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阚止唾了那巫师一口道:“亏你还敢提!鲁国用人祭祀之陋习始于此,当时臧武仲在齐,在听说这件事后就曾说过,周公大约不想再享用鲁国的祭祀了罢!周公享用合于道义的祭祀,鲁国以活人祭祀,不符合道义。《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臧武仲说的没错,汝等现在的做法轻佻随便得过分了,居然把人同牲畜一样使用,上天岂会赐福!”

赵无恤也说道:“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以人祭祀,天地怎会高兴?更过分的是,汝等居然杀害了我派来帮助须句防疫的使者和兵卒!二三子,将两人的尸首收敛后抬上来,让须句大夫和他的夷巫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武卒们凝固已久的气氛顿时沸腾了,带着愤怒,他们分出人照看昏迷的伤者,又把两人的尸体扛在肩上,抬到高台下面。

其中一人赵无恤还认得,也是成乡老人,昔日桑氏的一个毛头小伙,曾作为骑从伴他左右,又成长为可以信任的使者,未来也许还能建立功业,孰料却死在了一次寻常的任务里。

死于巫师之手!

此刻他眼神空洞,在死前一定受尽了鞭打,所以伤痕累累。两人湿淋淋的冰冷躯体看不到一丝生气,红色的液体依旧从胸膛、小腹和背部的剖口中缓缓流出,好象全身上下许多无牙的嘴巴在淌唾沫。

四周一片沉寂,惟有半里之外,须句邑里的狗在厉声长吠,透过砖墙和木门,穿越与冰雨,让人心生忐忑。

“用人于祭祀,这已经是残民的大罪过了,杀害我派来的使者,更是不可原谅,他三人是我派来协助须句防疫的,到底如何得罪大夫了,竟至于此!?”

赵无恤话语冰冷,武卒们也握着矛步步紧逼,卸下了须句邑兵的武装,将须句大夫团团包围,然依然没人敢去随意触碰他。

刑不上大夫,这观念根深蒂固,何况须句大夫还是公室贵胄,和赵无恤比肩的中大夫之职。按照鲁国固有的礼法,以赵无恤的地位,也无法对须句大夫做出任何判决,最多将他送到鲁城,请鲁侯、三桓,还有宗伯发落。

所以这肥头大耳的胖大夫竟然有些有持无恐。

“因为这疫病就是汝等晋人带来的!”他伸出手来重重地指着赵无恤,仿佛他才是罪魁祸首。这是从伤寒流传至今,那个夷巫一直在强调的事情,他自己出于对赵无恤的反感,也对此深信不疑。

这种说辞蛊惑了部分民众,导致了今日惨剧发生,在场万人集结,除了患病者还在家中喘息外,几乎整个城邑的人都来了。他们希望一如主君和巫师说的一样,献上活生生的人命,大疫就会停止。

而其中,三个武卒就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须句大夫旧事重提后,几乎所有人都用不满和畏惧的目光看着赵无恤,看着武卒们,甚至有人大声祈求赵无恤释放须句大夫和巫师,让仪式继续下去。那被按倒在地上的巫师也咧嘴露出了满口黄牙,得意地笑了。

一旦万人沸腾,将造成一个严重的暴乱,赵无恤镇压也不是,落荒而溃也不是,须句大夫打的真是个好主意,阚止手心开始出汗,拼命思索对策了。

但最终,赵无恤只是简单的一个反问,便让这种说辞不攻自破。

……

“谬矣!”

他掷地有声,震住了所有人,随意点了一个围观的须句民众,质问他:“最初时,伤寒从何处来,是东、南、西、北?”

那人怯怯地回答道:“从北方来。”

“然,那些天里,吾等所在的西面完全封锁,不许任何人出入。伤寒病患是从北方来的,北方是齐国,是齐人带来了疫病,与吾等无关。”

哗啦,民众们一时间又纷纷议论开了,须句大夫和巫师却一时间想不出如何回应。

“归根结底,还是汝等的大夫不肯封锁涂道,拒绝外来者的缘故。”这些话由鲁人用方言一句一句传开,赵无恤只恨手头没有扩音喇叭。

“再者,西鲁的伤寒已经治愈了,吾等此次来须句,就是要助众人驱逐疫病的!”

“什么?”

“此话当真!”

须句人仿佛攢住了稻草的溺水者,纷纷仰头踮脚,若非武卒横着戈矛阻拦,肯定会扑到赵无恤脚下问个明白的。

“吾乃鲁国小司寇,管着西鲁各邑防务和治疫事项,焉能有假?众人且看西面。”

万人侧首,西面有什么?除了即将落幕的如血夕阳外。

“再过半日,就会有灵鹊飞来兆喜,神医扁鹊就在大军后方,到时候他妙手回春,伤寒疫病自然能全部消除。”

“扁鹊?”

“神医扁鹊?”

“吾等真有救了!”

扁鹊名闻天下。他曾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在齐鲁等地也留下了不少传说,影响力极大,赵无恤报上扁鹊二字,比他将口说干还管用。

阚止见赵无恤的劝说有了效果,也用鲁国方言助攻道:“今日的事便到此为止,汝等各自归家,静待疾医来赈济、施药!好好想想,若须句大夫能早点接受小司寇的帮助,早些防疫治疗,伤寒怎会到现在还没消除,汝等的亲人又怎会冤死?”

单纯的民众最容易糊弄和鼓噪,在阚止的劝诱下,伤寒肆虐开始变成须句大夫的罪过了。

作为此次用人祭祀的主导者,那个在当地极有威望的夷人巫师见状不妙,拼命想挣脱武卒,又大声呼喊道:“疫病虽不是晋人带来的,却真是鬼神降怒,这是对晋齐争战的惩罚,殃及须句罢了。众人要是就此归家,不将祭祀继续下去,倘若疫病非但没消除,反倒更加炽烈,那该如何是好!?”

……

鬼神致病,是众人深信不疑的事情,对未知事物永远心怀忌惮。此言一落,他们又纠结起来了,是啊,明天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即便神医扁鹊真的来了,他真能敌过鬼神之怒么?

武卒们愤怒不已,已经有三名同僚被害,莫非还嫌不够?但没有赵无恤的命令,他们也不会用矛尖去将这些被蒙蔽者戳醒。

赵无恤看愤怒之余却也有些无奈,民众们赖着不肯离去,就能让须句大夫和那巫师得以依仗,这是一时半会说解不开的。

他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汝等真认为不将仪式继续下去,则本地鬼神愤怒的话,那便这样罢……将那夷巫押上来!”

“要作甚,你要作甚!”

夷巫惊恐不已,无恤揪着他的衣襟,闻到了一股恶心的香料味道,混杂着鲜血的粘稠甜腻。他仿佛在此人身上看到了成巫的影子,但那个巫师在他的改造下,可没这么大的胆子敢杀人为恶。

“我听说,你神通广大,能与神主交流沟通?”

“然,所以小司寇不可伤我,否则……”

“我不伤你,只是想要你助我将这祭祀继续下去……但人乃万物之灵,不可轻易杀害,不如以我来代替。”

无恤重重将他推倒在地,随即拔出了腰间吹毛可断的少虡剑,一抬手,却没有对准夷巫,而是对准了自己。

“主君!”

“司寇!”

周围的众人大惊失色,纷纷扑上前去阻拦,却见赵无恤只是切下了自己的一缕黝黑发鬓,扔到了那夷巫身前。

“捡起来!”

夷巫本以为自己要被杀死,吓得浑身瑟瑟发抖,这会回过神来,捧着那几缕黑发,不知所措。

高大的无恤站在他面前宣布道:“我乃天命玄鸟之裔,赵氏卿族贵胄,君上亲自册封的三邑中大夫,鲁国小司寇,以我的肤发为祭品,来完成这最后的仪式,可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虽然儒家的这种观念尚未在天下流行开来,但在鲁国却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华夏人蓄发扎发髻,爱护肌肤,视之为礼乐之始,以此区别于断发文身的蛮夷,而剃发也被视为奇耻大辱的“耐刑”。

所以身为贵族的赵无恤自翦头发,在场所有人看来是了不得的举动了,所以夷巫也傻了眼,细若蚊声地说道:“可……”

赵无恤心里在为死难的两名武卒,还有那些冤死的祭品默哀,所以他脸色庄重,看上去仿佛已经神权附体,彻底主导了这场中断的祭祀。

“须句之山鬼水主,历代夷君之灵在上,听我祝词,若有惩戒,非万民有罪,惟小子无良!”

“贤哉司寇!”在场能听到这段祷词的人跪倒了一片,感动得稀里哗啦,赵无恤这是要让鬼神们放过万民,只降罪于他一人了!与之相比,须句大夫是何等的自私丑恶。

赵无恤言毕,冷漠地看向了不知所措的夷巫,武卒和祭品们死前一定也绝望不已吧,很快,很快就能从此人眼里看到了。

“这祈求得有人来传递,既然你这夷巫自称能穿梭人鬼之界,与神主沟通。二三子,寻来木柴,立起火柱,杀白马黑犬,再将他连同我的肤发一起烧了,让他带着祭品一起送去鬼神居所罢!”

PS:(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师,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逸周书·世俘,所谓仁义之师是假的,胜者对败者贵族的肆意杀戮才是真的)

第442章 天逐

十年春,王正月。

在统治鲁国的第九个年头里,忌惮齐国许久的鲁侯宋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胜仗。

对齐国的战争,鲁国获得了全胜,可不是阳虎“执政”时的小打小闹,而是齐国主力溃败,万余人或被俘或被杀,统统交待在了大野泽西岸!这可是那位号称“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的鲁僖公也没能做到的事情啊!

鲁侯感觉自己已经给祖先争了光,不必像没用的哥哥鲁昭公一样,什么事都来不及做就结束了诸侯生涯。

虽然,这胜利纯粹是晋国中军佐赵卿和他的儿子赵无恤的战绩,但并不妨碍鲁侯将此作为自己的在位政绩之一。

“虽然三桓无胆,始终没有对齐动兵,可要不是我同意小宗伯的恳求,让阳关司马仲由伐齐,吸引国夏归国,赵氏父子这场仗也不知能打赢与否。”

在赵无恤鼓捣出所谓的“西鲁联防”后,鲁侯和三桓一样,对赵无恤这个外来者日益势力的膨胀心忧不已。可长达两百年的外寇齐国毕竟比内在的潜在危险可恨多了,在曲阜鲁人们道逢也要相互庆贺一番的气氛下,这事情也就暂时放置脑后了。鲁侯关心的是,接下来要如何告庙,如何庆祝才能永远留住胜利时刻。

打了大胜仗,自然会有献俘和庆祝,赵无恤那边也十分配合,先期送来了不少齐国军吏,甚至有东莱的一位大夫。但鲁侯期待的齐国公子阳生却不在其列,这叫他微微失望。

同样让他失望的,还有逆臣阳虎虽然被赵氏“抓获”,但却死在疫病里的消息。不能将此僚在鲁城东市戮杀,就不能消鲁侯和三桓心头之恨,不能洗刷他们被这个叛臣操纵数年之耻辱。

冬去春来,当时间进入他统治的第十个年头后,憋屈已久的鲁侯终于得到了第一个心满意足的大朝会。

天亮之前,首先是小宗伯孔丘颁布礼仪,他领着卿大夫们按次地进入殿门,鲁宫里排列着保卫宫廷的卫士,陈列着各种兵器,插着旌旗:虽然不少是从三桓家里借来的,甚至还有孔丘那几个身材高大的弟子充数。

这时孔丘高喊了一声:“趋。”于是殿下的卿大夫们就站到了台阶的两旁,每个台阶上都站着数十人,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