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佛教寺院名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通寺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的圆通山麓,为昆明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圆通寺始建于唐南诏国时代(738—902),初名补陀罗寺。元代重建并改称圆通寺。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曾一度改作道观,故寺内建筑、碑刻、造像兼有佛、道两教特色。 
  圆通寺主要建筑有山门、牌坊、八角亭、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咒蛟台”、寮房等。 
  1983年,圆通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筇竹寺
  云南省昆明市西北十余公里的玉案山上,是我国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 
  筇竹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民间流传一说建于唐贞观十二年(638),一说建于北宋年间。明宣德九年(1434)重建。清乾隆、光绪年间两次重修。近年来又修葺一新。 
  寺内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梵音阁、天台来阁、华严阁等。 
  寺内有著名的五百罗汉泥塑,分布在大雄宝殿及梵音阁、天台来阁三座殿堂内,塑于光绪九年(1883)。 
  1983年,筇竹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华亭寺
  座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十五公里的西山上。 
  华亭寺原为宋代大理国鄯阐(昆明)侯高智升的别墅。元代重建,称“圆觉寺”。传说上梁时有群鹤翔集,诧为华亭仙翮,故以“华亭”为名。明景泰年间(1450—1456)重修,称“大圆觉寺”。明末清初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又重修。咸丰七年(1857),该寺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光绪九年(1883)再修,但规模不大。直到1922年,虚云老和尚来此住持,大兴土木,进行修建。施工中,于地下掘出古碑,有“云栖”二字题记,竣工后曾一度改名为“靖国云栖禅寺”,直到1937年又复称“华亭寺”。 
  寺院由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禅房、客堂等建筑组成。 
  1983年,华亭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鸡足山佛教圣地及祝圣寺、铜瓦殿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鸡足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三世纪,佛教徒已在山上建寺修庙。唐代梵刹林立,僧尼云集,佛教兴盛。元明两代,建成了以寂光寺为主的八大寺(即:寂光寺、圣峰寺、华严寺、传衣寺、大觉寺、悉檀寺、龙华寺、放光寺)和七十一丛林的可观规模。嘉靖年间慈圣太后赐藏经于华严寺。万历十五年(1587)神宗降旨豁免粮税,赐八大寺藏经。永历十三年(1659)赐额寂光寺为“护国兴民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创建的祝圣寺,原名钵盂庵,又名迎祥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月,虚云老和尚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诵经,并上书奏请颁赐祝圣寺藏经,圣上准奏,朱批奉旨御赐銮驾方丈、紫衣、玉印、金钧、玉环、金钵、钺斧、藏经一部、如意桌围等物。慈禧亲笔题写“福禄寿喜”四字予鸡足山。光绪皇帝又赐名“护国祝圣禅寺”,敕封虚云和尚为“佛慈宏法大师”。虚云奉旨回山后,大兴土木,于清宣统元年(1909)改建迎祥寺为规模宏大的祝圣寺。从此,鸡足山的发展成了以祝圣寺为中心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共一百零八座庞大的寺庙群,成为国内外佛教徒向往的圣地。 
  铜瓦殿又名铜佛殿,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因该寺位于鸡足山峰顶,故又称金顶寺。为抵御山风和严寒,寺院屋顶用铜瓦覆盖,又称铜瓦殿、金殿。 
  新中国成立后,鸡足山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文化大革命”前,鸡足山仍有寺庙28座,僧尼八十余人。每年上山礼佛进香和观光游览者达数万人。十年浩劫中,鸡足山寺院与文物古迹几遭毁灭,仅存寺院六座,佛像近三十尊。1979年以来,已陆续进行了修复。1983年,祝圣寺、铜瓦殿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瓦巴姐寺
  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县曼陇宽寨,是西双版纳最早建立的佛寺,新中国成立前早已毁坏,1990年重新修复,现为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所在地。 
  该寺是依照佛陀在世时所住“祗园寺”命名的。傣族佛教界一般称:“瓦巴姐达宛纳阿兰”。另据《西双版纳本纪》(泰译本)记载:西双版纳古时候有一位富翁,叫阿那他宾底,他在景洪西里新寨建“瓦巴姐达宛纳兰”佛寺,献给释迦牟尼佛。 
   
景真八角亭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城西十四公里处的勐遮区景真乡。 
  景真八角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傣历1063年),为本地区中心佛寺扎滩寺的戒坛。每逢傣历朔望日,景真各寺院比丘汇集于此举行“布萨羯摩”,比丘授“具足戒”亦在此。 
  八角亭高十五点四二米,由亭座、亭身和亭顶三部分组成,砖木结构,造型精巧独特。亭室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铜像。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曼垒寺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区曼垒寨。 
  曼垒寺始建年代不详。寺院由山门、大殿、戒坛、藏经房、教室、僧房、斋堂、澡堂、神庙(佛寺保护神——丢瓦拉)等建筑组成。 
   
曼飞龙塔
  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勐龙乡曼飞龙村寨后山山顶上。 
  曼飞龙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636-1795),因山顶岩石上有一“佛足印”,故而建塔于其上。该塔是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建筑,1988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曼飞龙塔由一大石塔八小塔组成,砖石结构,系八角金刚宝座群塔,建筑形式与东南亚上座部佛教诸国的佛塔类似,在我国上座部佛教古建筑中艺术价值很高。每年的傣历一月十五日(月圆时),都要举行佛塔庆典活动。 
   
菩提寺
  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该寺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原寺毁于兵燹,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1982年再修,保持原貌。 
  全寺占地面积三千一百二十五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五百八十点八五平方米。大殿为干栏式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脊角反翘,脊端饰有悬鱼,门窗、梁枋均有雕刻饰物。具有傣族干栏式建筑特点,又有汉式的建筑形式。寺内还有浴佛厅、僧房、伙房等。 
  1956年曾在寺内供奉过“佛牙”并举行盛况空前的“佛牙摆”。每逢盛大庆典,这里云集着来自本州、县的傣族、汉族、德昂族、阿昌族僧众及来自邻国缅甸的信众,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交流。 
  自治州佛教协会就设在寺内。 
   
佛光寺
  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芒市镇建国路中段北侧。系上座部佛教左底派塔寺,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现存建筑于1983年修葺。由正殿、佛塔组成。正殿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院内佛塔为实心砖塔,由主塔和十六座小塔组成。主塔立于莲花须弥座上,高十点五米。小塔各高三点五米,位于塔基四角及外围四周,塔基四面设佛龛,双坡顶,并饰有神兽雕塑。 
   
喊撒寺
  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姐勒乡喊撒村,是瑞丽农村较大的佛寺之一。佛寺约建于清末,为干栏式建筑。因佛寺大殿屋面为三叠坡面,故又称洁达温寺。大殿正中塑释迦佛说法像,佛座上塑乔陈如、十力迦叶、跋提、摩诃男、阿说示等五比丘听经的坐像。殿内墙壁上绘有佛本生经故事的彩画。寺后院建水上戒坛一座,并设有僧舍、教室、斋堂、厨房、洗澡间等建筑。 
  佛寺建筑雄伟美观,装饰绚丽多彩,村子景色优美,交通便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信众、游客前来拜佛、游览。 
   
姐勒金塔
  姐勒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位于德宏州瑞丽县姐勒寨。它曾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精巧,为数十七的塔群,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此塔为实心砖石结构,由塔座、坛台、宝伞、风标、塔铃等组成。主塔高二十余米,四周有十六个小塔环绕大塔。塔身涂金,光彩夺目。 
  姐勒金塔德宏州傣族的历史上是比较著名的佛塔,为全州古建筑之冠。从建筑艺术上说,这种形式的佛塔类似缅甸仰光的“瑞光塔”,是随上座部佛教由印度经缅甸传入瑞丽后,产生的一种佛教建筑。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
(共一百四十二座)
  北 京 
  广济寺 相传创建于金代。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法源寺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修建。北京市内现存最古名刹。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佛牙舍利塔 原名“招仙塔”。辽咸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安置佛牙舍利建造。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所毁。后塔基中发现佛牙,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于旧塔基西北重建新塔供奉,为中外佛教徒朝礼及宗教活动胜地。 
  广化寺 建于元代。为北京名刹。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通教寺 北京市著名尼寺。解放后一直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宗教活动场所。 
  雍和宫 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正三年改成今名。乾隆九年(1744)改建为喇嘛寺院。建筑壮丽宏伟,宫内万福阁有著名的檀香木雕大佛立像,为有中外影响的蒙族喇嘛庙。 
  西黄寺 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与东黄寺并峙,当时为西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修造。内有班禅额尔德尼六世坟塔──“清静化域之塔”。“文革”前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管理,接待西藏来京喇嘛。 
  天 津 
  大悲院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建造。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徒主要宗教活动场所。 
  河 北 
  正定县临济塔院 建于北朝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大中八年(854),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逝世后建塔。为我国及日本佛教临济宗重要祖庭。 
  承德市普宁寺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为蒙族四卫拉特部创建。仿西藏三摩耶庙制。为与蒙族佛教徒有关的重要喇嘛寺院。 
  山 西 
  太原市崇善寺 唐代创建。太原市著名古刹。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大同市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为山西省著名寺庙。 
  交城县玄中寺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为净土宗的发源地。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国内外影响甚大。 
  五台山: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罗 寺 金阁寺 广宗寺 碧山寺(广济茅蓬) 十方堂 黛螺顶 观音洞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教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汉、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礼的圣地。以上各寺,均为五台山寺庙古建筑群中著名的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辽 宁 
  沈阳市般若寺 清初高僧古林智禅师创建。沈阳市著名寺院。辽宁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市慈恩寺 清天聪二年(1628)创建。为东北著名寺庙。 
  吉 林 
  长春市般若寺 建于1922年。长春市主要佛教寺庙。 
  长春市地藏寺 1926年尼僧祖圆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