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36-推拿抉微-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或幸中,彼原不知黄连之寒,芜荑之毒。请一读书明理之医,明知是疳,开口便曰∶脾胃大损,非峻补不可。 
枯瘦之躯,何堪此黄连之寒,芜荑之毒。主人曰稳当。不知热得补而益炽,积得补而坚甚,虫得补而更多。至于 
不救,则曰有命。此非读书之过,不善读书者之过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斯之谓欤。然则惟攻热积虫, 
遂可以治疳乎,非也。五疳有所见之疳,诸疳又各有所见之症,变化生心,岂可胶柱鼓瑟。不过胸有成竹,而后 
能画竹。然则治疳一于攻而全无补法乎?亦非也。经曰大毒治病,十去五六。相其热退积减虫安,穷寇勿追。或调 
理脾胃,滋肾平肝,一任医之运用。 
涂蔚生曰∶梦觉分析此节,论症精详,治法简明,犹设雷灯于暗道,施航海家以南针,济世济人,厥力岂浅鲜 
哉。然其郁而为热,蒸而生虫,久而成积一节,余以为其次序当积系于先,热次之,虫更次之。盖必有积而后有 
热,有热而后有虫,有虫而后 
有酷嗜瓜果泥炭等物之事也。试观夏月,吾人之置食菜与肉于地,最易生蛆可知。至其虫之吮脏腑,所以能发生 
偏嗜异物,则梦觉尤未能帮助。以余度之,当系某脏腑被虫蚀之后,其阴液即系亏损,自不得不求救于性类所 
属之物质,以为补助者也。如脾疳而嗜泥土,肾疳而嗜生盐等是也。 
x考古各方∶x 
x塌气丸x 米糊为丸。治腹胀大。 
白豆蔻 麦芽 五灵脂 砂仁 莪术 陈皮 青皮 使君子(各二钱) 癞虾蟆(三钱) 
x下虫丸x 米糊为丸。 
苦楝子(一钱,米泔浸,焙) 贯众(一钱) 槟榔(一钱) 桃仁(一钱) 芜荑(一钱) 木香(一钱) 
鹤虱(一钱) 
x木香丸x 生姜水为丸。治疳痢。 
黄连(一钱) 木香(一钱) 浓朴(七分) 夜明砂(一钱) 
x大芜荑汤x 治小儿发热作渴,少食,大便不利,发黄脱落。 
芜荑(一钱) 栀子(一钱)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柴胡(一钱) 麻黄(一钱) 
羌活(六分) 防风(一钱) 黄连(一钱) 黄柏(一钱) 炙甘草(一钱) 
x四味肥儿丸x 治小儿食积五疳,目生云翳牙根腐烂。 
芜荑(一钱) 神曲(一钱) 麦芽(一钱) 黄连(一钱) 
上等分为末,猪胆汁为丸,绿豆大。 
x芦荟肥儿丸x 猪胆为丸黍米大。治热疳。 
芦荟 龙胆草 人参 木香 麦芽(各二钱) 土鳖(去头足酥炙) 槟榔 使君子 芜荑(各三钱) 胡 
黄连(一钱) 黄连(一钱) 
x龙胆丸x 炼蜜为丸。治疳热脑疮。 
龙胆草(一钱) 升麻(六分) 苦楝根皮(一钱) 赤茯苓(一钱) 防风(一钱) 芦荟(一钱) 
油发灰(一钱) 青黛(一钱) 黄连(一钱) 
x蟾酥丸x 治小儿头顶结核,面色黄瘦,饮食不甘,腹大发 
热。 
蟾蜍二三个,将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即将蟾蜍打死与蛆食一昼夜,用布袋盛起,置急流水中一宿,取 
出,瓦上焙干为末,入麝香少许,米为丸。 
x《集成》集圣丸x 治冷热新久一切疳症,以之为主,可随症加减。 
芦荟(一钱) 五灵脂(一钱) 夜明砂(一钱) 陈皮(六分) 莪术(一钱) 使君子(一钱) 广木香 
(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人参(一钱) 川连(一钱) 干蟾酥(一钱,酥炙) 西砂仁(酒炒,二 
分) 
涂蔚生曰∶此方出自《幼幼集成》,与前之芦荟肥儿丸相似,而人参与灵脂同用,尤恐人参畏其侵夺之力也。 
x《集成》参苓白术散x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泄痢,及大病之后。补救脾胃,此方为神。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怀山药(一钱) 桔梗(一钱) 苡仁(一钱) 建莲肉(一钱) 
炙甘草(一钱) 
上共为细末,每服一二钱,姜枣汤调服。 
x《集成》清胃散x 治走马牙疳。 
黄连(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六分) 生地(一钱) 丹皮(一钱) 白芷(一钱) 细辛(五分) 
x《集成》大肥儿丸x 治小儿脾胃虚弱,泄泻骨蒸。 
人参 山楂肉(炒) 白术(土炒) 莪术(炒) 川朴(姜汁炒) 神曲(炒) 陈皮(炒) 胡黄连(炒) 
川连(姜制) 青皮(醋炒) 茯苓(乳蒸) 杭芍(酒炒) 地骨皮(酒炒) 泽泻(炒) 肉豆蔻( ) 
槟榔 川芎(炒) 柴胡(酒炒) 使君子肉(炒) 干蟾蜍(醋炙) 炙甘草(各一钱) 五谷虫(二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米饮化下。 
x《集成》走马牙疳方x 并治口疳破烂及齿龈腐烂黑臭者。用药后,须防其涎流口内。 
人中白(一两, ) 儿茶(五钱) 黄柏 薄荷 青黛(各一钱) 冰片(三 
分) 
上共为细末用。 
x《集成》急疳方x 治蚀烂口鼻欲死。 
海中紫贝子(炭灰 过,俗名南蛇牙齿,大名牙螺,岭南称狗支螵。)为末,猎猪油调涂。 

第三集·治疗法
呕吐
属性:周梦觉曰∶呕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热,一曰虚。寒则脉迟,热则脉数,虚则脉虚,即其脉可以分其症。最 
易治者寒。阳明为消磨五谷之所,喜温而恶寒。一自寒犯于内,两相龃龉,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彼法夏丁香白蔻 
砂仁,本草所注,一派止呕定吐之品,非不神效,不如一碗生姜汤,而其效更速者。经所谓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 
出,故痛而呕是也。最误治者热。寒之不已,郁而为热。医不知其热,仍以辛热治其寒,愈呕愈热,愈热愈吐。彼 
麦冬芦根定吐,书有明文,尚不知用,何况石膏之大寒大凉乎。不知石膏为止呕定吐之上品,本草未注其性,《内 
经》实有其文。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最好治者虚。不专责之胃,而 
兼责之脾。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虚难转输,逆而呕吐。调理脾胃,乃医家之长策,理中汤六君子汤皆能 
奏效。经曰∶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是也。夫呕吐,病之最浅者也,噎膈,病之至深 
者也,极为易辨。呕吐其来也猝,噎膈其来也缓。呕吐得食则吐,不食则有欲吐之状。噎膈食入方吐,不食不呕。 
呕吐或寒或热或虚,外见寒热与虚之形。噎膈不食,亦与平人一般。呕吐不论年之老幼,噎膈多得之老人。呕吐 
脉有迟有数有虚,噎膈脉缓。方书所论呕吐,牵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呕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难辨,而茫无定见也。 
昔在湘中、壶盘会友,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附子理中汤,考其症,乃脾虚之呕吐者。又一 
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黄连法夏汤。考其症,乃胃热之呕吐者。药能医假病,人多得假名,其 
即二老之谓欤。至于老人气鲠,时尝呕吐,不可概以呕吐论,亦不可遽以噎膈论。盖津少气虚,难以传送。古人刻 
鸠于杖,祝其无噎者,此也。孕妇呕吐,法夏不犯禁例,且能安胎,准绳已详言之。更有妇人天癸来时,为风寒所 
袭,传入肝经,血凝于肝,食入即呕,一载有余。医家以寻常治呕吐之法治之,或寒或热,俱不见效。只以桔梗红 
花诸药,去瘀生新,数剂而愈,此又不可不知也。 
经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而出,故痛而呕。陈飞霞曰∶阳明胃气下行为顺,今逆而上行,故作呕吐。其症有 
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又曰∶干呕,久病见此者死。盖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伤食。 
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伤食者,其病总属于胃。复有溢乳、 乳、呕哕,皆与呕吐相似,而不可以呕吐治之。更 
有寒热拒隔之证,又有虫痛而呕者,皆当详其证而治之。凡治小儿呕吐,先宜节其乳食,节者减少之谓也。然呕吐 
多渴,不可与之茶水,水入复吐,终不能止,必强忍一二时之久,而后以米汤与之,吐自止矣。 
寒吐者,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脉息沉微,宜温中消食。轻者,藿香正气 
散。不止,理中汤加藿香。又不止,参香散。若再不止,此阴盛格阳,谓之拒格。急以理中汤一剂,用公猪胆汁, 
和童便少许,将药润湿炒 
熟,煎服即止。此《内经》热因寒用之法。盖阴寒太过,阳热之药,拒而不纳,故以猪胆童便为向导,其始则同, 
其终则异。下咽之后,阴体渐消,阳气乃发。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已消,色黄,遍身发热而烦躁。夏月多此症,宜五苓散加藿香; 
不止,藿连汤;再不止,用理中汤煎熟,调六一散冷服即止,此寒因热用也。 
伤食吐者,眼胞浮肿,面色微黄,足冷,其热夜重日轻,或吐馊酸之气,或吐黄水,或吐清痰,其脉弦实而 
滑。此有宿食也,宜下去其积乃止,消积丸治之。伤乳吐者,才乳即吐,或稍停而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娇嫩, 
不能运化,此满则溢也,名溢乳。但宜节其乳,则吐自止。 乳者,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皆胃虚所致也, 
宜参香散。有乳多而吐者,非真吐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也。百日内小儿多有之。盖身小身软,必待乳母拥抱之。 
苟有倾侧,乳即溢出,此人事也,不须用治。 
嗽吐者,儿有咳嗽,必待其嗽定,方可与乳。若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气必逆,乳不得消化而为痰,痰气壅塞, 
嗽不得转,而吐乳也。枳桔二陈汤。 
小儿初生三日内吐乳者,用丁香三粒,陈皮三分,生姜三片,煎服自止。又不若煨姜汤更妙,此余用最多者。 
益三四日内,总皆寒吐也。 
初起 乳,即当调治。如 不已,即成吐。吐不已,即成呕。呕不已,即成哕。至此胃气大虚,精神渐脱矣。 
若呕吐不已,日渐沉困,囟陷颅肿,青筋大露者,并频吐不食,昏沉语塞,喘急大热,常吐腥臭者死。 
哕者有声无物,最危之候。凡人久病以后,而见此者,皆为 
不治。 
凡呕吐不纳药食者,先将姜汤和土作丸,塞其两鼻孔,徐徐灌之。 
x白虎汤x 治热吐。 
石膏(一钱) 寸冬(一钱) 粳米(一钱) 炙草(一钱) 
x梦觉理中汤x 治寒吐。 
黄 (一钱) 焦术(一钱) 干姜(一钱) 附子(五分) 炙甘草(一钱) 大枣(一枚) 
x六君子汤x(见前咳嗽方内治)虚吐。 
x《集成》藿香正气散x 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吐泻霍乱等症。 
藿香梗 家苏叶 大腹皮 广陈皮 牙桔梗 法半夏 茯苓 神曲 白芷(各一钱) 川朴 炙甘草(各五分)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上为末,以姜枣汤冲服固可,酌量煎服亦可。 
x五苓散x (见前咳嗽方内。) 
x《集成》藿连汤x 治热吐。 
川黄连 紫油朴 藿香叶 生姜 大枣 
x《集成》参香散x 治胃虚作吐,诸药不止。 
人参(切片焙干) 沉香(锉末) 公丁香 藿香根(焙) 广木香(锉屑) 
上等分,为细末,木爪煎汤服。 
x六一散x 
西滑石(六钱,研末,水飞用) 甘草(一钱) 
上共为细末,阴阳水冲服。 
x《集成》消积丸x 治食停胃口作吐。 
西砂仁(十三个,酒炒) 公丁香(九粒) 乌梅肉(三个,蒸去核) 巴豆仁(一粒,煨透去净油) 
上共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白开水下。 
x《集成》枳桔二陈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