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水田园-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席上,李老汉一口小酒下肚,方才喜孜孜地给大家宣布:“地契到手了!”
大家一听,也纷纷喜上眉梢。这回有了地契,就不用担心突然有一天就被人从家里扒出来,赶到门外了。
李老汉继续眉飞色地说道:“向师爷是个实诚的人,十亩六分的地,只要了五亩,咱还多得了六分呢。”
云娘听了,心中哑然,五亩薄地,每年一两银子的租金,还叫实诚呢。云娘问道:“那田地是怎么划分?”
李老汉又喝了一口小酒,咂了咂嘴,乐呵呵地说道:“竹林子对半分,中间小路是地界,坡地也是对半分,咱家住的地仍归咱家。”
云娘“哦”了一声,没有再问下去。梁管事顺着话儿与李老汉聊了起来。云娘一边吃饭,一边默默地听着李老汉和梁管事东南地北地神聊着奇闻轶事。云娘隐约有听到《齐民要术》这本书。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有讲过好像这样书是讲农业的。嗯,应该找个机会把这本书弄到手。
中午吃完饭,李老汉,李大牛又陪梁管事砌了茶,聊了一会儿,李大牛就出发打猎去了,梁管事也要跟着去。云娘瞅着他们俩,开始的时候李大牛还态度十分坚决地不准梁管事跟着去,后来梁管事不知在他耳朵边嘀咕了一句啥,李大牛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点头同意了。
喏,看着他俩鬼鬼祟祟的样子,肯定有问题。云娘打定主意要跟着去,却被李大牛和梁管事异口同声地拒绝了:“打猎是男人的事情,妇道人家的,掺乎个啥?”
算了,不去就不去。真相,迟早会大白的。你们瞒着不说是吧?那迟早都会有人跳出来说的。
等他们离开,云娘就出门去看月娘了。好几天没好好坐一坐了,也该抽空去去了。对面的许记还挺热闹的,许多镇上的人得知许记在这里开了分号,陆续有人来捧场。有了好地方吃饭休息,来三清观上香的客人也就更多了,三清观也是香火鼎盛。
月娘的小茶寮如今也沾了些光,虽说生意不如往昔,但一日五六十个铜板,是稳赚不赔的。月娘看来这段日子过的不错,人也拔高抽了条,一张小圆脸也红润水灵起来了。有个疼爱自己的义母,有个真爱自己的未来夫君,这种美满的生活,可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啊。
云娘想到自己,不禁有些怅然。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脑子就像一团浆糊,东抓一把,西忙一阵,也不过是为些小钱而钻营着,到现在为止,不过是刚够温饱而已,要攒到何年何月,才能过上小□□活?不曾想,现在能维持家里生计的活儿,都是看天吃饭的,天晴时还好,等到哪一天老天爷变了脸,连哭的份也没有。
还是月娘他们好,进,有茶寮可以赚钱,退,还有茶园可以炒茶,都是不用看天吃饭的活儿。
云娘一边盛着粥,一边左思右想,也许自己真应该扩大养鸡的规模,要不挖个鱼塘养养鱼也是好的。古代并没有什么污染,也没有什么饲料,家养的鱼照样是肉质紧致鲜美,所以大家对家养的鱼并不排斥。然后再在鱼塘边上种上些果树和蔬菜,那就完美了。
太阳很快就西斜了。云娘告别月娘和青山,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边笑,一边小跑着回家去。等她路过坡地时,笑容立时僵在了脸上。那些两寸高的玉米苗,以及刚萌了两片叶子的黄豆苗,全都黑黑地蔫成一团。
云娘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有人下了毒?云娘用力嗅了嗅空气的味道,有剧臭!肯定是被投毒了!可是,谁会这么无聊,投毒毒害这些刚见天日的小苗苗啊?而且还一棵一棵地下,这可真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啊?
天边突然雷声滚滚,乌云不知何时已将夕阳完全遮挡,看样子,春雨又来降临了。云娘担心的事又发生了。这一期的雨季,不知道会有多长。还没来得及准备,又要过大眼瞪小眼的日子了。云娘顾不得再多想,便用双手遮着头顶,一路小跑着回家去。
云娘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门口,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雨珠子,一边对坐在门槛上公公说道:“爹,不好了,咱家的坡地的豆苗给人下毒了。”
云娘缓过劲才发现,公公正在一脸阴沉地抽着旱烟,眼睛巴巴地望着天。公公不是个烟鬼,云娘基本上没见过公公抽烟的。突然间抽起烟来,难道是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云娘突然间很后悔自己一时口快,没分清状况就把话说了出来。在这个时候还提这种事情,这不是给公公添堵吗?
李老汉听了云娘的话,脸色更黑了,呆滞了半晌,方才从嘴里掏出一旱烟,侧头望着云娘,努力从嘴角挤出了一丝勉强的微笑。
李大娘从屋内走了出来,嗔怪老伴道:“有什么事情摊开来说就好,闷头抽烟顶个屁用!”
作者有话要说:

☆、第032章 否极泰来

李老汉闻言,把烟吸得更狠了。
李大娘无奈地说道:“这老头子脾气就是这样,还是我来说吧。老头儿今天中午喝酒上头了,我怕他摔到河里起不来,干脆让他留在家里休息,不要出去捕鱼了。他倒好,一点也闲不住,趁着酒劲儿,给你那几亩的苗给浇了粪水,浇了一半才发现烧苗了,赶紧再浇上清水。到了刚才又跑去看了看,寻思那苗是活不成了,左思右想怕你责怪,竟在这门口抽起烟来了。”
云娘闻言尴尬起来。还真难为公公顶着烈日去给豆苗浇粪水,刚才自己说有人投毒,肯定是让公公难堪了,这不是在刮他嘴巴子么?云娘赶紧陪笑道:“爹只是无心之失而已,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明天我再去弄点种子回来,再种上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爹可要帮忙种哦。”
李大娘连忙夺过烟杆子,将里面正燃着的烟丝敲了出来碾熄:“好,好,我也帮忙去种。都说媳妇不会怪你了,又不是个个都像方氏那样!”
李老汉盯着云娘看了一小会,果真没发现半点责怪的意思,方才“嘿嘿”笑了两声,转去厨房做起饭来。云娘也一起进了厨房,煨起姜汤,浇好热水,准备好换洗的衣服,等李大牛和梁管事回来。不消说,他们肯定是淋成落汤鸡了。
李大牛回家了,梁管事却没有跟着回来。李大牛说他们在山脚下就分手了。云娘一度猜测,梁管事会不会被李大牛灭了口?云娘紧盯着李大牛的脸,并无异样。这个家伙不会是个惯犯吧?云娘胡思乱想着,看着李大牛喝过暖暖的姜汤,接过换洗的衣服,用木桶打来热水,兑好冷水,提进冲凉房,关门洗澡。
云娘方才收起心思,和公公一起将猎物给收拾好。今天收获颇丰,有两只山鸡,三只野兔。云娘留下一只野兔,两只山鸡全部闷了,两只野兔用大瓦锅炖了,存着这几天吃。等一切收拾妥当,云娘冒雨给月娘送兔子去了。今天志刚没有回家,他和家里说好了下雨天就留宿在茶园。志刚得知晚上有兔肉可以吃,十分的兴奋,但又不好意思白食,于是自告奋勇说让他来操刀,让二婶娘从旁协助。大家们哈哈大笑起来。
青山轻轻敲了一下志刚的小脑袋:“宰兔子这种事情,当然是由男人来做比较合适。还是你和我一起上吧。”说完,便捋起袖子,将兔子提到厨房。志刚小跑着跟上。
屋内暖融融的,洋溢着幸福与安宁。云娘眼看天色渐晚,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们,回家吃饭。
第二天,雨仍在下。云娘一早便来到镇上,特意去镇隆客栈打听梁管事有回来过夜,方才安下心来,去购买种子。卖种子的大婶告知云娘现在不卖玉米种子了,因为现在种已是太迟了,推荐云娘补种黄豆。哦,现在不适合种玉米了,那黄豆就黄豆吧。云娘买了三亩地的豆种,直接挑回家去。
回家的路上,云娘琢磨着,自己对农业一知半解的,还真应该要有一本《齐民要术》之类的书在手。日历和沙漏也应该有一个,等天晴了再好好找找看。
接连三天下雨。云娘,李大牛和李大爷三人把三亩地都补上黄豆,差不多了就回家喝姜汤驱寒,幸好都没生病。云娘这几天和家人商量好了,打渔打猎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还要看天吃饭,还不如慢慢过渡到养鱼养鸡。如今有地了,就应该往这方面去使劲了。李大娘首赞成,愿意拿出全部的积蓄,三两银子来投进去。因为她每天都在担心,现在老伴年纪大了,一不小心翻了船送了命,那自己还咋过呢?
李老汉见老伴同意了,也乐呵呵地点了点头,李大牛也无异议。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四天,天终于放晴了。云娘迫不及待地跑去三清观的山脚下,向云川打听起收购竹子的事情来。云川既然连竞争对手也交上朋友,还和人家女儿订了亲,交际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信息肯定是相当灵敏。
云娘见到了云川,把来意简要提了一下,云川当即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丈量地基的工地,说那里正要需要,一根长成的竹子大概值三个铜板。哈,这可比砍柴划算多了,为什么人们不砍来卖呢?想来想去,估计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是在平时,不要说这么长的一根竹子多占地方,就算是能抬到大街上卖,又会有多少人去买来用啊?有价无市,所以,竹林才没有被人家砍光光去卖钱。
云娘谢过云川,转身正要走,云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让云娘留步,在云娘疑惑的目光中,转身跑进了许记。过了许久,云川又从许记跑了出来,手里拎着一吊子铜板:“梁管事让我转交给你,说是他的住宿费,一共五百大洋,你可要数好喽。”
云娘有点意外,还真说话算数,给我五百个铜板啊。我还以为他傍晚逃跑是为了赖账,这五百个铜板铁定打水漂了。云娘笑吟吟地伸手接过来,手立马往下坠,乖乖,五百个铜板,沉得紧啊。云娘苦着脸讪笑道:“云管事,你可真会逗弄人啊,你还是给我换五角碎银子吧。”
云川呵呵大笑:“我也曾对梁管事说过,干嘛不给五角碎银子,他说之前和小娘子的约定就是五百个铜板,看来小娘子应该特别的喜欢铜板,吩咐我一定要将铜板交到小娘子的手中。”
这分明是合伙作弄我嘛!云娘只好讪笑着与云川告别,去月娘那儿寻了一个小箩筐,将钱扔里面,再覆上一些青菜,背着走到云川所指的工地上。云娘找到工头,很快就谈妥了价钱。原来他们也是想建竹楼,还特意到许记取了经,听闻是许记介绍的,连样办也没看,便开出了四个铜板的价格,条件是送货上门。云娘喜滋滋地接受了,拉到哪里卖都是卖,这里总比镇上近多了,每根竹子还多了一个铜板呢,听起来虽然不多,可都是钱啊。
云娘一回到家,放好银子,就取来柴刀准备去砍竹子。因为刚停雨,河水还涨,李老汉也没有出去捕鱼,看到云娘要去砍竹子,便提出要去帮忙。云娘选了离家最近的竹林作为鱼塘的位置,便从林边开始砍伐起来。
没想到砍竹子也是件费时费力的事。砍倒之后,去掉尾巴,削掉旁枝,扔到一边,竟花了好一会的工夫。砍了一会儿,云娘犯难了:“这竹子我们要怎么弄过去啊?一个人只能拖个几根吧,这样子拖法,要拖到何年何月啊。”
李老汉笑道:“我们可以雇牛车啊,一拉一大车,董族长家就有许多牛,租一天四十个铜板。你还是先把这两根竹子拖回家,再摘菜做饭吧,家里没人做饭呢,我留下来砍就好。”
是啊,都在砍竹子,谁来做饭呐,婆婆肯定想着公公在家会做饭,这会儿不知道在哪间串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