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安闻言。心里微微一惊,他没有想到蒲洪大军的行动,居然会如此的迅速,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占领冀州东南部的四个郡。

不过,仔细一想,魏国大军全都向邺城和鲁口方向靠拢了,冀州东南四郡根本就没有多少守军,可以说,几十座城池,全都是毫无抵抗能力的空城。蒲洪麾下有五万大军。迅速占领四郡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蒲洪的眼光倒是不错,见魏国大军收拢邺城,果断出击,轻而易举的便占领了冀州的四个郡。而且还是兵不血刃。”华安开口赞赏了一句。

“大哥。蒲洪参与抢夺传国玉玺。可见其有雄心大志,如今,让其占领冀州四郡。若是养成了气力,对我大晋可是大大的不利啊!”王三担忧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你说的很对,不过,燕国十余万主力大军已经占据襄国,对邺城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军目前的实力,仅能防守邺城,根本抽不出兵马,前去对付蒲洪,况且,蒲洪在名义上,已经是大晋的臣子,占领冀州四郡,也是帮助大晋收复失地,我们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王三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将军,圣旨已到。”就在这时,朝廷的旨意抵达了邺城之中。

华安听闻朝廷下了圣旨,连忙带着王三,走出中军大帐,跪拜着接旨。

见朝廷册封其为司州刺史,征北将军,都督秦、雍、司、并、冀五州诸军事,华安顿时感到吃惊不已,虽然职位有所升高,且赏赐了大量的财物,但梁州和益州却不在都督的范围,这让华安吃惊不小。

华安接旨谢恩,并看向传旨的宦官,疑惑道:“请问公公,益州和梁州是何人都督?”

这名宦官也是个热心人,见华安问话,便轻声回道:“回将军,皇上已经下了圣旨,任命铁将军为安西将军,都督益州诸军事,任命雷将军为平西将军,都督梁州诸军事,三份圣旨是同时下发的。”

华安闻言,顿感错愕,朝廷居然将益州和梁州,分别交给铁牛和雷暴都督,这里面的情况,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朝廷似乎有对自己下手的意图。

“多谢公公。”华安连忙谢了一句。

“华将军不必客气。”宦官连忙应了一句。

“对了,公公,魏国上表请降,朝廷是何态度,为何没有下达旨意。”华安连忙问了一句。

宦官沉思了一下,开口道:“魏国上表请降,并进献传国玉玺,整个朝廷都非常的高兴,并将魏国人质安排在京城的妥当之处,只是对于如此册封,朝廷大臣的意见还不一致,尚在讨论之中。”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抱拳道:“多谢公公,如今,天色已晚,公公就屈尊在军帐中委屈一晚吧!”

宦官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随后,华安安排亲兵安排宦官的食宿,并立即召见张育,准备与之分析朝廷的意图。

没过多久,张育便奉命赶到了华安的中军大帐,并抱拳道:“华将军,找属下有何事。”

华安将圣旨拿起,交到张育的手中,轻声道:“刚刚朝廷下了圣旨,你看看吧!”

张育闻言,连忙接过圣旨,并仔细的阅览了一遍,顿了顿,抱拳道:“将军,益州和梁州归何人都督。”

“朝廷将益州交给了铁牛,将梁州交给了雷暴,这两个小子,都快与本将平起平坐了。”华安轻声说道。

张育闻言,眉头一蹙,正色道:“将军,看来朝廷已经开始畏惧将军的势力,并开始着手削弱将军的实力了,卸掉益州和梁州仅仅是第一步,若将军不做出反应,下一步,朝廷一定还会有所动作的。”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本将是大晋朝廷的将领,君命不可违,朝廷有意削弱本将的实力,本将又能如何呢?”说完似乎有些无奈。

张育上前一步,抱拳道:“将军,如今朝廷被士族把持朝政,而这群士族皆是鼠目寸光,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北伐的大业,如今,燕代两国尚未平定,而朝廷却已经开始削弱将军的实力,若将军不立即做出反应,朝廷只会变本加厉的对待将军,到时候,将军辛辛苦苦收复的土地,都会被这些士族折腾的面目全非,届时,将军也将失去对抗燕代两国的实力,如此,一旦燕代两国入主中原,受苦的不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吗?为了驱除胡虏,保护中原的老百姓,将军必须有所动作。”

华安闻言,轻声道:“你说的这些,本将何尝不明白,不过,眼下我军与燕代联军主力正在对峙,本将若与朝廷闹翻,则得利的一定是燕代两国,大晋经历王敦、苏峻之乱,已经是元气大伤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若再次发生内乱,这么多年的积累就又白费了,本将可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啊!”

“将军的心意,属下完全明白,只是属下并无让将军反叛朝廷的意思。”张育连忙说道。

华安看向张育,轻声道:“你让本将对朝廷的决定有所动作,难道不是让本将反叛吗?若非如此,你还有何妙计?”

张育思索了片刻,抱拳道:“将军可以以退为进,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向朝廷施压,让朝廷明白将军的愤怒,若将军如此做,朝廷的那些士族大臣,一定心惊肉跳,就算不收回成命,也不会做出进一步的动作了。”

华安闻言,笑了笑,轻声道:“张育,你出的是什么馊主意,若朝廷真的同意了本将的请求,本将岂不失去了所有,这实在是太冒险了,不行,绝对不行。”

“将军,这招以退为进,一定可以震慑住朝廷的士族大臣,让他们心惊肉跳,将军还是考虑一下吧!毕竟,除了此计,属下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张育抱拳说道。

华安摆了摆手,轻声道:“想不出来,就不要想了,况且,本将麾下主力人马,尽皆集中在河北与并州一带,对梁州和益州也算是鞭长莫及,朝廷让铁牛和雷暴负责守卫益州和梁州,也算是考虑周到,本将何必这么小气,因为这么点小事,与朝廷闹得不愉快呢?”说完大度的笑了笑。

张育闻言,眼睛睁得老大,惊讶道:“将军,梁州和益州是将军起步时的根基,如今根基被朝廷拔掉,就犹如釜底抽薪一般,这怎么能是小事呢?”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你多虑了,朝廷虽然卸下了本将都督益州和梁州的军务,但却交给了本将的肱骨大将铁牛和雷暴,这与之前的实际情况毫无分别,怎么能有釜底抽薪这么夸张呢?”

华安说的一点没错,最近几年,华安虽然兼任都督梁州和益州的军事,但并没有在梁州和益州的军务上花费心思,而是将这些军务都交给铁牛和雷暴全权处理,与如今朝廷让他们都督梁州和益州军事,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华安以前有权调动梁州和益州的军队,而如今,却没有调动的权利了。

不过,梁州和益州也需要守卫力量,且所剩兵马已经不多,因此华安也无需从梁州和益州调拨大军,况且,华安相信雷暴和铁牛对自己的情谊,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他们仍会给予必要的援助。

最重要的是,铁牛和雷暴这么多年一直戍守益州和梁州,并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华安对他们又亏欠,如今,朝廷给他们升官,华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反对。

正文第七百一十章招降冉闵

见华安心意已决,张育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提醒华安,若是朝廷一直步步紧逼,万万不可坐以待毙,沦为祖逖那样忧愤而死的下场,必要的时候,可以以雷霆手段解决问题。

华安自然不会忧愤而死,便点头答应了张育,并让张育探探麾下将领的口风,看看自己麾下的部将对朝廷的决定有何说法,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在蓟城的王宫之中,燕王慕容俊的脸色看上去并不是很好,其实,自从得知晋军增援邺城,阻挡自己麾下的大军南下,他的心情就没有好过。

虽然慕容俊相信大燕国的勇士是极其善战的,他本人的野心也很大,但为了稳妥起见,他仍不敢下令向邺城发起进攻。

目前,燕国主力已经进入冀州,其中,慕容恪所部兵马已经占领了战略要地襄国,距离邺城不过两百里左右的路程,骑兵突袭,两日便可抵达邺城,慕容评率领的大军,也布置在鲁口方向,将魏国大将王午压制的动弹不得,只得凭借鲁口城死守。

燕国大军对魏国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只是,晋军十余万人马突然增援邺城,让慕容俊平定河北的计划彻底的被打乱了,若是让慕容恪麾下最精锐的兵团,与晋军主力血拼,万一失败了,大燕国就将丧失主力,这是慕容俊无法承受的伤痛,为此。他一直不敢下决心与晋军翻脸,原本打算占领河北之后称帝的想法,也是彻底的不敢再想了。

此刻,慕容俊站在冀州地形图前,根据各军的布置,分析起了打破冀州僵局的策略,他麾下的燕国大军已经占领了冀州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区域,慕容恪军团更是抵达了司州的襄国城。

不过,慕容恪军团推进虽快,但却形成了孤军深入。两翼被包围的不利境地。在慕容恪大军的正前方,自然是邺城的蒋干军团和华安军团,而在慕容恪的两翼后侧则分别是苏亥军团和王午军团,也就是说。苏亥、王午、蒋干三支军队。固守三座城池。对慕容恪的主力大军形成了三个方向的品字形包围。

当然,在慕容俊看来,魏国大军根本就不足为惧。况且,苏亥在常山被张进和曹伏牵制,王午在鲁口也被慕容评牵制,慕容恪的主力大军完全可以不用顾忌左右两翼的威胁,直接认真对待正面的敌人即可,就凭留守邺城的蒋干,根本不是燕国大军的对手,只是,蒋干早一步向大晋朝廷称臣,并请来了华安麾下的主力军团,如此一来,燕军攻打邺城将变得极为困难,甚至,将是一场巨大的军事冒险。

见慕容俊一直眉头紧锁,大臣阳婺抱拳道:“王上,眼下冀州、并州一带已经形成了全面对峙的局面,代国大军被谢艾大军牵制,无法增援冀州,归降我军的曹伏和张进牵制了魏军苏亥所部兵马,辅弼将军的人马更是压得魏将王午动弹不得,辅国将军的主力人马则与晋魏联军对峙,四路人马对峙,已经形成了一部死棋,此时,耗的就是耐心和国力,我大燕国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国力日渐殷实,耗得起,王上不必太过担心。”

慕容俊闻言,有些不悦,正色道:“爱卿说的有些道理,不过看,总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我军必须打破这种僵局,尽快占领冀州全部,如此,才可进一步扩充我大燕的实力,进而称霸天下。”

“王上雄才大略,实乃我大燕国之福,微臣会竭尽全力,寻找破解这盘死旗的突破口。”阳婺抱拳说道。

慕容俊指着中路方向,大声道:“我军在襄国的主力有十三万兵马,而据斥候探查,在邺城周遭,蒋干集结了五万大军,增援的晋军有十一万人马,两军合计十六万大军,比我军主力还多三万,若是贸然从这里发起进攻,我军或许会失败,必须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否则,邺城难以攻破。”

“王上的意思是从后方派遣增援大军,将我军的兵力增至十六万以上,从而在兵力上压倒晋魏联军?”阳婺连忙问道。

慕容俊摇了摇头,轻声道:“不不不,若是将预备兵马全部压上,我军的后方就空虚了,前方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