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行仰卧位,按常规消毒取内关穴(双)快速进针,约0。8…1寸深。待得气后,两侧穴位同时施雀啄术提插手法10…20次。在反复提插过程中,嘱患者做深吸气和深呼气2…3次,此时患者上腹部比较舒适,并无恶心呕吐之感,随后分别在5、15、30分钟各重复雀啄术1次,30分钟后出针。经上述方法治疗3次(每日1次),症状消失而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内关有开胸舒隔、和胃降逆宁心之功效,在饭后吐前进行针刺,同时配合深吸气和深呼气,除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外,更能调节植物神经所支配的胃肠平滑肌的蠕动。因此抓住呕吐前这一时机,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吴XX,男,48岁。1989年10月28日就诊。主诉:今晚突感胸痛彻背伴绞痛,胸骨后及心前区呈剧烈绞痛或压迫感而就医。患冠心病2年余,曾多次发作住院治疗。1989年10月28日晚因突感胸痛彻背伴绞痛,胸骨后及心前区呈剧烈绞痛或压迫感,面色苍白,汗出,并伴有头晕、乏力等。检查:做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而涩。辨证:证属胸阳不振,血瘀胸痹痛。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宽胸安神。急取内关穴(双),呈75°向心性刺入,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胸部扩散。针刺5分钟后心绞痛轻度缓解,10分钟后心绞痛明显缓解,15分钟后心绞痛已控制。复查心电图示明显好转。护送病人去住院医治。
  ◎黄爱华:运用内关穴治疗胸部闪挫伤,收到很好的止痛效果。每日针1次,胸痛3天内就诊者2次治愈,胸痛3天以上就诊者3…4次治愈。
  操作:用30号2寸毫针,针略向上斜刺进针1。5寸。得气后,拇指向前作均速捻转,病人感到针感向上传导至肘部。继续之捻转,针感到腋下至胸中。捻针约5分钟,至患者感到胸痛减轻,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李xx,女,40岁。1988年12月8日就诊。诊断:右胸闪挫伤。患者3天前被他人推撞后引起右胸疼痛,在内科就诊过,口服三七片后,疼痛反而加重,呼吸、卧床均感疼痛,右上肢不能负重。检查:右胸第3、4肋疼痛,有压痛,无红肿。胸部透视无异常。即行针刺内关穴。5分钟后,自感呼吸时疼痛明显减轻。留针30分钟,其间又捻针3次。起针后,病人起床即感胸痛消除。嘱其第二天再针刺l次。2次治愈。
  ◎杨海霞:电冲击内关穴治疗肋间神经痛效果颇佳。
  操作:用中国经络诊疗器探头,在患侧内关穴及压痛点附近或痛区探测变阻点,分别将诊疗器正、负极固定其上。打开治疗开关,施以电冲击治疗,渐次加大电冲击强度至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嘱患者作深呼吸及适量转侧体运动。治疗波形一般选用疏密波,亦可用密波。治疗时间可因人而异,一般为10…20分钟。治疗后,患者一般感觉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若能感觉针感由内关沿手臂向上传导则效果尤佳。
  典型病例:金xx,男,37岁。1988年11月25日初诊。右侧胸肋掣痛1天。昨日始无明显诱因右侧胸肋掣痛,咳嗽、深息、大声说话均见疼痛加剧,肢体转动活动受限。今日来诊,其弯腰扪胸,小心挪步,语息轻微。舌胖苔白,脉弦滑。自述无外伤史。查体局部亦无红肿等明显异常,压痛不明显。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嘱休息,遂来我科诊治。治疗方法同上述。治疗20分钟后,胸肋掣痛大减,说话已无妨,咳嗽亦无大妨。挺胸自如,轻松而去。二日复诊,自述疗效基本巩固,只晚上似不若刚治疗结束时。复如前治毕,言大有效果。
  ◎鲍治发:运用内关穴降压效果良好。一般每日治疗l次,12次1疗程。近年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本穴同样取得疗效。
  操作:用毫针略向上刺,捻转得气,捻转角度180度,频率120次/分,持续2分钟,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林x,女,55岁。1987年4月10日就诊。主诉:经常头晕10多年。病史:10多年来经常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并且少眠、饮食和精神欠佳,易生气,有时头颈部震颤,时轻时重。经常血压偏高(常在26…24/l6…13kPa),在内科服过各种降压药、谷维素等,疗效不满意。检查:血压26/14。5kPa,心肺听诊正常,心电图无异常,颈椎拍片无骨质病变。舌质微红,苔薄,脉弦。诊断:高血压。首次针后即症状减轻,5次治愈,测血压维持在20/11kPa,头晕等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本穴位于尺桡骨中间,深部有前臂正中动、静脉和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用手法时要注意出血容易引起血肿压追神经。
  ◎游振铨:单穴针刺内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前患者多有胸闷、心悸、气短、头晕、腰酸腿软、身困神疲、舌淡、苔薄、脉细弱等虚证症状。少数人有心绞痛。心电图ST段和T波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心阻抗血流图提示心输出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按照下述针法补气行气,每天针刺1次,经过2周到l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操作:取28号1寸半毫针,以消毒玻璃管扶持针体,对准左侧内关穴,弹指进针。小幅度缓慢提插捻转,得气后继续均匀运针5分钟。使痠、胀、麻等针感沿心包经向上循行,留针15分钟。出针后轻压针孔片刻。
  ◎刘之栋:内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气至病所疗效好,临床以治疗急性病变为其特长。
  典型病例:张xx,女,58岁。患者半年来感心胸部沉闷不适,甚则疼痛,痛剧则气促、面白、汗出,四肢瘫软。常于夜间发作。查心电图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西医诊断为“心绞痛”,予硝酸甘油、冠心苏合丸等药治疗略有好转。就诊时又发作,几乎每夜心绞痛,服药后不能缓解,且发作渐渐频繁,疼痛加剧。诊断:胸痹。针内关穴,大幅度捻转提插,令针感上行,患者自觉内关穴针感上串至腋窝且左侧有热感,约1分钟,症状缓解,胸痛消失。二诊已愈。半年后信访未再复发。
  ◎康泰隆:用内关穴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症。
  操作:爪切式进针后向尺侧倾斜1寸深,捻转提插结合,刺激3…5分钟,心动过速逐渐减少(由120次/分…140次/分降至80次/分~78次/分)。
  典型病例:洪x,男,21岁。心悸3日,夜寐不安,神疲乏力,脉数苔薄。系操劳太过,心肾不交,不寐心悸。先拟宁心安神。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取穴内关(双),捻转提插重刺激3分钟,留针10分钟。治疗后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80次/分。
  ◎张泽富、唐帮宁:笔者用内关穴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美尼尔氏综合征、急性胃炎、妊娠剧吐、失眠、膈肌痉挛效果较佳。
  用此穴治疗高血压,用强刺激手法收效甚佳,针2…3次血压便开始下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平补平泻法或用泻法(强刺激),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用止痛针剂注射此穴效果更佳。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初期效果较为明显,如果病情较重配合按摩风池穴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每日针1次,3…4天自觉症状即消失。治疗急性胃炎,用平补平泻法,使其针感传至腋部效果甚好,轻者1次即愈,重则2…3天即止。治疗妊娠呕吐,有针感或轻微传导即可,不能用强刺激,留针时间要长,一般1小时。每10分钟捻转1次。效果极为显著。治疗失眠刺激量不宜过大,有感传即可,一般2…3次,均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针尖略向上斜刺进针,得气后,左手拇指压于针后,右手根据病情行针,使针感直达病所,或沿上臂方向传导为止,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捻转l次。
  典型病例:陈XX,男,54岁。证见眩晕、虚烦懊憹、睡眠欠佳,血压为160/l00mmHg,服中药数剂后效果不显,改用针刺治疗。取内关双侧,针刺2次后症状体征大减,血压降为140/80mmHg。
  包XX,男,60岁。平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每因情志不畅或过度疲劳而阵发性发作,发作时自觉胸闷不舒,心慌、失眠,沿双上肢内侧有麻木疼痛感觉,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而涩。取内关穴针刺使其针感传至腋部,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首次症状大减,4次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祖XX,女,22岁。平素好食辣味,突然发病。症见胸胁不舒,胃疼难忍,恶心呕吐,苔黄,脉弦数。针刺内关穴1次后症状明显减轻,连针2天后全部消失。
  黄xx,女,24岁。怀孕2个月,近来饮食即吐,服药困难,注射药物效果不显,脉滑而无力,舌淡苔薄白,针刺1次后症状明显减轻,后又依法连针2次,病苦消失。
  吴xx,男,46岁。该患者长期以来自觉头昏昏欲睡,睡而不能入眠,心慌、多梦,服中药疗效不显,故改用针刺治疗。平补平泻内关穴,留针15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首次针刺的当天晚上病人则入睡近6小时。
  ◎方宗畴:应用本穴治疗郁证、癫狂证等效果满意。此外对肋软骨炎、乳腺炎也有较好的疗效。笔者近年来对抑郁引起的心神躁扰不宁之患者,在用它穴少效时,运用本穴持续小幅度捻转,其镇定作用十分显著,一般初针即有明显效应,2…3次可以缓解。
  操作:用28号l寸长毫针直刺0。5…0。8寸,胸胁肋痛者用2寸长毫针,向支沟透刺1。7寸,得气为度。行针时,针尖略向上努,并以左手指循经扣、弹,则针感多可上传。手法除呕吐频繁、或食滞、胃扩张、欲吐不能者须予提插激气以降冲或促吐外,一般均宜用小幅度,或中等力度捻转,疏导经气1…3分钟,重者5分钟,并注意留针在得气状态中。起针后闭针孔。指针,激光,贴穴,穴注等法均可施行。
  内关针刺不宜过深。且进针宜缓,以免刺伤神经、血管及肌键,造成麻、痛等针刺后遗感,疗效亦差。
  典型病例:祖xx,女,52岁。1979年春夏之交,因家事,精神抑郁已久,3天前因怒而发狂躁戾语,不避亲琉,时而闭目鼾睡,状似昏迷,舌红少津,苔黄厚粘腻,脉滑利。中医辨证:阳狂。即补膻中、太冲、大椎、长强等,仍躁动戾语,拒绝针刺。起针后,再针双内关,两侧同时捻转约5分钟,手足挠动渐止,叹气欲睡。遂留针1小时,起针后呈“痴呆状”,但能与医生点头辞行。次日复诊,已自来门诊亲诉其所苦。
  ◎方选书:笔者用针刺内关穴治疗愤怒失音,获得显著效果。
  操作: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穴位皮肤,以左手拇指压迫固定穴位,用2寸毫针直刺1…1。5寸深,用力提插捻转,留针10分钟,或不留针,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强者可强刺激,弱者可弱刺激。孕妇禁针。
  典型病例:钟xx,女,48岁。于1975年5月15日因与人争吵,愤怒后而失音。急送就诊,打针服药均未获效。经检查尚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神志清楚,舌苔微黄,脉沉弦。针刺内关穴。进针1寸深,进行提插捻转,给予强刺激,留针5…10分钟。患者可发音,第2日针刺就发音正常。
  按语:因怒而致气机紊乱,可影响到心主神志和开窍于舌的功能,以致突然失音。心包代心受邪,针刺内关穴可以调整气机,可以用之镇静、宽胸、理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