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底结束。发生了这次叛逆事件以后,蒙古人的攻势重新凶猛起来。 
       被围困的国都,形势混乱而绝望,1232年夏天爆发的一场传染病更是雪 
  上加霜。为应付紧要关头之需而贮藏的物品很快告罄,尽管国家无情地强制 
  征调百姓的粮食,城中却仍为严重的饥馑所苦。一部记载首都被围期间情景 
  的笔记至今仍存,作者是位曾在金朝做过官的汉族文人,所记之事为他所曾 
         ① 
  亲历。他的悲惨描述为人们提供了当时政府完全陷于无组织状态的证据。一 
  边是走马灯似地相互任免、升迁和处决有叛国嫌疑者;而另一边,则令人惊 
  讶,城市竟然还能固守,女真和汉族的军士们有能力在蒙古与汉人联军的攻 
  击面前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开封的围城之战对于研究军事史的学者来说,也 
  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双方都运用了火药,即使还不能以投射器将其发射出去 
  的话,肯定也能靠人工将装填火药的火器投掷出去。开封的守城军士用这些 
  弹药掷在人和马身上,具有致命的杀伤效果。还有一种据说是由汉族工匠发 
  明的武器,称为突火枪,以硬黄纸16层叠在一起成筒状,长约60厘米,然 
  后将柳炭、铁滓、磁末、硫黄、砒霜之类混在一起紧紧填装进去,以绳系在 
  枪头,军士各带一个小罐,里面藏有火炭,临阵时点燃,火焰可冒出枪端三 
  米多远,无人敢于接近,到药烧尽时,筒也不会损坏。② 

①  '594'刘祁:《归潜志》,卷11。该书被埃里希·海涅什译成了德文,见'163' 《两个王朝的灭亡:1232—1233 

年和1368—1370 年目击记者的报告》,第7—26 页。 
②  '646' 《金史》,卷116,第2548 页;关于火毬或火炮,见 《金史》,卷113,第2495—2496 页。近年的 

… Page 187…

       是年冬,哀宗决定趁机离开都城。在一大群效忠于他的女真和汉族大臣 
  扈从之下,哀宗于1233年2月26日抵达河南归德,随后又出走,当年夏天, 
  亦即1233年的8月3日,哀宗逃到蔡州,将其作为立脚点。首都就这样被丢 
  给了守城的将士们。其中的西面元帅崔立筹划着投降蒙古,以使首都也使自 
  己免罹灭顶之灾,因为开封一旦被蒙古人攻陷,结果必然导致一场不分青红 
  皂白的屠城。崔立将仍然效忠于已经出奔的皇帝的文武官员统统清洗掉,5 
  月29日,向速不台的军队打开了城门。虽然蒙古军队还是按照“常规”在城 
  内抢掠,但似乎为时不久,他们就允许城内居民和北人之间进行以物易物的 
  交易了;城里人把他们仅余的财产、贵重物品和银子都拿出来换取从北方运 
  来的米和谷物。不过,屠杀事件仍时有发生,五百多名完颜家族的男人被带 
  出城杀掉。而崔立,他可能曾幻想过在汉蒙联合的统治层中得到一个高位, 
  却并没能享用到自己的妙算所结的果实,一个被他侮辱过妻子的部将将他暗 
  杀了。 
       开封虽然失守,但蒙古人要给金帝国的残余以最后一击,还尚需时日。 
  哀宗的处境如此绝望,以至他只能遣使到宋,想让宋给他一些粮食。他的使 
  节向宋指出,蒙古人是最大的危险,金一旦被灭,立刻就轮到宋。当然,宋 
  朝将领们不仅拒绝给予金朝任何援助,而且继续与蒙古联兵准备攻取金朝最 
  后的营垒。但即使这样,当1233年12月蒙古军队的进攻开始之后,蔡州这 
  个小城镇也仍然坚持了一段时间。哀宗曾企图从蔡州出逃,但未获成功。他 
  将“皇位”让与一位远亲,然后自缢身亡。这位金朝末代皇帝最终于1234 
                                                   ① 
  年2月9日蒙古军队破城之时死于巷战之中。完颜氏建立的金王朝由此宣告 
  结束。而宋朝至此也大仇得报。但是正如金朝那个使节所曾警告的那样,他 
  们因此而相邻的,是一个比女真人更为可怕的对手。 
       一个朝代的灭亡,总会使中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津津乐道。他们 
  总是想以道德的沦丧来解释一个国家的覆亡,这种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就是 
  儒家的伦理。但是对于金朝的灭亡,在这点上却没有多少话好讲。即使是正 
  统的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忠”这一基本道德一直到金朝的最后阶段也仍 
  然存在着,虽然也确实有叛徒和投机者,但无论官员和士兵,无论女真人还 
  是汉人,即使到了最危急的最后关头仍保持忠贞的人数之多是令人惊讶的。 

研究,见'369'潘吉星: 《火箭的发明》。 
① 《金史》中有关蔡州事件的记述,主要得自一个当时的目击者所写的《汝南遗事》,作者王鹗,生卒年 

为1190—1273,见'50'陈学霖:《〈汝南遗事〉导论:1234 年蒙古包围下的晚金宫廷实录》和'52'陈学霖: 
 《王鹗(1190—1273 年)》。 

… Page 188…

                                     行政体制 

       金朝的兴起、衰落和灭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制度沿革的历史联系在 
  一起的。固有的女真传统,从辽朝继承下来的统治方式以及汉族(宋)的影 
  响等因素交相作用,构成了金朝的政权和行政体制的复杂的基本特征。在这 
  个朝代中,引起政治制度进一步变革的,又往往是迫于政治形势的结果。这 
  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使金朝的制度史研究成为一个复杂的领域,以致我们在 
  这里也仅仅能够勾划出一个粗略的发展轮廓。 

                            从部落会议到汉制的政府 

       建国前和建国初,女真的政治制度尚处于早期形态,它与高度等级化和 
  部门化的汉族官僚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下文就是对金建国前女真政治制度 
  的描述:“无大君长,亦无国名,散居山谷间,自推豪侠为酋长,小者千户, 
  大者数千。”① 
       即使在阿骨打及其祖先们已经称霸,并将一度反抗过他们的诸女真部落 
  都置于自己的统一指挥下之后很久,我们还能找到许多可以追溯到部落时代 
  的特征,特别是在有关军事的事务上: 

            自主将至卒皆自驭,无从者。以粟粥燔肉为食,上下无异品。国有 
       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饮,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择焉,其合者即为将, 
       任其事。师还,有大会,问有功者,随功高下与之金,举以示众,众以 
       为薄,复增之。① 

       这些半平等主义习俗的痕迹是过了很长时间才消失的。在此之前例如阿 
  骨打就不曾指望大臣们在他面前磕头。而金朝早期的统治者,则根本不知道 
  在汉族的等级思想中皇帝与臣民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明确地 
  说,金熙宗和海陵王统治时期不断加强的专制不是别的,就是采用汉制的结 
  果。甚至晚到1197年,当金的国家机构已经完全采用了汉制之后,我们仍然 
  能够看到模仿古老的部落会议议事方式的奇特现象。在朝廷一次有关是不是 
  应该对蒙古人发动进攻的讨论中,曾在大臣中运用了投票决定的方式,官方 
  史家对这次表决结果的忠实记录如下:“议者凡八十四人,言攻者五,守者 
  四十六,且攻且守者三十三。”② 
       从另一方面看,只要这个政权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某种方式的中央控 
  制便成为必需。这里说的扩大,有时通过外交接触,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开 
  辟新的领土。阿骨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建了可以称作是最初的官制。这些 
  臣僚,汉文译作“勃极烈”,女真语是bogile。这个词,后来在满语中作beile 
   (贝勒),专指清代皇族的爵位,满族人将它一直用到20世纪初。bogile 
  的本意似乎是“头目、酋长”,早在女真开国前就已被使用,因为1113年当 

① 《北风扬沙录》,载陶宗仪编《说郛》,1963 年台北版,卷25,24b。 
① 《北风扬沙录》卷25,25b。亦见'597'  《大金国志》,卷36,第278—279 页对于早期女真人军事活动的 

简短概述。 
②  '646' 《金史》,卷10,第242 页。 

… Page 189…

阿骨打从长兄那里继承王位的时候,就被称为“都勃极烈”。 
     阿骨打以“都勃极烈”这个头衔,取代了辽朝按惯例赐予他的节度使的 
荣誉称号,而“勃极烈”一词也由于为他所用而身价倍增。这个头衔的身价 
之高,还有一个事实可证,那就是只有完颜部落中属于皇帝近亲者才可以得 
到。1115年,金朝曾立过形形色色的勃极烈,通常在这个头衔之前都冠以 
gurun一词(汉文为“国论”),即“国”。居首者是大勃极烈,由推定的 
皇位继承人担任,其下的勃极烈有“诸部统帅勃极烈”、“第一勃极烈”、 
 “第二勃极烈”、“第三勃极烈”和“副勃极烈”等;这些名称都是根据女 
真语 (以汉语音译)和汉语意译翻译过来的。 
     副勃极烈的官阶要低于其他的勃极烈,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多为战争时 
临时赐予。从目前所存的名目繁多的勃极烈名称可见,由于作用不同,当时 
在勃极烈之间已经有了等级的差别。总的来看,诸部统帅勃极烈是主管政治 
事务的首领,而第二、第三勃极烈则是他的左右手。还有一种勃极烈,他的 
主要职能是处理外交事务,称为“乙室勃极烈”(这个词的前半部分还无法 
解释)。虽然可以将这些差别看作是建立一个特殊化官僚制度的开端 (所有 
的勃极烈都有他们的部属),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把这些勃极烈当作是官衔 
可能是个错误。它们远远更有可能是颁给某个人的一种待遇,因为有的勃极 
烈在就职者亡故之后就被取消。勃极烈制度曾有过许多变化,在它的后期阶 
段,即使在名称上都能明显见到汉族的影响,所有的勃极烈,在太宗死后不 
久 (1134—1135年)就都被废除了。 
     迄至此时,女真人的统治不仅已达到辽朝故地,还达到了中国北方的大 
部分地区,主要是河北和河南。于是如何来统治这样一个由许多不同民族组 
成的国家,而这些民族又各自有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便成为他们面临 
的一个难题。从数量上说,汉人当然占据了大多数,其中既有原来辽朝的属 
民,也有新征服地区的百姓。一开始,女真人是按照契丹辽朝的旧例对他们 
进行治理的,契丹制度的明显特征是它的双重性:对于契丹部民和与他们有 
关的部落,继续采用固有的部落组织来管理;对于汉人,则仍将他们置于主 
要是从唐代沿袭下来的那套汉族的行政体制的管理之下。 
     金征服了中原之后,便也建立了类似的双重性的制度。女真人被组织在 
自己的单位中(猛安谋克,见下节),而对于以汉人为主体的新征服地区, 
则于 1137年创建了一个新的行政官署,称作“行台尚书省”。这个官署从 
1137年一直存在到1150年,1200年以后又曾作为一种军事上的权宜机构而 
重建。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