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思维法-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在等待他,车中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13 万多个,足足两吨半。
王洪怀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就这样,他在一年之内,用空易拉罐
炼出了240 多吨铝锭,在3 年内,赚了270 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而为
百万富翁。
鄂西北某山区有座狮子山,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质地松软。当地农民用钢
钎、锤子开凿下来,送到城里去卖得6 元钱一吨的〃好价钱〃,一年每人可收入
15000 元。后来农民们发现,城里人用这种石头垒成假山,一吨可得工艺费七八
十元,于是他们也学着垒假山,一吨石头从6 元提高到80 元。他们又去北京考
察,发现山上产的沙积石,1 公斤竟能卖出好几元钱。眼界打开了,这些农民更加珍惜乡土资源,他们研制的〃电子电声喷雾盆景〃,每盆卖26CI 元。后来,
这个山区的农民都富了起来。
许多年以前,美国某城市的大街上,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 万美元。好
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 美元的铜来说,
他叫的价格简直不可思议。于是那位艺术家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他的道理:一块
铜价值9 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 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
变成300 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就应该值28 万美元。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华
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制成一尊优美的胸像― 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
的纪念碑,价值为28 万美元。一块铜的价值从9 美元增到28 万美元,其间的差
额就是智慧,或者说是人的创造力。
36 .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的意思是:从.氛到线、从直线
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开发创新思维,需
要有不断突破自我、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和思
维障碍的精神。
什么叫立体思维呢?让我们先来试做一道题:兵营布哨,让三个士兵按等
边三角站位。现在头儿又想增加一个哨位,其位置也与其他人的间距一样,该怎
么办才好呢?
这个答案难也不难,那就是,在等边三角中心位置竖一高度与三角边长一样
的塔楼即可。
注意到没有,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跳出平面思维,这就是立体思维。
从点到线、从直线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开发创新思维,需要有不断突破
自我、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和思维障碍的精神。
立体思维之一:5 平方毫米的硅片上怎样排列27000 个元件呢?一张邮票上
怎样集成几亿个电子元件?
答案是,变平面思维为立体思维,让元件在超薄的基础上层层重叠。
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科学家们正是依靠这种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突破,
使得微电子技术在短短的20 多年中就走过了大规模、超大规模、特大规模集成
时代,20 世纪90 年代末己经进入了大规模集成时代,能够在一张普通邮票大小
( 350 平方毫米)的硅片上,集成几亿个元件,而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和突破。这
一次次的划时代飞跃表明,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突破具有非凡的创新威力。
由此可见,善于突破平面思维定势,不断拓展立体思维空间.才能充满创造活力。
如何突破平面思维呢7 先看这样一个例子。
有位老师给学生出了道看似很简单的测试题: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四棵树,要
求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学生们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图形,有正方形、
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 等等,大家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么四边形都
不行。这时,老师给大家点破〃天机〃:把其中一棵树种在山顶上!因为这样一
来,只要让其余三棵树与山顶上的那颗构成正四面体(等边锥体),就能够符合题
意要求。这位聪明的几何学老师,在讲解四面体即等边锥体时,巧借〃种树〃的
道理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立体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四面体空间
特征的理解。这种创新思维非常巧妙,效果也很好。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创新思维
的关键是.必须突破平面思维的定势,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立体思维进行创新,关键是要善于突破点、线、面的框框限制,从垂直、
侧向等多方向地拓展;思维空间,让思维的视野更加开放。
立体思维之二:成功的发明创造者,其创新思维往往善于变单向为多向、变
直线思维为曲线思维,从而以迁为直、出奇制胜,创造出妙不可言的效果。
例如,英国工程师查尔斯· 德莱帕设计的泰晤士河扇形防洪水闸,就是一项
非常新颖奇特的创举。在新型防洪水闸设计制造之前,涨潮的海水常常会沿泰晤
士河逆流而_匕形成海水倒灌之势,特别是当遇到大潮或恶劣天气时,潮水甚至
会漫过防洪堤冲入伦敦市内,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为了消除海潮倒灌的隐患,
需要在泰晤士河下游建造一座防洪闸。这座防洪闸的设计要求很高,既要保证平
时船只能够顺利通航,又要保证海水涨潮时能够抵御海潮倒灌。按照传统设计方
法,闸门必须设计得特别高大才能抵抗海潮倒灌,但其缺点是造价昂贵,而且施
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工程师德莱帕大胆提出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变方为
圆,即把闸门设计成扇形,其妙用是:平时这座半圆形闸门平躺水底,河上的船
舶能够自由通航,不受影响;海水涨潮时,用操作装置转动半圆形闸门,旋转
90 度,让闸门立起来,闸门的高度顿时比原来的高许多,巧妙地抵抗住下游海
水倒灌,德莱帕这一新颖别致的扇形创新思维的成功设计,巧妙地解决通航、防
洪两不误的难题,收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不愧为创新思维的得意之作。
立体思维之三:日本有一家观光饭店,他们在对旅游业作了一系列的市场调
查之后发现,许多喜欢到郊外蓝天碧水和山野之间一游的旅客,除了希望能欣赏
到大自然的秀美风光,怡情于流泉飞瀑、鸟语花香之外,还希望能痛痛快快地把
身体浸泡在温泉中,以消除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工作疲劳,在轻松自在的温泉浴中暂时忘却竞争的纷扰和烦恼。根据这一需要,该饭店的主管充分利用饭店所在的
地理位置,别出心裁设计出一套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温泉浴。他想,普通的温
泉浴到处都有,没有什么新鲜与稀奇之处。于是,他突破常规,大胆而别致地构
思了一套空中温泉浴池。这种空中温泉浴池,形如一个个装满温泉水的空中缆车,
安装在该饭店旁边山峰上200 米高的电缆上,上下不停地在空中来回穿梭着。面
对这一空中奇景,旅客进到空中温泉浴池后,悠悠然舒舒服服地泡在其中,仿佛
置身于飘然欲仙的梦境,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好奇的旅客一个个跃跃欲试,
非要去尝试尝试不可。空中温泉浴这一奇招引来了大批游客,人们闻讯之后纷至
沓来,饭店每天要接待想洗空中温泉浴的旅客竟达上千人。每逢周末、假日,更
是门庭若市,盛况空前。馆店的生意空前兴旺。空中温泉浴一鸣惊人,大大提高
了该饭店的知名度。
创新竞争,善谋者胜。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才有一
鸣惊人的创新奇迹。空中温泉浴这一奇招启示我们,奇迹孕育于平凡,学会创新
思维,贵在勇于突破。
立体思维之四: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创新竞争的浪潮中,先
进的电视技术使得电视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着。从电子管电视机到晶体管电视
机,再到集成电路电视机;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再到微型电视、超薄电视、
数码电视、等离子电视,电视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开辟出一个美不胜收的创新天地。
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制造出激光水下电视,用来考察和检查水下工程建筑,对
海港、航道、码头建筑、大坝、水闸、桥墩等进行长期检查,以代替潜水员的水
下工作。这一创新思维为潜水员带来了福音。为了突破黑夜这一禁区,在肉眼看
不见的地方,人们利用红外技术成功制造出〃红外电视〃,使人们可以看清黑夜里的物体活动情况。在医疗、军事等许多领域,〃红外电视〃大显身手。如,在
医学上,〃红外电视〃可以用来检查人们体内的病灶;在军事上,〃红外电视,〃 
可以搜索夜幕下的敌情,成为黑夜里忠心耿耿地替人们值班的〃哨兵〃,等等。
在创新思维和创新竞争的推动下,人们对电视技术新中求新、精益求精,不
断创造出新的记录。如,手表电视:在一只手表壳内装一台微型电视机,屏幕仅
2 。 8 x 1 。 7 厘米,不久,手表电视又从黑白发展到彩色。继〃红外电视〃和微
型电视之后,科学家运用永无止境的创新思维,又成功发明了〃炮弹电视台〃。
这种电视台装在炮弹里,可以发射到20 公里以外的地方,当弹头到达目标上空
后,弹头内的弹射火药起爆,打开弹头外壳,这时,外形如同一只箱子的小型电
视台从弹壳中弹出,箱子系在降落伞上,从空中旋转下降。与此同时,电视摄像
机的镜头自动打开,拍摄四周的物体活动情况。它所拍摄到:的图像,通过无线
电发射机传送到接收中心,并提供清晰的图像。这种遥感电视机技术可用于危险
地域的地质勘探、地震观测、火山现场及军事领域等。上述实例启示我们,勇敢
地突破各种限制、禁区和条条框框,才能让创新思维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立体思维之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赫兹,他最大的贡献是验证了电磁波的存
在,为人类利用电磁波进行通讯服务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
在后,并没有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他发现电磁波和光波一样,具有反射和
折射的特性,就草率地得出一个荒唐而错误的结论,认为要实现远距离的电波服
务,必须在天上悬挂一面大镜子。1894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想建立从欧
洲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赫兹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理由是,因为天
上没有反射电磁波的镜子,除非做一面像大西洋一样大的镜子挂在天上,才能把
欧洲发出的电波反射到美洲。马可尼没有被赫兹的结论吓倒,他经过长达7 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发现了〃天镜〃:即包裹整个地球的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它能
完成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根本不需要安装什么镜子。1901 年,马可尼利用大
气层中的电离层,成功地使无线电波跨越大西洋,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赫兹之
所以得出要〃做一面像大西洋一样大的镜子〃的错误结论,是因为他的思维被-
般的反射现象所约束,思维的空间限定在地面,认为只有镜子才能反射电波,而
没有对高空大气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因而不知道大自然提供了绝妙的反
射镜:大气'朴的电离层。马可尼的创新思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突破传统
思维的限制,把创新思维的目光伸向高空中的大气层,发现了电离层的反射作用,
利用这一反射作用最终使电磁波成功地跨越大西洋,实现了电磁波的远距离传输
这一划时代的创新突破。
马可尼的成功启示我们,把创新思维目光延伸得更远些,创新思维空间的突
破.往往能带来创造发明的成功和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