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端定趨向耳),下文所宣,不外乎此。

庚二、世尊許說(從爾時世尊起是也)。此又分二:
辛一、普為開示(至開無上乘妙修行路是也):一、為回向大乘聲聞、緣覺(二乘極
果,但得解脫三界,名曰涅槃;未能於菩提心自在,如菩薩上同諸佛慈力,下同眾生
悲仰也);二、為將來大心末法眾生。不徒為阿難,不徒為當時,故曰普為,此蓋結經
人所敘佛意也。  
辛二、正念審擇(從宣示阿難及諸大眾以去是也)。此又分二:
壬一、總示修圓通,須先明二決定義(至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是):妙三
摩地,即圓通也。  
壬二、徵釋修圓通,云何為二決定義?此又分二:
癸一、雙釋(即云何初心二決定義句)。
癸二、別釋(從阿難第一義者起是也)。此即分二:
子一、重審因地心,令依全性起修(至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是):此即是示第一決

定義者。先標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者。聲聞非不修解脫門,其解脫門菩薩
亦同修習;然聲聞但依生滅滅生滅,未悟如來藏心妙真如性,故不能依不生滅心為本
因地。生滅雖減,不成如來寶覺,正由昧此第一決定義也。故曰:『若於因地以生滅
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佛前令阿難悟如來藏者,其效正在乎
此。不爛壞虛空,喻妙真如性。本然清潔水、喻如來藏心,所謂湛圓妙覺明心是也。
相織妄成五重渾濁,乃依如來藏自證心,幻起見相二分。見為能取,相為所取,二取
互俊荒軖坞x。此之五濁,大致同乎五陰。濁水、正喻見聞覺知,是生死本,亦涅
槃本。不隨攀緣取相執性,即是擇去死生根本。水體本清,遍太虛空,即是依不生滅
圓湛成性。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器即喻虛空),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
,名為初伏客塵煩惱(此齊二乘所證涅槃,亦正修入圓通門相,特彼不知水體清德,
但永靜不動耳):即是以湛旋其虛妄生滅,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
此因地心即圓初住,前所悟本清之水體方現前耳)。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此是佛所證涅槃、四智菩提、清
淨法界也);即是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即歷住、行、向位至究竟妙覺也)。濁空、清
空,空性無異,濁水、清水,水相似異;悟水自體本然清潔,則亦無異,故因地發心
與果地覺同。
子二、詳示圓通境,令選一門深入(從第二義者起、至正教當機雙審性修章文盡
是也):此下阿難重重請問,皆躡此第二決定義而起,正屬觀陰界處煩惱境以湛伏虛
妄生滅,得圓明覺之法門也。此即分八:  
丑一、示六結根功德圓缺,令選一深入,一淨全淨(至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是):
結即纏俊缚椝芍秃咸搨蜗啵郎勒摺m吸六識,識取六塵,乃成煩惱
。由此煩惱,劫寶覺心,纏俊溃视鳛橘。根居識塵之間,外入妄塵,內發妄識
,故喻為媒。兩性婚姻,非媒不合,識塵為咎,非根不成。故貴旋根歸元,則妄識無
由發,妄虛無由入,煩惱本根可拔,生死纏俊擅撘印=窳τ茫须x合、溕睢

圓缺,離深圓則循之易得通達,合溔眲t循之難得通達,不可不為發明之也。然六結
根,徒根不結,結必根、塵、識三和合。故欲顯此六根功德(功德即是染分功用)圓
缺,且依器界三世、四方,相涉疊成千二百數而較量之。依此較量,則六根功德誰離
深圓,誰合溔保笾驴梢娨印H裟茏詫徱巳牒胃瑩褚蛔顖A通根循之深入,逆盡
無始織妄業流,則六根同淨矣。此意正同天台止觀,灸病須得穴喻。必所灸穴深通病
根,灸之乃能有效。然彼灸意識,此則已密示根門及耳門矣。  
丑二、明六結根體用融隔,令知一隨拔,一脫圓脫(從阿難白佛言、至云何覺明
不成圓妙是):阿難此中且置六根圓缺不擇,先問一淨全淨之義。蓋此義未明,不能立
志專修一門也。汝須陀洹雖斷見惑,不復貪取六塵,而結根中積生思惑,尚須數數修
習伏斷,何況根本無明!故不能知妙圓湛性,非一非六,皆由湛精黏妄發光,攬色成
根,流根奔塵。見不超色,聽不出聲,用中相隔,暫說為六;口來問義,身起承敬,
體中相融,暫說為一。一且非一,何況定六?若不流逸奔塵,名誰見聞覺知?隨拔

一根,脫所黏妄,伏歸元真,發本明耀。本明耀非黏妄而發,故餘五黏妄而發者亦不
得不脫矣。從妙圓本,寄根明發,則用中亦不一向相背矣。一根清淨故六根清淨,六
根清淨故六塵清淨。方且根塵,器界無不如湯銷冰,化成圓妙覺明,何疑乎一拔不能
圓脫哉?  
丑三、驗聞根不生滅性,密令選耳門圓通(直接上章至四卷盡是也):此章是躡
第一決定義、因地心要與果地覺相應而問者。實則第一定義已領,但承上章離闇離明
無有見體,乃至無滅無生了知安寄,而疑六根斷滅,依六根修與第一定義不符耳。不
知佛於上章,是明六根對六塵說,離塵則六無自相耳,豈謂根性亦斷滅耶?根性斷滅
,誰發明耀?誰成互用:蓋阿難局和合相為六根,唯是父母生身若一漚者,故謂六根
非如來藏。不知佛言六根,乃兼六精一體而談,一精覺體即如來藏心也。一漚不離巨
海,一漚之水與巨海何間哉?故重以鐘聲、杵音,驗明聞根有不生滅性。夢中不憶靜
搖、開椋А⑼ㄈ新勑裕屍潆x塵畢竟斷滅之疑者,所謂是則常真實也。織妄成

形,則是想相為身,分別貪著,則是識情為垢:是所當先除之結俊撬斠罋w之圓
湛,是所當棄,非所當守。棄此虛妄和合生滅,守於性淨真明常光,是謂逆流。常光
現前,此虛妄和合之根、塵、識心,應念銷成無上知覺,是謂一時清淨。故此明圓通
門一章,但信得徹,信即成行,節節皆入圓通門也。然非阿難展轉疑問,案有此重重
開顯哉!  
丑四、證六根即真妄元,密令選根門圓通(從五卷起至偈頌畢是也):此躡上章
根、塵、識心應銷落,而疑現在身心是結而非結元,既未見本非是結而幻成此結之元
,烏知此是結而又可解哉?遽欲確知是結,確知可解,亦令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三有。
生死心切,自他悲重,千載之下,讀之亦悽然矣!於是大哀世尊,普憫一切,為出世
因,作將來眼,摩訶難頂,動普佛界。即見微塵如來寶光交灌,俱聞微塵如來異口同
音,證明無明生死、菩提涅槃(安樂、解脫、寂靜、妙常,即如來涅槃四德也)唯是
六根,更無他物。阿難雖聞未明,世尊乃重告曰:拢卜ń缫磺兄T法,不外根、塵、

識三,根、塵同源一心,故根外無塵也。凡拢ǜm,故俊鉄o脫也(此若波時、離
波無水)。由塵發知,因根立相,此之相見名曰識界。妄偽猶如空華,實唯淨虛,互
倚同於交蘆,從難自立(即是無自性也);故根外無識也。是故體唯見、聞、覺、知
等六根元而已。知見幻起見相,則知見即無明之生死本;知見融空見相,則知見即真
覺之涅槃本。結解同所因,拢矡o二路,豈別有一結元可依之解結哉?蓋六根即結即
元也。即結故、解結因次第;即元故、六解一亦亡,此六根元即阿陀那微細識故(阿
陀那此云持,即根本識,乃真妄依,通染通淨)。將說為真,奈含習氣瀑流(指諸雜
染種子);將說非真,實是如來藏心。恐諸邪外凡小,迷之為真,執即是我;迷之為
妄,執別有真,故常不開演也。若了拢卜ń缥ù烁拘捏w,自心取心,非幻成幻,
實無少法能取少法。若取非幻,還同幻法,尚無非幻,況立幻法!不取非幻,無幻非真
,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故名曰妙蓮華金剛王寶覺也。悟此如幻三摩提而修證(非真非
妄、非取非捨,捨妄歸真、取真離妄,無修無證、圓修圓證,圓修圓證、專修

專證,專修專證、頓修頓證,頓修頓證、漸修漸證,不可思議故名為幻),則彈指超
阿羅漢矣(時劫行位亦唯識故,亦如幻不可思議故)。此之妙法,盡十方婆伽梵,一
路涅槃門也;何為捨六根別求哉?但解六根之結,則六根即非一非六之真覺耳。  
丑五、借結巾明六解一亡,即漸解而喻修圓通倫次(從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至從
三摩提得無生忍是也):此躡上章,『六解一亦亡,解結因次第』而問,佛即取疊華
巾,綰結、舒結喻之。解當結心,喻當從六根旋歸本真也。先得入空,即是麤垢先落
,亦是超煩惱濁。成法解脫,即是塵沙惑斷,亦是超眾生濁。俱空不生,得無生忍,
則是豁破無明,登圓初住,亦是忽然越世出世間。其餘如文。
丑六、敕眾拢f餘門同證,廣耳門而密授圓通本根(直接上章至六卷梵唄詠歌自
然敷奏是):此請圓通本根,正第二決定義。令選一深入者,亦承上章『隨汝心中選
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而來。云『所得密言還同本悟』者
,前諸決擇,實與重顯六根即如來藏無別;所求入之要門,依然未得。佛雖指定六根

,在六根中尚難自選,故冀佛冥授也。佛敕眾拢f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
從何方便入三摩提,欲令阿難隨聞自悟,亦為令文殊選擇張本也。大菩薩、是已證真
者,大阿羅漢、亦是於菩提心已自在者。然此僎門,本為初修,故阿羅漢雖菩提心未
自在者,其修入門,圓人用之無法不圓,亦可隨宣修入。雖觀世音大士,廣顯聞熏聞
修金剛三昧修入層次證得功用,密授令於耳門起欣,亦結歸最初因入流相得三摩地耳
。此佛、他佛五體同放寶光,交灌佛、菩薩、阿羅漢;此土他土十方合成一界,紛敷
寶華梵唄歌詠:所謂根、塵、識心,應時化成無上覺知者也。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則耳
根圓照三昧,阿難已獲矣。下更選擇,特令決定更決定耳。至於觀世音證入之拢唬
蓋非一定。何則?大佛頂首楞嚴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乃從名字位至究竟位
、徹始徹終盡未來際者。故亦可是金剛後心、解脫道中,一念相應慧、頓拔無明根,
具一切種智、任叨胁凰甲h業,於十方無量世界普度眾生。亦可是八地菩薩,從第
一義空起,頓發無邊妙用。亦可是證發心歡喜地菩薩,遍往一切世界供養諸佛,饒

益眾生。亦可是解行發心菩薩,遍修諸波羅密而得自在。亦可是信成就發心菩薩,分
見法界,現八相成佛道;其修入相,亦可即是四加行也。此四加行,觀行初心,等覺
後心,無不同故。而加行位、多地前立之者,入地加行為尤著耳。此若信、解、行、
證,可攝一切拢弧H幻治恢练肿C位,皆可得論信、解、行、證。若名字位,初聞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信解其言是信,了解其理是解,參究觀察是
行,忘情悟入是證,餘可知矣。今既以阿難為進向觀行位人,則對阿難說,確是從觀
行相似位,令得信成就發心,入佛乘正定聚耳。  
丑七、由文殊代當機選耳門為圓通本根(從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