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的小农民-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行人逐渐增多

196。雪夜

196。雪夜

晚上吃完饭,又一场雪如期而至,漫天飞舞,轻盈曼妙。

孙刚除了欣喜,还是需要出去感受的,是亲身感受、真心感受,需真情融入。

出门前,孙妈说道:“带一把伞吧。”

“带伞干吗?”

她显得有些惊讶:“下这么大的雪,你出去不带伞。”

孙刚随手关门的同时,只说一句:“妈,没事,外面下的是雪。”

出了大门,时间将近八点,空中雪花漫舞,显得徜徉恣肆,它们已经将村子里矮小的房屋涂抹上了一层晶莹亮堂的雪白。

没有一丝的风儿,这里的沉静、这个夜晚似乎就是雪花独自的舞台。

夜晚是冰冷的,而雪却让寒冬多了温柔,添了浪漫,增了灵性。

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初上的华灯给粉妆玉砌的世界笼上一层淡淡的彤色轻纱,为白雪雕饰的一座座城堡增添了一缕缕温馨和梦幻,再不那样苍白、凄寂。

沿着村中道路前行,很快便来到了村子中心。也不知道是谁家那昏黄的路灯,此刻已经成了雪花飞舞景致中的灯影道具,这样,就能充分地看清那雪花飘舞的身姿,确是那样的美妙,那样的轻盈。

孙刚裹紧着衣领,是在尽力地不让这些雪花扑打在脖颈里,可是,雪花就像是个精灵,顽皮中纷纷地在他的头顶上慢慢云集,尽管,人体的温度足于将雪花融化,可是,这些雪花似乎就这么执拗,一个劲地飘着落着。

因为白天的一场小雨,使得到处都是湿淋淋、脏兮兮的样子,这些雪花显然是不能生根的,它们再多么地密集,还是不能落地生根。

因为,那些残存于地表上的积水瞬间吞噬了它们,将它们一并溶解。

没有生根的雪花似乎有了些许欣喜中的遗憾。它们那样的从从容容,那样的欣欣喜喜,却不能给阔达的道路添置上精彩的一笔。也难怪,即使它们是热情奔放的,可冰冷的路面还是将雪花的柔弱与秀羸彻底湮灭。

那些急匆匆的脚步,那些来回驰突着的车辆,就是这般肆意来回地碾压着,踏踩着。亮光光、寒森森的地面,你是找不到丝毫的雪花,只有那坚硬的路基和应景树木间还能逗留几许秀迈的雪花。

顺着村子的大路,孙刚一直往西。往西就出了村子,就是原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充分地全身心地感受着雪夜里的静谧与美妙。

缓缓地走着,偶尔有匆匆的行人与孙刚擦肩而过,也有三三两两的是刚从别人家出来的,他们高声的说着酒话,或悠悠荡荡或歪歪扭扭的行进着,全然没有任何拘束甚或这样的行进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形态。

此刻,已经没有了光亮,视线显得有些模糊但不是黯淡。因为这是雪夜,有着玄妙莫测的暗光指引着你。

仰望。天空是铅灰色的,周遭絜静无声。

孙刚静静地感受着这里的静谧与安宁。

雪花纵肆随意的飘拂在脸上,寒浸浸、湿润润的,尽管此刻,已经时不时地拭抹着从头发从额间渗溢下来的雪水,但,还是感觉到,这些雪水是不含一丝杂质和虚伪的。

不管人的思绪多么丰盈抑或简单,孙刚还是会去这样认为:雪花想说的、雪夜想抒的尽在其凛凛冽冽中。

脚下旁边就是一块油菜地。孙刚想到了,这些被白天里的雨水洗涤了身上的尘埃后润泽鲜活起来的农作物,已经以自身的洁净迎接着雪花的洁净。她们同样是带着惊喜的张望以热情、热切的怀抱迎接着雪花的莅临。

雪落的声音,如花,开放在沃饶的大地。冷峻的夜空,雪花划破凝重,一群芳香的语言,撒满人间。

雪花,她枕满了夜阑的扑朔,将自己最大的情怀投送到了广袤希望的田野。视线里,她们渐渐地用洁白的身体轻盈地覆盖在葱茏的农作物上,已是满眼的银装素裹,这些农作物啊,此刻像极了纯净的婴儿,恬静的香甜的沉睡在温暖的襁褓里。

难道这些雪花是属于原野、村庄、穑地、植物的,她们在这里是可以覆盖的更深刻更广阔,存留的时间也可以更长些。

举目铅色的旷宇,一朵朵,一片片,一团团,铺天盖地,蜂拥飘洒,瞬间,就会让无垠的旷野洁白了,让僵硬的路面酥软了,让贫瘠的土地丰厚了

天地一体通明,天光如水,遍地似银,相互映衬着,更显出雪夜的空寂和广袤。

踏着别人走过的足迹,亦步亦趋向前迈进,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一不小心,脚下歪斜,便踩踏了一方冰清玉洁,于是懊悔不已。不仅仅因为险些雪没鞋子难以自拔,更遗憾的是惊扰了雪的安静,破坏了雪的平坦,污染了雪的洁白。

回首看去,那深深的足迹,清晰地刻印上鞋底的花纹便时时提醒自己,千万要脚下留情,这洁净的画板,只有留给想象的画笔。

雪夜漫步,尽享夜的静谧,冬的清凛,雪的飘逸

漫步在雪舞飞扬的雪夜,看似孤独,却是一种超凡的享受,静静地体味着它带来的那份纯净、飘逸和浪漫,似乎自己也融化成一片片这寒冬深夜的精灵。

“谁?”孙刚正亦步亦趋的往回走,在村口看到了一个站立的人影,全身的汗毛一下子就竖起来了。

“我,周辉”那人影答道。

“哦,是你小子啊,吓我一跳。”孙刚松了一口气,人吓人,吓死人。

“你大晚上的跑到村外去干啥?”

“吃完饭没事,下雪,看看景,溜溜食。”孙刚说道,“你啥时候回来的?”

“就今天下午,坐大巴回来的,真不好买票。”

“我也估计你就这一两天就回来了,再不回来婚的结不了。”

“嗯,我听我爸说你在二月二十结婚?”

“对”

“那时候我已经出门了,可能参加不了你的婚礼了。”

“没事,毕竟工作重要嘛。”

两人就站在村口,聊着,天上的雪花还飘着。

197。发小结婚

197。发小结婚

回到家中,头发已经湿透了,被妈妈狠狠的说了一顿。又担心的拿出干毛巾让孙刚擦擦头,免得感冒。

在家里烤了一会儿火,等头发和衣服都干了,起身回果园休息。

窗外的雪似乎越下越大了,宁静的夜里,孙刚床前的灯还亮着,轻轻撩起丝质的帘布,向外眺望。整个村子像是摇篮中的婴儿,慈爱的母亲正在为他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被。一起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

雪依旧固执地下着下着,时而大时而小,让人捉摸不透,孙刚有些困乏,便轻轻地放下帘布,熄灭了灯,走向了床。透过帘布,窗外的雪依然在下,是那么明亮。

第二天一早,孙刚早早地下床。时间还很早,灰蒙蒙的天空毫无遮拦,依旧是昨晚那纷飞的雪。低头鸟瞰,那些枝叶已有些稀疏的树上早已被毫不留情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显得丰满。那些早已枯黄零落的野草们,也已被雪盖得严严实实,一眼望去,那看起来多么舒适,像是棉花堆,好想去躺一躺。

远远地仿佛将身心交融在了这场纷纷扬扬的白雪之中,忘了时间,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眼中只有天空和纷纷扬扬的大雪。天渐渐亮了,这时的大地就像是一块空灵的水晶,纯洁无暇。

渐渐的,村子里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村子里也热闹起来。

老人天天盼着儿子、媳妇儿回来团聚,孩子们盼着爸妈回来,带新衣服、玩具和好吃的。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回来了,所以整个村子里都洋溢着一股喜悦的气氛。

也有没买到票回来的,只是把钱寄回家,让家人好好过个年。这样那家人就会觉得,这个年好像少点儿什么。

打工回来的姑娘不再窝在家里纳鞋垫,或三或五地凑在一起,讲述她们在外边的酸甜苦辣,混和的香水味和各式的抹脸油香了一道道沟,醉了一条条河。

老人们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言自语:掏那么多钱才买一点,几天就见了底,又不能香一辈子,何苦哩,害得沾在菜上都吃不出味了。

留守在家的小媳妇们也不甘落伍,抽空一个个窜进镇上的美发室,照着墙上的发型,不但要把头发染成黄色,还要拉个直板,不一会就焕然一新,临做完了才想起出门时锅里蒸着馍,一路小跑着回家,那脸色也由青变白,由白变红,是害怕回家挨婆婆训牽还是怕见了爱人害羞牽更多的是喜悦和幸福。

情窦初开的年轻小伙挣了不少票子,自豪的笑声招来不少人好奇,这娃又挣了不少钱,穿的和夏天一样多,让人心寒得有点发颤。“那都是钱烧的”,偶尔在人群里冒出一句话来。

老人们披着皮袄看了好久,才走到年轻人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娃儿,别耍凉汉子了,穿那么单不冷吗?

其实,老人哪知道他们穿的是保暖的,他们穿的那三四件和皮袄差不多。小伙子则乘着闲谝的空,一个个溜到墙角掏出手机,又和远方的恋人聊上了,一道道爱情的银线,将村里遮得严严实实,爱情的信号憋破了村庄,溢出了山乡,漫过了梁梁峁峁。

腊月十六这天,村里周老根家的喜事儿,家家户户都来凑凑热闹。

吃罢早饭,孙刚来到周老根家,大门口扎着一个大红的彩门,院墙外面停靠了一溜儿的摩托车。

“稀客,稀客,赶紧屋里坐。”周老根和周辉穿着西装,扎着领带,在大门口做迎宾工作。

“恭喜,恭喜!”孙刚抱拳上前祝贺。

“刚娃啊,赶紧屋里请。”周老根回礼道,“小辉,赶紧把刚娃请进屋。”

“你忙,我自己进去。”孙刚不能让新郎领进屋,毕竟有很多客人要招待。

踱步进了大门,院子里人声鼎沸,上空搭着塑料单,下面是一张张桌子,不少小孩子在那儿唧唧喳喳的吵闹着。

院子是打好的水泥地坪,略微有些潮湿。

孙刚去写好礼帐,就找了个桌子坐了下去,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聊了起来。

“小刚,听说你开了年也要结婚啦”

“是啊,在家的都要来捧个场啊。”毕竟很多都是过完年出门打工的。

“一定,一定。”

上午10点左右,吉时已到,开始了仪式。

由于新娘是外地人,所以省了一道迎亲的工序。

热热闹闹的仪式结束以后,就开始上桌吃饭,孙刚来的早,赶上了头轮席。

农村婚礼的饭菜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固定的菜单,丰盛而量多。

吃完饭,孙刚到新房里祝贺了这对新人,在周辉的挽留下,回到了家里。

晚上又被周辉拉去吃了一顿晚饭,孙刚他们几个把新郎也放倒了。孙刚连闹房都没参加,也是一歪一斜的回了家。

第二天起床,头还有些疼,喝了一杯空间水,在外面锻炼一会儿,才好多了。

这几天,村子里时不时传来一阵猪的嚎叫声,整个乡村的宁静被彻底打破了,家家都开始杀年猪了。

一会儿,又从村里传来一阵阵咩咩咩的叫声,那又是谁谁家开始杀年羊了。刺破村庄的牲畜叫声让人在颤栗时又觉得心里热乎乎的,看来有肉吃了,还有酒呢。

孩子们也不能闲着,争着抢个尿泡,放在细土里搓搓,再找截竹竿一吹,圆鼓鼓的不就是“足球”了吗?偌大的场院,任你怎么踢。

家家屋里的地板上、桌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菜板上全摆满了肉,一堆一堆的,这边的是排骨,那边的是炼油的,再留点过年吃肉、剁馅子的,剩下的全腌在缸里,够来年吃半年了。

孙刚和爸爸也经常被这家那家请去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