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你忘了我前面所说的。不要做会让自己觉得紧张、疲惫或难受的事。如果时时鞭策自己,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好处,尽可能地用心留意。以打坐为支持的训练,以佛法为指导的准则,慈悲自然会增长。尽力而为,但不要勉强。

    问:可不可能未开悟而像相机或镜子般,以无分别心的方式来进行日常的行为、观看世界?

    师:直觉心和无分别心不同。未开悟的人多多少少都能依赖他们的直觉——以直接的方式来知道、说话、做事,而不大依赖思考的过程。真正的无分别心则没有烦恼,直觉心依然可能有烦恼。直觉心可以借由打坐来培养、强化,那不是开悟,却是一种好心态。

《禅的智慧》 第二篇 修行的见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吗?(1)

    20修行的见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吗?

    问:我听过一个有关禅宗的说法:“修行固然重要,但修行的见解更为重要。”这似乎和我所听过有关禅的说法都矛盾。禅说要放下自我和主观的观点,认为个人拥有的任何观点都是主观的,都是对于真理的扭曲,反而形成另一种障碍。

    再者,不管一个人修行的或相信的是什么,经验就是经验,不是吗?放下自我就是放下自我,还会在乎那个人是无神论者、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或其他教徒吗?如果说只有佛教徒能有放下自我的经验,这岂不是自认高人一等?

    师:你提到的那个说法引申自“贵见地,不贵行履”。

    其实“见地”不该以“见解”一词来取代,因为“见解”可以来自学问,而“见地”指的是直接来自自己经验的东西。《法华经》说:“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的知见就是空、无色、无执、无相。

    因此,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知见比行为更重要”,而“知见”特指佛的知见。修行者如何与知见相关?首先就是体验过开悟、进入佛的知见的人的情况。如何真正知道自己的知见就是佛的知见?这必须以佛的教诲,也就是佛经,来评量这种体验。精进修行、研习经典、持守戒律,这些都属于“行”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所行的不像所知、所见的那么重要。如果体验到的不是真正的开悟,那么就不能知佛所知、见佛所见。

    如果有个合格的好老师,并不绝对需要借着研读经典来寻求适当的指引。老师应该能断定体验的真假深浅。如果不是开悟,老师就可以直接指出问题或不通之处——障碍或执著。

    这种说法不是要人放弃修行,而是说修行固然重要,但佛的知见更为重要。没有佛陀的经验指引,人们就无法正确修习佛法,以致步上外道。因此,修行者在开悟之前,需要佛的知见引导;开悟之后,依然需要以佛陀的教诲来检查自己的体验是否真正符合佛的知见。

    如果能在知性上掌握佛的知见,即使没有真正开悟,至少不太会误人歧途,甚至可以指导其他人修行;这时虽然没有能力印证他人是否开悟,至少能以正确的修行之道来帮助人。另一方面,如果老师没有开悟,在观念上也未能理解佛的知见,那么他自己的修行就可能走上外道,也带领他人走上外道。人们修行时,经常心有执著或期盼,以为有物可得,这会产生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会说没有佛的知见的指导,其他宗教的修行者不管体验多深,都无法体验佛的悟境。这种人依然会有一个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整体这种观念,或执著于这种观念。称它为神或什么都无关紧要,这并不是佛的知见。

    其实,连体验到整体都是极为困难的,但这也是进步的表征。许多修行者,包括佛教徒在内,都浅尝到这类的经验。他们感受到轻安或祥和,也许相信自己摆脱了自我中心,却依然有执著。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良师的指导。

    这种体验的确与初步的成就相应,但许多修行者却误解了这种体验。比方说,小乘传统中有四果位,初果须陀洹也就是“入流”,指的是初入开悟之流,但依然有执著,四果阿罗汉则解脱生死轮回;在这之前还有四个基本阶段:暖、顶、忍、世第一,只有在这四善根的阶段之后才能进入小乘的果位。许多修行者,包括禅的修行者,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其实只是体验到第一个暖位的阶段。

    问:可不可能在佛教之外修行而体验到无我?

    师:不可能。不管你选择的是佛教之外的什么途径或修行,心中依然会有某些执著或期盼。

    问:这种人可不可能以无所得心来修行?

    师:可能。这种人可以称为缘觉,没有佛的教诲而开悟。但经典中说,只可能在没有佛法的世界才有缘觉。

    问:您曾说过浅悟与深悟。当您提到体验时,指的完全是无我的体验?

    师:未必。如果我谈的是禅的开悟,那么就是无我的体验。然而,我经常使用“开悟”这个字眼指许多灵修和非灵修传统的体验。来自许多不同传统的人,经常有体验到整体的经验,这些可以视为开悟的体验,但不是无我的体验。

    禅的经验有深有浅,浅的经验持续的时间较短,深的经验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经验较深的人能更清楚见到空性,对于空的感受较扎实,而经验浅的人就不是那么清楚或扎实。最深的开悟就是不仅见到空性,而且就处于空性中。

    开悟经验的不同阶段,可比喻为品酒经验的逐渐提升。第一个阶段是从来没见过或尝过酒;第二个阶段是见过酒,但还没尝到;下一个阶段是尝到酒,知道滋味了;如果还感兴趣的话,下一个阶段就是再尝一口或一杯;最后阶段就是整个人跳入酒桶,这时人酒不分,不会再提口渴了。

    问:不知道佛法的人,可不可能体验无我?可不可能有这种体验,却因为背景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诠释?也许他们把它视为上帝或整体。

    师: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无我的体验。体验无我的人,进入佛陀所知所见的境界,这种人不会把它解释为上帝或整体。

《禅的智慧》 第二篇 修行的见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吗?(2)

    问:我读过一则轶闻,内容是说有个妇人根本没有修行,只是经历人生中的艰苦岁月。她心中自然生起的问题就是:“我是谁?”她从中有所体验,而这个体验改变了她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后来她读到一些有关禅宗的书,看出自己的体验和禅之间的关系,于是去找一位老师谈,而那位老师肯定了她的体验。

    师:如果情况是像你所说,而且得到合格的老师来肯定的体验,那表示她类似缘觉,因为她对空性没有预设的看法。另一方面,如果老师鼓励她继续修行,然后指导她,使她得到更多的体验,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在二十五年前有所体验。他去找一位老师,那位老师肯定了他的体验。十年后,他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就去找另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再度肯定他过去的体验。又过了十五年,他依然不满意,当时他已经是一个修行中心的老师了,却毅然离开,来到我这里。

    我告诉他,他的理解有些问题:他以前也许有正确的体验,那是件好事;但他抓住这个记忆不放。如果有人抓住很久以前的体验的记忆当作体验本身,就会有问题。我要他认真修行,对可能产生的任何体验都要说“不好”。如果他以这种方式修行,以后需要指导,我会乐于帮助。

    你说到的那个妇人心胸开阔,保持弹性,不执著于自己的体验。因此,她在初次体验之后,很可能会平顺地修行下去。但这个男士心有期盼,所以会有问题。

    问:禅宗有许多例子提到,人们真正体验到无我,但后来依然遭遇到许多问题。这是不是表示最初的体验不是真的?

    师:不,这些体验很可能是真的。良师能断定这些体验的真假,帮助对方得到更多、更深的禅的体验,但并不能打包票。一个人的修行可能有闪失,也许师生之间因缘不俱足,原因不一而足。体验过无我的人也可能会退转。那个美国老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有所体验,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后来依然有问题。他来到我这里,要看看我们之间是否有缘,但我觉得没有,于是传授他一个方法后,就劝他回到原先的老师身边。

    问:您说到要体验无我必须要了解禅,而且要有合格的老师。就那个妇人的例子来说,会不会她前世是佛教的僧侣或有深切的体验,而此生终于因缘聚合,而有开悟的体验?

    师:即使前世修行过,此生依然需要老师和教诲;但如果前世修行得好,此生可能就进步更快。即使善根深厚的六祖,听到《金刚经》里的一句经文就开了悟,依然要找五祖指导。他听到的不是一本平常书,而是纯粹的佛法。

    有人会辩称,从来没听过佛法的人,其实就生活在没有佛法的世界,其实就是缘觉。果真如此,又如何来评断此人的成就呢?我们以佛法的标准来评断佛法成就的高下。如果此人宣称依照佛法的标准他开悟了,其实很可能并没有开悟。从佛陀的时代以来,许多人,包括学者、领袖、哲人,都有所体验,宣称自己得到佛法所谓的开悟,其实他们很可能错了。他们的体验必须以佛法的原则来判断。事实是,佛教有些方面和其他宗教不同。因此,对于佛法认识不清的人,不会具有佛法的开悟经验。

    问:您说过对佛法有正确了解的人,即使没有开悟,也能指导别人修行。没有体验的人,怎么知道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

    师:如果你有好老师,自己也认真修行,应该就会熟悉佛法的许多原则。佛教中有许多东西并不难了解或沟通。再者,阅读适当的文献就能对佛法产生正确、知性的了解。具备这些知识就能教导初阶的人,然而不该处理大问题。最重要、最明显的是,这种人没有能力肯定或否定他人认为是开悟的体验。我也要强调,如果有意教导他人佛法或引领别人打坐,必须先得到老师的认可,不管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该如此。

    以自己的宗教体验来解释经典,是会产生问题的。那不但违反正确的步骤,而且是危险的。不该以自己的体验来解释经典,而该以经典来解释个人的体验。如果以自己的体验来解释经典,就会产生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最好要跟随合格的好老师学习。

《禅的智慧》 第二篇 知识障碍修行?

    21知识障碍修行?

    问:人们经常读到,禅宗和禅师厌恶炫耀知识。大慧宗杲禅师(公元一○八九至一一六三年)取笑学者;现代大师铃木俊隆说:“专家心里没有什么弹性,而初学者的心却是无限的。”另一方面,许多修禅的西方人开始时是被佛教哲学的丰富内容所吸引。这是否矛盾?

    师:即使是最早期的佛教,我都不太相信真的有愚蠢的禅修者,也很难相信有人是因为盲信而踏上禅修之路。大多数人修禅都是出于理性的选择。再者,禅不会强调只是打坐修行,而牺牲学问。如果只是打坐,却不知道为什么打坐,修行顶多只是个空壳子。

    禅强调来自打坐的个人经验,但正确了解禅的修行和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