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审馨的品秩,高于苏天成,苏天成不过是六品的朝廷命官,朱审馨以前是郡主,按照大明朝的祖制,相当于从二品,之后降为了县主,也是从三品的品秩,比苏天成的高多了,加之这次被封为了诰命夫人,身份更加的尊贵。
按照一般人的礼节,苏天成见到自己的老婆了,还要行礼的,毕竟老婆的品秩,高了很多的,皇亲国戚,威风赫赫的。
可惜苏天成不是仪宾,照样是朝廷命官。
明朝的公主和郡主,士大夫是躲避不及的,谁都不愿意迎娶,谁都不愿意做仪宾,仪宾不准参与朝政,家族中人。也不准做官,这对于士大夫来说。比杀头还难受,所以说,在大明朝,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那就是公主和郡主,都是下嫁给平民百姓的子弟。
历来的文人学子,都称赞这一举动,当然是为了迎合朝廷。称赞皇家的大度,可里面的悲哀,谁不知道,偏偏被人掩饰掉了,公主、郡主和仪宾之间,不能够时常见面,仪宾想到见到公主或者是郡主。需要呈报,得到批准之后,才可以的,见面之后,要拜见公主或者是郡主,这哪里算是夫妻啊。
当初。苏天成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曾经回避朱审馨,他不可能做仪宾。
如今,这件事情解决了,可是。如同苏天成这样的特殊情况,在时下的大明朝。也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苏天成的想法,朱审馨还是住进府邸里面去,这样,自己在县衙办公,身边有春屏陪着,或者是王芙蓉陪着,朱审馨管家,一切都是秩序井然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可惜朱审馨不干,坚决要住进县衙的后院。
人家朱审馨可不是傻瓜,要是住进府邸了,苏天成一般都在县衙办公,休沐的时候,才会回到府邸的,两人见面的时间,肯定不多了,再说了,苏天成的身边,又不止自己一个女人,看看王芙蓉和柳如是,一个比一个漂亮,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乐不思蜀了,自己能够有什么办法啊,不要看自己是县主,又是诰命夫人,但是,在苏天成的面前,不可能那么硬气的,毕竟是自己直接去追求的苏天成。
自小就在王府长大的朱审馨,确实没有多少的花花肠子,对于感情的渴望,也是很简单的,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加之父王在世的时候,疼爱归疼爱,要求也是很严格的,礼仪方面、三从四德的规矩,都是教授了的。
住在县衙后院的朱审馨,很少出去,不是她不想出去,而是出去之后,有些麻烦的,南京毕竟是陪都,这里的官员,知道她的身份,遇见了之后,人家都是要行礼的,这样也显得麻烦,若是想着偷偷出去看看,又怕违背了礼仪,要是被官吏弹劾了,对苏天成是不利的。
所以说,她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苏天成散班回到后院。
可惜苏天成有些忙。
苏天成这个知县,和一般的知县也不相同。
大明朝的知县,很少有机会离开县衙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县衙里面,钱粮、刑名等事情,特别多,难得有时间出去,再说朝廷也有要求,不是特殊情况,知县必须在县衙里面坚守,不允许随意的出去。
可苏天成是另类。
他呆在县衙的时间不多,好多的时候,都出去了,如今正是农忙季节,县衙停止了放告,刑名事宜,基本上没有什么,所以说,苏天成很多的时间,都是到城郊江宁营,有些时候,就在江宁营歇息了。
应天府居然没有意见,什么都不说。
和春屏聊了多次之后,朱审馨总算是知道了,自己的老公,确实不简单,不仅仅是有文采,处理政务,更是如鱼得水,把江宁县治理的非常好。
听到这些,初期的时候,朱审馨很是高兴,可后来就不高兴了,苏天成要是每天都忙于政务了,自己怎么办啊,不能够出去,老是呆在县衙后院,多大的意思啊。
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苏天成好好谈谈。十七岁的女孩子,已经知道不少事情了。
这天,苏天成回到了后院。
朱审馨穿戴的规规矩矩,诰命夫人的装束。
苏天成看着朱审馨,眨了眨眼睛,这诰命夫人的装束,除非是非常隆重的场合,再就是觐见皇上,平时是不会穿的,难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夫人,为什么是这样的装束啊,难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朱审馨很是严肃的点点头。
苏天成挠了挠头,他实在想不起来,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妾身和夫君大婚一月的日子。”
苏天成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种先大婚、后恋爱的日子,他的确有些不适应,回到了江宁县之后,因为事情太多了,所以说,和朱审馨在一起的时间,确实不多,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训练好江宁营的军士,他在江宁营的军营里面,歇息了好几天,有些时候,回到县衙,也因为过于的劳累了,洗漱之后,倒头就睡了。
对朱审馨的关怀,的确是少了一些。
“小馨,我知道了,这都是我的不是。”
朱审馨怔了怔,眼睛里面,已经可以看见雾气了。
苏天成站起来,走到了朱审馨的身边,轻轻的抱着朱审馨,嘴里嘟囔着。
“你这诰命夫人的装束,也太多了,我抱起来都不方便。”
本来快要落下眼泪的朱审馨,忍不住笑了,可惜眼泪也跟着出来了,她靠在苏天成的怀里,什么都不说。
夜晚,两人就寝之时,难免一番激情。
这一次,朱审馨感觉到特别的满足,她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怀孕,早日有了孩子,这样苏天成就有后了。
“夫君,妾身总是呆在家里,都感觉到有些烦闷了。”
“那还不简单,出去走走看看啊,江宁县还是不错的,还可以到上元县去看看啊。”
“妾身不敢啊,妾身怕出去了,违背了礼仪,有人弹劾了,夫君跟着要吃亏的。”
苏天成忽然有些心酸,他的确没有想到,十七岁的朱审馨,居然能够想到这么深远,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影响到他的事业,以前总以为,朱审馨是有些任性刁蛮的,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这样,皇家或者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同,表现出来的素质,确实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任何的朝代,都是如此。
大明朝的皇亲国戚,表面上看来,是无比风光的,其实内中的苦楚,有谁能够知晓,朱审馨算不错了,离开了太原,跟着自己到了江宁县,今后还可以跟着,到更多的地方,其余的公主和郡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看来,自己迎娶到朱审馨,确实是荣幸的,苏天成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全新的认识,他和朱审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
男人只要在乎女人了,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穿越到了大明朝,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卿卿我我,那就只能是在大婚之后,培养彼此的感情,朱审馨已经开始为他苏天成考虑了,他也必须要想到朱审馨今后的生活。
世俗的看法,苏天成不是很在乎,将女人憋得死死的,其实就是一种最大的歧视,他苏天成的女人,大体上还是要遵循诸多的世俗,但某些方面,是完全可以突破的。
就说这出去散心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忌讳那么多,该出门的时候,还是要出门,老是呆在家里,迟早是憋出病来。
“你想着出去散心,就出去看看,老是憋在屋里,也不是办法,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不好,江宁县还是不错的,我都差点忘记了,你到了江宁县,还没有出去走走看看,哪天休沐的时候,我带着你,专门出去走走。”
朱审馨忽的一下子扑在了苏天成的胸脯上。
“夫君,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你自己也可以出去看看,春屏、王芙蓉和柳隐,对南京城,都是很熟悉的,你可以叫她们,跟着你一起出去走走,府邸有专门的护院,跟着你们一起。”
朱审馨匍匐在苏天成的胸前,默默的点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故人来(1)

周康到达江宁县,已经是六月中旬了。
周延儒辞去内阁首辅职位之后,心情很不好,不愿意在京城逗留了,打算直接回到老家宜兴,看见这样的情况,身为管家的周康,当然是要陪着自家老爷,首先回到老家去的。
这一来一去,时间也耽误了。
好在宜兴属于南直隶管辖下的苏州府,这里距离应天府,也不是很远。
回到宜兴,周延儒想起来以前的安排,催促周康,马上到江宁县去,拜访苏天成,看看苏天成是什么态度。
回到了家乡,周延儒的心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被温体仁排挤出了朝廷,他虽然怨恨,但也不是特别的沮丧,朝廷的人事变动,纷纷攘攘,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今后,自己还有机会,再次的进入朝廷,甚至再次成为内阁首辅。
他想到的,是另外的事情。
温体仁的能力,周延儒是清楚的,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人,不客气的说,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依旧不可能做出来多大的成绩,想想自己上任的时候,也是怀揣雄心壮志,可惜事与愿违,最终灰溜溜的离开了。
到了这个时候,周延儒甚至可以断定,不管温体仁能够担任多长时间的内阁首辅,最终的结局。和自己不会有什么区别的。
可时间过去了,朝政耽误了。那就是大事情了。
大明朝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四处作乱,北方的农民,衣不果腹,不断的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中间,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南方。何况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自我反省的好处,就是能够发现问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周延儒忽然感觉到,苏天成可能成为大明朝的擎天巨柱。
所以说,他急切的想着,让周康去见一见苏天成。看看苏天成是什么态度,若是苏天成的表现,真的是自己预想的那样,那么,在合适的机会,他还是想着。向皇上再次举荐苏天成的,这样的人才,老是担任知县,可惜了。
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再次来到江宁县。周康惊奇的发现,江宁县有了很大的变化。县城内的店铺增加了,临街的房屋也增加了,好些房屋,都翻修了,商铺的生意都很是不错,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尽管是酷暑季节。
按说这样的时候,应该是清闲的时刻,生意疲软,这个时候,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马上就要秋收了,越是这样的时候,农民越是难以坚持,可在江宁县,看不见这样的情况,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明显可以看到,有些人是农民。
看到几处尚在建设的房屋,周康有些好奇。
他走过去,对着一位农民模样的中年人开口了。
“这位大哥,这大热天的,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啊?”
中年人看了看周康,路出了憨厚的笑容。
“看您的样子,就是大户人家的,可能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吧,县里好多的老爷,都重新翻修店铺了,我们都是来帮着做事情的。”
周康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跟随周延儒这么多年,他还是知道一些基本情况的,马上就要秋收了,进入最为忙碌的时节了,这个时候,农民应该是在家里做准备的,要是到县城来,给士绅富户以及商贾翻修店面了,家里的农活怎么办,再说了,这种情况的翻修,一般都不可能有工钱的。
“现在是农忙时节,你们都到县城来做事情了,家里的事情,怎么办啊。”
看见周康的神色不好,中年人有些着急,脸色也有些红了,他大概以为,周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