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0-脉症治方-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热利痰降火炒一钱二分) 
上作一服。水煎。或为末。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十丸。白汤送下。盖气血痰三症。多 
有兼郁。而郁有六。随症加减。凡诸郁。春。宜加防风、夏。加苦参、秋。加吴茱萸、冬。 
加吴茱萸、干姜炭。 
气郁。加白术、陈皮(各八分)、木香、槟榔(各七分)、乌药(一钱) 虚者。兼用四君 
子汤。 
血郁。加当归、白芍药(各一钱)、桃仁、红花青黛、郁金(各八分)。 
虚者。兼用四君子汤。 
痰郁。加南星(牛胆制)、海石、栝蒌仁(各一钱)、贝母(一钱五分)、桔梗(七分)、 
白芥子(八分) 痰盛者。兼用二陈汤。 
湿郁。加防风、白芷、羌活、白茯苓(各八分) 倍苍术。 
热郁。加黄连(吴茱萸炒八分)、青黛(八分) 甚者。加酒蒸大黄(二钱五分)。 
食郁。加山楂、神曲(各一钱五分)、砂仁、陈皮、枳实(各八分)、针砂(一钱醋炒) 
木郁。用梨芦、或瓜蒂散、吐之。吐后。以本方加白术、陈皮、白芍药(各一钱)、青皮(五分)。 
火郁。本方加防风、羌活、柴胡、葛根(各八分)、升麻(五分) 发之。冬月。再加麻黄 
根)。 
土郁。用桂枝、芍药、浓朴、陈皮、枳壳(各等分)、大黄(三钱)下之。下后。以四君 
子汤,加芍药、香附、陈皮、调理。 
金郁。加茯苓、泽泻(各一钱),利之。 
水郁。加白术(一钱五分)、陈皮、大腹皮(各一钱)、青皮(五分)、紫苏梗(六分) 
怒郁。左关脉弦。加木香、槟榔、青皮、白芍药(各等分)。 
思郁。右关脉结。加白术、陈皮、石菖蒲(各一钱)、木香、沉香(各五分)。 
忧郁。右寸脉短涩。加贝母(一钱五分)、陈皮、枳实、乌药、苏子(各八分)、木香、槟 
寒郁。加吴茱萸、干姜(各八分)、木香、沉香(各五分)、葱白(三节)。 
悲哀太甚而郁。加贝母(一钱五分)、茯神、远志、石菖蒲、木香、砂仁(各七分)。 
右越鞠丸。加减方法也。须量虚实新久。斟酌用之。庶无误矣。 

卷之四补门
诸虚
属性:脉 形大力薄。为虚损。浮大无力为阳虚。细数无力为阴虚。寸脉浮软而弱为上虚。尺短涩 
而微为下虚。左尺短涩不均。为血虚。右寸沉微为气虚。六脉细微者盗汗。六脉细数者。潮 
热。右关脉弦大。为脾虚。又男子右尺脉细微如丝者。为阳衰精竭。女人左尺细微如丝者。 
为阴衰经闭。皆不治也。 
症 按集成云∶虚损之症。皆由色欲过度。喜怒不节。起居不时。饮食失宜有所劳伤。皆损 
其气血。盖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而胃气散解。不能滋营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 
身。故虚损之症生焉。病则百脉烦疼。腰痛脚软。胸满短气。心烦不安。耳鸣目眩。咳嗽。 
寒热交作。自汗盗汗。遗精白浊。飧泄食少。食亦无味。不长肌肤。或睡中惊悸。午后发 
热。倦怠无力。女子则崩漏带下。经闭不行。咳嗽。吐血。发热。皆虚损之候也 
治 经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又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参术茸附之类。精不足者。补 
之以味。鹿角胶地黄之类。气虚则补气。普用四君子汤。血虚则补血。兼用四物汤。气血俱 
虚。十全大补汤。痰嗽者清肺。麦门冬黄芩贝母之类。阴虚发热者。滋阴降火。黄柏知母地 
骨皮之类。用者详之。 
方 十全大补汤治气血虚损。随症轻重加减。 
人参(二钱五分) 白术(三钱) 黄 (一钱五分蜜炙) 甘草(四分) 白茯苓(一钱二分) 
川芎(七分) 当归(一钱五分) 熟地黄(一钱) 白芍药(一钱二分) 桂(三分) 如虚甚者。 
加熟附(一钱) 以行参 之功。 
上用姜枣煎。食远服。 
老人但觉小水短少。即是病进。本方。去黄 、熟地、甘草,加牛膝、陈皮、春。倍川芎、 
夏。加麦门冬(一钱)、黄芩(八分)、秋冬。加炒黑干姜(五分)、倍当归(此丹溪先 
生养母之法也) 
男妇大病后。气血虚损。脾胃不足。本方去芎桂,加山药、陈皮、麦门冬(各等分)。 
男子真阴虚损。加黄柏、知母、麦门冬、地骨皮(各等分)。 
妇人胎产虚损。本方去桂,加香附(一钱五分) 煎调鹿角胶服。 
大吐血后虚损。加麦门冬、侧柏叶(各一钱)、去黄 、川芎、桂。 
男子遗精白浊。或梦遗精滑。加黄柏、知母(俱童便浸炒各一钱)、山药、芡实。 
鹿角霜(各一钱五分)、龙骨(五分)。 
妇人赤白带下。日久。或湛浊黄瘦潮热。加升麻、柴胡(各五分)。 
男妇心虚手振。加麦门冬、酸枣仁、天麻(各一钱)、白芷(五分)、去桂。 
心脾血虚。昼则怠堕嗜卧。夜不能寐加麦门冬、酸枣仁、山药(各等分)、远志(减半)、 
圆眼肉(五个)、去芎、桂。 
健忘、怔忡。加麦门冬、陈皮、竹茹(各等分)、去芎、桂、脚软无力。加牛膝、黄柏、木瓜、防己、 
去川芎(各等分) 
脾胃虚弱。畏寒易泄。加陈皮(一钱)、干姜(五分)、倍白术,去川芎、当归、地 
黄。 
肝虚眼目昏暗。加黄连、扁豆、甘菊花(各等分)、去 桂。 
男子左尺既虚。右尺亦微。命门火衰。阳事不举。加熟附子(一钱)、沉香(五分)。 
气血两虚。眩运。加半夏、天麻(各一钱)。 
自汗盗汗。加麻黄根(一钱五分)、去桂、妇人胎产有汗。加同上。 
疮疡溃后。或平后气血俱虚。用本方。加防风(八分)、去桂、妇人产后诸疾。加黑干姜、 
(八分)、去芍药。 
产后恶露不行。腹疼。加牡丹皮、红花、干姜(炒各八分)、去参、 。 
产后恶露不止。加赤石脂、续断、地榆(各等分)。 
妇人胎动。或痛或漏。加黄芩、枳壳、阿胶、艾叶、砂仁(各等分)、去桂。 
妇人经水涩少。或行。或作痛。气血虚也。用本方。 
小儿诸疳。加胡黄连、使君肉、山楂、芦会(各等分)、去黄 、桂、川芎、或丸或散皆可 
。(此十全大补汤加减法也)。 
又方 加减人参固本丸养心补脾。清肺滋肾。 
天门冬(去心二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生地黄(二两) 山药(一两五钱) 枸杞子(一两去 
梗) 五味子 (去梗五钱) 熟地黄(二两四钱另用酒煮) 人参(一两去芦上五味正方) 黄 
柏(四制一两五钱) 知母(同上制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空心白汤送下。兼有他症。根据后加减。 
有汗。加黄 、知母(各一两)。 
有痰火。加贝母、黄芩(各一两二钱)。 
遗精。白浊。梦遗。加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各一两)、山茱萸(一两五钱)、龙骨、 
(五钱)。 
上热下寒。加附子(制一两)、干姜(五钱炮)、沉香(三钱)。 
阴虚火动。加知母、龟板(各一两五钱)、虎胫骨、牛膝(各一两)。 
咳嗽。加知母、贝母、当归(各一两五钱)、阿胶、杏仁(各一两俱妙)。 
吐血。加牡丹皮、紫菀、薏苡仁(各一两)。 
腰痛。加杜仲、破故纸、肉苁蓉(各一两)。 
下元虚冷。阴痿。加熟附子(一两)、桂(五钱)。 
脚膝无力。加牛膝。木瓜、虎胫骨(各一钱)。 
眼暗。或翳膜失明。加白芍药、当归、 
甘菊花(各一两五钱)、川芎、黄连(各一两)、生甘草(四钱)。一方加犀角。羚羊角(各 
八钱)、决明子、青葙子、菟丝子、石斛、枳壳(各一两)名固本还睛丸。治肝肾虚损眼 
疾有效。 
命门火衰。阳事不举。精气虚竭。加熟附(一两五钱)、鹿茸(一两)、沉香(五钱) 
男妇上盛下虚。久无孕育。加熟附、鹿茸、巴戟、牛膝(各一两)、海狗肾(一副)、妇人 
。再加当归、蕲艾、香附(各一两五钱)。 
又方 六味地黄丸治男妇肾虚。寝汗潮热。烦蒸骨痿。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 
山药(二两) 山茱萸(去核二两)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去木) 泽泻(各一两五钱) 淮庆 
熟地黄(四两酒煮捣烂) 
上为末。蜜丸梧了大。每服九十丸。空心清米汤送下。下焦虚寒。加熟附(一两)、桂心、 
(一钱)名八味丸。 
上焦热。加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五味(八钱)。 
下部湿热。加木瓜、黄柏、苍术(各一两五钱)。 
又方 大造丸治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此身衰以类补之义也。夫紫河车者。即胎衣也。 
一名混沌皮。盖儿在胞中。脐系于胞。受胞之养。胞系母腰。受母之阴。丹经云∶父精母血 
。相合而成。乃受造化生成之物。真元气也。人从此生。用以补人。固非草木金石所可比也。 
古方治虚劳。甚者用之。良有以也。但非常得之物。或者有所嫌忌。故世人不知用耳。一族 
兄其虚弱仅存形迹面色痿黄。以此味配诸药为方。名大造丸。服之不二料。而体貌 异。后 
连生四子。一妇人年仅六十。时以衰惫因病。合此丸。加血药服之而强健。自此每自制服紫 
河车。殆有百余料。寿至九十。胜中年人物。且以其药散诸亲属。取济甚众。一人大病愈后 
。久不作呼声。服此药不久。而呼声出矣。一人足不能履地。服此药半年。而能行矣。大抵 
此药用于女人尤妙。岂紫河车本自出。而各从其类焉者耶。若女人月事不调。兼小产难产。 
及多生女。少生男者。夫妇服之。而生子者历历可数。制方又另有法。又有只用紫河车一味 
为丸。治失心风膈症。无不应验。临危将绝气者。紫河车首经二味为丸。一服可更活二三日。 
盖此补益之功。极其至妙。用之百法百中。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久 
服耳聪目明。鬓乌发黑。延年益寿。有夺造化之功。岂但小补已哉。故曰大造丸。合诸药。 
亦有至理。详注于后。 
紫河车一具 须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产甚妙。其次壮盛妇人亦可用。米泔水洗净。新 
瓦上焙干。 
败龟板 用大的。年久自死者佳。以童便浸三七。将酥炙黄色。净用板二两。此药大有补阴 
之功。又能补心。 
黄柏 用盐酒炒褐色。净用一两五钱。盖邪火止能动物。不能生物。欲用阳药滋补。非徒无 
益。而为害匪轻。此药能滋肾水。配前药。滋阴补肾之最者也。用为紫河车之佐。不亦宜乎 
牛膝 去芦。酒浸晒干。净用一两三钱。此下部药引诸药下行为使者也。合前四味足少阴肾 
经药也。古方加陈皮。名滋肾丸。加紫河车。名补天丸。是也。 
地黄 用肥大沉水。怀庆出者佳。蒸熟焙干净。用二两五钱。入砂仁末六钱。白茯苓二两。 
作一块。用稀绢包入银罐内。用好酒煮七次。去砂仁茯苓。只用地黄。盖地黄得砂仁茯苓及 
黄柏。则入少阴肾。此四味。名天一生水丸。秘而不传。如无银罐。瓦罐代之。 
天门冬 去心。一两二钱。 
麦门冬 去心。一两二钱。(夏加)。 
五味子 去梗七钱 
人参 去芦一两。前四味入手太阴。肺经药也。二门冬。保肺气不令火邪侵。降肺下行。 
生肾源。其性有降无升。得人参则补而降。本草云多主生子此也。古方加生地黄名固本丸。 
又麦门冬五味子三味名生脉散。 
此方配合之道。专以补元气为主。要得首经二盏。最为生化之源。用补肺肾二经。得人参补 
气。地黄补血。紫河车以成大造也。凡药须择新鲜真正道地者。而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