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大由则道:“佛山钢铁公司之前也必须靠着水力来鼓风,佛山的水床已经不太够用,现在总算能随处设铁场了。”
    这是必然的,有了蒸汽机,才有了钢铁时代。佛山一处,制造局和钢铁厂挤在一起,争夺水力资源,本是国中一大麻烦事。现在有了蒸汽机,国家就可以推动新的产业布局。
    关田两人掌管的事跟蒸汽机直接相关,邹亚罗邻重父子的玻璃、水泥窑,也需要蒸汽机来鼓风,甚至碎料、搅拌的工艺,有了蒸汽机,也可以提升规模和效率,降低成本。这些老伙计来现场可以理解,可安金枝来这里作什么?
    安老爷子越发富态了,抚着大肚楠道:“南洋公司商货往来越来越多,码头越来越堵。就算有龙门吊,可还用着人力畜力,一条千料海船装货卸货,就要占半天泊位。听黄卓说,这机器抬起千斤货物易如反掌,用在龙门吊上,就算只把装卸速度缩到一半,那也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啊。”何止千斤,有了蒸汽机,钢铁广泛应用,码头的龙门吊,至少能吊运万斤货物。有了这个基础,才开始催生集装箱的运输方式。
    军事和经济两面诸多变化,就在李肆脑子里翻卷不定,再看到这一帮老伙计,政治变化也在他脑子里猛然转动。
    工人阶级……英华一国的工人阶级,终于要开始出现了,这才是英华一国未来大发展的核心力量。从他起事开始,各方“反动势力”都在骂他以商贾立国,这一国毫无根基。他们哪里知道,商贾不过是立国的铺垫,是华夏鼎革的开端,真正的立国之基是工业,是工人。而工人阶级,只可能在以蒸汽机为序幕的工业革命时代才能出现,而不可能在手工业时代出现。
    “爹爹%%启航文字,我决定了,要当爹爹说的……发明家!”
    夕夕兴奋地嚷嚷着,一堆铁疙瘩居然把两匹马拖得连连倒退,这事给小丫头留下的印象太深,居然让她立下了雄心壮志。
    众人都被小公主的誓言给逗笑了,李肆揉着女儿的脑袋,宠溺地道:“那就快快长大吧。”
    这话也是说给自黄卓这个团队手中诞生的蒸汽机,现在只是原型机成熟,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看老伙计们跟安老爷子都一脸急不可耐,李肆觉得,自己不必再去催促了,来自钢铁、机械和航运等各行业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动力。
    蒸汽机成功问世,让李肆暂时忘却了四面楚歌的烦恼,直到段宏时一句话将他的心神从梦幻中拔了出来。
    “薛雪和陈万策都有意进朝堂,看你怎么安排吧。为师多提点一句,薛雪长于来往折冲,陈万策长于未雨绸缪,两人都有为相之才,但都还需要在各部事务上历练一番。”
    段老头伸手给两个弟子要官了,这个后门李肆不能不开,说实话,他还求之不得。这两人跟在段老头身边已经很久了,对国政根基了解很深,再积累一些政务资历,该能帮着李肆分担不少政务。
    李肆有些奇怪,段老头为何也跑来看蒸汽机?不仅来看,还一改往日初衷,让两个弟子出山做官了?
    段老头悠悠道:“为师问过黄卓,大略明白这机器的道理。这机器……与我英华现今形势有异曲同工之妙。水势沸腾才有气,蒸汽机靠的就是化水为气,推物生力。而我英华一国,国力也如鼎炉中的水一般,现在也开始沸腾化气了,所以四面都遇到了阻隔。这不是逼压,而是我英华之力蓬勃而起!”
    “早期收福建时,就该看出这般端倪,广东加福建,有了商货,有了银钱,还有了海外之地,这一国之势已经粗成。如今蒸汽机面世,省人力,多产出,还要催生诸多新业,这一国的形势又将再上层楼。”
    “英华鼎炉,沸沸扬扬,要如何将这气导出,用在合适之处,而不是憋在鼎炉内,伤了鼎炉自身,这就需要你,需要朝堂下更大的力气,就如蒸汽机的出力道理一样,书迷们还喜欢看:。所以啊,你肯定需要帮手,薛雪和陈万策,也有心为这一国步入新的殿堂出力。为师所料不差的话,这个关口过得好,就是千古流芳,过得不好,就是遗臭万年。”
    老头一番话让李肆无比钦佩,居然把蒸汽机的道理,跟英华现今的四面楚歌联系在一起了……,这理论高度,这论述的水平,真不愧是自己捡来的便宜师傅。
    段宏时本已修完了《南明史》,现在又开始修《明史》,要将康熙朝时的《明史》好好清理一番,可他对英华形势也时时在关注,现在推着两个弟子入朝堂,也是看到了形势正到微妙之时,希望能再多出一分力。
    李肆为段宏时的心意微微感动,老头却道:“这可不是为你这个皇帝而为,这一国也是为师的国哦,为师还想安安稳稳地再享二十年福,修二十年史呢。”
    李肆咧嘴笑了,此时他并不知道,对英华有这般“主人心态”的,可非段老头一人。
    无涯宫大中门东侧,是御门听政会议前,朝堂诸臣集合和休息之处,被称呼为“整礼房”。
    今天是元月十二,将近元宵,整礼房里,以李朱绶为首的一帮朝臣穿着朱紫朝服,正在等着李肆回宫。来意似乎跟往年一样,给皇帝提前贺元宵,然后各自回家,各享元宵之乐。
    可房里的气氛却有些不寻常,一点也没贺礼的喜庆气息,众人都板着脸,眼眉低垂,显得很是沉重。
    中廷秘书监的秘书进房道:“陛下已自东莞回宫,中丞和诸公可进置政厅了……”
    李朱绶嗯了一声,正正乌纱的硬翅,顺顺紫袍,抱起玉笏,朝刘兴纯、彭先仲、汤右曾、史贻直、杨冲斗等三省长官,以及屈承朔等各部尚书拱手道:“今日之事,陛下定会动怒,还劳诸位稳下心气,与我共进退,书迷们还喜欢看:。”
    众人严肃地回拜道:“中丞放心,今日我等一体一心。”
    那年轻秘书愣住,这是要作什么呢?怎么感觉诸位大臣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呢?难道去...…
    秘书打了个哆嗦,难道是要逼宫!?怎么会呢,这几位相爷里,有青田派的,有清臣派的,历来都不对付,李朱绶还是万年捣浆糊的,怎么会一体一心了?
    他伸手想招呼着问明白,诸位相爷们已去得远了,还隐隐听到杨冲斗道:“老李不成,我老杨再上!”
    秘书抽了口凉气,拔腿就朝秘书监冲,得提醒秘书监主事杨适,相爷们要聚众作乱啦!(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a
    h
    ef=〃
    i
    sys
    jump?un=%d8%af%d8%bc%b3%bf%ce%f5〃
    onmouseove
    =〃showattip(this)〃
    use
    name=〃%d8%af%d8%bc%b3%bf%ce%f5〃
    ta
    get=〃_
    lank〃
    class=〃at〃
    丿丶晨熙
    a
    提供】,其他书友正常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伟大的达芬奇开创性地设计了众多先进的机器,可他无法将之变为现实,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可以达到他的设计要求
    1929年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取得了晶体管的专利,可直到近二十年后,才在贝尔实验室内变为了商业产品
    中国在七十年代就设计出了以逆火和b1轰炸机为作战对象,飞行指标达到双26(升限26公里,时速2。6马赫)的歼9战斗机,可因为缺乏适用的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而不得不停留在图纸阶段
    代表中国航空科技最高水准的歼10、歼20先后上天,可因为没有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发动机材料,却无法拥有一颗中国芯
    这,是一个材料为王的时代
第六百一十巴掌 陛下,这国咱们也有份子
    第六百一十巴掌陛下,这国咱们也有份子
    “……总而言之,一国四面受敌,波澜纷涌,臣等请陛下立阁,还政于相,书迷们还喜欢看:!”
    李朱绶像是背稿子一般,将当前局势哗啦啦数落了一大通,最后丢出了这么一句话。
    李肆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铁青着脸缓缓道:“这是在说……朕快追上隋炀帝了?”
    他心头当然不好受,数落这一国的困境,不就是在数落他这皇帝没当好家么?还明目张胆伸手要相权,这么快就要丢开自己这个挖井人了?
    李肆看向刘兴纯、彭先仲和顾希夷等青田派老人,不太明白,为何这帮家伙也跟李朱绶“狼狈为奸”,其他书友正常看:。
    彭先仲和顾希夷低头数蚂蚁,刘兴纯道:“值此艰境,臣等无力与陛下分忧,还望陛下降罪!今日臣等与李中丞一心,求请陛下还政与相,也是卸责于相!”
    话里还带着些赌气的味道,李肆楞了片刻,恍然大悟。
    这帝王之气果然是要不得啊,居然熏得自己连臣下话里的本意都想歪了。
    李肆再看住李朱绶:“想要相权还是阁权?”
    这一句话直入主题,置政厅的沉重气氛顿时消散,众臣长出一口大气,皇帝终究是心性清灵的,已明白了他们的心意,
    李肆之前已作过自我检讨,此时当然明白臣下的心思,而这一句问话,更是在谈具体细节。
    眼下已是圣道五年,距离李肆十年还相的承诺还有五年。但李肆本就在渐渐放开日常事务的管理,但凡有了事例,再在事例上有了章程,他就将事务交给三省各部,自己充当事后监察的角色。
    可这般分割君权,终究是零碎的,而且李肆还握着最重要的人事权和财权,从严格意义上说,三省和各部只是他个人之下的执行机构,还不具备自主运转的能力。
    因此李肆跟朝臣们谈到未来朝堂架构时,就构想过两个方案,一个是宋制,一个是明制。前者重点是在相权,后者重点是在阁权,其他书友正常看:。就权力分割来看,宋制是皇帝对宰相个人,明制是皇帝对内阁整体。比较而言,宋制之下,皇帝之权仍重,明制则轻得多。
    英华国制跟宋明差得太多,朝堂之权被局限在行政事务,而非整体国政上,所以李肆对这两个方案都没什么忌讳,需要考虑的重点还是行政权跟总帅部、枢密院所掌的军权,东西两院未来必定要掌的议权,以及法司计司所掌的律法和金融财政之权该怎么相融和均衡。
    现在李肆这么一问,李朱绶毅然道:“臣等以为,立阁之机已到。”
    李肆眯着眼再问:“那么这新立的内阁,头一件事是要作什么?”
    立内阁这事,一面是交权,一面是推责。李朱绶这帮朝臣又不是白痴,都懂得有收获必有付出,立阁实质是皇帝与朝堂的一桩交易。
    李朱绶顿了一顿,沉声道:“与满清议和,稳北面之势,如此才好专心南面,以完南洋未尽之功!”
    李肆心说果然如此,指向这帮臣下,他苦笑道:“你们要让第一任内阁就成黑锅内阁么?”
    朝堂重臣都已充分理解先南后北这项国策的意义,现在英华因国势膨胀,四面都起冲突,跟北面在江南的混沌之争就有必要先冷下来。议和不仅能避免英华在江南陷足太深,也利于推动以商货侵吞江南的经济战略。
    但不管是主动提出,还是接下北面的和书,这桩责任都不适合由李肆来背。讨要内阁权,让第一任内阁担下这桩责任,这就是朝堂拿到内阁权的首付价。
    李肆沉吟许久,决然摇头:“内阁立不立,跟此时的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