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僧。從結界後迄今亦有。至法未滅。破法輪僧除六時他。婆沙云。問破僧時佛在眾不。答佛時住彼界內而不在眾。云何知耶。曾聞。提婆達多欲破僧時。佛以慈愍故呵制之言。提婆達多汝勿破僧。勿起極重惡不善業。勿趣非愛大苦果處。佛雖如是慇懃呵制。而彼都無止息之心。爾時世尊起正智見審觀前際。勿我昔時破他眷屬。即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彼業異熟今現在前。觀見是已知此僧眾定當破壞。便入靜室默然宴坐。提婆達多便破壞僧。故知世尊在於界內而不在眾。婆沙一百六。問破羯磨僧破法輪僧。有何差別。答破羯磨者。謂一界內有二部僧。各各別住作布灑他羯磨說戒。破法輪者。謂立異師異道。如提婆達多言我是大師非沙門喬答磨。五法是道非喬答磨所說八支拢馈
    論。於何時分。已下一頌。第五明無破法輪僧時。論曰至無破法輪。明六位無破法輪僧。婆沙云。非初·後者。由此二時諸比丘眾。於拢讨泻秃弦晃丁2豢善茐摹7庆抖捨闯鰰r。謂拢讨形瓷洌姸N皰時。非未和合共結界時者。要一界內有二部僧別住異忍方名破僧故。非未建立第一雙者。謂未建立第一雙時。定無能破法輪僧者。諸佛法爾皆有第一雙賢拢茏印H粲衅茐姆ㄝ喩选2唤浫找埂4说谝浑p還令和合。非於大師涅槃後者。若於大師般涅槃後。作如是言我是大師非如來者。咸共責言。大師在世汝何不言我是大師。今涅槃後乃作是語。是故決定於此六時法輪不壞。於所餘時法輪可壞。論。非破法輪至有此事故。明破僧由業。正理論云。於此賢劫迦葉波佛時。釋迦牟尼曾破他眾。故婆沙云。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問因何二說不同。答有兩事。二論各引一證。又釋。婆沙日月劫故云無量無數劫。
    論。且止傍論。下一行半頌。大文第三明逆緣也。論曰至故成逆罪。釋成逆緣。父母是恩田。餘三是德田。身是德依故壞成逆。正理云。若有父母子初生時為殺棄於豺狼路等。或於胎內方便欲殺。由定業力子不命終。彼有何恩棄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於子事急起欲殺心。然棄等時必懷悲愍數數緣子愛變纏心。若棄此恩下逆罪樱轱@逆罪有下·中·上。故說棄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設彼無恩但害其命。必應無間生地獄中。諸聰慧人咸作是說。世尊於法了達根源作如是言。但應深信。論。父母形轉殺成逆耶。問也。論。逆罪亦成至謂父轉形。明父·母轉根殺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轉作畜生。殺不成逆。論。設有女人至能長成故。明從生本成逆也。正理論云。害其養者成無間同類。論。若於父母至謂餘而殺。明铡怀赡孀铩F派持性啤G彩垢改感袝r殺。若父母坐殺。不成逆罪。如是等但舉本心不同。皆不成逆。論。若一加行至勢力強故。明兩境同處。起一加行。殺於二類。表唯從強。無表具二。論。尊者妙音至極微成故。此師意說。表亦有二。正理論云。今觀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餘罪攝。論。若害阿羅漢至亦成逆罪。無簡別心者。定起殺意無簡別心。此是羅漢我即不殺。正理論云。有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亦無決定解此非阿羅漢。無簡別故害成逆罪。非於父母全與此同。以易識知。而不識者雖行殺害。無棄恩心。阿羅漢人無別標相。既難識是。亦難知非。故漫心殺亦成無間。此應成下。境勝非全不成逆罪。論。若有害父至依止一故。釋依一緣異。於一身上雖有恩德二田。依止身一故成一逆罪。應說重逆。
    論。若爾喻說至謂害父殺阿羅漢。引譬喻經難。佛在世。南印度國有一國王。以國委付太子始欠持。往室羅筏歸佛出家得阿羅漢果。太子無道專行非法暴亂百姓。有舊老臣至父王所具陳上事。請王還國示誨太子。父王許請遂還本國。太子佞臣恐被誅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還來奪太子位。請遣一使在路殺。太子迹素运烨彩箽ⅰ8竿踔獦I因緣應合子殺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謂害父殺何羅漢。始欠持此言頂髻。論。彼顯一逆至呵責彼罪。通難也。論。若於佛所至無間則無。明以殺心出血方成逆罪。正理論云。打心出血無間則無。無決定心壞福田故。婆沙四句分別。有出血不成逆。謂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謂以殺打佛。令血處成二分而不出皮。或俱句。如殺心出佛身血。或有俱非。除上爾所。論。若殺加行時至無殺加行故。明加行時非阿羅漢無逆罪也。
    論。若造無間加行不可轉。已下半行頌。第四明加行定無離染等。論曰至與彼定相摺省H糇髂婕有斜囟ǔ烧摺V虚g決定無離染得果。定生地獄故。餘殺等加行中間。若拢郎I道不起。轉作拢讼嗬m定不合成殺業等故。准此。或容彼命雖斷業道不成。或由道力令命不斷。正理四十三云。然我所宗無間加行總說有二。一近。二遠。於中近者不可轉故。本論依之而興問答。謂有於母起害加行。纔擊無間母命未終。或母力強反害其子。或為王等擒捉而殺。或子壽盡自致命終。本論依斯作如是說。(頗有未害生殺生未滅。此業異熟定生地獄耶。曰有。如作無間業加行位命終)於中遠者。由尚未至不可轉位容有可轉。若不爾者。世尊應說無間加行亦無間罪。譬喻者言。五無間業尚有可轉。況彼加行。乃至廣說。
    論。於諸惡行無間業中下一頌。第五明重罪大果。論曰至障世生天解脫道故。明破僧罪大。子法非法者。天授知佛是一切智。八正是真。自非一切智。五法妄也。顛倒顯示者。誑其愚者。顯真是妄。示妄是真等。此無間中為最大罪。一由傷毀佛法身故。二由障世生天。解脫道故。出大罪所以。正理云。謂僧已破乃至未合。力能遮遏諸異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餘果。若已得餘果令不得離染。若已得離染令不證漏盡。習定。溫誦。思等業息。論。謂僧已破至罪為最重。釋是最大罪因。論。餘無間罪至恩等少故。明餘逆輕·重次第。第五。謂出佛身血。第三謂殺阿羅漢。第一。謂殺母。第二。謂殺父。恩等少故者。釋漸輕所以。
    論。若爾何故至邪見最大。難也。若破僧罪大者。破僧語業。何故身語意罰入地獄名為三罰。經說意罰為最重。不說語業。論。據五無間至說邪見重。答。據義不同不相摺病U摗;蛞来蠊寥绱握f重。第二釋。據招大果。破僧為重。據仙人意憤害多有情。意業為重。據能斷善根。邪見為重。論。感第一有至說世善言。明善中大果。有二。一世善。二出世善。世善感第一有思。出世善謂金剛喻定相應思也。
    論。為唯無間罪定生地獄。已下一半頌。第六明無間同類。論曰至是五逆同類。正理論云。言同類者。是相似義。今詳。相似是得罪相似。謂此五同類得罪與所似罪輕重相似名為同類。如次與五無間同類。奪僧和合緣者。謂奪僧資具等。
    論。有異熟業於三時中。已下半頌。大文第五時三時極障。論曰至皆極為障。明第一障。論。若有將得至現法受業。明第二障。前三惡趣業唯是生後。定不言順現法受。此中通二性業。除順現法受。得不還果。不越現果故。論。若有將得至二喻如前明第三障。除順現受如前釋。
    論。如上所言住定菩薩。已下大文第六明菩薩業。就中有四。一明住定位。二修相業。三供養佛數。四明六度滿。此一頌第一明住定位。論曰至立住定名。此即說百劫修相報業時名為住定。住定有六。一定生善趣。二定生富貴家等。三定具根。四定為男身。五定憶宿命。六善無退屈。
    論。以從此時至大婆羅家。釋前二定也。婆羅此云豪族。論。於貴家中至有受扇搋等身。釋第三第四定。論。生生常能至常無退屈。釋後二定。自此已後自性恒知。非是前時全不知也。論。謂於利樂至目彼菩薩。重釋無退屈。苦有二種。一自行苦。二他惱苦。於此二苦皆能堪忍。謂於利樂有情事中。眾苦逼身皆能堪忍者。通二種苦。言。雖他種種至目彼菩薩。重釋因他惱苦心不退也。論。由彼大士至皆能荷負。釋他惡行摺娌煌怂浴S蔁o退故頌中名堅。正理云。豈不未修妙相業位菩提心不退。應立住定名。何故要修妙相業位菩薩方受住定位名。爾時人天方共知故。先時但為諸天所知。或於爾時趣等覺定。先唯等覺決定非餘。解云。先時唯有決定趣等覺。非有餘六定也。
    論。修妙相業其相云何。下一頌。第二明修妙相業。論曰至最明利故。此中總六門。一修處。二依身。三對境。四明慧。五明時嚴。六明數。此即第一明處。論。唯是男子至女等位故。明依身也。正理云。殊妙相業必依淨身方能引起。論。唯現對佛至非聞修類。明境及慧。修佛相故對佛方成。勝故非聞及生得慧。散故非修。
    論。唯餘百劫至法應如是。明修時也。法應如是。減則不足。多則無用也。論。唯薄伽梵至妙相業成。明今佛以精進故超九劫也。論。是故如來至但言九十一劫者。引經證超九劫也。論。宿舊師說至如前所辨。敘經部異說。四過失者。謂惡趣·貧家·粗業·缺支女身。二功德者。謂憶宿命今得不退。論。一一妙相百福莊嚴。相福數也。正理云。此中百思名為百福。謂將造一一妙相業時先起五十思淨治身器。其次方起引一相業。於後復起五十善思。莊嚴引業令得圓滿。五十思者。依十業道一一業道各起五思。且依最初離殺業道有五思者。一離殺思。二勸導思。三讚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謂迴所修向解脫故。乃至正見各五亦然。有餘師言。依十業道各起下等五品善思。前後各然如熏靜懀АS叙N師說。依十業道各起五思。一加行淨。二根本淨。三後起淨。四非尋害。五念攝受。復有師言。一一相業各為緣佛。未曾習思。具百現前而為嚴飾。
    論。何等名為一一福量。問也。論。有說唯除近佛菩薩至唯佛乃知。答也。有三答。如文可解。正理論云。百福一一其量云何。有說。以依三無數劫增長功德所集成身。發起如斯無數殊勝福德量。唯佛知同此論後釋。有說。若由業增上力得為帝釋。王二欲天自在而轉。是一福量。餘同此論。婆沙一百七十七云。評曰。如是所說。皆是淳淨意樂方便。讚美菩薩福量。然皆未得其實。如實義者。菩薩所起一一福量。無量無邊。以菩薩三無數劫積集圓滿諸波羅蜜多已。所引思願極廣大故。唯佛能知非餘所測。
    論。今我大師。已下一頌。第三明供佛數。於中有二。一明供養佛數。二明所逢佛名。此即初也。論曰至七萬七千佛。釋三劫供養數量異也。
    論。三無數劫下一行頌。第二明逢佛名。
    論曰至名為寶髻。明逆次三無數劫最後逢佛名也。論。最初發心至一一同彼。明三無數劫最初佛也。正理論云。初無數劫首逢釋迦佛。乃至。世尊為陶師子於彼佛所起殷淨心。塗以香油。浴以香水。設供養已發弘誓願。願我當作佛。一如今世尊。餘同此論准此論文者。正法還得千年為定。逢釋迦佛當大乘種解脫分善。佛滅已來今多說不同。大分一千五百年已上。廣述如別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