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农忙时节,你们都到县城来做事情了,家里的事情,怎么办啊。”
看见周康的神色不好,中年人有些着急,脸色也有些红了,他大概以为,周康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到这里来了解情况的。
“这位老爷,您可说错了,秋收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回家去的,最近这几天,忙着赶工,就是想着早点做完的。”
“哦,你们这样做,有工钱吗?”
周康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看您说的,怎么可能没有工钱啊,这样的好事情,上元县的好多人,都想着来做啊,不过知县老爷说了,县里的店铺,翻修的时候,一律要招募本地的农户,好多的店铺,都翻修了,工钱很高,管吃管住,每天还有一钱银子,要不是找到这些事情做,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啊,现在好了,马上要收割粮食了,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岂不是很感谢知县大人吗?”
“岂止是感谢啊,我们好些人都想着,收割粮食之后,给知县老爷念佛的,家家户户都要立牌坊,要不是知县老爷关心,我们都活不下去了。”
“你为什么这么说啊?”
“前年和去年,地里遭灾了,没有粮食吃了,大伙儿都感觉,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知县老爷来了,开始整理官田,我们好多人都参加了,一天一钱银子的报酬,还管饭,一个多月下来,大家都拿到了好几两银子,生活有着了,我们都说,这是皇上知道我们的苦楚,派出来青天大老爷,救了我们啊。”
周康有些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说,知县大人要求大部分的商铺,都翻修店铺,找到你们做工,给你们工钱,这样,你们就能够度过难关了,是这个意思吗。”
“可不是,就说我们村里,今年没有一户人家饿肚子的,只要家里有人出来做事情的,都找到银子了,就说家里没有青壮的,只要里长和甲首出具了证明,家里的女人也可以出来做事情,一样拿到银子的。”
“哦,这是好办法啊,不过县里的商铺,能够承受吗?”
“看您说的,你是真的没有到江宁县来啊,我都做了好几家了,东家生活供的好好的,就说催促我们,早点做完,他们的生意好着呢,都不愿意耽误太多的时间了,要不是店铺太小了,不合适了,他们也不想翻修的。”
周康有些不明白,这些店铺,生意为什么会突然的好起来啊,难道苏天成有什么魔法吗,这可不是动嘴皮子,就能够做好的事情。
“如此说来,知县大人真的厉害啊,能够让商铺的生意,如此的红火。”
“老爷,您说的这件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现在,我们偶尔也买些点心之类的,上次,我还买了一两茶叶,家里的老人娃娃,也尝尝鲜,您也可以买一些尝尝的,真的是很好的,秋收以后,卖了粮食,我要多买一些。”
周康大为吃惊,农民能够买这些东西,他是第一次听说了,北方的农民,吃饭都困难了,想着购买点心和茶叶等东西,简直是奢侈了。
“哎呦,你也买点心和茶叶啊。”
中年人脸上的笑容,还是有些憨厚,但显得有些不高兴了。
“有银子了,当然要买些点心了,要不然挣银子干什么啊,知县大人都说了,银子不要收起来,要拿出来用,知县老爷免去了我们的赋税,说是秋收之后,大家留足了口粮,其余的粮食,都要交易,知县大人保证了,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的,有多少,知县大人收多少的,您看,知县大人都这样为我们考虑了,我们怎么能够不支持啊。”
周康不是笨蛋,他很快有些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大家都来买东西,商贾赚取银子了,于是开始整修铺面,雇佣农民,农民手里有银子了,就可以继续购买商品了,这样循环下去,商贾赚取更多的银子,农民也能够丰衣足食。
妙啊,这样的办法,苏天成居然能够想出来。
周康有些激动了,这真的是好办法啊,他想的有些简单,要是能够将这样的办法,推广开来,岂不是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惜他没有学过政治经济学,不懂得有些基本的道理,再好的点子和办法,想着推广出去,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的。
至于说中央控制了货币,控制了经济命脉,才有可能真正的开始富强,这等的道理,他更是不知道了。
但江宁县的巨大变化,触动了他,他想着尽量快的见到苏天成了。
到了县衙的门口,周康有些担心了,要是苏天成不理睬自己,该怎么办啊,如今自己可没有什么身份了,自家老爷已经辞官了,回归故里了,在家乡的时候,根本无人上门拜访,现在,自己想着去见苏天成,要是苏天成端出来了架子,自己可真的不好办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周康在外面徘徊了好一会,他越来越矛盾了。
周康的犹豫,引起了县衙门口衙役的注意。
衙役的办事风格,早就发生变化了,以前面对老百姓的时候,都是带着吼声说话的,对于县里的士绅富户,则是卑躬屈膝,可自从常例银子发放之后,要求就不同了,用四个字概括,叫做不亢不卑,特别是对待寻常百姓,一定要态度温和,否则是要受到训斥的,弄得不好,还要丢掉饭碗的。
看见周康在县衙外面徘徊,衙役准备上前去问问了,看看周康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得到县衙的帮助。

第二百四十章 故人来(2)

衙役上前之后,发现周康的气质,还是很不错的,这一下,衙役更是不敢怠慢了,很小心的开口了。
“请问这位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看见衙役恭谦的态度,周康没有觉得什么奇怪的,这样的场景,他见得太多了。
“我想拜访一下江宁县知县苏大人。”
“先生可否说一下名讳,我们也好通报啊。”
“哦,你就说有位姓周的故人,前来拜访苏大人。”
衙役点点头,请周康稍等,自己进去通报。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周康想的很多,老爷的意思,他还是明白的,无非是想看看,苏天成是不是有着趋炎附势的性格,其实这朝廷的官员,谁没有这样的心思啊,虽然这话不能够说绝对了,但自己接触到的官员,基本都是有这样的性格的。
很快,周康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县衙的门口。
他忽然有些激动了,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仿佛是发现了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苏天成能够到县衙的门口来,这样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原来是周兄,真的是故人来啊。”
“苏大人如此的盛情,在下不敢当,早就想着来拜访的,可一直都有些抽不开身,府里的事情很多。”
“苏兄请进去说。”
苏天成带着周康,直接到了三堂。
周康更加的吃惊。其实他和苏天成,统共也没有见过几次。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见面,那个时候,苏天成到京城参加会试,已经显示出来不亢不卑的气质。
江宁县一定收到邸报了,苏天成也知道,周延儒已经辞官了,无权无势了。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还能够进入三堂,可见苏天成的认识,确实不一般。
落座之后,周康拱拱手,主动开口说话了。
“在下专程来拜访苏大人,显得很是唐突了。”
“周兄可不要这么说。周大人虽然是辞官了,可还是我的恩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是不敢忘记的,至于说朝廷里面的事情,我远离京城。好多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不敢妄下结论,周大人身为内阁首辅,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操劳了这些年。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歇息一段时间,未尝不是好事情啊。”
周康看了看苏天成,他没有想到,苏天成说话,如此的直接,根本就没有什么遮掩的。
“难得大人这样看啊,我家老爷辞官之后,不愿意留在京城,已经回到家乡去了,这世态炎凉,在下是体会深刻的。”
“周兄如此的认识,我倒是要多嘴几句了,这官场商场,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都说,商贾是见利忘义的,无利不起早,官场何尝不是这样,周大人身为内阁首辅,门庭若市,若是说来拜访的众人,大家都没有想法,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也是不现实的,自古以来都说这样,谁都不能够免俗啊。”
“大人说的很是有道理啊,不过在下有些奇怪,这一年时间以来,大人从来没有主动拜访过我家老爷,大人曾经在年初的时候,到了京城,难道说大人的认识,有些不同吗。”
周康确实会提问,直接指到了关键的地方。
“宰相门人七品官,周兄真的是厉害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若说与周大人之间,追求君子之交,这话可不敢说出口,托大了,不过我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同的,个中的原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还请周兄见谅啊。”
“大人客气了,大人如此的爽快,在下实在是没有想到啊,先前在江宁县县城内,四处看了看,在下是万分佩服啊,大人治理下的江宁县,民众富庶,可谓是路不拾遗啊。”
“周兄万万不要这样说,江宁县达不到那样的标准,我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江宁县本来就是富庶之地,京畿之地,怎么可能太差,要说我也是顺其自然罢了。”
周康很聪明,这个话题,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毕竟不是朝廷官员,而且身份很是特殊,和苏天成两人议论施政事宜,肯定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样的时刻,谈论任何的话题,都显得有些尴尬,能够见到苏天成,得到这样的态度,已经达到目的了。
闲聊了一会之后,周康起身告辞,苏天成没有挽留。
周康离开了县衙,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渠清泽进入了三堂。
“大人,刚刚来的客人,可是周延儒大人的管家周康啊。”
苏天成看着渠清泽,点点头,没有说话。
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习惯了,渠清泽的身份特殊,任务也是特殊的,他很清楚,而且也很好的利用了渠清泽这样的一条线,有些事情,可以很快的禀报皇上,要不然,依照他的身份,还没有这样的机会。
“大人可要谨慎啊,周大人刚刚辞官,回到了家乡,苏州府,距离应天府,本就不远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周大人,这样的时候,周康来拜访,下官以为,不见是最好的,幸好周康很快就离开了,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渠清泽说出来这些话,的确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的。
不过,苏天成必须做出来一些解释,这里面牵涉到为人,牵涉到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渠大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了,所以说,有些话,在你的面前,我还是要直说的,否则就是不够朋友了,朝廷里面的争斗,永远都是存在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在这样的斗争里面,必然有胜败,所谓成王败寇,这些我们暂且不去议论,但在如何对待个人的事情上,我觉得还是要有自身的主见。”
“周大人是我的恩师,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是要尊敬的,莫说周大人辞官归家了,就算是周大人被关押起来了,我照样是要去看望的。”
“我认为,做人和做官是两回事,虽然无法完全割舍开来,但两者不能够完全等同,做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世的,如果说在人家做官的时候,去巴结讨好,人家辞官之后,过河拆桥,这样的做法很不好,至少表现出来,个人的品质,就是有瑕疵的。”
“我有些担心的就是,有些官吏,认为这是正常的情况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危险的,让人的品行,不知不觉的发生着变化,让朝廷的风气,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