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
例三为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见心悸怔忡,心痛彻背,畏寒肢冷,苔薄黄,脉结代,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已用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欠佳,遂加用中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炙甘草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10g、党参15g、生姜6g、麦冬15g、生地12g、桂枝10g、阿胶珠10g(烊化)、栝楼30g、薤白10g、半夏15g、元胡10g、陈皮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4剂后症状减轻,继服14剂后仅感头痛头昏,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守方加减巩固。一月后因血压回升至150/94mmHg而使心绞痛复发,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7剂后症状改善。本例病人曾在院外综合治疗,效果欠佳,以中医辨证治疗,仿仲景炙甘草汤、栝楼薤白半夏汤出入,用之有良效。
仲景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结合,脉与证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是治疗各种病证的基本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的根本。复发性口疮的辨治 其他 中医常识 
复发性口疮又称阿弗它口腔炎,系口腔黏膜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具有复发性。本病多与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感染、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溃疡多数是散在性分布在容易活动的黏膜区域,常常疼痛难忍令患者寝食难安。我们在临证中常辨证分为六型治疗。
外感时毒型口疮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积热型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肾阳虚型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心肾阴虚型症见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药5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连翘12克,升麻6克,砂仁3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血虚阴亏型症见口舌溃烂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方药: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叶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柴胡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外,复发性口疮患者应避免精神紧张,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少食生冷、辛辣、醇酒厚味之品;还可配合锡类散或珠黄散、养阴生肌散外吹患处,既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又可促使口腔溃疡早日康复。哮喘的中医治疗 
其他 中医常识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肾的亏损引起的,因此,哮喘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是肺,本是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哮喘发作时需以治标为主,以止哮平喘;而缓解时则要重在治本,补肾益气。如果既有实证,又有虚证,那么治疗时,就要标本兼顾,虚实同治。
中医把哮喘按病因分为三种,一是风寒哮喘,治疗可用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半夏,五味子、甘草、干姜等药物,此方中医称为小青龙汤,能平喘散寒;二是热喘,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等药物治疗,此方称为麻杏石甘汤,有清热、化痰、定喘的功效;三足痰喘.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药物治疗,此方称二陈汤,有燥湿化痰、降气定喘之效。此外,如果哮喘兼有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微、自汗怕风等肺气虚的症状,则可以加用六君子汤,它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组成,有益气、健脾、平喘之功。如果有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更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畏寒等肾虚症状出现,可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它是由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等组成的,尺仃补肾纳气之功效。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 
其他 中医常识 
温热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包括许多急性传统性热病,也包括了具有卫、气、营、血见症,而又不属于急性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张仲景对传染性热性病,提出汗、清、吐、下4种排泄毒素的疗法;刘河间对热病初起主张采用辛凉法以表里双解;张子和认为下药用之得当,可以起到补药的作用;明代吴又可指出:“瘟疫以祛邪为急,逐邪不拘结粪。”戴北山说:“时疫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见里证即下。”所谓“温病下不嫌早”之说,即由此而来,这对后世医家治疗温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温热病应用通利疗法,主要目的是逐邪热,下燥屎、除积滞还在其次。吴又可说:“应下之证,见下无结粪,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而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非为结粪设也。如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过也。况多有结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证脉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也……。总之,邪为本,热为标,结粪为标中之标。能早去其邪,何患燥结乎?”对温热病用通利疗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得如此晓畅!但也不能妄用、滥用,不仅要下得其时,还要下得其法,根据缓急、虚实斟酌适度,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温邪在气分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结,最易化燥伤阴,所以及早应用通利法,最为合拍。通下岂止夺实,更重在存阴保津。柳宝治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充分说明通利疗法在温热病治疗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通利疗法可迅速排泄邪热毒素,这是清热祛邪的一个重要途径。无论邪之在气在营,或表里之间,只要体气壮实,或无脾虚溏泄之象,或有可下之症,或热极生风,躁狂痉厥者,均可通下逐秽,泄热解毒,选用承气、升降散之类,或于辨证论治方中加用芒硝、大黄,这就不是扬汤止沸,而是釜底抽薪。既能泄无形之邪热,又能除有形之秽滞,一举两得,诚治本之道。但纯属卫分表证,恶寒较著而热势不甚者,或年老体弱、孕妇或妇女经期,则宜慎用。
二、应用举例
1。乙脑
乙脑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分症状,殊难觉察,就诊时多见气营相兼,或气血两燔之候。只要没有明显的表证,而温邪已渐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躁狂风动,或有腹满便结者,均宜采用通利法“急下存阴”,使邪有出路,这是直接关系到预后好坏的关键。使用通利法的目的在于驱逐热邪,保存阴液,故并非必用于便秘者,但有热极似火或热盛动风证候即可应用,下后往往体温渐退,抽搐减轻,神志转清,后遗症亦少。这种防微杜渐、先发制病的治法,可以缩短疗程,防止脑水肿、脑疝的形成。例如脑水肿形成前,早期可见到球结膜轻度水肿,舌胀大,立即服用降利汤,可防止其出现。姜春华教授提出“截断、扭转”的论点,名医严苍山氏提出治温三护法(护脑、护津、护肠),主张“在卫兼清气,在气须顾凉血,以杜传变为上工”,证之临床实践,大部分温病是可以杜绝其传变,终止发展而转向痊愈的。
陈某,男,8岁。患乙脑入院已旬日,高热昏迷,项强惊厥,谵妄搐搦,近4日来加剧,腑垢一周末行,腹硬满,蒸蒸但头汗出,苔微黄而厚腻,脉沉实而数。暑邪挟湿与食滞互结,蕴蒸阳明胃腑,熏灼心包而神昏窍闭。亟当通泄邪热积滞,佐以化湿辟秽,平肝熄风,以冀腑通滞泄,热挫窍开。处方:生大黄9g(后下),芒硝6g(另冲),炙全蝎1.5g(研吞),钩藤(后下)、青蒿各15g,葛根、僵蚕、佩兰、石菖蒲各9g,甘草3g。2剂,1日分4次服完。翌晨腑通,排臭秽焦黄宿垢4次,神志渐清,诸症悉减。原方减芒硝、大黄续进,以靖余氛。3日后病情稳定,自动出院。病人原已服大剂白虎汤及注射抗惊厥、解热等药,病情日剧,嗣后予以通利为主之剂,通利排毒,使邪有出路。此例神昏系阳明热盛所致,盖胃络通心故也。病在气而不在营,应予鉴别。
在乙脑极期,往往出现痰浊阻塞气机,蒙蔽心窍,高热稽缠,神昏惊厥,痰鸣如嘶,舌苔厚腻,便秘或便通而不泄泻者,均可使用夺痰定惊散:炙全蝎30只,巴豆霜0。45g,牛黄0。6g,硼砂1。5g,雄黄2g,胆星6g,川贝、天竺黄各3g,麝香0。3g(后下)。共研极细末,瓶装密储备用。药后往往一泻而解,痰消神清,热亦下挫。
2。正、副伤寒
正、副伤寒隶于湿温范畴。由于吴鞠通有“湿温……下之则洞泄”之说,后世有人认为用通利剂有促使肠出血之弊,因此能否运用通利长期以来争鸣不休。通过复习文献和临床实践,我完全同意“正、副伤寒不仅能下,而且应以下法为主”的见解。正、副伤寒主要是感受温邪而起,多挟食、挟湿,所以应及时疏通积滞、清泄解毒,使温邪不内传阳明,蕴蒸化火,下逼肠络,防止或减少肠出血,缩短疗程。因此,通利法是直达邪热巢穴、追逐邪热外泄的积极疗法,而且要“急早凉下”,不要等待舌苔转黄,才敢议下。当然,正、副伤寒要“轻法频下”,不可过于猛峻,汤剂用大黄一般在6~15g之间,芒硝在6~12g之间,用凉膈散在30~45g之间。一般连用3天,以后视体质强弱、邪热盛衰,连日或间日应用。我用聂氏以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生大黄、僵蚕、蝉衣、姜黄)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