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违背常规,未经议会讨论,也未征求内阁同意,擅自向国内罗斯柴尔德财 

团借款,采用各种手段,把埃及的7箱股票买到手,并立刻运回伦敦。埃及 

的股票原价4亿法郎,而英国乘人之危仅以1亿法郎就买到了。所以当18 

 75年2月英国议会开会讨论苏伊士运河股票问题时,议会欣然批准了这项 

一本万利的买卖。之后,英国又不断购进其它零星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 

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英国的第一个目标——控制苏伊士运河达到了。接 

着,英国凭借它强大的实力,于1882年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武装占领 

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欧洲各国都非常关心,1888年10月,英国、 

德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俄国、土耳其等国代表, 

在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开会,共同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公约》,其核 

心内容是:苏伊士运河在战争时期应该与在和平时期一样,对世界各国的商 

船或军舰一律自由开放,不得封锁。禁止任何国家在运河水域打仗。英国用 

它对运河的所有权而保留了《君士坦丁堡公约》的意见,直到1904年与 

法国签订了《英法协定》后才宣布完全同意公约内容。 

     不过,实际上,英国并未遵守条约的有关条款,如1898年美国与 

西班牙发生战争,英国偏向美国,禁止西班牙舰队从苏伊士运河通过。19 

 05年日俄发生战争,英国允许俄国舰队安全通过苏伊士运河。1911— 

 1912年,意大利与土耳其发生战争,英国只允许意大利舰队通过运河。 

所以,英国仍然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是否执行公约条文的。 

     苏伊士运河虽在埃及境内,但为外国人所管理,这种局面持续了10 

 0年。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下令收回运河主权,苏伊士运河才永远 

归属埃及人民所有。 



                               马赫迪大破英军 



     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树木 

野草翠绿茂盛,异常迷人。但伊斯兰教徒们却无心欣赏这如诗如画的家乡风 

景,他们正急匆匆地赶往阿巴岛教堂听一位阿訇宣读教义。 

     这是1881年8月中旬的一天,这时苏丹正被英国殖民军所占领。 

     “我是马赫迪,我要把你们从痛苦中拯救出来,我要使你们摆脱苦难, 

获得幸福的生活。受苦受难的苏丹人民,站起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赶走 

英国强盗!”不少伊斯兰教徒,还未走进教堂,就听到了马赫迪的声音,他 

们异常激动地在倾听着,那么多人拥在这个教堂里,竟没有一点声响。只听 

马赫迪接着说:“我要带领你们建立一个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 

要消灭社会上不平等的差别,要消灭邪恶势力。宁拼千条命,不纳一文钱, 

这就是我们的信条!”人们热烈欢呼着马赫迪的宣讲,非常振奋。随即马赫 

迪宣布:开始圣战! 

     那么,这个马赫迪真是救世主吗?当然不是,他的真名叫穆罕默得·共 


… Page 206…

哈迈德。因为出身贫寒,所以能够体会到社会下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从 

小就立下壮志,要赶走英国侵略者,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有效地团结其他 

人共同抗英呢?经过认真准备,他决定以马赫迪的名义领导人民起来斗争。 

     马赫迪的这种做法,果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少伊斯兰教教·徒来 

到了他的身边,准备跟着他同英国人作斗争。当马赫迪在利用教义来宣传抗 

英斗争时,英国人也闻讯而来,但是,他们不是来听讲的,而是来逮捕这些 

信徒的。马赫迪正想带领他的信徒去和英军比试比试。于是,双方在阿巴岛 

上展开激战,结果打死了100多人敌人。 

     初战告捷,马赫迪和他的信徒们非常高兴,于是,他们正式宣布起义。 

马赫迪先把他的起义军带进山区,他们在卡迪尔山建立了根据地。这时他的 

起义军已发展到了近5000人。 

     1881年12月,苏丹总督指使拉希德率1400百多名“讨伐军” 

偷袭马赫迪起义军根据地,马赫迪率起义军预先埋伏在“讨伐军”所经过的 

山路周围,当拉希德带兵正自鸣得意,以为可以消灭起义军时,马赫迪命令 

军队堵死各要道,然后亲率士兵冲下山去。“讨伐军”仓促应战,结果,全 

部被歼灭。1882年4月,新上任的苏丹总督盖格勒又派遣尤来福·沙拉 

得率3500人攻击卡迪尔起义军,当这支部队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时, 

马赫迪统帅起义军连夜奇袭,取得成功,全歼了这支敌军。 

     这两次战役,马赫迪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同时,大大增 

强了苏丹人民的抗英信心,起义队伍迅速壮大。1883年1月,起义军攻 

下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依德,这时,起义队伍已发展到3万余人。9月,英 

政府派希克斯率领万人大军再次征伐起义军,希克斯除了1.1万人的埃及 

远征军之外,还有14门大炮、6挺机枪、500匹战马和5500头骆驼, 

规模庞大,气势汹汹。而马赫迪仅有3万人马,力量悬殊。 

     希克斯在进军乌拜伊德途中,一路上困难重重,因为水井已被起义军 

早先封填,所以英军唇焦口干,疲惫不堪。到了乌拜伊德附近,希克斯把军 

队分成三大块,第一部分人马在前开路,后面是并行的两部人马,他以为这 

样可以前呼后应,稳扎稳打。 

     马赫迪早已得到了英国行动的消息,并时刻派人跟踪打听英军布署与 

动向。当他看到英军越来越近时,就在英军要走的希甘森林空地四周埋伏下 

了层层部队和重武器。然后派遣一支小部队迎击敌人,另派一支5000人 

的队伍绕到敌后夺取敌人辎重。一切安排就绪之后,马赫迪返回埋伏区准备 

痛击敌人。 

     1883年11月5日,希克斯摇头晃脑地呵叱着他的部队,要求部 

队保持镇静,以便不让起义军发觉,他还认为他的行动非常秘密呢。他命令 

部队连夜行军,凌晨时分到达了乌拜伊德地区。刚走进一个小山坳,就遇见 

了一股起义军,这支起义军故意袭击了希克斯,然后调头就跑,希克斯不知 

是计,下令追击。但追着追着,起义军就无影无踪了。希克斯大怒,下令一 

定要找到这帮人。正当他们急于找不到人时,又一股起义军在英军前方放了 

几枪,希克斯战刀一挥“给我追!”于是大队人马飞速向前。结果又是没追 

着。这样,敌人慢慢地就进入了马赫迪的埋伏区。 

     天亮以后,英军看到了一片开阔地,希克斯便下令英军稍事休息。疲 

惫的英军得令,纷纷坐的坐,躺的躺,横七竖八。 

     还未等英军喘过气来,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惊起了尚未坐下的士 


… Page 207…

兵。希克斯连忙向四周遥望,他的头刚抬起来,“砰砰砰”一连串的枪声响 

了起来,紧接着,起义军象天兵天将似的,一下子从天而降,包围了希克斯 

的军队。希克斯一看大惊失色,连忙命令士兵投入战斗,但是已经晚了。马 

赫迪率军拼杀,刹那间,英军死的死,伤的伤,尸横遍野。连希克斯本人也 

被起义军打死了。 

     这次战斗,起义军只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后胜利。乌拜依德战役, 

是马赫迪起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起义军所向无敌,连战皆胜。 

不久就占领了苏丹大部分地区,首都喀土穆成了一座孤城。 

     乌拜伊德战役更使英国政府震惊,他们为了挽回败局,又派了一大刽 

子手戈登担任苏丹总督。 

     1884年2月,戈登到达苏丹,先是用收买的办法,任命马赫迪为 

科尔多凡省的省长,但马赫迪却劝戈登投降起义军。戈登看到劝降不成,便 

加紧备战,同时,他向伦敦发出了一封紧急求援的电报。 

     马赫迪已经等不及了,他于3月16日率军攻占喀土穆北部地区,切 

断了戈登的退路。 

     接着,派军队包围了喀土穆。为了使敌人投降,起义军采用了围而不 

攻的战术,切断了敌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马赫迪希望英军因饥饿而束手就 

擒。果然,长时间的围困,英军不但面黄肌瘦,有不少人还开了小差。 

     10月,马赫迪率军抵达离喀土穆不远的恩图曼城下。马赫迪写信给 

戈登,要求戈登投降。但戈登不予理睬,因为他已得到消息,英国援军已从 

埃及出发,马上就会到达喀土穆。 

     马赫迪决定,在英援军到达之前攻城。 

     12月14日马赫迪紧缩包围圈,炮弹在戈登身旁呼啸而过,戈登内 

心异常恐慌,他在一封求援信中呼喊道:“我们的末日就要来了,上帝啊, 

快救救我们吧!”1885年8月26日凌晨,起义军向喀土穆发动总攻, 

成千上万起义军象潮水一样冲进城内,经过短时间作战,起义军终于占领了 

喀土穆。 

     戈登看到大势已去,便准备下楼逃跑。一个起义军战士见状,大喝一 

声:“哪里跑?”只听“扑哧”一声,起义军的长予刺中了戈登的心窝。戈 

登来不及哼一哼,便一头栽到楼下死了。 

     随即,起义军解放了喀土穆。为期四年的马赫迪武装起义宣告成功, 

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国家——马赫迪王国。 



                          “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19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亚洲的日本也 

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这场以推行资 

本主义新政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新运动,开始于明治年间,所以史称“明治 

维新”。 

     日本过去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这个国家号称“神国”, 

是所谓“诸神保护的国家”。天皇就是神的化身,他对自己的臣民拥有至高 


… Page 208…

无上的权力。“忠君报国”、“效忠天皇”的思想一直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 

道德准则。 

     到了1603年,德川家康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取得了“征夷大 

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置了幕府,建立了德川家族的一统天下。在德川幕 

府统治下,日本名义上的首脑是天皇,但实权已落在德川家族的手中。当时 

幕府将军把持着全国最高土地所有权,直辖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 

一,是最大的封建领主。并且,还掌握着全国的商业城市和矿山,垄断着对 

外贸易,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政治上,德川幕府名义上是“大将军”, 

实际上自称“大君”,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大权独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