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景隆)眼目对证心法〕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 
〔亡名氏眼科拨云图集〕 二卷 未见 
〔味斋经验眼论方〕一卷 未见 
按上二书见于澹生堂书目。 
〔四要集〕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 
〔彭氏(用光)简易便览眼目方〕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 
〔李氏(阙名)心授鸿飞仙丹辨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亡名氏眼目神验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神机着略〕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宜明眼科〕未见 
按上见于本草纲目。 
〔李氏(药师)金 秘论〕十二卷 未见 
四库全书提要曰。金 秘论十二卷。旧本题梁溪流寓李药师撰。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唐李靖以三等法教士。 
故以三等法治病。药师之称。适符靖字。殆亦寓名欤。其书分十二门。皆论医目之法。故曰金 。盖取佛书金 
刮眼之义也。 
〔仆氏(镛)杏庄集〕未见 
按〔亡名氏明目良方〕二卷 存 
饶铎序曰。愚自早岁。观书过度。患目旬月。遍求之医弗能愈。一日先人乐志翁谓不肖曰。昔有一老军。以 
眼科鸣世。还自辽阳。曾惠书一帙。宝藏久矣。子何不考是书以求其效。不肖于是展诵三复。如所谓医瘴证候。 
轮廓根源。及眼目形状。治要诗诀。靡不具载。遂令医者按方用药。倏觉双目了然。后初闻者为之骇愕。先人又 
喜而谓之曰。是书捷效如此。不可私于一己。异日倘得一官。当捐俸镂板。以广其传。亦济人利物之一端也。呜 
呼,先人用心仁矣。今不肖幸而述。录而锓。亦不忘先人之命乎。 
〔龚氏(廷贤)秘授眼科百效全书〕三卷 未见 
〔哀氏(学渊)秘传眼科七十二证全书〕六卷 存 
〔医氏(甫嘉)眼科指迷良方〕未见 
按上见于医学正印种子编附记。 
〔亡名氏秘传明目直指〕三卷 存 
〔亡名氏眼科全书〕三卷 存 
王协抄刻始末述略曰。余以辛卯。循序入都。应明经廷试。候选吏部。偶过京山友人秦公绪馆中。见案头有 
眼科抄本一部。披阅竟觉其有异。盖世之专门是科者。止云七十二证。此则一倍有奇。前序列形证。后则因证配 
方。其中或治或不治。莫不条分缕析。备极精详。未又附以点洗升炼。灵药诸方。皆神妙入微。询其所自。云借 
之同乡黄冈今太史王涓来先生。时先生尚肄业国学也。其先太史安生公任淮司李时。有医者。秘此书为家秘。不 
肯轻以告人。偶罹奇冤。公力为之伸雪。知有此书。索观之。医乃出以呈于公。并借以云报也。兵燹之后。此书 
犹存。涓来先生携之都中。欲授梓而未果。公绪素婴目疾。暂假考验。因借归馆。时正隆冬。寒炉呵冻。手录一 
部。浠川年友岑碧甫亦手录一部。各藏行笥去。 
〔青羹完璧〕七卷 存 
王协序曰。予曩令华亭时。尝刻眼科全书。而其书所由始末。已具其序中。不复赘焉。越六年。又获抄本一 
部。较之于前刻者。其论议精确。证方全备。盖原本之完美者也。而知前刻之未尽善。虽欲拾遗补阙。既出于人 
间。而不可尽得复收。遗恨不寡矣。因切念更刻此书。以弥缝前漏。手录 
较正之际。适得明人传仁宇所纂录审视瑶函。而反复披阅。则知传氏全窃此书。改头换面。错置冠履。颠倒衣裳。 
且捃摭不急冗论。无用套语。而推衍排列。以眩目骇耳。埋没前人之苦心。冒为己有。刻成。庸陋之书。以欺世 
求名。且其凡例中有言曰。昔人载一百六十证。则失之滥。上古着七十二证。则失之简。是函摘要删繁。纤钜各 
当。定为一百八证云。意黠俐狡猾,靡所不至。殊不知古人对病施治。议证设方。垂世仁心。严然具在者。何有 
所害。刻迫削铲。如此容易也。窃意无佗。盖傅氏所获,亦残脱抄本。而所谓一百六十证。方不具全者。故不得 
已。虚喝大言。以吓人耳。试将此书。较照傅氏审视瑶函。则真赝妍愧。自然呈露。宁俟辨耶。且夫此书。予所 
目睹。前后二部。俱只曰眼科书。而另无题号。且并亡作者名氏。顾前代隐德君子。孜孜切切乎济世悯民之情。 
不能得已。而所著作。实所谓一百六十证论。治术条理缕析。备种精详。于戏。此书再出于世。而后之盲瞎者。 
复明还光。应屈指而期尔。青囊之术。于是乎可称完璧矣。故更题青囊完璧。寿梓公四方。抑彼傅氏之子。亦明 
季专门世业士。名于一时者。其论说中。非无一二发明□采取。故今舍短择长。以润色此书。扬傅之功,以偿其 
罪也。吁。傅氏之灵其有知。称予为异世忠臣而已矣。康熙十二年 
岁次甲寅。楚蕲约庵居士王协恭男甫撰。 
〔傅氏(仁宇)眼科审视瑶函〕六卷 存 
〔亡名氏异授眼科〕一卷 存 
〔邓氏(苑)一草亭眼科全书〕一卷 存 

卷六十九
方论(四十七)
属性:〔张仲景口齿论〕宋志一卷 佚 
〔邵氏(英俊)口齿论〕新唐志一卷 佚 
〔排玉集〕新唐志二卷注曰口齿方(崇文总目作三卷)佚 
〔中和先生口齿论〕(宋志作冲和先生)崇文总目三卷 佚 
〔广陵正师口齿论〕(宋志作唐陵王师)崇文总目一卷 佚 
郑樵曰。唐供奉僧普济撰。 
〔释氏(普济)口齿玉池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咽喉口齿方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 
〔疗口齿方〕崇文总目一卷 佚 
〔薛氏(己)口齿类要〕医藏目录一卷 存 
〔张氏(宗良)喉科指掌〕六卷 有 
彭启丰序曰。夫医之为类最繁。其为道甚难。而于咽喉一科。则尤难之虽者也。咽以纳食。喉以纳气。纳食 
者为胃脘。而通于脾。从土化。纳气者为肺脘。而通于心。从金化。金性燥。其变动为涩。涩则闭塞而不仁。故 
喉病谓之痹。士性湿。其变动为泥。泥则壅胀而不通。故咽病谓之肿。咽喉者。人能知之。而至其证之虚实寒热。 
与夫治法之攻补升降。所为剖析于毫芒。折衷于疑似者。非听音切脉。辨气察形。鲜不以铢黍之差。成淄渑之判。 
即或兢兢栗栗。试探揣摩。遂不得当。顾势急而救之以缓。伤重而扶之以 
轻。因循之害。其法谬戾几何。故曰。难之难者也。吾郡留仙张先生素精医理。其于咽喉一科。究心而深且久。 
采辑成方。参以己见。条例详细。裒集成编。自神气脉理。以及色之青红紫白。音之高下沉浮。一一皆有注释。 
了然指掌。较若列眉。合诸所治之证。如灯取影。百无一失。真济 之慈航。拯危之宝筏。其所经验取效。盖不 
可胜数。同人咸怂恿付剞劂。俾远近之习是道者。流传其说。发挥其蕴。其为功于世寅也。何可涯量。是为序。 
乾隆丁丑春王三月。 

卷七十
方论(四十八)
属性:〔亡名氏金创螈 方〕汉志三十卷 佚 
服虔曰。音HT 引之HT 。 
颜师古曰。小儿病也。螈。音充制反。 。音子用反。 
〔华氏(佗)外科方〕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刘氏(涓子)鬼遗方〕(新唐志。作男方。宋志。作鬼论。并讹。)隋志十卷 阙 
隋志注曰。龚庆宣撰。 
龚庆宣序曰。昔刘涓子。晋末于丹阳郊外照射。忽见一物。高二丈许。射而中之。如雷电。声若风雨。其夜 
不敢前追。诘旦率门徒子弟数人。寻踪至山下。见一小儿提罐。问何往。为我主被刘涓子所射。取水洗疮。而问 
小儿曰。主人是谁人。云。黄父鬼。仍将小儿相随。还来至门。闻捣药之声。比及远见三人。一人开书。一人捣 
药。一人卧尔。乃齐唱叫突。三人并走。遗一卷痈疽方。并药一臼。时从宋武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 
论者云。圣人所作。天必助之。以此天授武帝也。涓子用方为治。千无一失。演为十卷。号曰鬼遗方。(旧脱演 
为以下九字。今据太平御览订补。) 适余从叔祖。涓子寄 书。具叙此事。并方一卷。方是丹阳薄纸本写。今 
手迹尚存。从家世能为治方。我而不传。其孙道庆与余邻居。情款异常。临终见语家有神方。儿子幼稚。苟非其 
人。道不虚行。寻卷诊候。兼辨药性。欲以相传。属余既好方术。受而不辞。自得此方。于今五载。所治皆愈。 
可谓天下神验。刘氏昔寄龚方。故草写多无次第。今辄定其前后。簇类相从。为此一部。流布乡曲。有识之士。 
幸以自防。齐永元元年大岁已卯五月五日撰。 
龚道庆曰。王祖母刘氏有此鬼方一部。道庆祖考相承。谨按处治。万无一失。舅祖涓子兄弟。自写。称云无 
纸。而用丹阳录。永和十九年资财不薄。岂复无纸。是以别之耳。(顾修曰。永和只十二年。且去宋武甚远。疑元 
嘉之讹。) 
宋书宗室传曰。遵考父涓子。彭城内史。 
钱曾曰。刘涓子鬼遗方五卷。刘涓子不知何许人。晋末于丹阳郊外。射中一物云云。是书极为奇秘。收藏家 
罕见之。别有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一卷。与此同是宋钞。皆宜别录副本备之。 
〔神仙遗论〕宋志十卷 阙 
陈振孙曰。刘涓子神仙遗论十卷。东蜀刺史李 录。按中兴书目。引崇文总目云。宋龚庆宣撰。刘涓子者。 
晋末人。于丹阳县得鬼遗方一卷。皆治痈疽之法。庆宣得而次第之。今按唐志。有龚庆宣刘涓子男方十卷。未知 
即此书否。卷。或一板。或止数行。名为十卷。实不多也。 
〔甘氏(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隋志三卷 佚 
〔疗痈疽金创要方〕隋志十四卷 佚 
〔疗痈疽毒惋杂病方〕隋志三卷 佚 
〔甘氏(伯齐)疗痈疽金创方〕隋志十五卷(唐志作十二卷) 佚 
〔亡名氏痈疽论方〕隋志一卷 佚 
〔疗痈经〕隋志一卷 佚 
〔疗三十六 方〕隋志一卷 佚 
〔秦氏(政应)疗痈疽诸疮方〕隋志二卷 佚 
〔喻氏(义)纂疗痈疽要诀〕(宋志作广痈疽要诀)唐志一卷 佚 
〔疮肿论〕唐志一卷 佚 
郑樵曰。唐西州节度史藉喻义撰。 
钱侗曰。崇文总目。疮肿论一卷。喻义撰。侗按通志略。作藉喻义撰。误也。 
按千金方痈疽门五香连翘汤注曰。要藉喻义有黄 甘草芒硝各六分。据此艺文略史籍二字。当作要籍。盖系 
官衔。唐书百官志曰。节度使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又艺文志。有江承宗删系药咏三卷。注。凤翔节 
度要籍。可以证焉。 
〔沈氏(泰之)痈疽论〕唐志二卷 佚 
〔蔺道者仙授理伤续断方〕四卷 存 
亡名氏序曰。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结草庵于宜春之钟村。貌甚古。年百四五十岁。买数亩垦 。种 
粟以自给。村氓有彭叟者。常常往来其庐。颜情甚稔。或助之耕。一日彭之子升木伐条。误坠于地。折颈挫肱。 
呻吟不绝。彭诉于道人。道人请视之。命买数品药。亲制以饵。俄而痛定。数日已如平时。始知道人能医。求者 
益众。道人亦厌之。乃取方授彭。使自制以应求者。且誓之以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由是言治损者宗彭氏。 
彭叟之初识道人三十许。今老矣。然风采无异前时。问其姓名。曰蔺道者。问其氏曰。长安人也。始道人闭门不 
通人事。人亦少至。唯一邓先生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必载酒 从焉。道人悬一椰瓢壁间。邓至则取瓢更酌。 
彭或遇之亦酌。二人皆谈笑竟晷。醉则高歌。其词曰。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 
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阴忽听双鸠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 朴不知 
所言为何。惟熟听其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