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又开始庄周梦蝶了。
    能力极限……
    李肆陷身大沙发里,长吐了一口气。
    没错,自己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自己是一个人,不是神
    ,怎么可能将历史大势全盘把控在手呢?而自己之所以焦躁,是越来越代入皇帝这个角色,甚至代入到圣人的角色,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每一个不合己意的变化都会让自己感到沮丧和不安,由此一点点累积为焦躁。
    背负力所不能及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的开始,却是一条沉沦之路。
    心思再转回来,李肆由自己想到了英华一国。这一国似乎遭遇了四面楚歌,是否跟自己不由自主地背负上太多责任的心境是一回事,而自己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想到自己该对现状负怎样的责任,李肆后背开始出汗。
    不行,得好好算算……
    沉下心思,李肆开始分析眼下英华一国的四面处境。
    北面江南之事,是自己直接推动的吗?
    当然不是,是雍正在北面大兴文祸,渐渐走向封闭之路,导致英华与北面的商贸来往大受影响。李肆本以为可以通过武力威吓,逼迫雍正开放国门。可没想到,定海民人的顽固,让南北两面对江南之事都有了自己的重新认识。
    雍正是觉得还能讨还价,还能浑水摸鱼,同时也借江南事化解他国中矛盾,稳固自己借文祸而得的权柄。英华工商却鼓噪而起,要踏足江南,倾泻商货和资本。
    江南事,李肆给自己打六十分,之所以合格,是依旧能稳住没打破“先南后北”的国策。
    接着是东面琉球之事,萧胜队带舰队去琉球,可不是李肆的“贪念”。
    吕宋和福建到手之后,两条海贸线的后都握在了英华手里。一条是从会安到广州,再到琉球,最后到l日i本。另一条是从吕宋到福建月港,再到琉球,最后到l日i本。
    琉球到l日i本的航线,之前虽然也是l中i国人在跑,但他们基本只吃下游利润,对琉球人和l日i本人没太大威胁。而如今整合之后的英华海商,对琉球到l日i本这条航路的把控**,日益高涨。在琉球频频惹出事端,萧胜带着队去琉球,就是要“彻底平息”这些“事端”。
    拔起萝卜牵起藤,l日i就这么被牵扯出来了,此时的琉球,虽还跟满清保持着朝贡藩属的名义,可实质上已是l日i本萨摩藩的藩属。1609年,岛津家派三千军队登陆琉球,将琉球王抓到江户幕府,从那时开始,琉球的历史就拐入l日i本之路,与华夏越行越远。
    可对于“l日i本萨摩藩的藩属”这个概念,大家都不熟悉,萧胜在琉球遇到的一系列麻烦,都跟此事有关,为此不得不将一支舰队始终留在琉球,甚至搭上了羽林军右师。
    南面马六甲是怎么回事呢?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使波普尔一力推动的“l自i由港”计划有了实质进展。为了促进列颠东印度公司和l中i国的港脚贸易,同时跟荷兰人争夺东南亚海路,波普尔代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里的“港脚派”跟英华南洋公司紧密合作,成功地在马六甲建立贸易站。
    马六甲早前是葡萄牙人入侵东南亚的桥头堡,之后被荷兰人赶走,名义上虽属柔佛苏丹国管辖,实质由荷兰人统治,书迷们还喜欢看:。但荷兰人只是海上马车夫,不懂海路战略,只是将其当作殖民地管理机构驻地,巴达维亚的治权重要性超过马六甲后,这里不再是荷兰人重地。
    如果只是不列颠人进入马六甲,荷兰人反应不会太大,毕竟这时期英荷关系还算密切。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港脚派力量不足,无力单独开发马六甲。港脚派想要自航l中i国,需要在马来海峡有落脚之地,而英华南洋公司实力雄厚,也想承揽l中i国商货走出亚洲的商路,在马来海峡打开一扇门,可是求之不得。
    双方一拍即合,这就惹急了荷兰人,原本荷兰人就对英华接连占据婆罗洲和吕宋而心怀警惕,当然,企图填补西班牙人势力空白的努力,被英华吕宋、勃泥两家殖民公司的军队击败,荷兰人更心怀怨l恨。
    马六甲形势就开始紧张了,萧胜紧急从琉球赶回,在鹰扬港汇聚海军主力,为的就是应付这般局势。
    有不列颠人在中间缓冲,事态本不至于太过紧急,可要命的是,英华的西面还有麻烦。
    暹罗和兰纳两国得了英华助力,打得锋芒正盛的缅甸头破血流,不但丢掉了大多新夺的土地,本土反而受到两国威胁。
    缅甸人着急了,缅甸王开始求助在国内设下了分公司的不列颠和法兰西两家东印度公司。具体交涉情况不明朗,但在广南的法兰西传教士声称,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更有可能拿到这笔“生意”。
    缅甸跟马六甲关联在一起,事情就非常复杂了。为此英华不得不在云南加强兵力,同时加强对暹罗的支持力度。
    冷静审视东西南北四面的麻烦,李肆再次坚定信念,这不是他个人好大喜功,这是英华国力鼎威,不断冲破原有的势力格局,要重新调整四面势力态势的必然反映。
    虽不是自己的责任,但如何应对这四面的麻烦,让一国损失最小,收益最大,却是他这个领袖的责任。
    思路走到这里,李肆叹气,只要稍具战略眼光,就会作出最佳
    择。
    北面之土可以慢慢争,反正是自己碗里的,东面之利也可以缓一缓,那是盘子里的,南面、西面之利却是锅子里的,大家都在下嘴,绝不能退一步。这两面的对手也是蒸蒸日上,今日你退一步,异日要抢回这一步,可能要付出十倍于今日的努力。
    但是江南形势已走到这一步,要停下步伐,自己能按平国中的矛盾么?要不要也用上什么帝王之术,把谁谁当黑锅丢出去呢?
    李肆犹豫不决,心思又转回到两个正畏畏缩缩的姑娘身上。
    “三娘去哪了?”
    李肆随口问着,刚才那一阵心神混杂,这个念头还留在脑子里。
    “娘娘不是代官家去了东莞,查着特别项目的进度吗?”
    六车赶紧禀报着,这可是她亲手安排的。
    “特别项目……”
    李肆对今天的行程安排就没在意,听到这个名词,眉头一跳。
    “不就是那个黄卓的什么蒸汽机,说是已经成功了,请官家去看看。”
    六车委屈地回着,还真是个昏君,什么事都不记得。
    “蒸汽机……成了?”
    李肆恍惚起来,真的?
第六百一十七章 化水为气,一国鼎沸
    “娘娘们都去了,还带着夕夕…一一,mm
    接着六车这句话让李肆汗毛起立,几个媳妇都去了,还把好奇心爆棚的长女夕夕也带去,这是项目验收呢还是游园呢?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那怎么得了,书迷们还喜欢看:!?'。。本站'
    李肆心急火燎地赶往东莞,刚到东莞机械局的试验场,就听到如潮的惊呼。
    怎么这么多人?
    关凤生、田大由、何贵、邻亚罗邹重父子,米德正米安平父子,李庄的老伙计几乎都在了。
    等等,怎么段宏时段老头也在?身边还跟着老友陈元龙,以及薛雪和陈万策两徒弟。
    安金枝老爷子也在!?挽着一个不知道是三十四还是三十五房的小姨娘……
    见到三娘了,跟着关施、萧拂眉、安九秀和朱雨悠聚在一处,姑娘们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都张着,满脸惊讶之色。
    宝音和夕夕立在侧旁,宝音两手捂嘴,都忘了牵着夕夕,四岁的小姑娘腮帮子鼓鼓的,小拳头晃个不停,依稀还听到她的小嗓门在叫:“加油,其他书友正常看:!加油!”
    李肆“圣驾”光临,众人却恍若未觉,都盯住了一个方向,沉闷的咣当声和马匹的嘶鸣声从那方向传来。
    李肆也看了过去,这一看,目光就被牵住,再也拔不动子。
    一辆轻便马车停在工棚外,两匹马的蹄子正在使劲刨着地面,扬起道道沙尘,可马车正在缓去...”倒退,车夫的鞭子挥得噼啪作响,马车的倒行之势却丝毫没停下来。
    一根铁索从马车后方伸出,跟工棚里的一具机器连着口那机器四下溢着气雾,依稀能见到飞轮呼呼转着,带动一根转轴,将铁索坚决地一点点向回卷动。
    大于两马力…。”真的成功了…“,
    这一刻,李肆的心绪也被深深的悸动包裹住了,新时代,一个能真正能推转华夏的新时代,大幕就在他眼前开启。
    狂喜刚刚涌起,就听马儿发出了暴躁的嘶鸣,接着是什么东西断裂了的脆声,飞轮骤然停转,马车猛然失控,斜着撞向侧面另一处工棚。
    在升高的惊呼声里,马车撞倒了工棚,后方工棚里的蒸汽机也呼啦啦倾倒而下,黄卓的尖叫声四下回荡:“快熄火!快熄火!”
    围观者们离工棚不过十来丈远,机械局的护卫惊恐地围上来,准备紧急疏散人群,却意外地发现了李肆。
    李肆淡定地道:“没事没事,又不是高压的……,”
    嘴里这么说,两眼却恶狠狠地盯住了三娘等人,遭媳妇们回过来一个白眼。
    就在这短暂的混乱中,小公主夕夕已将拳头放在了嘴边,大眼瞳亮得跟天上的星辰一般。
    马车把飞轮与蒸汽机的传动连杆拉断了,这只是小小的意外,书迷们还喜欢看:。李肆安抚了自觉失败的黄卓,再问道:“想要什么赏赐!?”
    就算黄卓要万两黄金,或者一个公爵,李肆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这可是英华一国迈向进化之路的筑基丹啊。
    黄卓满脸希翼地道:“我想继续研究这机器。眼下的还只是冷凝式的,耗煤太多,出力不足。如果能把高压活塞式作出来,怕是真能如官家所说,带着车子在地上跑,推着大船在水上飘!”
    真是没追求……算了,钱财和爵位,就由自己来敲定。早前许下了十万两赏金,这可得马上兑现。
    李肆点头道:“就依你!不过...…”
    他指指被马车撞塌的工棚:“安全为上,不仅是你们的安全,还要考虑用这机器的安全。”
    黄卓也是心有余悸:“官家说得是,我们也没停下高压活塞式的%%启航文字研究,可锅炉真出过几次问题,幸好大家警惕心够足,事前作了防范,没伤多少人。”
    关凤生、田大由等人围了上来,一个劲地称赞黄卓,黄卓也谦逊地归功于整个团队,李肆在一边摸着鼻子,感觉自己好像是多余的人。
    “咱们制造局等这机器等得太久了,水床的出力不稳,夏天猛冬天弱,没有老师傅盯着,枪管炮管锻、钻、铿就根本槁不定。得了吕宋,局里都有人提议说把制造局搬到吕宋去,那里水力够足。”
    “现在有了这机器,出力稳,不分夏冬,还不必靠水,好处根本说不完……”
    关凤生满脸红晕,竟比李肆还要兴奋,李肆能理解岳父的心情。佛山制造局和东莞机械局这几年来虽借水力有了大发展,但也饱受水力诸多限制的折磨。蒸汽机带来的动力,会让机械制造有什么变化,这两个制造局的工匠们,比李肆前世那时代的不列颠人理解得更深更全面,难怪关凤生也要跑来看蒸汽机的进展。
    田大由则道:“佛山钢铁公司之前也必须靠着水力来鼓风,佛山的水床已经不太够用,现在总算能随处设铁场了。”
    这是必然的,有了蒸汽机,才有了钢铁时代。佛山一处,制造局和钢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