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森林回忆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臉與身體因疼痛而扭曲。每回見到這樣的情景,我就會用手蓋住耳朵與眼睛逃開,害怕與厭惡的感覺讓我失眠。我對這一切印象深刻,終生難忘。 
  阿姜李曾在曼谷第一次動過還俗的念頭,他在位於市區的法宗派寺院一連負責了三年(1929…1931)的行政工作,無聊、煩悶與浮躁,使他陷入一片性幻想中。他精心編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想像他成了一家之主,在曼谷的一家藥局擔任店員,並邂逅了一位高雅美麗、身材曼妙的都會女子,後來他們一起私奔、同居並育有子女。不過,這故事的結局倒是挺實際的…隨著家計捉襟見肘,兩人的婚姻關係也日益惡化。 
  這段期間,阿姜李開始心猿意馬,幾乎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心念著紅塵俗事。他可以想見自己若真的還俗後,會有什麼不幸的遭遇,然而,心不斷攀緣在女色上,非但障礙了他的正念修行,他也因而生病。 
  從某天起,我開始便秘,那天下午,我吃了瀉藥,我想這藥若如先前一樣有效的話,我應該會在晚上九點左右上廁所。但不知怎麼的,這瀉藥完全不管用。隔天早晨,當我托缽往薩巴屯皇宮(Sapathum Palace)走去時,走進一條巷子,正巧要進入一戶已經準備好供養僧侶食物的人家時,突然間,我迫切想要上廁所,而且是一刻也忍不住了,我連走進房子接受供養都洠мk法。我只得強忍著,踩著像企鵝走路般的步伐,進入路旁的洋槐(acacia)樹叢中,我趕緊丟下缽,快速穿過籬笆進入樹叢。我覺得非常尷尬,真想一頭鑽進地裡,死了算了!方便完後,我離開樹叢,拿起缽,繼續托缽,那天我洠в型械阶銐虻氖澄铩!
  (6) 
  阿姜李的白日夢幻想自己找到夢中情人,與她私奔、做愛、同居。當禪修者的心完全被追求與擁有女人所左右時,後果實在不堪設想,一如接下來的事件所描述的: 
  假日那天,我在破曉時分出外托缽,往薩巴屯市場走去,再走上佛寺後邊的小巷,這是一條聚集馬匹的髒巷子。當時天雨路滑,我具足威儀地走過一戶人家,我知道這家屋主常到佛寺走動,缽裡便裝滿了供養的食物。但這時我的心卻開始念著紅塵俗事,心不在焉的我跌到路旁的泥濘中,雙膝深陷泥中約一尺深,食物散落滿地,身上遍是汙泥。我只得趕緊回到寺裡,當抵達寺裡,我告眨ё约海骸改憧矗‘斈阆脒@檔子事時,會產生什麼後果?」 
  第三個阿姜李親睹的事件,使他了解在家生活的苦,更加堅定不還俗的信念。 
  一天,我一早出門托缽,在經過一排店面時,我看見一個中國老人與一位老婦人在店面前互相叫罵。婦人約五十來歲,頭上綁著髻,老人則留了辮子。我來到店前駐足觀看,不到一會兒,婦人抓起掃把,以掃把柄朝老人的頭上敲去,老人則抓住婦人的頭髮,朝她的背部踢去。目睹了這一切後,我自問:「若是你,你會怎麼辦呢?」我笑著回答:「你最好是離婚。」我看到這情景後,心裡比托了滿缽的食物還歡喜。 
  阿姜李的心逐漸地從紅塵俗事中醒悟過來,他對婚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觀,他如今看待「婚姻是小孩的玩意兒,不適合成人」。但他還是無法離開曼谷,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世俗生活與佛法正道的十字路口上。「我若繼續待在曼谷,最後可能走上還俗一途。如果我想繼續修行,就必須離開城市,走進森林。」一九三一年的雨安居時,阿姜曼拜訪蓮池寺的住持,請住持讓阿姜李陪侍他一同去北方的清邁,阿姜李這才從此困境中脫困。 
  头陀僧曾经居住在未曾受到干扰的自然环境,他们深深地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我们从森林僧身上所学到的一件事是,人类的生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借着保护森林,我们同时可以保护野生动物与民族的福祉。 
  森林僧安住于寺院中 云游森林僧的历史横跨三个世代,从现代泰国的形成直到今天,在一种特殊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生态体制下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山林消失、山区聚落消失或转型,这项传统已无法再延续。在阿姜曼传承下的森林僧一直延续至一九九○年代,最后他们全都安住于寺院中,不再受到佛教「主流」派的反对,而且他们也接受许多物质的护持、崇高的地位与不时的推崇。当然,失去自治与独处对僧侣造成了影响,如同坦尼沙罗(Thanissaro)比丘所指出的,森林传统虽然广泛受到欢迎,但或许不久就会将它带向灭亡。显然地,都市的民众虽然敬重森林僧,却仅将他们当作一种表征来尊敬,对僧侣希望传达的理念丝毫无动于衷,城镇民众的习气以及对法义的不感兴趣,使许多森林僧感到费解。这些头陀大师觉得奇怪的是,都市人大多期待不劳而获就能得到心灵成就,与当地传统村民不同的是,都市人希望不用禅修或持戒,就能学习佛法,乃至得到功德。他们希望僧侣迎合其天真的想法,直接给予指示或彩券的中奖号码,为他们的护身符加持或洒圣水,诸如此类,但就是不修习佛法。阿姜查特别反对泰国人这种对「法」的通俗兴趣。他认为人们从曼谷或其它省分蜂拥而至他的森林道场,只是为了一睹他的风釆。据一名西方弟子所说,阿姜查经常表示,他觉得自已像一只走钢索的猴子,人们目瞪口呆地看他表演,拨弄他,看他跳跃,「当我觉得累时,他们可能会丢一根香焦给我。」 「泰国」佛教的规制化破坏了传统 我们对头陀僧生活的了解,大多是依据他们的回忆、观察与对感觉或观念的表达。当然,这些僧侣有他们的远见、论点与偏见,我这项研究的任务是去确实地看清事实,以及他们与官僚或学术僧伽的比较。我没有在其它僧侣身上花费相同的时间,只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从他们的著作中即可了解他们,我并无意将地方佛教传统的一些零星资料,收集成一个有相关连的背景资料。我与瑞坚诺德?雷(Reginald Ray)的看法一致,认为「要对泰国佛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非经由平衡与客观的探讨达成,而是听取不同的声音,不排斥相反的意见,或企图消除异议」。我希望这项研究能鼓舞更多人,进一步去探讨暹罗/泰国早期的佛教传统,与诸多地方佛教团体的特性、状态。在此举出若干问题…要了解泰国佛教应凭借那些依据?现今的佛教是否已经背离,抑或是延续早期的佛教传统?这些都是极大且引人争议的问题。除非我们认知地方差异的存在,并一一研究各宗教团体与各地方传统彼此间,以及其与国家间的关系,否则我们无法寄望能对泰国佛教修行的动力(或上座部佛教的全貌)有全盘性的了解。要叙述泰国的僧团与要描述头陀僧、村落僧一样复杂。在泰国发展成现今的现代国家之前,暹罗境内存在着数百个佛教宗派,偏远地区延续地方传统一直到本世纪后半叶,不同宗派得以延续自己的文化、语言与宗教习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与世隔绝并缺乏现代科技。而今,所统合成的单一型态或可见的模式…「泰国」佛教…既非传统的,也非自然的,这是历史的产物,以暹罗的民族文化历史来看,现今的阶级与官僚僧伽体制是脱离正轨的。它是一九○二年「僧伽法案」的遗产,该法案试图将各种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传统,塑造成单一、中央集权与一致的模式。这种佛教的规制化…以阴险的手段来破坏现有的传统,通常都被误认为是「传统」的泰国佛教。人们通常认为今日在泰国的佛教分裂为若干派系,他们将这种宗教的差异,归咎于一些如资本主义或现代化的外来力量。这种未经查证的假设,普遍存在于学术界、官方人士的心中与广大的媒体著作中。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分歧是新近发生的。欧康诺(O'Connor)指出,根据一个世纪前的宗教差异来看,现今这种对差异现象与形成原因的一致看法,值得令人注意:这表示有着不同过去的人们正趋向统一,正当他们接受一个共同的过去时,他们透过已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宗教中,来学习认同一个宗教的「改变」,纵使这改变之处已不是他们原来的传统。如同欧康诺所言,人们所公认的传统佛教,「并非原来的宗教本身,这是一种虚拟的宗教,是一个已被一九○二年的﹃僧伽法案﹄所﹃更正﹄的过去。」我对云游禅修僧生活的研究,显示了在泰国的佛教已偏离了它最初的样子,目前保留的只是五十年前的风貌。在整本书(编按:指《森林回忆录》)中,我极力避开诸如「传统佛教」、「现代佛教」、「僧伽改革」或「泰国佛教」之类的问题名词,这些名词十分模糊,且会在现今泰国佛教起源的议题上引起相当的困扰。若根据正确的历史来看,这个当代佛教的起源…与现代泰国有关连的佛教…仅能追溯到自称改革教派的法宗派,于一世纪半之前创立的时候,该教派成为现代国家佛教的典范,及遵循的标准与改革的基础。而地方的宗教常规与文化价值,则是先遭到一九○二年「僧伽法案」的破坏,之后,又被一九六一年开始实施的三十年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所转化。曼谷曾将现代国教加附在地方传统上,许多先前存在的差异早已失去记录,并褪色而消失,或由于「官方」历史的轻忽与未加重视,如今已普遍地被遗忘。所谓泰国佛教的「主流」与「非主流」的传统区隔,主要是依据官方历史建立的。如果我们透过现代泰国国教来看「传统」佛教,并视中央集权改革为「传承的媒介」,我们可能如同官方的检察官员一样视地方佛教习俗为异端。事实上,这些地方民族团体所含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典型的佛教。一如本书所指出的,正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它们看似奇怪、令人不满且难以理解,但它们却是真正最重要与最具创造力的。所谓的「中央集权改革」,对改革者与被改革者的意义是不同的。对改革者而言,目标是将不同族群的僧伽纳归于曼谷的体制之下,使他们更趋近巴利圣典(由僧伽当局所诠释的巴利圣典),让国家脱离他们所认为的迷信,透过实施以曼谷为标准的经典、仪式与戒律,僧伽当局因此认为佛陀的教导是可以有单一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但对所有那些被改革者而言…不同族群认同的僧俗二众…改革代表干预他们的宗教风俗与形式,现代国教对他们强制施加了一个特别的理解方式与形式风格,对受曼谷当局所掌控的境内僧侣与村民而言,它的象征、价值、习俗、语言与法令是十分陌生的 (1)。在今天的泰国,不同的佛教行为会引起别人怀疑的眼光,这或许是因为学者与名作家…不论过去或现在,均主张外地的佛教常规是腐败与不纯正的。今日的泰国人看到明星僧侣一一失去人们的尊敬,他们于是判定过去的地方僧侣必定好不到那里去 (2),结果,人们往往将所谓的「差异」与「懈怠」混为一谈。事实上,僧团中的差异性是决定佛教得以存活的关键,因为社会是由种种不同背景与不同需求的人所组成,所以有不同的僧侣来满足他们不同的精神需求,是有其道理的。如同某位僧伽学生委员会领袖所观察的:允许不同宗派的存在,胜于将所有僧伽纳归于一个宗派之下,限制僧侣隶属一个宗派的缺点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