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喻道故事六十一则-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从以上让我们看到“贪”形成各式各样,有的贪口腹,有的贪财,有的贪名,有的贪色,有的贪世界。虽然“贪”不一样,但结局多是自取灭亡。
末后,我们听一听耶稣的教训:“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

五十九、一双象牙筷子的启示
经文:“他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他照样痛苦悲哀”(启18:7)。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有次命令工匠为其宠姬妲己,做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精雕细镂,在牙柄上琢满游龙戏凤的图镂纹,很是精巧玲咙。那天,匠人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群臣观赏。群臣喷喷称奇,皆呼“万岁”,顿时齐鸣铜钟玉磐,竹篪排箫,好一派悠悠乐哉!然而,朝上有一位名叫箕子的大臣,却在一旁面色忧郁一语不发,下朝后,群臣们扯着箕子的袖子问其为何不乐,于是他涕然相陈:唉,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象牙筷子,陶碗,瓷杯,就不再相配了,非得金撙玉磐才行;有了金撙玉磐,那就要盛龙凤珍肴呀!既然吃的山珍海味,当然就不能穿粗布葛衣,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槛,临绣屏,夙歌观舞,才更舒心。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富国强兴,君主怎能终日昏昏?啊,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它使我们预感到了大商天下的末日将临!箕子一席话落地,群臣议论纷纷,有的称赞他分析中肯,有的责备他小题大作,但都是风吹牛耳,无人留神。纣王还是穷奢极侈,不事朝政,日子越过越荒淫,结果没有过几年,诸侯兵变,周武王伐纣,纣王最终落得鹿台上抱玉自焚。
从这个历史事实教训,在今日的眼光看来,一国之君而有一双象牙筷子,那怕有十双八双,也无可非议,只是从象牙筷子成为打开一切犯罪的缺口,那就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究其根,只因“一念之差”酿成了国破家亡,抱玉自焚的境地。正如保罗所说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的道理一点也不惜。主耶稣当日在世时,就是常洞察人的“一念”。马太五章廿七至廿八节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又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5:21-22)。是的,法律只能定行奸淫的有罪,但对那些动淫念的人,它毫无办法。法官只能宣判杀人者罪刑,可是对那些动怒的人,就无权干涉或过问。但在明察秋毫的神眼里就不是这样,人的恶念和罪行,在祂看来都是算数,都是犯罪,都是罪人,都要受神审判的。记得有一次法利赛人和文士看见主的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便责问耶稣:“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而用俗手吃饭呢?”但耶稣立刻指出:“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诽、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15…23)。
法利赛人和文士一向是重视外表,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主耶稣不光是看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鉴察人的内心。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常言道:“为富不仁”一个不信主的富翁不仁,并不希奇。因为他们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本领挣来的,理该这样对人“不仁”。可是一个在地上富有的基督徒若是也行“不仁”,那就与自己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岂不知我们没有一样不受于神。神施厚恩给我们,并非叫我们占为己有,独自享受,乃是要藉着我们作为祂施恩众人的出口。可惜我们多少时候,不是从恩典中荣神益人,乃是从恩典中坠落到“不仁”。我们听听耶稣的声音:“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要饥饿。”(路6:24…25)。又如主的兄弟雅各说:“嗨,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咬了,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工人给你们收刈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刈人的冤声,已经入万军之主的耳了,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骄养你们的心”(雅5:1…6)。
富有的信徒应该懂得,一切既然取之于神,就应当毫无吝啬地用之于神,千万不要把“玛门”替代神的位置。善于利用地上的钱财,作荣神益人的事情。“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神能将各样的恩慈多多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8)。这也是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还是一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经文:“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你知道吗?在镜子尚未问世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代替镜子呢?说来有趣得很,古代人为了要明了自己的长相,所以想出一个办法,常是趴在河边,从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经风一吹,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啦!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才发明青铜为镜。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冈上市的一个古墓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十三个圆圆的金属盘子,经过最后一番考证,人们才最后弄清楚;原来这些金属圆盘,是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的确,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
正因为青铜镜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玻璃镜子。
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威尼斯诞生。他们是用水银(汞)来制造玻璃镜;先往玻璃上贴上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的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
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镜子作为贺礼;也许读者会认为,这太过于寒酸。岂不知在当时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据说这面镜子的价值达十五万法郎!
后来又因为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要整整花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镜又是有毒,镜面也不太亮,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喜用的镜子。
以上看到镜子的演变,从水面到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到现在的镀银的玻璃镜子,确实是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将近两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镜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基督徒应加上一句“以《圣经》为镜可以察心灵善恶”。雅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听道是为了行道。正如我们为何要照镜子?无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无污点?有则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齐?否则立刻改正之。同样,信徒听道也好,读经也好。应当是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当作的去作,不当作的不作,这样才是听道读经所起”镜子“的作用。
记得我小时候常喜欢拿一面镜,朝着阳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睁不开眼,以取乐。如今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好用《圣经》上的话对照别人,只知他人眼中有刺,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这就是“忘了自己相貌如何”。
保罗对哥林多弟兄姊妹也用镜子打另外一种比方:“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信徒一生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坷不平。只因知识有限,见识不足,理解能力差,观点又局限,宛如在水面观看模糊不清,以致产生迷茫,苦闷,困惑,疑虑,但深信有朝一日,与主面对面,胜如在镜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时恍然大悟,势必悔不该当初,自寻不必要的烦恼,自讨苦吃。

六十一、音乐大师贝多芬悲惨的遭遇
经文:“神阿,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诗65:10)。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贝多芬已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但他的名字与乐曲却响遍世界每个角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都被他的优美乐曲,感人的旋律所陶醉。但却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的遭遇是多么悲惨。现略为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贝多芬的故居座落在维也纳一个偏僻街巷里,距离迷人的多瑙河并不太远,附近有座古老的教堂,据说这是贝多芬居住的地方。
一八Ο一年当贝多芬三十一岁时,他和一位琪丽哀太姑娘相恋。那时贝多芬曾经为此写道:“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可是好景不常,由于自己耳疾的折磨,境遇的艰难,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琪丽哀太是一位风流,娇气,而又自私的女性,在一八Ο三年十一月她嫁了人。当时贝多芬病倒在床,再加上失恋,心灵受了极大摧残。虽然如此,但他并不因恋爱的痛苦,生活的折磨,耳疾的纠缠而毁灭,就是在这种四面楚歌情景下,写出了“第二交响乐”,在作品中,乐观的意志占了优势,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把他忧郁的情绪一扫而光。
一八Ο六年贝多芬和好友法朗梭阿伯爵的妹妹丹兰士相爱。同年五月他和丹兰士姑娘订了婚,可是事实告诉我们有情人并非都成眷属,也许是没有财产,地位,或者某种理由,他俩爱情又告吹了,婚约撕毁了。爱情把他遗弃了,他又变成孤独。此时他已四十岁了,这样的创伤一次次深深铭刻在他心里,但是命运并没有把他压倒压垮。他没有屈服于耳疾越来越严重。正如他说得好:“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你听,这是多么豪言壮语。敢于向一切厄运宣战。终于在一八一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