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估计正窝着火要找人背这一桩黑锅呢,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李贼对我大清无君无父,连他自己都丢了君父,臣知南面消息,他竟将孔孟之道踏于足下,以老庄杨墨之道入政,两广士子,莫不切齿以对。依臣来看,这招抚之事,该从两广士子之心下手,而非李贼手下那帮禽兽之辈……”
    大学士李光地拖着病躯也来参加朝会了,原本一直闭目养神不掺和,说到了人心,他终于开了口。这番话像是添了新柴,殿中气氛顿时又烘热了。
    “那李贼还真是被邪魔蒙了心,造反造得把自己的君父都丢了,真没见过如此愚蠢的人!”
    殷特布满面快意地说着。
    “大学士说得好!何不派一大儒前往,那李贼敢杀,怕不满境士子皆反!他要不杀,士子莫不景从,当场就将他那英华伪国掀翻!”
    张鹏翮这话原本大家还只当是儿戏,可细细一想,却都眼前一亮,连康熙都蹙起了眉头,显然是在认真思考这事,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一招高,找一个没有官身的大儒去英华,那李贼虽然无君无父,走邪魔道,嘴上却在高喊宋治,要优容读书人,肯定是不好直接为难人的。可他要放了大儒进去,就有得他乐了,起码治下读书人的人心,可都再难握住。不管是拒绝、杀人还是放人,对李肆来说,都是桩为难事,不管怎么应对,不是之前兴文治的画皮被揭下,就是治下起乱。
    问题是,找一个既固怀道统,又没有官身的大儒,而且还乐意去送死,这事难度就太高了。
    正当众人要将这提议付之一笑的时候,李光地咳咳开口说了三个字:“孔尚任……”
    沉默了好一阵,连康熙都拍掌道:“好!”
    孔尚任,孔圣人之后,学深识透,文采斐然,南洪北孔,天下皆知。虽说此人之前在《桃花扇》里有些怨言,由此吃了挂落丢了官,但有曲阜孔氏在,他是怎么也不可能跟李贼一条心的。
    “好!那李贼踏孔孟道于足下,还只是言说,两广士子就群情激愤。令孔圣人入贼境,不管那李贼如何应对,两广人心都将从那李贼的蛊惑中挣脱出来,再归我大清正朔!”
    “让孔尚任举孔圣***旗去!伪国境内有小抄名为《正气》,上面就在倡言两广士子哭孔,只是迫于李贼刀利,尚不成行。如今有孔圣人之后去,那等忠义之士,定将附骥而从,李贼之伪国,不攻自破!”
    “奴才附议!”
    “臣附议!”
    众人顿时一片应和。
    “孔圣之后,行至事关重大,此事……大学士先议定万全章程。”
    康熙沉吟片刻,许了此议,书迷们还喜欢看:。
    “南蛮伪国,人心虽已溃乱,可李贼强军依旧凌压于上,争人心是一面,再展天朝军威,兴天兵复境是另一面。”
    康熙收住笑容,环视诸臣,显出他对事态的全然把握。英华伪国虽乱得不成样子,可不施以兵峰,可难从人心一事上得获全功。正好,胤祯在青海挫败策凌敦多布,西北局势缓和了,同时旗营火器换装和操演也大致就位,更加上福建施世骠奏报,荷兰人船队已到,海上也不再惧贼军水师,再度动手的时机也已经成熟。
    “朕决议,两路进击,以战促李贼之乱!”
    康熙此话很有玄机,这话就意味着,这不是大打,而是配合人心的战事,只求得胜,哪怕是复些州县,能给英华伪国治下之人造成大势已去的感觉,再有人心举措配合,原本就人心离乱的伪国,必将瓦解。
    “圣上英明!”
    大殿里一片称颂之声,瞧着抡圆嗓子喊着的胤禩等兄弟,胤祥暗自咬牙。
    “四哥,我是不怎么清楚伪国治下之事,可总觉得,这事没这么轻巧,天底下也没李肆那般愚昧之人吧?他真那么蠢笨,何至于在皇阿玛手上兴起如此惊天骇浪!?那英华伪国,真乱到了大家所说的此等地步?”
    雍王府,胤祥一脸疑惑地对胤禛说着。
    “皇阿玛……终究是太自矜了,他依旧舍不得以命相扑!他虽然明白那李肆是我大清死敌,却还总认为自己手里有大把的牌,却不曾想,这些牌,每出一张,却都送给了李肆,成了人家手里的牌。”
    胤禛痴痴呆呆地说着,他在家禁足了半年多,心绪已是完全麻了,可说起李肆,内心深处却马上又翻腾起来。
    “李贼治下之事,李卫该是最清楚,可惜他人就在李贼手中,现在也不知生死,书迷们还喜欢看:。”
    胤禛痛苦地摇着头,除了胤祥,他现在可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连年羹尧都在向胤祯频频示好,气得他这段日子也将年羹尧的妹妹,自己的侧福晋年氏发落回了年家“省亲”。
    “今日李光地说到要孔尚任去李肆那边,搅弄读书人之心……”
    胤祥随口说到今日朝会的决议,胤禛呆了一下,接着骤然蹦起。
    “这怎可行!这怎可……真是太荒唐了!”
    他满脸通红,捏着拳头,身子也抖了起来。
    “那孔尚任又不是金钢铁塑之人,只要落到李肆手中,要圆要扁,要说什么写什么,不都是李肆说了算!?皇阿玛在想什么呢!?”
    胤禛如此咆哮着,胤祥也在摇头,他跟胤禛一样,都没想通他们老子这一招是在玩什么花样。
    “十三弟,你须得设法周旋,助我向皇阿玛进言!”
    胤禛咬牙对胤祥说着,后者一愣,连连摇头。不是胤祥怕事,胤禛几乎是被圈禁了,再如此跳腾,怕不惹来康熙更大的怒火。
    “皇阿玛也非将希望全盘放在人心上,他已决定动手,还联络了荷兰人,四哥,还是再等等看,若是形势再不利,皇阿玛或许会念及四哥之前的话,那时候该还有机会。”
    胤祥如此劝解道,胤禛楞了好一阵,不甘心地点头。
    “有机会的话,还是向皇阿玛进言一二,至少向皇阿玛表清你我于此事的心思。”
    胤禛这个要求也是胤祥心中所想,两兄弟长叹相对,只觉前路一片迷茫。
第三百七十四章 噩梦至,转头顾亲情
    第三百七十四章噩梦至,转头顾亲情
    “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书迷们还喜欢看:。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近六十年矣。《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
    这是一处飘渺所在,凌然云间,神州尽入眼中。苍浑之声自天顶和四方传来,他的身体如心灵一般,在这涤荡中震颤不定,恍如上天正考较着他的功罪,丝丝梳理,纤毫毕现。
    接着他醒悟过来,这言语竟是他自己的嗓音,他这是……
    头顶天空卷滚,云雾凝结成一张巨大面孔,朝他压下,那竟也是他的面目。
    “吾乃汝命气所化,直窥天道,其他书友正常看:。汝之考终命,吾能答之。”
    那面目轰声说着。
    “朕身后将得何名?”
    他也顾不得为何身在此处,急声问道,这可是他一辈子所求。
    “汝率异族掌华夏,后世之人,自是奉汝之国为正朔,尊汝为圣,汝之庙号将为圣祖,流芳千古……”
    听着心神激荡,可他觉得这该是自己的愿望,而非上天真正在对他泄露天机。
    “朕之大清国祚几何?”
    他赶紧问到这个问题,如果真是梦,那回答就该是万万年……
    “汝之国,变华为夷,虽三百年未能涤清……”
    “朕是问大清国祚几何!”
    听到这巨脸的口气骤然一变,他也愤怒了,扬声插嘴逼问道。
    “国祚能有……”
    那云雾巨脸也屈服在他的天子之威下,正要开口,天地却是一阵晃动。
    “康麻子,你这梦也该醒了。”
    一个清朗嗓音如无形风浪,将那云雾巨脸驱散,脚下云层也如海潮一般翻滚起来。
    “你是……”
    他看向那嗓音来处,却是一个青年,俊雅出尘,却又带着一丝滞重的沉凝。看过来的目光,是他这辈子从未见过的昂扬,当然,对他来说就是悖逆和嚣张。
    “李肆!?”
    从未见过此人,他却认了出来,这是下意识的感觉,这几年来明暗相敌,这个人从不足为他所耳闻的一株草芥,已经壮大为遮蔽了他前路的巨恶之敌。
    “这是你的梦境,也是我的梦境,如今我这造梦者,就要毁了你的梦境……”
    李肆说着庄周梦蝶般的话语,让他感到份外恐惧。
    “我要这天,重归华夏……”
    那李肆直指上天,朗空顿时化作虚无,只剩下一团混沌。
    “我要这地,不载夷狄……”
    那李肆再一指,他所战的云颠之峰轰然倒塌,他也急坠而下,可怪异的是,那李肆也如跗骨之蛆,就一直在他眼前立着。
    “我要你,身与名俱灭!”
    李肆再指向他,哗啦一阵碎响,他身上的龙袍碎裂崩飞,惊得他赶紧捂住要害。
    “我要这满人之清……”
    李肆竖起了中指。
    “人人得而草之!”
    身后某处骤然剧烈疼痛,像是有剧烈旋转的钢铁之锥突入体内,他狂呼一声,猛然惊醒。
    “皇……皇上!?”
    还是深夜,康熙坐床而起,满脸汗水,那要害之处还在痛着,该是他又犯痔了。妃子的藕臂穿过黑发,抚着他的胸口,想要为他减轻痛苦,让他骤然恼怒,其他书友正常看:。他是九五至尊,岂容他人怜之!?
    手在床边叩动,指节上的玉扳指哒哒作响。片刻后,门外进来两个太监,撩开纱帐,将妃子从床褥里拖出,用另一床褥子粗粗裹住那白花花的身子,径直抬出了寝殿。整个过程里,妃子咬紧了嘴唇,闭紧双眼,不敢有一丝声响发出。
    “朕是风寒入体,侵染心络,这才作了噩梦,朕不怕……朕不怕……”
    康熙哆嗦着念叨出声,倒回床上,却又嘶声抽了口凉气,又碰着那痔口了。
    当下午胤祥进见时,就发现康熙的坐塌上又多了一层软垫。
    “孔尚任之行,朕自有深意,再说也非眼前之举,还看兵事如何。你就不必多问了,好生安抚你那四哥,告诉他,朕非疑他,这也是在护着他。南蛮之事,对他来说已是一处泥潭,非他所涉之地。”
    不知为何,康熙话语温和,提到胤禛再没之前的火气,胤祥心中一阵酸楚,皇阿玛终究还是念着父子亲情的。
    甘肃西宁府,二月寒风呼啸,抚远大将军行辕门口杵着的十多戈什哈都是一身冰渣。行辕后堂里,香案上还青烟袅袅,抚远大将军,贝勒胤祯打开了明黄绸布裹着的盒子。里面是一条腰带,见那绣缀,不像是新物。
    “阿玛、额娘身体都好,年已过了,你还在外,该是记挂着紧。朕将自己用旧的腰带,连并其他各项东西一起,亲自包好,差人给你送去。”
    再展开康熙的书信,胤祯鼻子顿时酸了,朝东跪下,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睹物如见人,皇阿玛这是怕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