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叔田叔,咱们不用泥范。”
    关田二人一怔,表情又丰富起来,往日那种吃惊却没那么明显了,多出来的是期待听到什么新鲜东西,他们的心境已经被李肆渐渐磨练了出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惊小怪。
    “那用什么呢?”
    田大由还是配合了一下,出口问了声。
    当然是用铁范了,说来还得感谢一百多年后的满清官员,和林则徐、魏源同时代的龚振麟,书迷们还喜欢看:。
    龚振麟的铁模铸炮法是先用泥作出泥炮,将这泥炮分解为四到七节,每节分为左右两瓣。再对应每一瓣,用泥巴做出外范,外范上留了把手,还有能将各瓣相互连合在一起的笋卯。接着将铁水灌入每一瓣内外泥范里,就做出了这一瓣的铁范。
    接下来铸炮,将铁范以笋卯扣合在一起,外用铁箍固定,内层刷上防止粘连的浆液,再***炮芯,将铁水灌注进去,等冷却成型的时候,就将铁范的外瓣一块块剥下去,趁炮身红热时候打磨修整表面。再之后清理泥芯,旋磨内膛,就能成型。
    只要铁模做出来,造炮的成本就大大降低,按龚振麟的计算,铸千斤大炮的炮工银,一门就得上百两,而用铁模则只要几两。
    当然,李肆准备用铁模铸炮法的原因不是省钱,而是省时间。因为铁模的泥范是分瓣做的,所以花的时间很少,最多不过十来天就能搞定。而有了铁模,按龚振麟在《铸炮铁模图说》里的记述,四十名炮工,赶工的话,两天就能造九门炮,还是千斤大炮。
    就算他们没有经验,诸多地方需要尝试,矿场上的炉工转到炮工,也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可仅仅四门小炮,应该是轻松之极。
    听李肆大略一说,关田二人心中也稍微有了点底,这铁模铸炮法可不是什么高新科技,不过是思路变一下而已,等品味过来其中的关节,关凤生微微有些失落:“我这家传手艺,看来是要废掉了……”
    第二天,钟上位就心急火燎地把白蜡灰浆之类的物料,还有诸多工具用船运了过来,同时还送来了炮样,也就是炮的资料。上面有炮的略图、尺寸、重量和炮身铭文。因为他们是冒造,也就是顶替以前丢掉的炮,新造的炮必须铸出旧炮的铭文。李肆专门留心了一下,看到“康熙三十八年,即补知县田从典,城守讯千总孟振监造,黄寨炉头米德正”的文字,李肆心想,白道隆估计也是在给前任总兵擦屁股。
    再看看炮图,李肆无语,这就是所谓的劈山炮啊,其实就是稍大一号的虎蹲炮,书迷们还喜欢看:。外形扭扭拐柺地套着铁箍,就像根大麻花似的,而炮口内径小得可怜,估计不过三四公分,这六十斤的重量,想必是没对造炮的铁料质量有什么指望。
    炮样有了,关田二人也明白了这铁模铸造法的奥妙,似乎马上就能开干,可两人的眉头依旧还皱着。
    问题就出在铁料上,以矿场上冶炼的这种生铁来铸炮,那是铁定没戏。
    “四哥儿,照我父祖的经验,这生铁还得再炼,可我这事就不太懂了……”
    关凤生说起这个,看向李肆的目光就格外发亮,似乎在等着他把炼钢的诀窍拿出来。
    和钟老爷白总兵的这场生意,怎么也不必用上钢,再说炼钢也还条件不足,先不说焦炭,李肆想要的耐火砖,还得看邬炭头那边的进展……
    “四哥儿,你要的高岭土砖已经弄了一批,确实更抗火了,照你的说法,我又用它搭起了新的砖窑……”
    被问到了具体情况,邬碳头才挤牙膏似的说了出来,李肆皱眉问为啥不早说,邬炭头还很是委屈。
    “四哥儿不是要什么硅石砖吗?想着把那弄出来再说啊,可好像很有点麻烦。”
    废话,当然麻烦了,高岭土耐火砖不过只比现有的耐火砖强了一些,它只是个过渡,还得靠它烧白云石砖和硅石砖,邬炭头忙乎的是李肆自身的计划,可眼前接手造炮这事正牵扯到生铁质量,李肆也不得不把他拉上。
    “邬炭头除了烧炭烧砖,还能帮上啥忙?”
    关凤生和田大由都很不解,邬炭头瘪了瘪嘴,不屑地挺腰,看向李肆,就等着李肆给他正名。
    “生铁怎么炼好,我懂,只是得搭新炉子,先不说眼前的事,我正准备着的事也得邬炭头帮手,以后要真炼钢,他还是大功臣,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肆一边说着,邬炭头一边嘿嘿笑着,最后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尴尬地直挠脑袋。
    要怎么提高矿场生铁的质量,李肆也是心里有数,当然得感谢以前看过的若干穿越种田文了。具体办法就是添加石灰石和生石灰一类的造渣料,将生铁里的磷硫杂质脱出来。但因为眼下的冶铁炉是酸性耐火砖,造渣料跟铁水反应生成的杂质又会跟耐火砖的酸性成分剧烈反应,所以得用中性或者碱性耐火砖新搭炉子。
    邬炭头把高岭土砖,也就是粘土耐火砖搞了出来,正好。
    “矿场还存着那么多矿石,就先别挖矿了,关叔负责铁模和铁料的事,邬炭头负责搭化铁炉和新的冶铁炉,何木匠负责搭铸炮台和造工件,田叔整理人手,总管进度……”
    只是小小四门劈山炮,后面却跟出了一大堆事情,说起来这可是攀科技树,积累经验、技术和人才的好机会,李肆当然不会放过,能鼓捣的东西都尽量尝试。钟老爷挠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他这生意送上门,却被李肆拿来“借鸡生蛋”。
    只是事情多了,就得注意管理,李肆不得不分派起这四个叔辈,而四人也没有一点异议。
    “管着一摊事,手里没钱也不行,先每人分……五十两银子吧,嗯,我也分五十两……”
    接着李肆终于圆了自己的分赃梦,四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明白,为啥这四哥儿就那么怕手上捏着大钱。
    “这种公私不分的钱,可得尽快掰清楚才行。”
    他们都想不到,李肆不过是对自己的节操没信心……
第三十七章 铁火与罂粟
    第三十七章铁火与罂粟
    略带炽黄的铁水流出来,矿场上又是一阵欢呼。
    “四哥儿真是……”
    田大由激动地想说什么,可发现什么赞叹的话,早前都已经说遍了,只好呵呵地也跟着笑开,在他身后,田青眉头紧皱着,脸色复杂之极,其他书友正常看:。
    “你小子真是有点金指啊,小小的黑矿场,也能炼出佛山铁场那种生铁……”
    新起的冶铁炉正在出铁,萧胜凑到了铁版边,仔细看了看正冷却凝固的生铁,重重地抽了口凉气。
    “佛山铁场一年也难得出几炉这样的生铁!这铁水可真是够纯的!”
    李肆嗯咳出声,知道就行了,干嘛喊那么大声……
    “你也懂冶铁?”
    李肆随口问着。
    “不懂,之前在佛山呆过,见过他们冶铁。”
    萧胜很干脆地摇头。
    “那凑在这干嘛?是要偷师么?”
    李肆跟他开着玩笑。
    “可不敢跟你有什么沾染,我还惜着自己的小命呢……”
    萧胜没好气地瞪李肆一眼。
    萧胜早前说过,这事他也得牵扯在里,果然如他所料,七八天后,经过十多炉试验,新的冶铁炉终于出了第一炉优质生铁,就在这时,他也来了。
    他来这是奉白道隆的命令,钟老爷还不放心凤田村的动静,总怕自己被放了鸽子,辗转反侧了几天,干脆把凤田村接下四门炮的事报给了白道隆,肚子里也是一团急火的白道隆就把监护的任务压给了萧胜。
    刚来矿场的时候,还是一脸吃屎的表情,可看着矿场上的动静,萧胜也渐渐平复下来。早前在赖一品的事上已经低了李肆一头,接着又被李肆一句真假难辨的笑话给整得“魂牵梦绕”,现在得知李肆在这冶铁上也知人所不知,居然还主持着造炮的事,心中的怨闷也消减了不少。
    “强人不得不服……”
    萧胜这么安慰着自己。而李肆还一副和他老朋友相处的姿态,萧胜心中也有淡淡的欣慰。
    “就怕这家伙不止是强人,更是个妖人……”
    欣慰之余,还带着点疑惧。
    “今天就能把铁料备齐,快的话,一个半月就能交炮,你可以把这个好消息报给白总戎。”
    李肆一边说着,一边把萧胜带出了冶铁炉所在的矿坑,铁模的泥范已经干得差不多了,接着就是铸造铁模,李肆可不想随便把这技术传出去。
    “唔,这样最好,我会隔几天来看一趟,矿场上的护卫够吗?不够我再派几个人来。”
    萧胜想的是怎么配合好李肆,白总兵缺十二门炮,凤田村矿场就承担着三分之一的量,他照顾好了这边,也算是一件功劳。
    “咦,会有什么麻烦?”
    李肆有些不解。
    “小心点好,眼下是初春,县里的山野棚民也差不多吃光了冬粮,开始四处找事。乞讨、小偷小摸都还没什么,怕的是饿慌了抢人掠物。还有县外的流民,每年这时候也会多起来,正是命案劫案最多的时分。万一有矿徒来你们这捣乱,你们人多,估计也吃不了大亏,可要坏了炮范,那就麻烦了。”
    萧胜还真多少懂点,李肆也听出了这话是真心的,当下也不推辞……不对,来的人要付薪水,这可是占他们便宜呢,其他书友正常看:。
    “张矬子和梁竹竿派个来吧,有什么事你不在,我可以找他们通传。”
    这点便宜权当是小小的孝敬,不过李肆还是提出了要求,要张应和梁得广两个相熟的人负责联络,萧胜点头,答应派他们轮流来。
    “也许是我多嘴,不过这事太过重要,小四你还是多想一步,可千万不要出纰漏。”
    走前萧胜多叮嘱了一句,李肆心想,难道不止是流民矿徒?莫非这家伙听到了什么风声,但不便说出来,只好旁敲侧击提醒自己,同时还多派人来帮自己提防?
    会有什么麻烦呢?自己遗漏了什么?
    李肆细想下去,却被脑子里一大堆钢铁火炮的东西给搅乱了。
    “你关叔不明白这炮芯的事,让你过去说说。”
    正在排除干扰,田大由找过来了,想想有汛兵护卫在,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天大麻烦,李肆暂且也就把这事丢在了一边。
    “怎么不用泥芯用全铁芯?这可不好弄啊。”
    关凤生对这事不解。
    李肆深呼吸,开始作长篇大论的讲解。
    这事看起来小,影响却很大,认真深究,其实是古人对火炮本质掌握不深的原因。李肆本来也想搞砂型铸造法,可那就得花大时间做基础研究,现在可赶不及。
    龚振麟的铁模铸炮法最大的变革不过是加快了铸造速度,降低了成本而已。在火炮质量方面,其实并没有质的提升,尽管他在自己的书里说什么“内膛光洁如镜”,可仔细考究,铁模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便利了炮体铸造,其他书友正常看:。在炮芯部分,依旧沿用老办法,用的是铁芯裹泥。
    泥范铸炮的大问题就是范泥调制不当,湿气问题很难解决。泥范颗粒缝隙大,就会吸聚空气中的湿气。可如果泥范颗粒太小,原本的水分又散不尽,这就是它的致命缺陷。铁水灌入后,湿气受热蒸腾出来,在铁水中形成气泡,导致造出来的炮总有蜂窝空巢。如果这空巢出现在内膛里,这炮基本就废了。
    铁模铸炮法虽然免了外层的泥范,但内层还用泥芯,尽管湿气比纯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