痫,胀满,吐后服降火利气清神药。 
瓜蒂(炒研),每服实人一钱,虚、老五分,茶末(二分半),酸齑汁调下。风痫加全蝎末 
五分;肿胀加赤小豆。宜晴天午前空心服。不止,用麝香少许,白汤送下。煮淡豆豉汁调尤佳。 
x稀涎散x 中风涎潮,气闭膈塞不通,郁结,关格,喉蛾诸痰证。 
皂荚(不蛀者炙,去弦,猪牙尤佳) 明矾 
等分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不止,陈皮、姜汤。 
x史国公浸酒仙方x 瘫痪筋挛,半身不遂,干湿香港脚,湿滞经络不宣,诸气。 
木瓜(五两) 川萆 白僵蚕 续断 五灵脂 牛膝 天麻 白芍 乌药 威灵仙 黄 松节 当归 
虎骨(打极细) 防风(各一两) 
上用无灰酒一斗,浸药二七日,紧封日足,取药晒干,研末。每服二钱,药酒调下。酒完米汤 
下。 
x 丸x 中风不语,口眼 斜,时吐涎沫,四肢麻痹,遍身酸软。 
草(五月五日、六月六日采叶,阴干) 
煮酒,入蜜少许,拌匀,甑内蒸过,晒燥。如此九次,捣末,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 
酒或米汤下。 
x灵仙丸x 通十二经脉,去宿垢,微利不泻,口眼 斜,疠风、头风、癜风、皮肤瘙痒,手足 
顽麻、疥癣、腰重阴肿,妇人月闭诸证。 
威灵仙(洗净焙干) 
上为末,好酒拌润,入竹筒内塞口,九蒸九晒,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朝服 
暮效。外灵仙煎洗。 
x八味顺气散x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青皮、乌药、白芷,水煎服。 
神气不清,凉膈散加青黛、蓝根为末,蜜丸弹大,朱砂、金箔为衣,临睡茶下。风虚眩运,四 
物汤(四两) 加秦艽、羌活(各半两),每服五钱,水煎服。四肢不收,恍惚不言,竹沥、生葛( 
汁,各二升、)生姜(汁,二合)和分三服。中风多热,痰盛,常服竹沥、荆沥、姜汁(减半)和 
匀,五合温服。 
x简便方x 
瘫痪诸风取汗∶紫背浮萍(七月半收),摊竹筛内,下着水盆,晒干研细末,炼蜜和丸弹子大。每 
服二丸,细黑豆煎酒调下,暖室、盖,大汗出。 
通治诸风∶苍耳草(端阳日采),研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服,酒下。若有风处如麻 
豆粒起,此风毒出也,针刺,黄汗出愈。 
中风瘫痪、肢废、疠风∶麻黄(去根节,二斤) 河水(五升,)煎汁去渣,再熬膏;入白芷、 
桑皮、苍术、甘松。浮萍(各一两);川芎、苦参(各二两,)为末和膏,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临卧酒下,取微汗,隔二日服。 
中风经年不愈;青松(一斤)。上细锉为末,石臼捣细,生绢袋,以清酒一斗浸二宿,火煨一宿, 
初服半升,加至一升,汗出即止。 
三十六种风∶菖蒲(净根薄切,三斤)绢袋盛,悬坛内,入酒一斗密封。百日以熟黍米一升, 
内坛中封,十四日开出,取净酒温饮。 
风 昏迷,强直吐沫及产后 ∶黑豆炒焦投酒,淬淋,渍酒一碗,入川独活、荆芥(各三钱, 
)煎七分温服,未安再服。 
中风腹中切痛∶食盐(少许),炒燥含口中,热汤吞下,得吐痰安。 
口噤涎潮∶皂荚(大者一条,去皮),猪胆(炙,)研末,一钱调灌,不吐再服。 
诸风及男子阴痒,妇人带下,小儿客忤∶僵蚕为末一钱,酒下。 
水肿风疾,脚软筋挛,膝痛∶大黄豆同甘草煮汤,频饮。 

卷之二中风
四肢不举
属性:经曰∶足受血而能步,手受血而能摄,掌受血而能握。动言视听,无非血养。是证若膏粱之士 
,感于中风之后,兼以语謇流涎,乃痰饮随气入于四肢,无血以养,故不能举动也。专宜治痰,不 
须养血、壮筋骨等药。有水竭火盈,耗损营血,宗筋失养而致,宜养血滋阴;有肥甘过享,脾土太 
实所致,宜三化承气汤泻,令阳虚土平可安,有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达四肢,故不举,当十全 
大补汤随证加味可也。 
x主方x (膏粱风痰壅盛) 橘红 贝母 胆星(各二钱) 茯苓 白附子 天麻 栝蒌仁(去油) 白 
芥子 海石(研。各一钱)水二钟,生姜五片,枇杷叶三大片(去毛蜜炙),煎八分,入竹沥一杯,姜汁 
十匙,食后服。 

卷之二中风
口眼斜
属性:举世皆谓风邪中于脏腑,痰饮留于经络。专用祛风豁痰之药,多不见效。外用鳝血吊法,尤为 
非理。 
切戒!治法当以清火养血为主,或兼散郁行气。有风痰者兼而治之,必宜顿服药饵。脉洪火炎,涩 
为血少。 
x主方x 黄连 黄芩 栀子 当归 芍药 川芎 生地 天麻 秦艽 木瓜(等分)上水煎温服。 
火盛加连翘、石膏、玄参;便秘加大黄;滋阴天门冬、麦门冬、知母、黄柏、甘菊、枸杞、五 
味、牛膝、石斛、人乳;利气,乌药。 

卷之二中风
诸类中风
属性:经曰∶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 
于盛怒则腰膝难以俯仰。勿谓肢废筋挛等概作风治,更有五志过及,六淫气侵,劳伤气血,房帏精 
脱,凶丧暮夜,邪恶冲触及 厥、尸厥、痰厥、气厥、血厥等证,皆至卒暴倒仆不省。先宜掐人中 
、取嚏、艾灸等法(见前,)急煎主方,同苏合香丸。中风寒、暑、湿皆可服。少苏,详辨证名, 
各根据本门治理。 
x主方x (摄生饮诸卒中) 半夏(姜汤泡) 南星(湿纸包,煨) 木香(各二钱半) 苍术(生) 
甘草(生) 北细辛 石菖蒲(各一钱) 
上剂加生姜七片,水煎,磨入木香,温服。调苏合丸同灌,尤佳。 
痰盛加全蝎(炙,研)二枚。 

卷之二中风
酒厥
属性:有因饮酒过多而致。盖酒之为物,水形而火性,故 悍酷烈,湿热蕴积之久,则为饮,为痰, 
渗以脏腑,流于关节为半身不遂,口眼 斜;更值醉甚,亦至昏愦、僵仆。治宜解酒除湿。 
x主方x 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