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省成本,弹上装有起落架,这样能够在测试完成后按指令降落,回收后可以反复使用。原计划为XSM…64装备W…4或者XW…13核弹头(裂变式核弹),但在50年代初热核武器研制成功后,美军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1956年12月6日进行了XSM…64的首次发射,原计划导弹在飞行了800公里后做一个半径 
160公里的转完后就返回发射场,但XSM…64的发射却并没有X…10那么的顺利,导弹在发射升空26秒钟后因发生径向严重振动而坠毁。虽然在武器试验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但纳瓦霍系统的失败似乎没有终结,第二枚又是同样的问题,北美分析了发射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后开始了第三次试射,但这次更惨,第三枚试验弹在发射台上直接爆炸。爆炸的声音引来了同样也在康纳维拉尔角的弹道导弹发射台上的施工人员的注意,北美从工人们惆怅的眼神仿佛看到了纳瓦霍导弹悲惨的未来。
1957年6月,第四枚试验弹(编号AF53…8270)在康纳维拉尔发射场第9号发射台上升空,1分钟后,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并成功和弹体分离,人们正要欢呼发射成功,但期待的冲压式发动机的却并没有发出启动所特有的轰鸣声,3分钟后,导弹即坠毁在离发射场不远的空地上。这次试验的失败让空军官员彻底的失望,在1955年的资金争夺中,空军的官员曾费尽周折地为XSM…64争得了发展的资金,并在发展中给予纳瓦霍仅次于宇宙神和大力神洲际弹道导弹的优先发展地位,但纳瓦霍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同年7月初,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空军宣布取消XSM…64的继续发展,原因很简单,前景更光明的弹道导弹即将服役,空军没必要在纳瓦霍这个无底洞似地的项目上继续投资。但纳瓦霍系统3马赫的巡航速实在太诱人,空军在暗地里同意继续试验已经制造完毕的16枚样弹,但只同意支付500万美元用以试射5次,这个被称为“飞行五”的计划成了北美最后的救命稻草。1957年8月,北美开始了最后的挽救试验,这次XSM…64似乎争气了,导弹成功升空,冲压式发动机也工作正常,首枚导弹在飞行42分钟后开始折返朝康纳维拉尔角发射场飞行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导弹随即坠海,这枚导弹是纳瓦霍项目中飞行时间最长的原型弹。接下去的几枚不是爆炸就是解体,在1958年年初进行了最后一次试射后,北美草草的收场了,而此时整个纳瓦霍计划已经耗费了美国纳税人7亿美元的资金,整个研制过程发射的导弹飞行时间加起来却还不到1小时。
早期的XSM…64导弹采用了红白相间的涂装,垂尾上涂有美国空军的编号,助推器则是白色,弹身涂有北美的编号,而且在其发射试验期间XSM…64还有类似现在发射空间火箭的发射塔,这种由福特机器集团制造的发射塔用以在发射前固定导弹,并确保导弹垂直发射。在XSM…64的发展计划中,北美也曾制造过一次性使用的型号,这种发射后无法回收的型号取消了起落架和液压设备,增加了燃油载量,射程4000公里。
由于空军取消了纳瓦霍的发展,剩余的几枚XSM…64只好用于其他试验,其中有一个是用于支持超音速环境调查项目(RISE),用于为后续发展的XB…70和X…15超音速飞机的发展提供超音速飞行时的环境数据,总共发射了两次。
◎ XSM…64A
虽然XSM…64的计划以失败告终,但SM…64A就在XSM…64失败之际设计完毕,数枚导弹已经接近完工,第一枚助推火箭发动机也正进行结构试验。1957年2月,北美的工程师向美军递交了详细的工程图纸,SM…64A工程代号G…38,是SM…64的放大型号,预装爆炸当量在400万吨的W…39热核弹头,和SM…64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全动式单垂尾,并且采用了梯形接近椭圆形的中单翼,导弹的弹体采用了高强度的钛合金和不锈钢制造,而且为了减少弹体内空间的浪费,采用了自行车式起落架。导弹全长26。7米,助推器长28。7米,翼展达到了13米,导弹总重54600公斤,助推火箭是XSM…64使用的XLR71地改进型XLR83…NA…1,改用煤油和液氧作为推进剂,煤油和液氧的携带量为27000升和46000升,三管式尾喷管推力达到了1780千牛,工作时间110秒,助推火箭重达81500公斤。整枚导弹的发射重量超过136吨。北美为其配备了两台RJ47…W…7冲压式发动机,单台推力50千牛,北美的工程师声称在RJ47…W…7地推动下,G…38的巡航速度能达到3。25马赫,采用了更高精度的N…6B惯性导航系统,导弹采用和SM…64类似的垂直发射方式,导弹被助推器推动至30公里高空时改变方向开始向下俯冲,在24公里的高度主发动机开始工作,导弹由俯冲变为水平巡航,弹上 的惯性导航系统开始工作,据称其射程可以达到10000公里,全程飞行时间170分钟,并且在飞行末段导弹弹道可以按预定程序机动,可惜已经没有机会向空军展示了。
◎ 尾声
在苏联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才发现在空间力量上落后了,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研制人造卫星和空间火箭,美国希望“快速向空间进军”,北美曾建议用G…38上使用的大推力火箭助推器和新研制的X…15捆绑,将X…15发射至高空。虽然也曾作过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得以实现。最后,这些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研制出来的拥有当时最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在加利福尼亚的工厂内按照国防部的命令被拆毁,许多工程师在最后销毁G…38的火箭发动机时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这枚火箭的销毁也销毁了美国历史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虽然纳瓦霍计划最终没有成功,但美军从中却获益匪浅,例如钛合金在飞行器中使用,鸭式布局,冲压式发动机,远距离高精度制导,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技术,而且纳瓦霍在高速飞行中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融化普通蒙皮,在2马赫的速度下,弹体表面温度可以达到300度,而在3马赫时,温度可以达到660度,北美通过大量的试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导致霍瓦纳胎死腹中的主要并不是其技术原因,而是弹道导弹的服役,而美军通过研制纳瓦霍导弹系统,成功的掌握了多项先进技术,为美军后续导弹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
成立于1946年3月21日,主要负责核武器的使用,管理美国庞大的轰炸机队伍和弹道导弹,远程战略侦察,司令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福特空军基地。受美国空军的管理,但听命于美国总统,只有总统才能命令其发射战略导弹和使用核弹。二战结束后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急需整编,在战时投向世界各地的作战飞机大多数返回美国本土,总数在34000架以上,美国陆军航空队为了合理处置这些作战飞机和飞行员,成立了战术空军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以及北美防空司令部。首任司令长官乔治&;#183;C&;#183;肯尼,成立后10天就接收了负责美国本国安全的大陆空军下属的10个重型轰炸机团,后来8个被解散,1947年9月16日美国空军正式成立,战略空军司令部实力急剧膨胀。美国空军研制的先进轰炸机大多先装备战略空军司令部,在冷战时期,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规模达到顶峰,下属有上千架的重型轰炸机和大量的弹道导弹。进入90年代后由于冷战结束,战略空军司令部逐渐冷落,1992年被撤销。
零距离发射
在弹道导弹投入使用前,运载大型核弹的只有战斗机或者轰炸机,但固定翼飞机有一个固有的缺点,必须有一个很大的机场和跑道,一旦跑道被炸毁,战斗机也就形同虚设,为此冷战初期,为了能在敌方第一轮攻击后进行有效的还击,美军开始了“零距离发射”试验,即在作战飞机机身加装大推力的助推火箭,使作战飞机能够无需跑道就能从卡车或者发射站内发射,最早的实验是1953年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的F…84G的发射,不过由于无法回收试验草草收场。1958年又进行了F…100的发射试验,加装的大型火箭助推器提供59吨的推力,能够在4秒钟内将重13吨的F…100以4G的加速度发射至120米的高度,能把飞机加速至45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在进行了14次的发射试验后开始进入实战状态,共改装了100架左右的F…100,德国空军也进行过类似的实验,采用F…104战斗机,不过并没有装备。前苏联也曾经用米格…19改装成SM…30进行零距离发射试验,不过也没有装备部队,因为除了美军不要求将发射后的飞机回收外,其他国家都要求发射后能将飞机回收,但发射后回收始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255章挑战超级空中堡垒
           ⊙ 初入行伍
1942年2月末,一种新的战斗机被送到印度支那河内航空基地,由驻扎在这里的独立飞行第84中队接收。这种战斗机有着尖削的机首,较长的座舱、庞大的机身和两台发动机,这就是日本自行研制的二式复战(即双发战斗机的日本称呼)——屠龙。独立飞行第84中队是第一支装备该机的部队,随后分别在当年的3月、6月和8月,驻扎在本土柏基地的第5飞行战队,小月基地的第4飞行战队和加古川基地的第13飞行战队也开始装备这种战斗机。
最初,这种战斗机被应用于远程护航,所以广阔的南洋战线成为日军眼中理想的战场。1943年2月和5月,从第5飞行战队和第13飞行战队中抽调的,装备屠龙机的特别飞行中队抵达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并于8月参加实战。
同年7月,第5飞行战队主力开赴新几内亚,驻扎在伊里安岛。9月21日,该飞行战队的屠龙式战斗机在卡伊群岛上空拦截美军无掩护的B…24轰炸机队。屠龙机飞行员山下美明大尉击落1架B…24。此役证明,在中高空的高度上,该机对于无掩护的B…24具备一定的威胁。
此后,第13飞行战队也被派往缅甸,与陆军第21飞行战队并肩迎击有战斗机护航的盟军轰炸机群。但是在对抗中,和诸多其他双发战斗机一样,机动性差的缺陷暴露无疑,与对方的护航战斗机对阵,时常因处于下风而无法接近主要攻击目标,引起飞行员的不满情绪。同时,日本军方高层也开始质疑这种战斗机的价值。然而,美军B…29的出现和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却改变了这种情况。
⊙ 初战小有斩获
1944年4月,美国成立了第20航空队,由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上将兼任司令,该航空队就是负责承担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该部队装备的是著名的B…29型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升限可达10241米,最大航速574公里/小时,不仅如此,还有12挺护卫机枪,简直就是一种巨型的空中堡垒。当月,第20航空队下属的第20轰炸机部队的第一批B—29由肯尼思&;#183;沃尔夫准将率领进驻印度加尔各答,在紧张的战前训练之后于6月15日实施代号为“马特霍恩”的首次空袭日本行动。B…29从加尔各答起飞,沿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进驻中国成都双流机场,加油挂弹后再次起飞,直扑九州。B…29的目标是占日本钢铁总产量24%的八幡钢铁厂。
在美军飞机飞越黄海时,被位于济州岛的防空警戒雷达发现,根据计算,美军飞机抵达九州时将是夜晚。当时,日本负责本土防空的陆军航空兵虽然已经根据陆军参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