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薛郡出兵?”

章想了想,轻轻点头:“倒也是个好主意。只是如今战局烂,咸阳政令难以在各实行。

王恪这个人很精明,只怕……而且,他和刘+似有盟约,只怕未必会同意出兵吧。



冯敬一笑,“少府大人,他刘+可以合纵,难道少府就不能连横?”

“啊?”

“只要少府大人能给我足够的权限处置此事,敬愿效仿苏秦张仪之事,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那王恪出兵。”

章地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冯敬果然是忠直之人,不愧去疾之后。

你冯家之事,陛下早有悔意。如果此次你能够说服王恪,出兵攻打彭城,我愿全力保奏,请陛下为冯家平冤昭雪……冯敬,我大秦如今风雨飘摇中,彭城一事,章就拜托于你了!”

“冯敬,定不负少府大人之命!”

他上前一步,从章手里得了令符,插手一礼之后,转身大步向屋外走去。

可是在走出大堂的那一刹那,冯敬却突然一滞,停下脚步,扭头看了一眼。章邯此时正在低头处理公文,并没有注意到,冯敬眼中闪过的一抹不舍之意。

“少府大人,您多保重!”冯敬在大堂外,又深施一礼。

章邯笑呵呵的摆摆手,“速去,速去,莫要婆婆妈妈,我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一一处理呢。”

冯敬这一次,没有再犹豫。

他站直了身子,昂首阔步向外行去。

少府大人,难道您还没有看明白吗?嬴氏在一日,那阉奴在一日……我大秦之未来,又从何谈起呢?

第三0二章 … ~长征(二)~

光明媚,照耀大地。 

刘+在彭城门外,与前来接收彭城的魏国宰相周市,洒泪而别。

“君侯何不留在泗水郡,与我等共谋大事呢?”

周市颇有些不舍的拉着刘+的手说:“北疆苦寒,且一路险阻重重。又有胡祸肆虐。东胡人,月氏人,蠢蠢欲动,只怕未必会有安宁。君侯留在这中原腹地,正可大展身手,何必远行?”

“周大哥,我想要走,实在是中原,容不下我啊!”

刘+叹了一口,脸上看似真诚无比,可心里面却嘀咕:若留下来,只怕你们又该坐卧不安了吧!

“!”

周市一脸沉重,点点头,表解。

事实上,刘+这河水以南,很难有大作为。

而且一旦他真的有了大作为的候,楚军也好,魏军也罢,还有齐人,也不会放任他做大。

周市只是不舍刘+这一身地才华。却要远赴北疆。未免有些可惜了。

不过也好。远赴北疆。虽苦寒些。但总好过被群狼虎视。内心深处。如果不是自己一家身受魏国恩典。只怕也会选择跟随刘+而去吧……毕竟。如今这泗水郡。是越来越乱了。

“阿+兄弟。一路保重啊!”

刘+点了点头。“周大哥。可有打听刘季地下落?”

周市一怔。“倒追查过一段时间。当初咱们拿下沛县之后。听说他带着残兵败将。逃过了泗水。之后曾在薛县附近停留过几日。但很快就撤走了……神出鬼没地。目前也不清楚他地踪迹。”

刘+压低声音道:“周大哥。这刘季是个人物。你当需小心才好。咱手夺了他地老家。只怕他现在。心里不服气地很呢……他手底下有一帮子人。屠子他们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迟早会复起。那时候。我已远赴北疆。周大哥恐怕就要成为他首先报复地对象。不可不防。”

周市嘴角一撇,没有往心里去。

刘季,不过一无赖子罢了,能成的什么气候?

刘+看周市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有往心里去……不过他该说地已经说了,周市怎么做,就看他自己的了。

“周大哥,我就一句话!”他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有一天,见到那刘季之后,别和他废话,抢的先手,把他弄死。否则,一定会遗祸无穷。”

“我记下了!”

周市笑了笑,用力点点头。

他和刘+用力的拥抱了一下,“四月之前,还请君侯撤离沛县。”

“这个……自然!”

刘+嘴角抽搐了两下,心里骂道:妈个巴子的,刚才还热泪盈眶,依依不舍,这一转脸的工夫,就惦记着让我让出沛县了……这老周也算是练出来了,一手翻脸不认人的功夫,确实精湛啊。

周市拱手,翻身上马。

+夫人和吕等人,两天前已经在吕释之和刘巨的保护下,前往沛县。

想必现在,应该抵达了吧!

刘+只带了李必骆甲两人,率骑军最后撤离。灌婴则带四百楼仓骑军,赶往巨野,与彭越汇合。

这一站连着一站,必须要准备妥当。

刘+现在有点明白了,三国演义里那刘备带着几十万人从新野撤离,是何等痛苦地一件事。

只两万人而已,吃喝拉撒,可都要考虑的面面俱到。

若非身边有曹参襄强这些人,刘+只怕早就被这些事情愁死了……

“君侯保重,一路顺风!”

“老周,你也多保重!”

刘+在马上捧旗拱手,然后和李必骆甲等人撤离了彭城。

周市在彭城门外,目送刘+等人的背影消失,总算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彭城到手!

接下来,留县、沛县再一到手,这魏国就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

“秦同!”

疾驰三十里后,刘+等人放慢了速度。

骆甲和李必各带二百骑军压阵,刘+突然勒马,轻声唤道:“那仓鼠已经到位了吗?”

秦同暂时没有什么事,所以留在刘+身边,处理一些简单地公文。闻听刘+询问,他连忙催马上前,拱手道:“君侯,昨日凌晨,仓鼠派人送信过来,说已经安顿下来,一切都正常。”

“陈婴那厮如何?”

“呵呵,似乎不甚得意。”秦同黑口黑面,难得挤出一抹笑意,“项羽对他擅自出兵好像不太满意,不过并没有怪罪他。项梁已抵达楼仓,对陈婴倒也没有为难,依然很重用他……随项梁一起抵达楼仓的,还有一个叫范增的人。仓鼠说,项梁对这个范增,似乎是非常地尊敬。”

“”

刘+这心里,陡然一缩。

范增也出现了吗?

这位历史上,项羽身边的第一智囊,被项羽尊为亚父的人,终于也出现了!

“这个范增,据说曾经是楚国的官员。”秦同说:“仓鼠险些被他看出了破绽,不过好在公叔先生准备好了说辞,所以才没有出事……只不过,仓鼠在近期内,怕是难以展开行动。”

刘+阴沉着脸,点点头。

“通知仓鼠,就说一切以保证自身安全为主,不可冒然行动。”

“!”

秦同应了一句,然后又说:“不过仓鼠提到了一个情况。”

“讲!”

“项羽身边,现在多了一个名叫韩信地人,似乎也是个厉害的角色。项羽对他很看重,据说已参与军帐议事。他在徐县时救过龙且,所以龙且对他也很佩服。此次龙且攻打下,这个韩信,就是

军师。”

刘+一怔,脱口道:“韩信?”

“正是!”

这个白眼狼终于出现了吗?

刘+心里,然生出一股杀机,不自觉的握紧了赤旗。

不对,韩信怎么到项羽那边去了?根据历史,他就算是跑,也应该去跟随刘邦才对嘛。

乱了,好的有点乱了!

刘+想了想,轻声道:“吩咐鼠,多留意韩信这个人。”

“喏!”

刘+的脑子,乱成了一团麻。

他有点想不出来,这项羽如果重了韩信地话,会是什么样的局面?说准,这还真地说不准了!

只不过,刘+不知道,历上地韩信,并不是一出山就跟随了刘邦。

事实上韩信先投了项羽,后项羽帐下不得志,所以才转投了刘邦。一开始,韩信在刘邦帐下也不被看重,甚至还逃走了。从而也引发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地美名,才有了登台拜将。

哈,乱吧,最好更乱一些!

刘+突然笑了,嘴角翘,心道:反我不趟这浑水,等你们斗得你死我活,我再来收拾残局。

想到这里,他不再为这些事情烦恼,一催战马,大声说:“加快速度,今晚务必抵达留县。”

————————————————

与此同时,薛郡鲁县府衙中,王恪迎来了一个人。

此人身高八尺,相貌清;。文雅中,透着一股子威武之气,颌下长髯,飘洒于胸前。

“王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他手捻长髯,淡定的笑道。

在他对面,王恪似乎有些犹豫,眉头紧蹙,沉吟不语。

“先生,非是我不愿意投降。如今老秦之局势烂,咸阳二世昏庸无道,我早有心另投明主。

只是,我与齐田,有不共戴天之仇。齐王田,被我屡次击溃,甚至丧命于我手中。今新王复立,乃是田之子。我若投降,田荣田假,又岂能容我?只怕到时候,他会立刻翻脸。”

“齐王?”

先生不由得笑了,轻轻摇头,“王公,其并非是要王公降齐,而是请王公投于楚王麾下,共谋大事。”

“楚王?哪个楚王?”

“当然大楚氏之后地楚王!”

王恪一听,眉头皱的更紧,连连摇头说:“这怎么可以?这薛郡在齐鲁之,治下也已齐人为多。我怎可能不投齐王,反投楚王呢?再者说了,您说的楚王,我从未听说过。我只听说,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如今统兵在泗洪,正与章邯鏖战,我投了楚王,又有何好处呢?”

“王公也说了,您与齐田有杀兄杀父之仇,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您。

而且,田荣如今新剿灭了田假,齐国正处于混乱之中。而我王则不同,乃真正的大楚王裔。

且有荆楚十八家后人辅佐,又有故楚令尹之后相助。只要登高一呼,项梁必会欣然来投……嘿嘿,您也知道,那项梁刚得了楼仓,如今正是兵强马壮。章邯,只怕是难以抵挡啊。

我王乃爱才之人,有王公相助,定然非常高兴。待我大楚天兵席卷山东,攻入关中之时,就是王公封王之日。王公也是明白人,当早作打算才是。其今日前来,全为王公考虑。”

“这个……先生可保证,楚王不会找我麻烦?”

“楚王怎会找您的麻烦,王公大名,楚王是知道地……到时候王公过去,大王高兴怕还来不及呢。”

王恪闻听之下,也不禁颇有些意动。

“但不知,楚王要我如何做呢?是不是立刻打出楚王的旗号?”

“这倒不急!”食其微微一笑,“事实上,其今日前来,还有一件事,乃是受沛公之托,请王公帮忙。”

“沛公?”

“沛公乃是我王同宗,荆楚十八姓之后裔,正经的楚国王室,甚得楚王信赖。”

王恪点点头,只是觉得‘沛公’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但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路的高人。既然决意要投楚王,那和这位沛公打好关系,肯定是不可少的。于是,王恪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但不知,沛公要我做何事?”

“王公可认得那泗水都尉?”

王恪一怔,“当然认得。当年我和广武君,曾一同平定三田之乱,如今还结成了盟友呢……听说他已经让出楼仓,集结在沛县附近。有传闻说,他准备率部北上,撤离出山东战场。

说起来,二世昏,有广武君这等人物,却不能用。去年登基时,还发出诏令,要杀了广武君。也幸亏了陈胜吴广起事,才使得这件事没有进行。各路溃败时,唯有广武君获取大胜……”

“看起来,王公对这位广武君,非常敬重?”

“敬重倒也说不上,只是爱惜他才华耳……如今,这能文能武地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