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出去说,这蒙古女人不洗澡么。”朱瞻基捂着鼻子退出屋去。

王贤朝宝音琪琪格挤挤眼、耸耸肩,也跟着出去了,留下蒙古公主在屋子里愣愣出神。

最终,朱瞻基果然将蒙古公主押送到皇爷爷那里邀功,见未开战就先捕获答里巴的妹妹,朱棣很是高兴,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命给王贤记下一功。但朱棣没有见宝音琪琪格,而是命人将她送到当地衙门看管,不许为难……朱棣很是迷信,因为自来有‘阴人不吉’的说法,女人就是阴人。尤其是这种攸关国运的征战途中,他更不容许有女人出现在军营里。

在宣府休整了两天,大明军队又进发了,这次的队伍汇集了五十万人马,比之前更加庞大,前军已经出发一整天,后军才刚刚离开宣府。当长龙般的大军浩浩荡荡驶入草原,整个河套都震动了,内附各部的头领争先恐后前来叩见大明天子,纷纷献上牛羊犒赏大军。朱棣对此十分高兴,命他们随大军同行,一起征讨侵略河套的马哈木。不管心里情不情愿,在天兵天威的震慑下,所有部族头领都乖乖听命,多的带三两千人马,少的也有三两百,加入到北伐的军中。

其中带兵最多的,是鞑靼部的失捏干,他是阿鲁台的长子,带了将近四千精锐骑兵前来,履行承诺为大明打先锋。朱棣本来怪罪阿鲁台没有亲至,但看到失捏干的军队十分彪悍,便知道阿鲁台没有糊弄大明,而是的确怕了自己。所以他大度地接见了失捏干,并赐药给阿鲁台,要他安心养病。

四月初一日,大军至兴和,在兴和城下休整四日后,大军移营于兴和北十里的沙城,翌日于沙城举行大阅兵!

初五初六两天,在失捏干并蒙古各部头领的注视下,五十万大军浩荡登场,沙城外烟尘滚滚,草叶飞舞,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狼土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真叫个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威势震天!尤其是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火龙枪、安南铳、一窝蜂、火龙车等诸多火器威力巨大、声响惊人……竟使蒙古各部的头领们坐卧不安,肝胆俱惊,甚至好些人面无人色!

阅兵结束后,朱棣在沙城的行营接见了各部头领。

曾经还极力保持着前朝贵族的矜持的蒙古各族首领,在失捏干的带领下,一见到朱棣便齐刷刷跪倒,叩首触地,一个个低眉顺目,有些汉话说得好的,还一个劲儿地奉承朱棣是天可汗……

朱棣起先对那些奉承的话没感觉,但听到天可汗三个字,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朕离唐太宗还差得远,但朕争取百年之后,能超过他的名声!”

“一定能,一定能!”一干蒙古头领点头哈腰道。

“诸位都请坐吧。”朱棣一摆手,众蒙古首领赶紧谢恩就坐。待其坐定后,皇帝又沉声道:“朕这次亲率天兵前来,目的众位都知道,就是讨伐侵略尔等家园的瓦剌贼子!”

众蒙古首领闻言纷纷点头,鄂尔多斯部的头领叫耶图拉的一脸激动道:“马哈木贼子无法无天,不遵朝廷政令,在塞外漠北挑起战争,还擅自闯入河套抢劫杀人,又立了个伪汗叫答里巴的,自称大汗。去冬以来,更是频频遣使各部,要求臣服于他,并扬言今年那达慕大会,谁要是不出现在和林,就会发兵剿灭了谁。我等既然已经臣服大明,自然知道忠臣不事二主,是要跟他势不两立的!这次皇上发兵前来为我们除此大害,我们蒙古诸部对皇上感激得五体投地,我们发誓永远忠于大明,愿为皇上的马前卒!”

这番话显然是早有准备,说得唾沫横飞,但这时候没人觉着他过火,反而都暗恨自己嘴笨,阿鲁台的儿子失捏干也大声道:“我们鞑靼和瓦剌不共戴天,老贼几度想杀我父子,这次我父亲不能前来,我愿意为皇上充任前锋,剁了马哈木哥仨的狗头!”

见他们一个个群情激动,争先恐后地表忠心,朱棣心中冷笑,在他心里王保保是能和徐达并称的蒙古英雄,若其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后辈堕落成这样,不知会不会气得从坟里爬出来!

但他脸上却满是笑容道:“好好好,你们的忠心朕都知道,这次你们随朕讨伐马哈木,所占土地朕和朕的将士一概不要,统统按照你们的功劳赏赐给你们!”

众首领闻言登时眼就亮了,这些年瓦剌从大西北开始东侵,整个西蒙古、漠北,中蒙古,和东蒙古的西面,都落入马哈木的手中。他们却被挤压到河套和辽东,人多牧场少,日子十分难过。若能在大明击败马哈木后,瓜分到一部分地盘,他们的日子将会马上好过许多,实力也将愈加强大。

“另外,所有随朕亲征的首领,获胜后朕都会不吝封赏,起码是个侯爵,封公称王也不是难事。”朱棣又加一把火道:“总之,赏赐有的是,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众头领激动起来,一边嚷嚷着“我等敢不效死力!”一边暗暗盘算,要唤更多的族人前来,到时候好跑马圈地。

“好好好,现在朕就给你们个任务,”朱棣颔首笑道:“这就派人,或你们亲自去北面,告诉那些没来见朕的部族,还有那些依附于马哈木的部族,在朕的天兵到来之前,前来投效则既往不咎,若和朕共讨瓦剌,取胜之后亦有赏赐,若是执迷不悟,依然要助纣为虐,天兵到时,化为齑粉,莫怪天威如狱!”

“我等谨遵圣谕!”众蒙古头领齐齐应道。

“还有一条,谁拉来的部族,以后就归谁管,这个会在朕给你的册封金册上写明,世世代代不会更改,”朱棣淡淡一笑,霸气微漏道:“怎么样,是跟着朕好,还是跟着马哈木好,诸位想清楚了吧?”

众头领听了这条,登时浑身火烧一样,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什么?不就是土地、人口、权势,大明皇帝竟然全都赐予他们,尽管还都得靠本事去挣,但仅仅一个美好的前景,就已经让他们喝醉了似的,纷纷跪地表示忠心。还有那表现力强的,咬破食指,歃血发誓,永生永世效忠大明皇帝!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气氛也到了最顶点,朱棣便命赐宴,与一众蒙古头领把酒言欢,酒足饭饱之后,众头领便纷纷告辞,回去各显神通去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长征

目送着蒙古头领离去,朱棣默然良久,方舒了口气,对侍立一旁的太孙并几位大学士笑道:“你们几个说说,这样处置怎么样?”

朱瞻基是从头看到尾的,见皇爷爷恩威并用、连揉带搓,把些个桀骜不驯的蒙古头领调治得如同小儿,心中佩服到了极点,但这里没他说话的份儿,只能听胡广马屁山响道:“微臣看得眼花缭乱,当时想都不及细想。如今寻思起来,皇上恩威并用,收服了那些蒙古王公,这作用真妙不可言,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削弱马哈木的力量,还不用担心他们跟马哈木眉来眼去,扰乱我们的粮道,刺探我们的军情。反过来我们又能通过他们,把马哈木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连战后对蒙古人的分而治之都埋好伏笔……陛下这一石四鸟之计,妙,实在是妙!”

杨荣和金幼孜两个阁臣,见老上司这次回来,愈发地没有节操了,心中无可奈何……你把好话都说尽了,让我们说啥?

杨荣只好轻声道:“微臣担忧的是,一旦瓦剌倒下,鞑靼会不会趁势卷土重来?臣观那失捏干也算是出色之人,还有阿鲁台老谋深算,这次出动四千精骑,恐怕为我们冲锋陷阵是虚,战后摘桃子才是实在的。”

朱棣淡淡道:“那也没办法,就算朕想永绝后患,将士们也接受不了,朝前一刻还并肩作战的人下手。”

在场众人都跟了朱棣多年,早都意识到,皇帝年纪越大,就越跟当年大相径庭。当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现在却还要讲道义,看来‘缺啥补啥’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初十日,大军从沙城出发,便彻底深入莽莽草原,许是长生天不欢迎他们这些外来的征服者,从十一那天开始,又是接连阴天。雨不停下,道路泥泞不堪,将士们全身湿透、寒冷疲劳,朱棣只好下令扎营避雨御寒。

冒着大雨费老大劲,终于把营地扎起来,又发现根本没法生火做饭,将士们连点热水都喝不到,只能啃点硬干粮,状况实在糟糕。但幼军中又是另一番情形,有了上次的教训,将士们每人携带七天份的羊肠炒面,拌点生水就能吃。但是王贤在京城时,还给每个十人队购置了一具小炭炉,木炭则用雨布包裹,装在有车厢的马车上,这会儿把炭炉搬到营帐里,添上一点都没受潮的木炭,用火折子一引就着。

于是幼军的各处营帐中,都有了点点光明和温暖,虽然这小炭炉做饭不成。每个小队分的炭,也仅够给每人烧一碗开水的,但已经足够让每个官兵,吃一海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糊糊了。

朱瞻基又献宝似的,将炭炉和炒面献给了皇爷爷。不管情况多恶劣,朱棣自然都能吃上热汤热饭,但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深深知道与官兵同甘共苦的重要性,是以当晚也只吃了点干粮,唯一比官兵优待的地方,就是有点热水喝。

见了朱瞻基端来的炭炉,朱棣有些生气,自己带他出征,就是想让他体会带兵的不易,这小子却搞起特殊来了。但听说幼军的将士每一队都有个小炭炉,可以喝到热水后,皇帝立刻转怒为喜道:“孙儿有心了,这个增加不了多少负担,却能保证将士们喝上热水……可惜,太小了点,做饭怕是不行吧。”

“这种天气不必做饭,”朱瞻基又把炒面献上,当着朱棣的面,用热水一冲,激起浓郁的香气,朱棣笑问道:“这又是什么?”

“炒熟了的粮食碾成粉,再加上盐,肉末,干吃也可以,冲泡更好吃。”朱瞻基说着抓一把塞到嘴里,“也是我们在军演之后,想出来的玩意儿。”

“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朱棣端起碗来,边上侍奉的太监忙小声道:“皇上,这不合规矩。”按规矩,皇帝的一应饮食,都应该由鸿胪寺进献,吃之前还得有太监试吃,以防不测。

“荒唐,要是连朕的太孙也要害我,那朕也太失败了。”朱棣却不在意地端起碗来,大口喝了一口,顿觉满口生香,腹中暖意洋洋,不禁大赞道:“好喝,这吃食叫什么名字?”

“还没有起名,”朱瞻基笑道:“皇爷爷不如赐个名儿,也让这玩意儿能在青史上有个印记。”其实这面分明叫羊肠炒面,但朱瞻基故意想不起来,好让皇帝赐名。

“好!”朱棣略一沉吟道:“就叫得胜面吧,吃着这个面打胜仗,讨个好彩头!”

“皇上真是睿智,微臣听到这名字,马上想到两层意思,一个是旗开得胜,”胡广马上开捧道:“一个是以德取胜,皇上这次出征,以德服人,已经得到了蒙古各部的人心,我军焉有不胜之理!”

朱棣笑着听胡广吹完,便对朱瞻基道:“你这得胜面还有多少?”

“还有六天的量。”

“能分给友军一点么?将士们饥寒交迫,朕寝食难安啊!”朱棣用商量的口气道:“再用小炭炉烧点热水,让他们吃一碗热乎乎的得胜面,全军将士都会感念太孙的恩德的。”

“皇爷爷哪里话?即为同袍,责无旁贷!”朱瞻基正色道:“我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