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香满径-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肤外面的美丽,只要有钱,不难得到。

    你可以在美容院或者百货公司买到各种各样的美容品,可是灵魂的美丽,那种深藏在生命里的美质,让人的生活充满魅力的力量,却不是可以轻易得到的。只有靠自律的生活,开豁的心胸,痛下工夫,不断奋斗,恒切祷告才能得到;比你从瓶子里拿美容霜不知难多少倍。

    表面上的美也有很多难满足的地方。

    化妆只能暂时掩藏一下真面目,你可以用脂粉打扮出一个漂亮的脸孔,可是改变不了胭脂水粉下面憔悴的皮肤。

    其次,浓妆艳抹都是短暂的,一到晚上,铅华褪尽,什么也没有了。可是心灵的美丽与生命深相结合,令人光彩焕发,褪不去,洗不掉。

    表面的美只是过眼云烟。

    把自己装扮得很美丽,也许可以让人注意一下,让途人注目,甚至惹来一两声口哨。可是年华渐逝,真能让大家记忆的人,只是那些又高雅、又慷慨、有智慧而又心地良善的人。

    人工的美怎样也不及内在美来得久长。

    即使我们看重仪表(为什么不应该?),没有内在美也难有好的外在美。

    心胸狭窄、常怀怨恨,容易令人老,那留在脸上的皱纹,最好的美容师也无法去除。暴怒、憎恨、闹脾气,也能在人的脸上留下痕迹,是整容师无法移去的。

    我们若真正希望自己美丽,一定要从里头开始,没有美丽可爱的灵魂,决不会有永远美丽可爱的脸庞。

    

四月 改观

    ·四月二日·改观

    英国作家切斯特顿信了基督,人家批评他,说他写的书没有一本不让人看出他的宗教信仰。他听了以后回答说:“我希望我真的做到这一点。”

    基督徒应该经常觉得让人知道他是基督徒,是一件又光彩又有面子的事,不单只在礼拜堂,在任何地方都应该如此。

    一个人对基督信仰应该现在他的工作上。在这个敷衍塞责,马虎了事的时代,他能够看重他所做的工作。他做事能经常要求问心无愧,不是随随便便,潦潦草草,把事做完就算了,而是去尽力把事做好。

    一个人对基督信仰应该表现在他的消遣上。凡是能污秽他的身体、心灵的消遣,凡是会影响到别人的福利和纯朴的娱乐,都不应该沾染。

    一个人对基督信仰应该表现在他的运动上。我年轻的时候,几乎每一种运动都玩过。现在我看球赛,或者其他运动的时候,最叫我惊愕的是那种传统的,只求参加、不计成败的体育精神,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不顾一切,但求取胜的表演。基督徒在任何运动中都应该做一个诚实的运动家,是观众所喜爱的人物。

    一个人的基督信仰应该让人知道他是一个有社会良心的人,基督徒有责任充分参与政治事务,工会事务和地方政府,公公正正说话。

    

四月 不要说“不”答复

    ·四月三日·不要说“不”答复

    那位要求耶稣医治她儿女的希利尼妇人(可七24…30),因为不是犹太人,而耶稣的工作当时只能先给犹太人,所以她得到的答复是祂现在不能帮助她。

    耶稣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那女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耶稣听了之后说:“因这句话,你回去罢。”那女人回到家里,发现女儿已经痊愈了。

    她因着那句话得到耶稣的医治。

    希利尼妇人不肯接受“不”的答复。

    哥伦布不肯接受“不”的答复。他用了十八年的时间踏遍各国宫廷和富户的门庭,找寻财政上的支持,来组建一个船队,去到地球的另一边探险,希望发现新大陆。

    美国黑人教育家布克·华盛顿不肯接受“不”的答复。他要进大学受教育,打听到有一所学院肯收黑人,于是步行数百英里去到那所学校,抵达时名额已满。他哀恳,结果给了他一份苦工,包括刷地板、整理床铺、清洁窗户。到后来,终于在该校攻读,只因为他不肯接受“不”的答复。有次,他想完成一种发明,做了七百多次实验,一一失败。他一点也不灰心,反而高兴地说:“我已知道了七百条不应该走的路。”他继续努力直到成功。

    我们若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像他们一样,决不接受“不”的答复。

    希利尼妇人知道乐观的回应的价值。

    我们常常得不到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是因为人家一拒绝便暴跳如雷、拉长脸、心存怨恨、怒形于色,怏怏而去。要是我们能改变一下,反而应之以一笑,说句悦耳称心话,很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若能锲而不舍,又能保持乐观胸怀,几乎可以无事不成,无远弗届。即使偶有失败,也能报以一笑,淡然处之。

    今天的世界需要这样的人。

    

四月 装潢

    ·四月四日·装潢

    有一个罗马时代的故事,说是有个罗马皇帝作战凯旋归来,率领他的百战雄师旅行穿过罗马街道,庆祝胜利。

    街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游行队伍经过的某处,搭了一个看台,让皇后和皇族可以观礼。

    沿着大街在两旁,有高大的全副武装的罗马武士站岗。游行的队伍快走近皇后和皇族观礼的看台时,还在髫龄的皇太子从看台上跳了下来,挤过人群,打算跑到街的中央去拦住他父亲的御驾车。

    在路边站岗的罗马武士一把把他抓住,对他说:“不许跑过去!你知道来的是谁吗?他是皇帝陛下。”小皇子听了笑了起来,对武士说:“对,他是你的皇帝陛下,可是他是我的爸爸。”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则故事。

    在这世界上要是能有人喜欢你、爱你、知道你的优点和缺点。不管世人给你戴什么衔头,如此评价你,他一样爱你,这应当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事。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有一件叫我们不得不警惕的事。要是把我们的衔头摘掉,把架子、地位、身份统统放下,请问你还剩什么?在这些东西后面的真我,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把世上的虚衔和虚名都摘除以后,那个剩下的真我会是什么?

    天父眼中所看见的我们,正是去掉了这一切外在的地位、声望和名份等等装潢之后的那个我(路十二16…20,撒上十六7)。

    当我们思想生命的意义时,应该把自己放在这种光景里去思考。

    

四月 一举一动都得当心

    ·四月五日·一举一动都得当心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我们为孩子建立了什么模范呢?

    关于婚姻和夫妻在家庭的关系,我们是怎样教导孩子的呢?

    在孩子心目中,结婚是不是两口子成天斗嘴吵架、一年到头诟骂不休呢?抑或是男女相敬如宾,互相体贴的一种关系呢?

    我们是不是让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一种看法,以为婚姻只是男女不幸福、不愉快、不安舒的结合,而家庭只是夫妻争吵、互殴的场所?抑或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婚姻是人与人间最完美的结合,而家庭是共患难、同心协力,共同创造明天的安乐窝?

    这一些都是我们应该诚诚实实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提供答案。

    我们怎样教导孩子对工作的态度呢?

    在孩子心目中,是不是认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是对的,工作应该取巧,在老板面前装模作样,混日子过?我们有没有让孩子学会,用不诚实的手段赚钱而不给人发觉,是聪明且值得称赞的事呢?

    抑或我们教导孩子:世上最大的满足是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而世间的确有不少的人不是看着钟办事,也不斤斤计较待遇,所关心的只是把工作做好?我们有没有教导孩子,基督徒要做到绝对诚实,不可沾不义之财呢?

    这一些都是做父母的应该诚诚实实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只有父母自己可以提供答案。

    我们怎样教导孩子对教会的态度呢?

    在孩子心目中,教会是不是一个要我们时时勉强捐一点钱的地方呢?抑或在他们心目中教会是像诗人所说的:是我们欢喜去的地方(诗一二二1),是我们可以与其他信徒有交通,高高兴兴侍奉主的地方?

    

四月 灯光

    ·四月六日·灯光

    在印度边远的地区,即使在今天,街上仍旧没有路灯,屋里也没有电灯。他们仍然用简陋的小油灯来照明,也就是当年耶稣在世上所用的那种灯光。

    在这种乡村地区里有一座庙,庙里的屋顶上挂下一个巨型的铜架,架上有一百个可以放小油灯的槽。现在这个灯架是空着,因为没有灯,庙里还是暗的。

    晚上当地的人来拜神的时候,人人都带着他们的小油灯,经过暗黑的街道来到庙里;然后把他们自己的灯放在那个大铜灯架上,装进灯槽里。

    庙本来是暗的,当拜神的人陆续走进庙里来,庙也就变得越来越亮;等于一百盏灯都放上了灯架,庙变得明亮如白昼。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教训:让庙能够大放光明的是拜神的人所带来的一盏盏小灯;一个教会的兴旺与否,也得看每一位信徒是不是能作出小小的贡献。

    教会主日崇拜不能专靠牧师,信徒也有他当尽的本份。

    有的教会聚会的气氛既热烈也迫切,讲员踏上讲坛,受到这份火热情怀的感染,充满灵力;有的教会聚会的气氛冷淡消极,毫无生气,讲员觉得仿佛在对着一面石墙说话。

    有的教会聚会的气氛火热异常,讲员的心也给他燃着;有的教会聚会时灵性一片软弱,让人心里直打哆嗦。

    有的教会聚会的气氛充满爱心,讲员即使讲得不好,也能得到听众热烈的欣赏;有的教会聚会气氛十分挑剔,缺乏爱心,即使讲章是用心血写成,讲出来也是毫无生气。

    讲道的人都知道,崇拜的成功要靠会众;讲道的好与坏,一半以上决定于会众。

    

四月 要有准备

    ·四月七日·要有准备

    赴礼拜前应有充分准备。

    要是每位信徒来礼拜堂之前,甚至在路上的时候,能够用几分钟默想天父,为自己、为讲员、也为要参加崇拜的人做个祷告,聚会的光景会完全不同。

    参加崇拜,是为了寻求主里的交通。

    到礼拜堂聚会不应该只是一种习惯、一个迫不得已的任务、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而应该是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努力,要走出这个世界来寻求与天父和肢体的交通。

    人的一生事业要成功,其中一个大秘诀就是我们凡做一件事都知道为什么要做它。我们到礼拜堂去,是因为我们需要与天父和祂的子女有亲密的灵交。

    赴礼拜时,要有把自己完全献上的决心。

    做礼拜而只想有所获的人,到末了会一无所获。我们赴礼拜要有摆上的决心,放下我们的喜好,摆上我们的祷告,献上我们的忠诚,摆上我们的爱心。任何聚会要成功,一个茶会要充满欢乐的气氛,永远得靠参加的人肯放下自己,投入到聚会或者茶会的融洽气氛里面。

    赴礼拜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听到人说:“我已经不去做礼拜了,因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