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末中国备战秘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歧
分歧 

当时,在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内,在战备与作战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认识比较一致。例如:关于世界大战问题,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毛泽东语);在战略方针上,60年代中期以后,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表现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人民战争,打歼灭战',防御重点在'三北'地区;在战备问题上,一致同意要以充分、广泛的战备工作应付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外敌入侵,等等。 
在战争的危险性、紧迫性问题上,当时中央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以林彪为首的,以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为主要成员的军委办事组的意见。他们过高估计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认为苏联发动大规模入侵的可能性极大,战争危险迫在眉睫。另一种是以陈毅牵头,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参加的国际形势研究小组的意见。珍宝岛事件后,四位元帅开了两次会,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及美苏在全球争霸的态势和重点,提出了若干关系中国战略方针的重要建议。报告认为,珍宝岛事件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对方马上就要开始从空中、海上和陆地向中国大举进攻,原因不是对方不想快干,而是没有准备好;而且,不论是从美国还是从苏联来看,它们目前最迫切最突出的是要安定欧洲,巩固欧洲,控制欧洲,这也就是说,它们争夺的重点仍然是在欧洲,珍宝岛事件的发生,并未改变这一基本战略格局。报告同时也着重指出,不能低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要抓紧时间搞好战备,时间已经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要素。1969年 9月17日,在全国贯彻执行中央'八?二八'命令,战备工作已出现全面高潮时,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又向中央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提出,目前压倒一切的问题是苏联会不会大举进攻我国。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科学的分析,指出,苏联方面确有发动侵华战争的打算,但它又对战争顾虑重重,怕在政治上孤立,怕加剧国内矛盾和经济困难,怕两败俱伤美国得利主宰全球,等等。所以,在可以预想的时期内,苏联不敢挑起反华大战,反而有可能改变对我国的战争边缘政策,进行和谈。有鉴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策略,用谈判方式进行斗争,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革命制止战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事实证明,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是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所提出的战略方针也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前一种意见占了上风。 
                                                  走向高潮
走向高潮 
九大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战备工作超出了常备型的轨道,很快进入了突击性的高潮阶段。 
1969年 6月,为系统研究,制订对付苏联入侵的作战方案,由中央军委召集的'三北'会议在北京举行。 
同月,黄永胜、吴法宪等人主持召开军委办事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按照林彪提出的'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的要求,提出了庞大的国防建设计划。邱会作等人先后在会上提出要搞'独立的、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要比洋人还要洋'。他们还指出:'什么比例不比例,打仗就是比例。'由于他们盲目扩大军工生产,1969年的国防费用比 1968年猛增××%,1970年、1971年两年又继续递增××%和××%。1969年到1971年这三年,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投资在国家基本建设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平均多达××%,超过1968年不到×%的比重,造成了工农业之间、轻重工业、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1969年6月中旬至7月,军委办事组召开了一些加强战备的会议。 
同年 7月30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纪念建军42周年社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社论号召:'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对于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必须有足够的估计。毛主席早就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的这个方针是无产阶级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就我们自己的愿望说,我们连一天也不愿打。但是,如果美帝、苏修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的话,我们一定奉陪到底。' 
同年 8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发了军委办事组《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报告要求:在地方各级革委会统一领导下,吸收驻军和地方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各级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事机构,承办日常业务工作。报告规定,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为:组织和进行对机关、部队和人民群众战备思想教育和防空常识教育;拟制对空防御作战计划并组织实施,拟制城市战时人口疏散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和训练群众性的消防、救护、抢修、治安等队伍,等等。次日,经毛泽东批准,人民防空全国领导小组成立,组长周恩来、谢富治、吴法宪、阎仲川,办事机构设在总参作战部。 
1969年9月,军委办事组召开全军战备工作会议。 
同月23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同月29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爆炸。 
同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口号》。口号共29条,其中第11条为:'备战、备荒、为人民。'第12条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第22条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此条为毛泽东审阅时所加。 
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好,最大的战备,但实际上,正是'文化大革命'给战备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九大以后,虽然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革委会都已成立,整个形势逐步趋于平稳,但前一阶段全面内战、天下大乱所留下的后遗症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而且,'文化大革命'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又在继续造成新的动乱,严重地阻碍着战备工作的进行。 
九大以后不久,山西、河南、江苏、湖北等一些省、市、地区又出现反复,动乱再起。例如,山西省革委会领导班子长期不和,各拉一派,全省许多地、市又出现了各种另立山头、制造分裂的造反组织。这些组织在'武装夺取政权'的口号下,各自拥有专业武斗组织。这些组织在社会上搞打、砸、抢、抄、抓,冲击部队指挥机关,抢夺部队武器装备,破坏铁路公路,武装袭击列车,抢占国家银行、仓库、商店,构筑武斗据点实行割据,煽动、威胁工人停工停产,煽动农民进城武斗,等等。为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中共中央于1969年 7月23日发出布告,要求武斗双方立即无条件停止武斗,解散武斗组织,上交武器,扫除一切武斗据点,依法惩办坏人,实行归口大联合。'七?二三'布告在全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山西的形势迅速好转,其它省、市、自治区存在类似情况的地区也受到震动。布告本身虽然没有谈到战备问题,但它所针对的问题和所产生的结果都与战备密切相关。 
但是,'七?二三'布告仍不足以解决大规模动乱和武斗所遗留下来的各种严重问题。布告发布后,一些边远省、自治区武斗动乱的问题仍未解决,这与当时已经十分严峻的战备形势是很不相适的。为此,中共中央于1969年 8月28日发布命令,这个命令既是一个广泛、紧急的战备动员号令,又是一个推辞严厉、态度坚决的要求立即停止战斗,安定形势的命令。命令提出,美帝、苏修正在加紧勾结,阴谋侵犯我们伟大祖国,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越来越疯狂地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命令要求边疆军民:坚决响应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伟大号召。高度地树立敌情观念,克服和平麻痹和轻敌思想,充分做好反侵略的思想准备,加强军民联防,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命令要求:大敌当前,要加强军民、军政及军队内部的团结,巩固革委会;反对一切分裂活动,反对资产阶级派性;立即解散一切跨行业的群众组织,解散各种专业武斗队,拆除一切武斗据点,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冲击人民解放军;要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要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大力支援前线。命令要求,驻边疆部队指战员必须坚守战斗岗位,坚决执行命令,服从指挥,严守纪律,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密切注意敌人动向,作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八?一二'命令把战备工作的紧迫性明确地提到了全国人民面前,把战备问题与稳定形势、平息武斗、消灭派性及加强纪律等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为标志,全国的战备工作进入了高潮,并由主要是思想动员进入了全面的具体实施,由主要是部队的工作变成了全民的紧张行动,由领导机关的一般工作上升为主要工作之一。 
'八?二八'命令下达后,全国各地立即出现了传达、贯彻的高潮。各省、市、自治区革委发会均在8月底和9月初召开各种会议,宣读命令,布置、检查、落实各项战备工作。例如,甘肃省于 8月30日召开省革委会常委会,对照命令检查了群众的战备工作,会议决定:(1) 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个大宣传、大学习'八?二八'命令的高潮;(2) 下决心解决一些地区、厂矿的'老大难'单位的问题,采取果断措施,把闹资产阶级派性、搞分裂、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人查清,对阶级敌人发动一次进攻,彻底解决矛盾;(3)在国庆前整顿一次社会秩序;(4)提前进行战备物资、人员疏散等工作。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于9月2日和3日连续两次召开全市大会,号召全市800万军民立即动员起来,以高昂的战备姿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命令,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团结起来,准备打仗。大会决定:立即在全市城乡掀起学习中央命令、执行中央命令的热潮,用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武装每个人的头脑,用'八?二八'命令指导每个人的行动;进一步加强革命大团结,巩固革命大联合和三结合,加强革命组织纪律性,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派性,团结起来,共同对敌;从各方面做好准备,严阵以待,坚决镇压反革命,维护革命秩序,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掀起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热潮;有领导、有步骤地整顿民兵组织,要做到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三落实,并加强首都防空设施。 
随着对'七?二三'布告特别是'八?二八'命令广泛的声势浩大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全国出现了一片浓厚的战备气氛。当时诸如武斗派性、分裂、无政府主义等直接危及稳定的因素都受到严厉的打击,革委会的权威得到维护,生产逐步恢复,社会生活、工作秩序有所好转。这些都是进行战备工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也是紧迫的战备活动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