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9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对方,也是要正奇、明暗、上下并用,此中的明、上以及所有正面挡敌搏击,就是正;其中的暗、下以及所有出其不意的动作,那就是奇。这正奇明暗运用得风风火火、实实在在,便可以尽快克敌致胜,可保万无一失。战争战术偷袭的方法很多,黑夜劫营可以,伏兵截击可以,但‘暗渡’的同时还要‘明修’,其部署更加复杂,过程更加曲折,其作用在转移对方目标,分散其注意力,松懈其攻防准备,这就是‘避重就轻’的战术。

孙子所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者备之,强而避之。’这些话,就说明了必须先削弱对方的力量,才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害。‘明修’就是削弱之法;‘暗渡’是攻虚的进行。换句话说,‘明修’是给‘暗渡’铺好胜利大道的前奏曲。世人有把‘暗渡陈仓’这句话比喻男女偷情的,也正说明了表面的一套是用来掩饰底下一套的,无非就是障眼法的巧计。要真正了解掌握‘暗渡陈仓’这一计,还要知道什么叫做‘明修栈道’。栈道就是在山路险阻的专访,架木为路以通行人的燧道或木桥。有依山势旁筑的,有半山起飞桥的,这种现象在陕、川、甘、黔等地区最为常见。那里是峦峰高耸,古木参天,鸟难飞越,兽怕攀援。李白有过这样的描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可见其险要艰阻,栈道的价值,它是险峰绝壁唯一的交通要道。

‘陈仓’是个地名,即在陕西宝鸡山。在那里就出过一个历史有名、后人乐道的故事,那就是汉初韩信使用过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事是这样的,刘邦自逃脱项羽的控制,率部进入汉中之后,其谋士张良…张子房尽将唯一的交通要路栈道烧毁。其实,陈平使出‘声东击西’之计,要刘邦向项羽奏请回故乡丰沛省亲,其内心却是要进驻汉中。此中,张良也和刘邦唱起了珠连璧合的双簧。说宁可遣他去汉中,也不可以放他回乡取家眷,使人去丰沛取他的家眷到咸阳来作押,好教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人,休生妄想。

项羽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陈平又乘机启奏,道出个中利害,便说服了项羽,准许刘邦进驻了汉中。说来道去,这条‘声东击西’之计是说的障眼法,而韩信所使用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做的障眼法,或者说‘声东击西’是说的障耳法,与‘暗渡陈仓’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项羽之所以中计,就是因为陈平还事先利用‘调虎离山’之计支走了谋士范增前往彭城催楚怀王徙居郴州,更没有听从范增所作的布署交待,也没有看清刘邦的‘阳奉阴违,扮猪吃虎’之计,而终将把汉王刘邦放虎归山。这一连串的计谋使出,范增、项羽接连中记(计),其局焉能不败?

刘邦及其众将士如脱笼之龙虎,浩浩荡荡地进发汉中。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此大好的脱身之机,刘邦比得爹还高兴!其谋士张良之所以采取烧毁栈道的措施,一方面防项羽追击,一方面以示无东归之意。及至韩信被拜为大将,生聚教训了几年,在反攻前夕,特派几百名将兵,去重修已毁的栈道,故意给项羽的守将章邯一个错觉,然后暗里倾师而出,从陈仓的小路进军,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把章邯消灭,跟着步步进迫,席卷项羽地盘,最后的彭城徐州九里山一役,直迫项羽自杀于乌江,替刘邦打出了汉家江山。

这手‘暗渡陈仓’的计策,三国时东吴的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吕子明‘白衣渡江巧夺荆州’就是很好的一例!个中详细,我们也要了解一下。

故事是这样的:孙权自刘备‘借’去了荆州,老刘赖死不还,孙大侠心有不甘,打官司没法打,必须动用武力解决!所以,孙权无时不刻不想把荆州夺回,那时荆州的守将是刘备的义弟关羽…关云长。

孙权把夺取荆州的重任交给新都督吕蒙,吕蒙探听得关云长突然加紧防备防务,沿江设有烽火台,增兵驻守,立即装病辞职,荐青年陆逊继任,自己却退居幕后策划一切。你别小瞧了这位小青年陆逊(迅)…陆伯颜,他就是后来江东孙权的第四任都督,江湖人称‘小周郎’!

这换将的情报传给关云长,果然被骗过,自高自大的关云长,目无孺子,认为陆逊无能为力,便把防军移到北边去攻打曹操的樊城。吕蒙见时机成熟了,乃选派水军,一部分埋伏在舱底,一部分穿白袍于上,扮作商人模样,摇船向荆州进发,以商人身分,瞒过了哨兵盘查,乘机把烽火台夺下。这样,‘台’也垮了,‘火’也举不起来了,再乘胜追击,直捣大本营,把荆州顺利地夺回。因此,关云长被逼得走投无路,在两路夹攻的时候,不得不夜走麦城,而把脑袋献出。俗语说‘大意失荆州’就是出自于此。

纵观全过程,其中的换将、扮商、藏兵,无非都是障眼法,也正是‘暗渡陈仓’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为了偷袭荆州。结果此计成功,大获全胜。”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这段辞意是,当敌方内部矛盾趋于激化,秩序混乱,我便静待它发生暴乱。敌方反目为仇,势必自取灭亡。这就是以柔顺的手段,坐等愉快的结果。

但是这‘隔岸观火’与‘一箭双雕’或是‘一石二鸟’之计不同,前者是‘静等好结果’,后者则是要‘先动后静’;而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过程中都有‘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之状,都想得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这‘隔岸观火’一计,表面上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意,而实质内心却有‘火烧得越大越好’的欲望,希望自己到头来能‘坐收渔翁之利’。这看似条阴谋诡计,但对具体的事件来说,还要看是‘何人使用’、‘用在何人’而另当别论!”

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这意义是:使敌人相信我方的‘友好诚意’而麻痹松懈;我则借机暗中谋划,积极准备,待机行动,切不要让它发生变化。这就是两面三刀、暗藏杀机、外示和好的策略。

慕容将军所讲的‘石勒用间胜王浚’就是此计的一个绝好例证。

还有一切诈降的策略,也无非是‘笑里藏刀’。它的同义语是口蜜腹剑,意思是说嘴边甜如蜜,心里毒如蛇。玩弄此计的人,其表现是笑脸常开口,背后磨刀霍霍向猪羊。

人类最天真的本能就是笑和哭,由于习于奸诈,此本能就变了质也走了样。哭和笑,都有真和假,真哭或假哭,充其量不外发泄内心的郁闷或博人同情,但笑却不同了,除天真之大笑、微笑表露喜悦外,做作出来的狂笑、浪笑、狞笑、奸笑、冷笑、谄笑、暗笑、傻笑和媚笑等,都是有企图的,不是落人之面,谋人之财,就是害人之命。

所以大唐诗人白居易有所感而吟道:‘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惟有人心看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更有‘人间妖艳美女可杀人于含笑之间’一说。可想而知,人间的笑是多么的复杂神秘,多么的深不可测。因为哭的形象是丑恶的,笑是美丽的,人以厌丑而爱美丽,所以上哭的当少,上笑的当多。即是说,哭声不会淹没英雄,笑声可以埋葬豪杰。

但有的时候,哭声亦可淹没英雄,只是为数不多而已。以笑为进取武器,变即‘笑脸攻势’,使用时要自然,要笑得其时,笑得其道。象褒姒那样,因笑不得其时,会搞出‘峰(烽)火戏诸侯而不听使唤’,萧夫人笑非其道,招来诸侯围攻,身亡国灭。而相反的杨贵妃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些不过是女人笑的效果,若用在见血见泪的斗争场面之上的笑,不限于女人,也不一定要笑。总之表面上是装出谦恭敦厚、和蔼可亲,以假诚恳争取真诚恳,以假同情换取真同情,使对方于不知不觉间堕吾术中。不难想象,此中有‘阳奉阴违’、‘扮猪吃虎’之意。

政治家有一信条叫做‘以柔克刚’,要捉苍蝇,用一粒糖胜过喷杀虫水。俗语有云‘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何时休?’其解释就是越爱越恨,越亲越仇,所以变(便)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之戒。为什么越亲越仇,亲家往往变冤家呢?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利害冲突。在有所利用时则巴结迎风,呼爹叫娘,一旦时移势易,首先要斗的就是最亲密的之人。历史上汉初的吕雉对戚夫人,唐朝的武才人对王皇后,初期何其亲匿孝顺,后来又如何之冷酷无情,正所谓‘当时相倚何重,后来相逼何酷’。吕雉、武则天之所以夺权成功,在于笑里藏刀,戚夫人、王皇后之所以失败,在于笑里无刀。

刘邦和项羽,乃是结义兄弟,为了争权夺势,结义变成结怨,刘邦会用笑里藏刀的手段,故能逃过鸿门宴厄运,项羽不知用此手段,难免自刎于乌江。

由于口蜜腹剑、阳奉阴违之人太多,所以饱经世故的,最提防的是见面笑笑嘻嘻,握手亲亲热热之人。昔日唐明皇身边的奸相李林甫口蜜腹剑排除异己,以及楚怀王的爱姬郑袖计除魏美人,无不是善用了‘笑里藏刀’之计。所以贤人、善人一定戒备小人、恶人的两面三刀!切记!切记!”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这辞意是:当战局发展必然有所损失时,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胜利。

‘李代桃僵’这句话,系根据乐府的‘鸡鸣篇’而来,原诗是‘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本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来用这句话来作比喻,即以此代彼之意,浅白的说就是:甲闯了祸,由乙去受罪做替死鬼。它与‘偷梁换柱’、‘偷天换日’‘偷梁换柱’以及‘移花接木’是有绝然区别的,切不可将它们混淆不清。说这代罪替死,闯祸的都是大有苗头的人,代罪的自然是他的信徒了,起码是对他有所仰望者。

在社会上,有许多作奸犯科的头子是雇有替身的,即是高价请人主持犯罪卖买,自己躲在幕后操纵,无事时,薪金照付;遇事则由替身出面,或罚款,或坐牢,甚至上刑场,也可以量钱搅掂,叫他死而无怨。看来,‘闯祸者’与‘代罪人’之间,心存有一种特殊关系。人都是爱惜自己的,谁肯白白牺牲利益去成全别人?何况拿生命去阴阳界的国际玩笑?

古人重义,今人重财,亦有为爱情而以身替死的,可算是别开生面的一种新公式。远在春秋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哭谏不成,急兄难子寿赴义;李代桃僵,换婴孩赵氏存孤。这两件事都是代罪替死的典范,可谓是可歌可泣、死而后已!但也有以此为计而逃脱法网的大奸大恶之人,可谓是逍遥法外的漏网之鱼!”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这辞意是说:出现微小的漏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