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蟠龙岛-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鬼。我预计:洪峰掌握的相当一部分信息可能都是来自于闵大武。他们之间必然有某种灰色的交易。但对闵大武的这种行为如何定性?我刚才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说是妨害司法?但这又套他不上。说他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但这些信息又只是个人信息,算不上国家秘密。如果闵大武用这种不法手段获得的信息牟利了,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好象可以套他,但是否牟利,也没有证据。只有《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第一款第(四)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是个口袋条款,可以把他朝里面装。

听完余沐生的分析,大家热议了一会,达成一致,于是朱超宣布并案,以非法经营罪立案查处闵大武,如是职务行为,则把肖一平纳进来。

第三,是关于责任分工。

责任分工比较简单:本案由廖政主办,其他人协办,莫友之案继续由皮庭华负责,闵大武案由余沐生负责,石勇继续负责监听洪峰的电话。

最后是朱超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是十月三号,洪峰留给我们时间只有四天。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把这个案子拿下来,这是杨书记已经表了硬态的。同志们有信心没有?廖政等三人都说有信心。只有余沐生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案子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最后导致了国家赔偿怎么办?朱超一愣:侯少东的讲述的案情是否有所保留?杨书记对是否查翦临风并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两件事都要让有点心虚,所以他没有说“出了问题我负责”,只是说“现在不是讨论追责的时候”。

听到这里,洪峰大笑:非法经营罪是个筐,朱超决定把自己朝筐里装。这时候,他才确信,余沐生才是他的主要对手。遇到了对手,洪峰高兴,因为有人与之较技,他才不会生出自古英雄多寂寞的感慨来。摸清了朱超的套路,正好有的放矢,少浪费时间,省点精神陪李珏。但高兴之后,他的心又迅速被一种深深的忧郁占据了:公安办案还是有罪推定这一套,佘祥林的案子,赵作海的案子何时才能绝迹?法治社会的进程何时才能加快?

朱超散会出来,又叫住了石勇,交代他明天一上班就到侯市长那里,检查一下他的办公室和宿舍。没有请林波进入专案组,这个问题他不便向侯少东解释,但他知道,侯少东一定还惦记着杨展平的这个意见。虽然他清楚侯少东既不懂公安工作,这时候又把宝押在他身上,不会对此提出异议,但他还是要汇报,当然是以局党委的名义汇报。局党委与局长其实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码子事,但用在不同场合,效果肯定不一样。不便单独汇报的事,自然不能单独汇报,朱超准备在汇报今晚案情分析会的中间插入局党委的意见,这就是目前由公安单独办案,以利于开始工作。

朱超在做出决定向侯少东汇报之前有一个例行习惯,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他需要先向老婆汇报。其实朱超才准备给老婆打电话,老婆丁湘庆的问讯电话已经抢先一步打过来了。

朱超的汇报方案得到了丁湘庆的首肯,丁湘庆表扬他装作无意之间向领导汇报了自己不想单独汇报的事,这很好地保护了自己,领导哪怕内心有点不高兴,也找不到发飙的茬。

丁湘庆其实今晚的兴趣并不在此,所以她在表扬朱超之后,问了一件事,又说了一件事。

丁湘庆问:今天门卫周伯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说什么电视剧组在我们院子前拍镜头,到底是回什么事?

朱超听了一惊,外面没有哪家单位与自己接洽过,内部没有哪个部门向自己汇报过,谁?在拍什么电视?自己根本不知道。

丁湘庆听后说,既然你都不知道,说明与你们关系不大,人家不需要通过你。我是担心是不是省委巡视组的来找茬子的?所以提示你一下。

朱超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丁湘庆想到了,丁湘庆的政治敏感性就是要比朱超强,这也就是朱超不得不服丁湘庆的行的原因所在。要是平时,朱超因为心服口服,对老婆的指示,也就是遵照执行而已,但今天,也许是从北京、海口回来之后,临上大案之前有点兴奋,他心服口不服,想调侃老婆一下,活跃一下气氛,于是说,老婆,你政治素质这么高,政治敏感性这么强,要不是组织上有眼无珠,你至少应该是副厅了。

朱超本是一句玩笑,不想这句玩笑正伤到了丁湘庆的痛处,想起自己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不过是个副科,别人笑话自己不进步这无所谓,但老公一笑,她受不住了,于是她回敬了一句:我要是转去二十年,给你弄顶绿帽子戴戴,说不准如今也混到副厅了。

朱超听了这话,如活生生地咽下了一个绿头苍蝇,心里老大不快,但又不能发作。官场中的级别,生意人的钱财,女人之脸蛋,轻易不要比,比就会生份,谁违反了这个规则,就要受到惩罚,朱超以为夫妻之间就可以开这种玩笑,结果还是挨骂。

丁湘庆最后说了一件事。她说,湘琳现在正帮侯市长陪客,你要向侯市长汇报,最好等湘琳回来之后再说。

姨妹子上次在侯少东那里碰了一鼻子灰,难道丁湘庆一日之间又想出了什么新的花样,姨妹子的事突然之间有了进展?侯少东转弯这么快,说明丁湘庆想的办法绝,她究竟用了什么外交手段?朱超电话里问丁湘庆,丁湘庆只是神秘地一笑,说你回来我再告诉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7章 乃姐牵线出租子宫
丁湘庆在朱超出差北京之前,要表述得更准确,应该还是在国庆之前,她就接到过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老家一个亲戚打来的。亲戚按亲疏关系分三档,一是自然血亲,二是姻亲,三是转折亲。但俗语中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是亲不是亲,不是亲却是亲,远亲不如近邻。这些话说的意思是亲戚亲戚要走才亲。虽然是至亲,但无往来,算哪门子亲?丁湘庆的这个亲戚属于转折亲,若算起来辈份来,要长两辈,是她姨妈的姑妈的叔公,因为丁湘庆的主动,两家互通有无,所以才算是亲戚。丁湘庆一直称之为高嗲,这个嗲方言里读平声,是称呼祖辈用的。高嗲曾经官至济县县委副书记,后来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职位上退休。这个济县,也就是侯少东荣调三沙之前工作的地方,因此,丁湘庆自称与侯少东是老乡,其实并不是真老乡,而是侯少东曾做过她家乡的父母官。在厘清了丁湘庆的亲戚与故乡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介绍她接的这个电话的内容。高嗲电话中只说一件事,这就是国庆期间要到三沙来观光。

在官场混了一辈子,高嗲当然知道人走茶凉这个道理。他之所以打丁湘庆的电话,无非是要三沙市安排接待,但他知道侯少东忙,虽然自己曾经当过侯少东的副手,但他知道,让一个地级市的在职副市长出面接待几个退休的处级干部,这并不合适。而自己在任时,丁湘庆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事他没的少打招呼,在位时放的春风,现在也正是摘果子的时候,所以他才打了丁湘庆的电话。他知道,打了丁湘庆的电话就等于通知了侯少东,他不会让丁湘庆破费,也不需要丁湘庆老公的单位买单。在官场混到退休的高嗲清楚,凡事得师出有名,哪怕是出门耍耍,否则,凭白无故,人家凭什么接待你?出门旅行,总得与自己小圈子的朋友在一起才有乐趣,这就要组团,接待一个旅行团,安排吃住,安排旅行线路,总得破费,让私人破费,欠人家的人情因为已经不在位,没有还的机会,再说我高嗲也用不着去收在位时放的春风,最好买单的苦主当然只有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有这样博大的胸襟。关于这一点,其实老谋深算的高嗲早有安排。早在送侯少东赴任的宴会上,在他的倡议下,济县就与三沙市结成了友好城市,成立了相应机构,侯少东自然是三沙方面的理事长。出钱的叫理事长,负责联络的叫秘书长,这秘书长就是丁湘庆。所以高嗲邀请了几个退休的原县委几大家的好哥们,带着家属,这就扎起了济县老干部赴三沙参加友好城市年会的班子。

丁湘庆为什么早就接到了高嗲的电话而没有告诉朱超?因为在丁湘庆看来,高嗲虽然曾经帮过她一些忙,但到高嗲退休,两人已是两不相欠。出面接待他,也只是例行公事,买单的是三沙市政府,因此没有告诉朱超的必要。但自从那天晚上丁湘琳在侯少东那里受了冷遇之后,面对哭哭啼啼的堂妹,她这才有了新的想法,觉得可以为堂妹制造一次接近侯少东的机会,所以才热心地介入这件事。

那天晚上,朱超安慰丁湘琳一番走后,丁湘庆两姐妹又聊了一会。丁湘庆心里清楚,她这个堂妹自以为学富五车,很是心高气傲,表面上尊敬她,实际上心里并不服她。现在丁湘琳在侯少东那里受了冷遇,丁湘庆认准这正是一个对她进行一场启发式教育的好机会。她开导说,现在商业社会,人人都讲个投资与回报。人家侯市长年轻有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他不图钱,不要说你没钱,就是你有钱,你也没地方送。另外一点,侯市长虽然夫妻两地分居,但从没有闹什么绯闻。说句大实话,光是三沙市,你知道有多少美女绞尽脑汁想着法想上他的床吗?可都没有机会。他帮不帮你,完全就是凭兴趣的事。他因为心里装了事,心情不好,对你不够热情,这是很正常的。要不是你姐夫的面子,你连见面的机会都有,你有什么好哭鼻子的?

这么位高权重的领导,还在两地分居?这在丁湘琳,觉得不可理解。因问:侯市长两口子感情上是不是出了问题?

丁湘琳这一问,还真问到了点子上。侯少东的家事,丁湘庆岂有不知之理?

侯少东之与徐敏,原来也有一段爱情佳话。因为是大学同学,徐敏是干部子女,侯少东是农家子弟,这一段恋情一开始既不被人看好,又遭人嫉妒。但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侯少东发迹之前,徐敏跟着他也确实受了不少苦,两口子的感情自然没得说,但这次侯少东赴任三沙,徐敏却不肯来,表面上双方都是为了工作,其实两人确实在感情上出了问题。因为从工作上来看,徐敏应该是沾了侯少东的光,才混到一个教育局纪检组长,要说她还有多大的政治前途,这都是别人恭维她的话。两人的感情问题不是出在女偷男嫖感情出轨,而是出在两人一直没有孩子这个问题上。在中国,孩子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的事,还涉及到两个家族,社会舆论等等。因为经过医院的检查,问题是出在徐敏身上,所以这徐敏就背负了很重的心理压力,虽然侯少东经常以聪明绝代自嘲,想以此宽慰她,但结果在徐敏的身上起到的效果正好相反。人们说孩子是两口子感情的纽带,没有孩子,两口子确实少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的平台。爱情的保鲜期一过,其实维系两口子之间关系的主要是亲情,没有孩子,这亲情之中就缺少了重要的内容,于是这日子自然就一天淡过一天。所以这徐敏就不愿意随侯少东到三沙来。那她一个人闲在济县又干什么?她忙。她先是忙炒股,实际上也就是借炒股打发时间,她炒的不是股,而是炒的寂寞。因为谨小慎微,怕折本,徐敏炒股整日进进出出,结果光是手续费就亏了不少,更不用说追涨杀跌屡屡失手。直到手上的积蓄亏空,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