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 

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 

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 

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 

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 

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 

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 

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 

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 

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 

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 

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 

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 

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 

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 

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 

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 

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 

行的机器?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 

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 

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 

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 

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 

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 Page 212…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 

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 

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 

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 

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 

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 

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 

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 

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 

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 

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 

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 

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 

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 

     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 

 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 

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 

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 

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 

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 

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 

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他们连续工 

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 

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 

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 

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 Page 213…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 

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 

了!”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 

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 

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 

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 

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 

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 

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 

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 

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 

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 

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 

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列宁的青年时代 



     1887年春的一天,一个神情严肃的年轻人走到伏尔加河边。他一 

语不发,凝视着湍急的河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猛然举起 

拳头,重重地击在旁边的小树上,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不,我们不走这 

样的路,应当走的不是这种道路!”说完,年轻人庄严地向哺育他的伏尔加 

河深深地鞠了一躬,抬头向远方眺望,两眼露出炙热而又充满希望的光芒。 

这位年轻人,就是刚刚17岁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刚刚 

接到亲爱的哥哥萨沙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绞死的消息,心中异常的悲痛,才 

走出住在辛比尔斯克的家中,来到宽阔的伏尔加河畔。 

     萨沙是参与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死的。在当时,俄国人民不堪专 

制、腐朽的沙皇统治,纷纷起来斗争。萨沙同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组织了 

一个“民意党”。他们斗争热情很高,但始终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因而就把国家落后、人民痛苦,归结到沙皇个人头上。1881年3月,“民 

意党”组成了一个刺杀小组,在街上用炸弹炸死了亚历山大二世。但没有过 

多久,亚历山大三世又上台了,仍然沿袭老沙皇政治制度,人民还是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单纯的知识青年,又一次组织一些骨干分子,其中就有萨沙。他 

们同仇敌忾,又一次行刺沙皇,可这一次沙皇早有准备,刺杀未成反被敌人 

抓住,萨沙表现得非常英勇,为了保存革命实力,自己一人承担下来,结果, 


… Page 214…

对他们恨之入骨的沙皇。便下令绞死萨沙。 

     消息传来之后,乌里扬诺夫全家非常悲痛,尤其是这位年轻的弟弟, 

听到自己尊敬的哥哥被沙皇杀害,心中充满复仇的火焰,但他是一个稳重而 

又勤于思考的青年,几天来,他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解救人 

民的苦难,改变祖国现状?弗拉基米尔来到伏尔加河旁边,面对流淌河水, 

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要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只有去发动千百万工农群众, 

用暴力推翻腐朽的沙皇统治。让劳动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这些问题。 

     他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哥哥被害的悲伤心情也好了许多。他暗暗在心 

中念道:亲爱的哥哥,你的鲜血没有白流,它使我擦亮了眼睛,更是懂得了 

做人的神圣使命。 

     想到这,弗拉基米尔转身离开了伏尔加,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此踏上 

了革命的征程。 

     就在这一年秋天,弗拉基米尔全家迁往喀山,他随即进入喀山大学法 

律系学习。他发奋研究各种社会学说,并参加了青年学生小组和学生的反抗 

斗争。他斗争坚决,且对当前的政治问题非常了解,经常向同学们介绍马克 

思主义的学说,鼓动大家向沙皇政府作坚决的斗争,因此在同学中威望很高, 

大家亲切地称他列宁 (发表文章时所使用的笔名)。 

     这年冬天,列宁因组织同学参加一个集会,被反对政府逮捕。在解往 

监狱的途中,一个警官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列宁说道:“年轻的小伙子,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