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断情殇-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道:“我和你更投缘些。”
若雪道:“这是因为你现在单独跟我说,等见了她,你未必这样想。她比我温柔十倍,什么都听你的,给你很强的自尊感,也许更适合你,所以我希望你想清楚。”
江南虽然希望跟她俩都不要分开,但眼前的形势,容不得自己这么想,于是说道:“但你要给我告诉你选择结果的机会。”
若雪道:“如果你选择了我,会有机会再见的。”
仲夏的夜,暑气已经退去。月色是那么美,两人走在一条乡间小径,手牵手,都没有说话。能说什么呢?两人从来都是那么的默契,不需要语言,已经明白对方的心意,现在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又能如何呢?
忽然,若雪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慈祥,偏偏混有一种杀气。右侧的林中突然杀气很浓,令人有一种压力,一种窒息的感觉。以若雪的武功也感到危急,几乎是一种死亡的威胁。从若雪的表情,江南已经看出这种危机,他虽没有若雪的那种灵气,但他能体会出若雪的感觉。于是他拔剑,指向右侧的林中。
忽然,一片剑光映着月色丛林中飞出,看不清人影,也看不清任何招式,那剑招似乎无孔不入,每一剑都像立刻就要及身,又似乎都是虚招。江南使出一招“密云不雨”,这一招可谓防守中的绝招,能够如他这般使得毫无破绽,天下能有几人?这一招在江南手底果然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的连雨都进不来。但是那片剑光不是雨,那是风,无孔不入的风!两剑使得飞快,却未交一剑,除了风声,没有撞击的声音。江南立刻感觉到防守不住,他开始飞快的后退,很快就退到了河边,已经无路可退!然后两剑开始极快的相交,叮叮之声极其迅速,听起来甚至有些像一阵长音。还好,来剑也到了强弩之末,终于停了下来。
剑,在一个中年人手中,一个十分儒雅的中年人,相貌清奇。这一招,已用去江南的一半功力,全部的锐气,江南再也挡不住第二剑。他的手在微微战抖,汗已湿透,双腿如灌了铅一样,口干舌燥,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这种疲累的感觉如同上次和段钊在桥头阻击倭寇很久一样,他已经难以再战。他握着剑,希望若雪来援,但他感觉若雪并没有出手的意思。若雪此时心乱如麻,她看见江南接了这一招,她和江南同样紧张,紧握着剑的手已经握得苍白,汗已经湿透掌心,唇已经咬得毫无血色。但她不能向那个人出手,那个人就是她的父亲——江湖中人谈之色变的梅寒林。
只听梅寒林道:“臭小子,居然接得住我这招‘漫天花雨’,难怪雪儿喜欢你,既然你接得住我一招,你就有活的理由。”然后转身对若雪道:“你跟我走吧!等他们打完了倭寇再说。顺便告诉你一声,前几天我听见有人说,宇文笑是他们杀的,想嫁祸给点苍派,那几个人好像是湖广段家的。”说完,拉着若雪走了。
江南呆在当地,刚才闪电般的一招,虽然短暂,但在那一瞬时间就像永远停滞了一样,江南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漫天的剑光,似实似虚,甚至比风还无孔不入。等梅家父女走远后,他才慢慢的回过神来。似乎该从这一招中学点什么,但又好像学不到,就像黑暗中的一道闪光,一划而过。但他还是听到梅寒林告诉他段家杀了宇文笑,以梅寒林的身份,没必要嫁祸给任何人,于是回来告知了令狐广,令狐广等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如果宇文家找上门来,就告诉他真相。
胡总督站在台州城头,他已派出主力围攻倭寇,他却亲自在此诱敌,倭寇已经围了上来,因为他在这里,倭寇就以为可以通过围住台州来打乱明军部署,调动明军主力,重新取得战场主动。可是他们想错了,胡总督是不会中计的。皇上已经知道新安江决堤一案,限期破案,而贪墨的朝中后台也许就是胡总督的恩师,权倾朝野的严阁老,或者是他的儿子,朝中都称为小阁老的那个人。这让胡总督很为难,圣旨不能违抗,严阁老虽然权倾朝野,又一贯贪墨,但除了任用亲信,也还是重用了像自己一样的干臣。自己是他一手提拔,恐怕朝中谁都能倒严,只有他不能倒,朝中清流早就看出他很有正气,多次联络他倒严,但他拒绝了。如果他参加倒严,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代名臣,但同时,他也成了一个小人。这个世界有的人宁可成为小人也要出名,但胡总督不是这种人,他是一个君子,虽然作为君子,他将活的很累,但他宁死也不愿做小人。但严党在朝中把持朝政多年,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也许很快就会倒台,他现在被视为严党骨干,必然也要获罪。也许他在这里战死,是他最好的归宿,没有人会为难一个为国家,为民族死难的战士。既想成为一代名臣,又想作君子的胡总督,只有选择战死。




第三十九回 堪忧民变四下起 且

他已经布置好一张网,把倭寇诱至台州一带,然后围歼,而他自己是不准备看到那一天了,他亲自在此诱敌,使得倭寇重兵来攻,他随时处在危险之中。此时,因为担心有人煽动灾民造反,只有提前与倭寇决战,援兵未集,粮饷未足,这是目前最好的战法。这样可以速战速决,而他的殉国也算是对皇上有了一个交待,也不必再以严党骨干的身份受到清流们的攻击。
四面探马来报,倭寇已经三面围上来,有数万人之多,台州的三千人马肯定是顶不住的。两大名将,戚总兵和俞总兵各有战事,不可能来援,台州唯一的选择就是苦战。但令人安慰的是,即使台州被破,倭寇灭亡也不远了,四面数万援军已经围了上来,而且已经切断倭寇的粮道。倭寇唯一的办法是诱使明军来援,寻找空隙冲出包围,按他们的想法,只要围住台州,很快可以打乱明军部署。可是他们为想到,胡总督现在是视死如归,并没有调兵来援。倭寇自以为是,慢慢围住台州,围点打援,那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战法。
围了数天之后,他们发现城中并无人出城求援,四周也无援军靠拢,而正向台州靠拢的倭寇倒有两路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丰臣亲自指挥此战,他也没有想通为何胡某不调兵来救自己。有谁会想到,占尽优势的一方,主帅居然会有杀身成仁的想法。
数天之后,倭寇终于忍不住开始攻城了。城上早已准备好了大量的火器,弓矢,滚木雷石。倭寇现在如此之多,战斗素质已经明显的不如前些年,而明军经过战争洗礼,战斗力却有加强,台州城也是沿海第一坚城。所以台州城就成了倭寇的坟墓,数万倭寇围攻了三天,除了死伤数千精锐,并未取得什么战果。倭寇一波一波的进攻,一波一波的倒下,他们所进行的是一场侵略战争,城中军民都知道一旦城破,断无生理,所以都是拼命死战。城中壮丁全部上城协防,老弱妇孺也都挑土担石,运水送饭。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明军一边,数万倭寇能奈何?
经过数日苦战,倭寇伤亡万人,城中也是伤亡过半,而且矢尽粮罄,岌岌可危。胡总督日日站在城头,亲冒矢石,城中士气不减。而围城的倭寇此时同样在忍饥挨饿,而且他们知道,每过一天,四面的网就收紧一天,所以士气开始低落。
一个狂风暴雨的早晨,倭寇发动了一次猛攻,城上箭矢已尽,从城头扔下的是城内拆下的砖石,梁木。仍然打死不少倭寇,胡总督站在城头,他已经安排好接替的指挥者,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这些天他一直带领军民死战不退。倭寇也是拼死一战,不顾一切扑向城头。城上军民投下砖石,砸在倭寇头上,倭寇异常悍勇,没死的竟然继续攀城,不少倭寇攀上城墙,城上军民死战不退,一对一不是对手又怎样呢?只要死战不退,倭寇始终还是要倒下的,城上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战至中午,倭寇用脑袋顶着砖石,用一颗大树撞开了北门,北门已经被倭寇打开,大批倭寇涌入。但城上明军却在欢呼,约有义民两三千紧跟在后杀进城来。城南很快也传来好消息,俞总兵已经大破倭寇,并追杀残敌,此时也追击败兵杀到城下,很快击破了城南的倭寇。城南的守军立刻向城北增援,城内百姓爬上房顶,扔下砖石。城外追进来的义民个个都是好手。只见一名年轻人,一剑一个,任他什么倭寇,武功怎样,绝无一人能挡他三剑,此人正是孟江南,像他这样的高手又哪来的三招之敌?后面点苍四剑也是所向披靡,倭寇就算是生力军,也不可能抵挡得住,何况是已经在城外作战多日,疲惫饥饿的倭寇?宋家父女也是奋力冲杀,倭寇无人能敌。还有一人,手提酒壶,东歪西倒,倭寇却是碰着就死,擦着就伤,却不是甄大侠是谁?另外,江南豪杰齐聚,虽然比起那几位高手要弱些,但比起苦战多日的倭寇来说,还是强得多。
再加上城外俞总兵的正规军布阵厮杀,倭寇大败而走,顾不上杀进城的倭寇,自行退走。群雄和俞总兵进了城,忙着灭火救人,分发粮食。城中终于慢慢安定下来,然后到州衙庆功,同时派出人马跟踪倭寇,侦查倭寇逃向,好做追击准备。胡总督已经布置好,各路都有伏兵堵截,倭寇是插翅难飞,但还是要追击,以防万一,同时尽量做到优势兵力作战,减小损失。幸好倭寇已在台州消耗大量人员,几乎全部粮食,所以后面的战事没那么艰巨了。
第二天,部队稍事休整就向前追敌。约莫追了一日,看到倭寇正在攻打宁波,此处由布政使令狐康主持。令狐康看不起官军,早组织了大批民兵团练守成,倭寇久攻不下。胡总督早已安排百姓逃走,坚壁清野,倭寇无处抢粮,所以拼命攻城,希望破城后可以抢得到粮食,终于被追上。城中大军杀出,倭寇疲累加饥饿,几乎无力抵抗,大败而走。
城里城外官军打出,直追了百余里才休息调整。倭寇大败,而且没有抢到粮食,兵败之后,原来所带的辎重也都丢弃。亡命逃向海边,戚总兵又在海上大破倭寇船队,倭寇无法登船,沿海边北上。明军几路围攻,已把倭寇围住,正在缩小包围圈,倭寇数日未食,已无作战力,沿海逃窜,终于被围在海边。
官军和四处赶来的义民把倭寇团团围住,一名总兵谏道:“胡部堂,所谓穷寇莫追,围城三面,我们如此围得滴水不露,倭寇必然死战,不如在北方留一条出路,倭寇必无战心,我等追而杀之,必能稳获全胜。”
胡总督道:“诸位以为如何。”众将皆然之。只有戚总兵和江南不语,胡总督问:“你二人为何不说话?”
江南道:“小人以为不然。”
胡总督道:“直言无妨!”
江南道:“我们与倭寇作战,想要战胜并不难,只要官军主力一到,多能取胜,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要打胜战,而且要围歼倭寇。现在倭寇大败,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久战之后疲敝异常,粮草不济已有多日,体力非平时可比,我等何不乘此良机,全歼倭寇,可获一劳永逸。”
戚总兵道:“末将以为孟少侠所言极是,我当一举歼灭倭寇,使倭寇从此不敢正视我浙江。”
胡总督道:“说得好,老夫正是此意!传令下去,全线进攻!”
只听山野里号炮齐鸣,然后是各种火器射向被围的倭寇,然后是箭弩齐下,倭寇大片伤亡,只见丰臣大叫一声,率先往北边冲去,欲图突围,倭寇看看被围,知道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