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蟠龙岛-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就要少而精,指挥上要求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因内部扯皮而贻误战机。

他这样考虑不无道理:第一,自己直接指挥一可以向侯少东展示自己破案的决心,二可以让下属感受到自己对案件的高度重视;第二,作为一名老公安,他不是不知道,公安只所以总喊警力不够,其实并不是人手不够。像媒体作为新闻报道过的有的地方撤销公安分局设大派出所的,有的地方撤销派出所并入公安分局的,这些个所谓警务改革,虽然打的是警力下沉的旗号,其实不是就是警察内部在那里瞎折腾吗?至于收到什么效果?只有天知道。什么警力不够用,60%的警力都浪费在内耗上!所以警力和人手是两个概念,加人手不一定就增加了警力。因为不是人多就能形成合力,就像一幅漫画所描绘的,一个负重的老翁在拚却老命拉车,两只螃蟹却拽着车在横爬,而三只乌龟干脆就是使反劲,往后拉……在决定了自己挂帅之后,朱超要决定的就是专案组的组成人选。他感到由经侦一家侦办力量还是单薄了些。廖政写文章可以,但办案不是他的强项。皮庭华协调关系有一套,但这件案子协调关系不解决问题。这件案子是件要打硬仗的案子,得有一个拿得起卷宗的人。可他扳着指头数了一遍,要说业务最过硬的还是余沐生,于是才决定把余沐生拉进专案组。

说到这个余沐生,要多说两句。朱超为什么不想用他最终又决定用他?这既是余沐生的个性使然,也是他与朱超的微妙关系使然。因为朱超与余沐生同样是搞业务出身,按理,朱超与余沐生应该惺惺相惜,可事实上,两人虽然是个上下级的关系,但在业务上却又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架势。每逢研究案件,余沐生常有独到之处,而且总是坚持己见。虽然很多时候余沐生的意见完全对上了朱超的胃口,但只要这意见是从余沐生口中先说出来的,朱超往往又会找个理由予以否定,而到了最后,朱超还是换个说法或者换个理由用余沐生提出的办法。

关于这个问题,余沐生只是心里感到不痛快、别扭,但并没有弄清楚个中原因,其实也不是他不懂个中原因,而是人的脾气生就了,没办法轻易改变。朱超到底领导层次高,他的道理虽然并不会摆在桌面上讲,但也不是不能摆上桌面。苏联时代,布哈林为了解决肚皮问题,反对过早推行集体农庄,结果被斯大林同志给打倒了,斯大林同志打倒了布哈林,结果还是采用的他的意见,不过换了一个理由而已。布哈林没错,因为他掌握了真理,他错就错在他违反了一条潜规则,这就是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就是上司手里,你要当杨修,曹阿瞒就要收拾你。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人要面对却也难。人在职场中混,哪怕有一点盖过了上司,这就是一个危险的标志,这中间隐含的潜台词就是你已经向上司宣布你不想过好日子了。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改变的。等到地球成为一个村,又要开始星球大战。等到太阳系内的文化融合成一体,太阳系中人又要针对其他星系人,总之,这一潜规则并不会在短期内失去市场。

在做人方面,这余沐生虽然和朱超是同龄人,但他从没有把朱超当个领导收拾,经常直呼其名,弄得朱超难免尴尬,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不是朱超妒贤嫉能,也是朱超心胸狭窄,是因为领导要保持形象。但真正到了用人之际,朱超自然又会想到余沐生。领导的领导艺术就是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还是得用不喜欢的人。这一点,是余沐生没有想到的,这也正是朱超要比余沐生高明的地方。

会议第三项议程是由廖政通报案情。廖政主要宣读了朱超所做的侯少东的笔录以及北京之行所取的材料。洪峰听了只是笑:第一,他笑侯少东对朱超并未竹筒倒豆子,而是隐瞒了与自己利害攸关的情节,这足以误导朱超;第二,他笑朱超根本就没有胆量去查翦临风这条线。接下来,洪峰基本上就是这么抱着一种玩笑的心态听着他的对手对他的种种分析,以及讨论出来的应对他的办法;第三,他从来没有从别人口中听过别人讲他的故事,是以好笑。

会议第四项议程是由皮庭华通报了定远三沙公司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的案情。皮庭华特别提到该公司的法律顾问闵大武已经对案件提出了质疑。

会议第五项议程是由朱超主持第一次案情分析。本次案情分析讨论了三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案件的定性。

廖政为了显示他对案件的把握深度,提出定合同诈骗,但立即遭到了皮庭华的反对。皮庭华说,莫友之认死理,根本就不开口。他说“什么飞机我不知道,定远公司是民营企业,曾总爱怎么花钱,那是他个人的事。即使他给谁送了什么飞机,就是送了卫星,也是他的权利,法律并不禁止赠予。” 

朱超征求余沐生和石勇的意见,石勇出于职业的敏感,提出洪峰是否涉嫌间谍罪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立即被朱超否定了。朱超说,间谍以搞到情报为目的,能有这么明目张胆向侯市长叫板的间谍吗?朱超说到这里见再无异议,说案件定性的问题不再议,一面叮嘱皮庭华加大力度,如果24小时拿不下来,争取在48小时内突破。谁知朱超话音刚落,石勇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定远三沙公司的行为究竟是定涉嫌虚假出资还是定抽逃出资好?皮庭华白了他一眼说,定什么不都是一回事吗?从莫友之口里搞到了证据一切都OK。于是石勇不再坚持。

关于案件的定性,几个人讨论得非常热烈。有提到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有提到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但大家一致认为:不管定洪峰什么罪名,关键就是没有证据支撑,这是对本案定性最大的困扰,也是洪峰最为狡猾的地方。什么罪都好象可以套住他,但经过一番仔细分析,又套不上他。

第二,是关于侦察的方向。

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因为实在找不到可以把洪峰纳进来的证据,最后都要希望寄托在皮庭华的身上,而皮庭华对48小时之内攻破莫友之又感到难度相当之大,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

这时候余沐生发话了,他首先问了两个问题:一、问廖政本次招标评委会有哪些成员?二、问皮庭华定远三沙公司的法律顾问是谁?在问完这两个问题后,余沐生话锋一转,讲起了今天刚刚收到的,中沙区公安分局请示的一件案子。

这件案子是中沙区法院移送的。案情是这样的:中沙区自来水公司有个叫陆叶的女职员前天到法院去起诉离婚,法院立案庭不受理她的案件,理由是她撤回离婚之诉才几天,不能重复起诉,浪费司法资源。陆叶问了情况,才知道有人冒用她的名义就在四天前已经起诉过一次离婚。陆叶不知这冒名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当然对法院不依不挠。法院一查,查出是大地三沙公司的闵大武代理的,大地三沙公司是海口大地商务咨询公司的分公司,没有法人资格,海口大地公司法定代表人叫肖一平。闵大武立案后,曾以需要调查陆叶丈夫龚光铁的财产状况为由向法院申请过财产调查令。法院进一步查明,闵大武先后到银行和房管查过龚光铁的财产状况。但查过之后就申请撤了案子。现法院以闵大武涉嫌诉讼欺诈移送中沙公安分局,要追究闵大武的刑事责任。中沙公安分局请示法院如何定罪?法院自己也拿不准。根据《民事诉讼法》,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共4条,而《刑法》妨害司法罪中的罪名有17条,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哪一条似乎都套不上闵大武的这种行为,中沙公安分局拿不准该不该立案,所以才请示。

洪峰听到这里一惊,因为他断定专案组分析来分析去也分析不出个什么名堂,但余沐生突然提出这件案子,把闵大武纳入了侦查视线,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业务上的对手。突然杀出余沐生这匹黑马,一定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因为闵大武取证的这套办法,正是自己指点的。
第36章 非法经营罪是个筐
针孔摄像探头传来的影像非常清晰,洪峰注意到余沐生在说这件案子时,边说也在边观察着专案组其他成员特别是局长朱超的反应。没有人对他说的感兴趣,都认为他跑了题:朱超望着天花板好象在想别的什么事,廖政流露出一脸的厌烦情绪,皮庭华要么就上卫生间要么就在抽烟,石勇干脆玩起了手机。但因为没有人打断他,他还是说完了。其实余沐生刚才在听取案情介绍的过程中,他就对本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但现在,他已打定主意,如果大家对他说的内容不在意,他也就不准备端出自己的思路,反正自己不在头不在尾,功与过都与自己关系不大,再加上他对朱超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即使自己的意见正确,朱局长也未必会采纳。

果然,余沐生刚说完,廖政放炮了:余队,这不就是一个虚假诉讼?法院都定不了的事,我们能定下来?要判最后也是法院说了算。与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

廖政一发话,皮庭华附和,石勇也点头。当然决定权还是在朱超。其实余沐生这次又一次估计错了朱超。朱超虽然一直望着天花板,但他实际上听得很认真。他对余沐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要是与本案无关,余沐生根本就不会在这种场合提出来,他知道余沐生还有话要说,而余沐生说与不说,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因为他在听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两个问题:一,定远三沙公司的法律顾问是闵大武,这件离婚案子的代理人也是闵大武,这两者是否有什么联系?二,闵大武通过这种方式查龚光铁财产状况的动机是什么?于是他详细地询问了龚光铁的情况。

余沐生这才知道自己这次又没有算准他的上司,上司高明之处就在于永远让下属琢磨不透。原来朱超实际上是一直认真地听他讲。于是他只得抖擞精神,继续介绍说,龚光铁本人在中沙区冷冻厂工作,他父亲叫龚道逵,是南海大学的教授,据说还是个工程院的院士。

龚道逵?朱超一惊:龚道逵不就是本次招标的评标委员会副主任吗?而闵大武之调查龚光铁的财产状况,一定是冲着龚道逵来的。就在廖政、皮庭华和石勇对局座的发问不解的时候,朱超破破例给余沐生上了一支烟,请他谈谈有什么新的思路。余沐生这时候有几分得意,但他并不想说。为什么?因为朱超刚才已经问了两个问题,朱超这样问的目的,他已经非常清楚,又何须自己再卖弄?于是他说,我的意思,其实局座你已经很清楚了,是否并案?大家都等着你发话。余沐生此言一出,朱超一笑,但却把其他三人给弄迷糊了。

这时候,余沐生才说出自己的分析:闵大武是唯一能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的人。首先,闵大武是定远三沙公司的法律顾问,本次招标的相关信息他可能知道。第二,闵大武钻法律的空子,以虚假诉讼的办法调查龚光铁的财产状况,虽然现在我们并不知道闵大武所查的龚光铁的财产是否来自于龚道逵,但据我分析,闵大武的动机应该是冲着龚道逵这个招标评委身份而来。没有家贼不引外鬼。我预计:洪峰掌握的相当一部分信息可能都是来自于闵大武。他们之间必然有某种灰色的交易。但对闵大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