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小猪-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到了北边,人人兴奋。连这等不起眼的都受此嘉奖,余下众人自然都少不了好处去。便如姬璋事先和膏药钱说过的那样,女帝无法为她们正名,奖赏也来得不明不白。这几个都是充作使节团的护从,才得以去往京城,拜谒女帝。

殿试的答卷在统一堪阅评测后,分作一二三来。录了名册,并试卷内容,一同呈给女帝批复。女帝大致翻下来,头三名已经心有定算。至于其他名次,其实才学相差不大。看到言辞上进、忠君爱国,卷面整洁、文笔端庄清丽的,也可以相应向上提一提。若是言辞激烈,虽是针砭时弊;其余各项再好,也要落了下层。理由无他,国家不需要热情洋溢的批评者,更需要稳健务实的实干家。

方明德虽然历练少了些,但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对女帝言语间又透着无比尊崇。这样的人才不提拔,那科举制还有什么意义。至于她前面的几位,便是问题百出。虽然她们辞藻华丽,个个锦绣文章。可是这些人或堪破世情,或心存怨愤,字里行间透漏出玩世不恭态度和激烈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如此,叫这初出茅庐、尚未在万丈红尘里浸染过,白纸一张般的方明德得了个天大便宜。居然一路凯歌,勇往直前,撞翻前面数位前辈,得了个好看的名头。

传胪当日,人人跌破眼镜。连方某人本人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得个与当年小蔡大人相同的名次。师姐仔细听下来,在二榜一十二名听到自己的名字,已是心满意足。看方明德还在发愣,不禁嘿然暗笑,这个方明德前些时日都担心的病了,如今可好,一举做了探花娘。

方明德哪里还听得进后来众人说些什么,她不理解什么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自然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能有此殊荣。茫然随着众举子在保和殿里行礼叩拜谢恩。史书有载:时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云盘承榜、黄伞前导,出太和门、午门。一甲三人插花披红,由鼓乐仪仗拥簇出正阳门。跨马游街后,备伞盖仪送回会馆住所。其余二甲,三甲由东华,西华门出宫。

同来的诸举子中,当属方明德名次最好。回到寺里,许多人向她恭喜道贺。方明德却无平日睿智模样,也不晓得说些什么。师姐不去管她。笑嘻嘻地准备银子找人去各处投递报信。不光方家和二秦那里要招人去告知喜讯,还有方夫人在京中的旧时,方明德在书院的师长那里。也是要说一声才好。

礼部侍郎张端和刚刚知道,小同乡方明德居然被女帝擢拔超前好几位,一下子成了探花。她的心绪有些复杂,乡党乡党,同乡在朝为官天然就是一个党派。有个小老乡入得陛下法眼。日后十有**便要飞黄腾达。今后彼此互相提携,这也是一桩美事。可惜家门不幸,不肖的内侄年前来的书信,她还大略记得。说是祖宅无端遭了火患,镇上许多人家同一时间起屋,四下争夺工匠。内侄重金聘请了一位外来的匠人。后来才晓得这人是受别家相邀来的。

工程已然开始好久,那家人却还抓着不给放人,委实没意思。似乎那家人便是姓方。今年也有举子赴京,不知可便是这位方明德。幸好当时自己给内侄的说法言辞严厉,叫她不要仗自己的势欺负邻里。最后听说两家合用一个匠人做事,这事也算是勉强和解了,就算是得罪方家也没得罪很深。

若果真次方便是彼方。按说自己也算仁义,并未从中做什么。到了此时。她要是明白事理,就该与自己尽释前嫌,亲善一番才对。若是这丫头小肚鸡肠,自己其实也不惧她。一榜出来多少人,名次在前却混的不如后进者的事时有发生,端地看你会不会做人。念及于此,张端和也放下心思。回去后叫内人打点一份差不多的贺礼,叫人送去给方明德。与方夫人有旧的那些,都各自得了消息,亦有应酬来往。

消息到了镇上,方家满门俱是欢喜。樊大郎禀明尊长,要亲自回村和樊家二小说道此事。方章氏笑道:“去吧去吧,把那两个孩子一并接到家里来,大家好生乐乐。”老太爷和太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愿意和小辈胡闹。老爷子对樊大郎道:“我记得秦小猪还有个徒弟在镇上,你们若是高兴,把她也叫来耍玩。”一屋子人听了这话都笑起来,自从屋舍被毁重建以来的不顺心一扫而空。老夫人一语成谶,说方家复兴都在方明德身上。如今果然应验,自是得意非凡,叫住方夫人和她一道去给祖宗们上香祷告。

方夫人面上依旧风轻云淡,谦谦君子模样,其实心里也是欢喜的。与别个不同,欢喜之余,她还有些担心。明德这孩子年纪轻轻便一帆风顺,轻松得了个好结果,其实未尝便是件幸事。只是这档口对着一家子笑脸,她这话却是不好开口。便闭口不言,只随着众人高兴行事。

樊大郎坐着老刘婶的马车,由家中一个小小子陪着回到樊家。把这喜事说了,那两个都笑起来。锦儿憨憨傻傻说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打躬作揖给樊大郎道喜。樊二郎就比妹子顽皮许多,抱着哥哥道:“哥哥如今心愿得偿,终于做了状元夫郎。我等也要鸡犬升天,分些好处。”樊大郎笑道:“少不了你的,一会都和我回镇上。父亲说要请大伙吃酒,老太爷还让我把狗丫也叫上呢。”

樊二郎和锦儿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起来。平时看不出来,此刻方知晓原来方家的老太爷,才是最爱混闹的。樊二郎便打发锦儿去寻狗丫,留哥哥和老刘婶他们稍坐,自己去到隔壁给郭二叔说这件好消息去。因着郭二叔身子不便,近来多数时间都是和樊家两个搭伙过日子。他和锦儿要去方家吃酒席,要先跟郭二叔说一声才好。

樊大郎也知道其中缘由,便笑着叫他自去。樊二郎推开二婶家院门,郭二叔正倚在窗下绣花。樊二郎跑过去仔细一瞧,见是个小巧精致的虎头帽。拿到手里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这针线功夫着实漂亮,比自己和哥哥都好。郭二见他难得小孩子脾气,便笑道:“这个不好给你玩,我给你另作方帕子吧。日后等你有了孩儿,要多少,我便做给你多少。”

樊二郎被后头这句话羞红了脸,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打断郭二的话头,说了方明德中探花的消息。郭二听说这消息,也为樊家三人高兴,说道:“你们老樊家看人是极准的,一个两个都那么好。听说秦娘子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如今樊家的媳妇方娘子也一举中第,得了进士探花。”又问樊二郎,将来是不是会全家搬到京城里去。樊二郎本想拿方明德的喜讯解自家的尴尬,不想被郭二一席话说得更加羞臊。

心道秦小猪如何与我等有何干系,她是说过要接自己和锦儿去京城。可是自己凭什么就非要听她的,大老远离乡背井去那繁华奢靡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那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说到自己的家,他也早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却还老大不小在家里住着,这是为了谁,他说不清楚,或许是羞于出口。可叹那个傻缺,竟似全然忘记这事一般。

樊二郎羞得不行,不肯与郭二再说,匆忙告辞回了自家小院。一摸面颊犹自烫手,他直接去了灶间,揽水拍打手脸。不经意间望了一眼水中,见水里有个青丝云鬓芙蓉面的倒影。樊二郎不禁有些怔怔出神,他突然有些怀疑自己,也怀疑秦小猪。自己不过是乡野间的无名野花,便有几分颜色,也断不敢与富贵牡丹争奇斗艳。那小猪这么许久没有消息,是忘了自己吗。

PS:

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第一百七十二章 设宴(文)
不一会,锦儿满脸喜色独自回来,看来是得了狗丫爹的首肯。果然,就听她笑嘻嘻地对樊大等人道:“狗丫姐在镇上韩老板那里算账目呢,她爹叫我们到镇上直接叫她过去就成。”大家伙也都是高兴。樊大便叫樊二收拾下锁好门便即出发。

一行人到了镇上,从韩家米铺接了狗丫。铺子里只有两个伙计看门,韩家姊妹今日走亲戚去了。小伙计们听说了方明德的喜讯,也都跟着打躬作揖恭喜这些人。老刘婶很是受用她们说的恭维话,方明德虽说是方家小姐,但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老刘婶鞍前马后自小照顾这孩子许久,如今她中了探花,全家人说起来都是功臣,听别个几句好话也是应该。正好狗丫手里的账册也核对过七七八八,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便和伙计交代好,跟着樊家几人一起走了。

不多时到得方家,樊二郎每次看到这个院落都要想起原先那个。只是话头却不好再提,方家人等了许久,筹措银两、又打了嘴皮官司才把这里重建起来,他们自己住着也还过得去。樊二郎若说这个不如以往的好,虽然本意是为者方家抱不平。但有樊大郎这层关系在,便是方家人不多想,这话叫别的人听去,难免会说道这是樊家人,嫁过来后嫌弃亲家败落了。

不过今日这处宅院,似乎又与平日不同,大约是因着住在其中的人们各个心情愉悦的缘故。方章氏正和老太爷说话,听说几个孩子到了,忙去迎接他们。老刘叔今个也没闲着,从住城隍庙时留下的习惯,如今全家大小爷们都爱吃他的手艺。老刘叔对此很是得意,但他老胳膊老腿渐渐力不从心。便从两个儿子里挑一个能干的,每日叫他跟着学做事。日后好继续他的本事。

至于他的另一个儿子小二子,也是个要有大出息的。这个小子腿脚麻溜,平日最爱跟着老爷少爷出门。方章氏就和老刘叔商议,将来叫他跟着樊大郎一道去京城,照料方明德小两口。老刘婶还去过郡府,老刘叔最远也就是去过席家村。闻听此言,还有些担心路途遥远,再见不易。到了屋里,老刘婶听说了这事和老刘叔的担心。便道,你可真是糊涂。老爷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品。小姐和樊少爷又是怎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把儿子送到京城,那是叫他和小姐他们享福去。高兴还来不及呢。

老刘叔一想可不如此,况且这孩子本身也是个闲不住的。若是为着自己一句话把他留下了,说不定他晓得内情后,还要说些埋怨的话。老刘叔想明白这些,解了心结。也感念方家待他一家几个不错。愈发每日尽心尽力。

老刘叔指导大儿子剁了饺馅,两人就开始一个擀面皮,一个包饺子。到小二子跑来给他俩说人都到齐时,已经攒了许多。老刘叔便俨然大将军帐下点兵一般,一面指挥把府里的丫头小子们,把各色菜色地往厅堂里送。一面招呼自家两个小子齐齐动手。滚水开锅下饺子。

饺子虽不起眼,但在寻常人家看来意义非凡。俗话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一般都是大年三十晚上。才煮一锅饺子,喻意新旧年岁子夜更迭的“交子”。后来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各家各户生活水平水涨船高。逢年过节有喜庆事,便也愿意不辞辛劳,为全家奉上一道饺子来。所以老刘叔格外看重这道吃食。教徒弟教到现在,旁的他都可以不管。只有这个是要亲自过问的。

方章氏把几个小的安排坐了,老太爷和老夫人今日凑趣,也跟着丫头小子们一处混坐。方明德的哥哥,方家大儿岑方氏的媳妇去年端午后不久,便阖家去了外乡给人作文书。也不知道现在得到消息没,他们不在家乡,躲过去年的大火。却也因为离家远了,一时家里有个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