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9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就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礼仪,早朝就是重点商议事情,至于说重大的事宜,可以在早朝之后。皇上与诸多的丞相商议。
辰时,苏天成准时出现在了乾清宫。
尚未等到朱审烜开始禀报事宜,苏天成就直接开口了。
“今日的早朝,其余的事情不用商议,朕早就说过了。寻常的事宜,不需要拿到这里来商议。否则诸位爱卿不用动脑子,都是朕来思考了,你们跟随朕的时间不短了,应该清楚朕的习惯,除非是牵涉到朝廷的重大事宜,重大的开支,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包括部分知府的任免,其余的事宜,丞相、都御使和六部尚书商议就可以定下来了,早朝的时候,通报情况,没有异议就直接执行。”
朱审烜楞了一下,看着苏天成。他的压力太大了,皇上的确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的大事情,都是他与杨嗣昌、范景文、张溥等人商议决定下来的,这在大明朝廷是不可能想象的,至少皇上要担心被架空了,但权力意味着责任,朱审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就是休沐的两天时间,府邸里面也是太多的官吏。不要说他朱审烜,其余的丞相是一样的,就连专门负责军队的洪承畴和负责刑部的渠清泽,也是忙得透不过去,相反,看看皇上,优哉游哉,根本就看不出来累的样子。
这就是命,没有办法。
朱审烜需要汇报的事情,还真的没有很多的大事情,要说这段时间过去,很大的大事情都忙过来了,暂时没有太大的事情需要办理,征伐后金鞑子恐怕是最大的事情,但辽东尚在稳固的过程之中,兵部尚书、都督卢象升已经代表朝廷,直接到辽东去了,目的就是整合辽东边军,裁撤多余的军士,同时部署江宁营的将士进驻辽东。从这个情况来看,恐怕一时半会是不会征伐后金鞑子的,再说府库里面的银子也不足以支撑了。
看见了朱审烜的表情,苏天成知道,没有什么大事情需要商议,他需要再次提出来创办银行和统一发行纸币的事宜了,其实这是苏天成认为最为重要的事宜,但一直得不到朱审烜、杨嗣昌和范文程等人的关注,大概他们还不清楚银行的真正作用,以为和商贾创办的钱庄是差不多的。
“朕提到的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的事宜,筹备如何了。”
这个问题是抛给朱审烜的,其实苏天成清楚,众人都还没有考虑这个事情,因为册立太子和拜祭天地仪式等的事情,暂时也考虑不到这些重大的事情。
朱审烜的脸有一些红了,他的确还没有认真的考虑,统一发行纸币的事宜,是他和苏天浩直接负责的,不过这样的事情,难度太大了,在王朝成立的初期,就考虑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皇上,臣这段时间忙于其他的事情,尚未来得及考虑发行纸币的事宜,臣也认为,王朝成立之初,以稳定为主,过早的发行纸币,恐怕对朝廷有着很大的影响啊。”
苏天成站起来了,走下台阶。
“朕知道你们不理解,这里面蕴含的道理是很多的,统一发行纸币,其实对朝廷是有着很大好处的,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但基本上都失败了,甚至动摇了王朝的统治,朱大人刚刚说了,大晋王朝刚刚成立,突然做这么大的事情,恐怕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这种考虑在预料中,没有什么奇怪的。”
“朕说过了,今后的朝会,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就算是指着朕的鼻子说话,朕也不会在乎的,诸位虽然没有开口,但朕以为,你们恐怕也是想着,朝廷统一发行纸币,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这里面的道理,朕简单说一下,统一发行纸币,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朝廷的控制是很大的,若是滥发纸币,导致了货物价格的上涨,吃亏的是老百姓,出现这等的情况,对于朝廷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导致朝廷的灭亡,此外,朝廷若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发行货币,也是会遭遇到很大麻烦的,老百姓手里拿着纸币,却买不到商品,岂不是要造反了,既然决定发行纸币了,那就要根据朝廷的实际情况,看看能够发行多少的货币,看看什么时候应该要增加货币的数量等等。”
“纸币的好处,朕需要重点强调,发行了统一的纸币之后,老百姓的出行和购买商品,都要方便很多的,这对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西域各国与我大晋朝廷交易,同样需要按照我大晋朝廷发行的纸币来结算,也就是说,货物交易的价格,是由我大晋朝廷的纸币来控制的。”
……
苏天成说了好一会,有关货币发行的作用,他不可能完全说清楚,毕竟不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不可能完全理解货币的作用,但使用纸币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作为最为强盛的王朝,大晋朝廷完全可以通过发行纸币的方式,开掠夺世界上的财富,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其他的商品货物,一律都是按照大晋朝廷的纸币来进行结算的,这就不需要真正的用战争来征服和掠夺了。
银行就更不用说了,一旦大晋朝廷创办的银行兴旺起来了,估计全世界的金银珠宝,都要朝着这里集中的,谁都想着将自家的财富,存到一个令人放心的地方,银行另外的一个职能,就是推行大晋朝廷统一制定的纸币,这样纸币就能够在世界各地流通了,带给大晋朝廷的财富是巨大的。
苏天成相信,一旦银行创办起来了,统一发行纸币了,巨大的作用会马上体现出来,到时候,难以接受这些变化的,恐怕就是在乾清宫的诸位文武大臣了。
皇上做了解释之后,众人总算是明白了,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是必须要办理的事情了,皇上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可能动摇了。
讨论的话题,很快转移到这方面来了。
众人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支持的,人数少得可怜,也就是户部尚书苏天浩与户部右侍郎宋思军,而且能够做出来一些解释的,还就是宋思军,至于其余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对的,或者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不反对,但认为全面铺开有很大的难度,是否在京畿之地和山东、南京等地首先创办试点,若是成功之后,全面铺开。
宋思军毕竟是商贾出身,和皇上多次探讨了银行的作用与统一发行纸币的作用,深知做到了这两点,大晋的商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朝廷从中获取的利益,将是巨大的,故而是完全支持的,并且不同意创办试点,认为这样的事情,必须全面铺开,开始的难度也许大一些,但对于后面是有利的。
(本书计划于五月底完本了,新书筹划了很久,终于开始动笔了,暂定名为《铁血穿越》,计划在六月份开始上传,希望得到读者大大继续的支持,我也相信,新书一定能够克服本书不少的缺陷的。)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2)

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需要有理论上的支持,这是肯定的,不过这方面的理论,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之中诞生,若是想着在创办之前,就拿出来一套健全的理论出来,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很多的经营手法与相关的理论,也需要慢慢进行改进,最终慢慢臻于完善。
苏天成与宋思军的交谈相对多一些,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首先牵涉到的就是商贸,而且对商贸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宋思军一直都是在经商,而且充分扮演了官商结合的角色,所以对这些情况应该是熟悉的,也是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的作用。
宋思军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创办银行,他这个户部右侍郎,基本不管其他的事情,包括商贸事宜,都移交给其他人了,重点的精力就放到了创办银行方面。
宋思军毕竟不是一般人,他很快提出来了两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也就是让更多的朝廷官吏明白创办银行和发行纸币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各级的官府倾尽全力在大晋各地铺开,第二个建议是总结出来创办银行和发行纸币最为主要的作用,要让商贾和老百姓都明白这里面的意义,便于在推行的时候,阻力小一些的。
这其实也是苏天成重点考虑的问题,说到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这里面都牵涉到一个信用的问题,银行肯定是要开展借贷业务的。借钱不还的情况,肯定令银行走入死胡同。纸币的发行,必须是以朝廷的财力作为信用保证的,若是朝廷无节制的发行纸币,引发的经济上的灾难,足以颠覆整个的王朝。
但是在理论上面做出来总结,苏天成还真的不行,他内心是明白的,但无法系统的说出来。无法用一整套的理论来阐明这里面的重要性。
其实不要说苏天成,就算是几百年之后,有关货币的争论,也是大量存在的,就算是金融方面的专家,说出来的也是多种多样的道理。
譬如说理论认为,货币没有任何的价值。也不产生价值,只是在用于交易的时候,才有价值,但也有理论认为,货币是有价值的,就连这种最基本的争论都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就不要说很多高深的理论了。
总结银行和纸币作用的事宜,自然是宋思军去忙碌了。
宋思军也是了得,利用自己熟悉商贾的身份,召集了好一些在大商贾商议这件事情,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撰写出来了一份奏折,交给了苏天成。
苏天成看完奏折之后。内心是真的服气了,谁说大晋朝廷没有人才啊。
四月二十日,大朝在皇极殿举行了。
皇极殿是举行各种大型典礼活动的地方,一般来说,能够在皇极殿举行的典礼,都是具有很大规模的,参加的人原则上是京城里面七品以上的官员。
大晋朝廷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朝会终于在皇极殿举行了。
这次朝会主要的内容,就是苏天成讲课,阐述创办银行和发行纸币的重要作用。
其实皇上坚持要创办银行和统一发行纸币,朝中的官吏都知道了,只是观点一直都没有能够统一,归纳起来,反对的还是居多的,只不过皇上的睿智,令所有人心服,他们都认为,只要是皇上坚持的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是好事情的,至于说为什么会成功,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钻研的人不是很多。
今日早朝的目的,众多的官吏也是清楚的,礼部早就做好了准备,好几个负责唱旨的官员,做了好长时间的准备。
所谓的唱旨,也就是将皇上所说的话语,大声的念出来,因为在皇极殿的早朝,参与的朝廷官员太多了,皇上的话语,不是每一个官吏都能够听到的,故而唱旨的官员,保证每一个参加早朝的官员,都能够听见皇上的旨意。
三品以上的官吏,悉数都在皇极殿大殿里面,四品到七品的官吏,则是站在大殿之外。
苏天成进入到皇极殿之后,诸多的官员都行跪拜礼了,其实这个仪式,本应该在中极殿就进行的,但皇上免去了那道仪式,在中极殿跪拜了,还要来到皇极殿,所有的文武大臣再次的跪拜,没有这样的必要,皇帝的威严不需要靠这样的仪式来巩固。
跪拜仪式结束之后,苏天成站起身来,慢慢从金銮殿上面走下来了。
一边走,苏天成一边开口了。
“朕今日所要讲述的这些道理,还要感谢户部右侍郎宋思军啊,朕相信,今日朕说出来这些道理之后,诸位就能够明白创办银行与发行纸币的重要作用了。”
“朕首先举个例子,譬如一个大家庭,兄弟十人,长大之后都分家了,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