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丛林盛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极岑和尚。台之仙居人。抱节孤高。近世罕及。久依云居如和尚。在书司十七载。如迁寂。一锡回浙。依正堂辨于道场。未几。令董座元。出世霅之卞山。乃石林先生讲易之地。辨意具此一瓣香为拈出。而岑竟嗣云居如。丛林多高之。后历董大刹。然福缘蹭蹬。涉世多艰。岑终不以介意。平生施利。未尝经眼。后退常之华藏道场而终焉。有语录二十卷行于世。侍郎曾公仲躬为序其首。岑有赞长芦且庵。其赞云。夜半推出日轮。天明把住桂毂。拈将四部洲。放在一粒粟。奏无弦而非履霜之乐。唱胡歌而非白雪之曲。大冶煆绝矿之金。痛锤碎无瑕之玉。东湖赤梢鲤鱼。生出金毛铁犊。
  ○混源密和尚。住紫箨。上堂云。云山漠漠。乔木森阴。古屋耿耿。丛林阒寂。混源于此栽荆棘。布蒺藜。札硬塞。谁敢正眼觑著。忽有个汉向这里转得身。吐得气。酽茶三五碗。意在钁头边。其或未然。青尖路险瞰空碧。莫谓公公不道来。又曰。春日暖。黄莺鸣。更听断崖流水声。春山叠翠款作步。归来烟岛与谁争。且归来一句作么生举。曲肱拳作枕。卧听夕阳钟。
  ○富郑公弼。参投子颙禅师。尽弟子礼。谨厚如初学者。后因张比部隐之以势位陵衲子。公乃与之书曰。禅家者流。凡见说事枝蔓不径捷者。谓之葛藤。往往鄙诮。遂著葛藤歌(载于集中)。弼因尝思其所以。今试与隐之商确。不知何如。大抵俗士与僧人。性识初无纤毫差别。其事迹甚有不同处。且僧人自幼出家。早以看经日久。闻见皆是佛事。及剃发后。结伴行脚。要到处便到。参禅问道之外。群众见闻博约。又复无限。耳目薰蒸既熟。忽遇一明眼人摘掇。立便有个见处。却将前后凡所见闻。自行证据。岂不明白畅快者哉。吾辈俗士。自幼小为俗事浸渍。及长大。又娶妻养子。经营衣食。奔走仕宦。黄卷赤轴未尝入手。虽乘闲玩阅。只是资谈柄而已。何尝彻究其理。且士农工商。各为业资缠缚。知有禅林法席。假使欲去参问。何由去得。何处更有结伴游山参禅问道及众中博约之多乎。万一明眼人因事遭际。且无一味工夫。所闻能有多少。所得能有几何。复无问之所见所闻。自作证据。更不广行采讨。深加钻仰。才得一言半句。殊未明了。便乃目视云汉。鼻孔辽天。自谓我超佛越祖。千圣齐立下风。佛经禅册都不一顾。以避葛藤之诮。弼之愚见。深恐未然也。弼不学则已。若以辩身心学之。须是周旋委曲。深钩远索。透顶透底。彻骨彻髓。一切见成。光明洁净。绝一点尘许凝翳。方敢下隐之。隐之。此之一事不是小小。直要脱却无始以来生死根本。与管生死底阎罗老子作抵敌始得。不可取人闲言长语以当参学。便自瞒去。祝祝。弼启上比部执事。
  ○草堂清禅师。见晦堂有所得。后遍游江浙。归居庐山。去见真净于泐潭。净问。甚么处来。清曰。下江。净曰。将得什么来。清曰。和尚要什么。净曰。一切尽要。清乃提起坐具。净曰。闲家具。清曰。莫要急切底么。净曰。试拈出看。清摵一坐具便行。净大骇之。后出世黄龙。上堂曰。昨日林间为野客。今朝堂上住持人。放开捏聚都由我。万象之中独露身。越明年。即退院事。结茆于寺之东隅。久之再住。上堂云。掩息茅堂过六冬。心忘境寂万缘空。不知定业从何起。依旧令教继祖宗。后居曹山.疏山。殆居泐潭已八十三矣。诸方庞鸿绝物之士皆归焉。
  ○慈航朴禅师。闽人。禀质修黑。状若应真。嗣无示谌。初住明之芦山。迁育王。未几。被有力者移。居海下万寿。应庵归寂于天童。太守闻其风。命朴继席。是夜。太白耆旧皆梦有铁罗汉自舟中而归方丈。有同衣者上一启曰。昔去鄮峰而身轻一叶。我无腼颜。今上长庚而道重三山。人有喜色。快离佛髻。利涉鲸波。出幽谷而迁乔木。光乎此道。登东山而小鲁邦。允也其时。自此以还。未知所措。一住二十二年。皇子魏王并史魏公皆重其道德。淳熙初。孝宗皇帝亲书太白名山四字以锡之。朴住芦山。有上堂云。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德山棒头耳聋。临济喝下眼瞎。虽然一搦一抬。就中全生全杀。遂喝一喝。卓拄杖一下。敢问诸人。是生是杀。良久。云。君子可八。
  ○深巳庵。永和人。嗣妙痴禅。尝有颂送之。曰。送君还忆深师叔。两眼依前听辘轳。后住温州报恩。有冬至小参云。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寒风劈面来。篱头吹觱栗。下座。余时在旦过中闻其举扬。便知其得云门向上之旨。惜无人嗣续之。韶阳之道。遂湮没于此人焉。
  ○月堂昌和尚。嗣妙湛。孤风严冷。学者罕得其门而入。历董名刹。后终于南山净慈。智门祚禅师法衣传下七世。昌既没。则无人可担荷。遂留担头交割。今现存焉。故瞎堂远为起龛。有三十载罗龙打凤。劳而无功。佛祖慧命如涂足油。云门正宗如折袜线之句。呜呼。可不悲哉。
  ○龟山光和尚。参妙喜于洋屿时。凡半年无启口处。一日入室。喜问曰。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光曰。裂破。喜庄色曰。又来者里说禅那。师于言下大悟。遍体汗下。遂礼拜。喜以偈印曰。龟毛拈得笑咍哈。一击万重关锁开。庆快平生是今日。孰云千里赚吾来。光作投机颂云。当机一拶怒雷吼。惊起法身藏北斗。洪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却口。喜见之。曰。此正是禅中状元也。因号为光状元。
  ○自得晖和尚。在长芦祖照席下。时一窝蜂发。众皆散去。唯师与宗白头者不动。私谓曰。参禅本为歒生死。岂可因此难便逃避。况我色身又弱。若至中路也。则落他手。贼既至。见众僧俱散。唯晖在堂中坐禅。争以箭射之。俱不中。晖寂然不动。末后一箭从袖射透函柜。晖方惊觉。因此成颤病。宗白头者坐库司。贼见。遂缚之。欲射杀。傍有直岁僧再三近前白贼乞代。贼曰。汝是他何眷属。僧曰。此僧已参得禅了。他时可出来为大善知识。教化众生。我未曾参得。便死无紧要。故乞代之。贼奇其言。二人俱放。后宗居明之翠岩。其道大振。向所代命者亦来座下。宗常谓曰。此乃再生父母也。信之。参禅若具正因般若。岂无验哉。
  ○开善谦和尚。建宁人。初之京师。谒圆悟。无所省发。后随妙喜庵于泉南。喜领径山。谦亦侍行。未几。喜令往长沙。通紫岩居士张魏公书。谦自惟曰。我参禅二十年。迥无入处。更于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竹原庵主宗元者。乃责曰。不可在路参禅不得。吾与汝俱往。谦不得已而往。在路泣。谓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走。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与汝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得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自家只当。谦曰。甚五件事。愿闻其说。元曰。著衣.吃饭.屙屎.送尿.拖个死尸路上行。谦于言下大悟。不觉手舞足蹈曰。非兄。某甲如何得此田地。元乃曰。汝这回方可通紫岩书。吾当回矣。元即归建上。谦到长沙留半载。秦国夫人亦因师打发大事。乃还双径。妙喜策杖倚门而待。一见谦曰。建州子。这回别了也。只管怨老僧。自是你时节未到。于是日益玄奥。后出世玄沙。示众云。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良久。云。八月秋。何处热。又云。说佛说法。诳惑盲聋。论性论心。自投阱陷。行棒行喝。倚势欺人。瞬目扬眉。野狐精魅。总不与么。大似扬声止响。别有奇特。也是望空启告。毕竟如何。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辨正堂。嗣佛照。初。道价不振。盖初机罕识之。渠家风严冷。众皆畏惮之。凡遇供日。但挂牌一次。主事有白之者。辨曰。我已挂牌了也。如何又虚费常住。金刚圈.栗棘蓬且又不会吞透。恰要家常饭。主事不敢进语。后因赞达磨云。升元殿前懡'怡…台+羅'。洛阳峰畔乖张。皮髓传成话霸。只履无处埋藏。咦。不是一番寒彻底。争得梅华扑鼻香。雪堂见之。奇之曰。先师犹有此人在。只消此赞。可以坐断天下人舌头。由是衲僧竞奔凑。后居霅之道场山。众盈五百。
  ○竹原庵主。建宁人。出参妙喜。得旨之后。竟归桑梓。结茆韬晦。诸方累请不出。尝垂语云。诸方为人皆是抽钉拔楔。解粘去缚。我这里为人一味添钉添楔。加粘加缚。送向深潭里。教你自理会。又曰。参禅须透彻这一著子始得。悟了大法不明者。固有之。大法虽明。脚跟下红线不断者。比比皆是。诸方闻恁么道。尽骂老僧云。既是大法明了。又安得脚跟下红线不断。也怪他不得。为渠欠这一解在。尽教他疑著。又曰。者一些子。恰如撞著杀人汉相似。你若不杀他。他便杀你。奇哉。大丈夫见解如此也。
  ○水庵一和尚。婺之东阳人。外行粗糙。丛林谓之一糙。久参月庵果。果尝举云门话堕诘之。一日。下语云。灵山受记。须是和尚始得。又尝颂曰。二八佳人美态娇。绣衣轻整暗香飘。偷身华圃徐徐立。引得黄莺下柳条。月庵器之。后与同列不和。遭人暗计挤之。月庵信其言。摈出院。临行。书偈讥之曰。稽首月庵藏里佛。黄金妙相实堪观。白面夜叉七八个。推转如珠走玉盘。后出世台之慈云。为佛智嗣。盖从参政钱公之请。钱公于佛智为俗门弟昆。然丛林中亦有短之者。室中常以西天胡子因甚无髭须话验学者。
  ○如无明。三衢人。参云盖智。悟汾阳十智同真话。凡说禅。便说十智同真。丛林号为如十智。后住道场。水庵.圆极皆依之。故圆极尝赞之曰。生铁面皮难凑泊。等闲举步动乾坤。戏拈十智同真话。不负黄龙嫡骨孙。后终思溪圆觉。其塔存焉。
  ○西禅净此庵。参妙喜有大发明。宗眼明白。尝示众云。善斗者不顾其首。善战者必获其功。其功既获。坐致太平。太平既致。高枕无忧。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风以时。雨以时。渔人歌。樵人舞。然虽与么。尧舜之君犹有化在。争似乾坤收不得。尧舜不知名。浑家不管兴亡事。偏解和云占洞庭。又曰。闭却口。时时说。截断舌。无间歇。最奇绝。眼中屑。既是奇绝。为什么却成眼中屑。了了了时无可了。玄玄玄处亦须呵。
  ○颜卍庵。川人。久参圆悟。一日。商确古今。师每当仁不让。悟喝云。汝参禅不求正悟。只管信口乱道。颜不觉汗下。归堂坐禅。彻旦不寐。忽然猛省。走见圆悟。议论锋发。略无碍滞。悟即点头。颜曰。昨日亦如是只对。和尚为甚不肯。今日亦如是。又却点头。悟叱之曰。痴汉。你昨日杂妄想心也。颜作礼云。元来释迦老子无神通也。悟归蜀后。依妙喜。彻证向上巴鼻。首众于径山。名播丛林。后出世卞山。次居东林。尝示众云。祖师巴鼻。列圣钳锤。驱耕夫牛。夺饥人食。耽耽虎视。凛凛全威。如商君法。如孙武令。有犯有死。除非久战沙场。具七四机。望风决胜。知进退存亡者。聊通一线。若是己眼未门。以虾为目者。只管趁队吃饭。无自在分。如今莫有定夺底衲僧么。山僧性命尽在诸人手里。又曰。法无定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