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型火炮的胜利1900…1916年  
战斗纵队队形重现  
T字战法  
巡航编队与战术侦察  
指挥与管制  
驱逐舰屏卫及鱼雷的威胁  
世代交替的理论与实践  
日德兰战役  
观念与现实  
结语  
 
 
 
 

 
战术思想的黄金年代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期间与吾人当前所处年代,这两段和平时期就科技发展的快速程度来说是相当的。相对于帆船战斗年代有许多机会可供吾人学习,十九世纪下半叶却是只有少数的舰队作为可以当作学习探讨的对象,此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打败所有的海军对手,「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的声势如日中天。战术、科技及指挥方面的问题不能单靠战场予以解决,蒸气推进的意涵以及其对灵活度产生的影响、装甲及武器装备的进步、鱼雷、大船与小船、无线电及飞机都成为相当重要的讨论焦点。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在战术发展上可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黄金年代。新的武器装备、装甲与机动模式皆对战术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十九世纪末期,一些不合时宜的战术观念已被扬弃,并且加入了一些崭新的战术;新型战舰的产生亦使吾人对于一次大战期间,海军战术或战舰表现上的重大改变不致产生太大震惊。战后对于战术及领导技巧方面所为的评论,让吾人对战前所做的分析更加深信不疑。  
  当再次读到这个时期有关战术方面的作品时,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应用了相当多的数学。工程逻辑技术大量地运用在机器设计与海军战术领域。研读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交替之际的许多著作,例如鲍德利(Ambroise Baudry)、费斯克(Bradley Fiske)、伯诺提(Romeo Bernotti)、班布里基…郝夫(WiIliam Bainbridge…Hoff)与马卡洛夫(S。O。 Makarov)等人的著述,或阅读海军期刊与研讨会发表的重要资料时,皆可感受到可观的科技与战术创新。 ' 原注:此一时期,美国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征文比赛获奖作品计有:Richard Wainwright少校的〃Tactical Problems in Naval Warfare〃(1895年1月)、R。A。Niblack上尉的〃The Tactics of Ships in the Line of Battle〃(1896年1月),R。H。Jackson上尉的〃Torpedo Craft Types and Employment〃(1900年1月)、R。 Alger教授的〃Gunnery in Our Navy〃(1903年1月)、Bradley Fiske中校的〃American Naval Policy〃(1905年1月)、W。S。Pye Jr。上尉的〃The Elements of Fleet Tactics〃(1906年1月)。Clark Reynolds在战略方面的研究更是这个时期海军学术的上乘之作。他认为俄国系第一个出版海军专业期刊的国家,这份首创的期刊名为Worskoi Sbornik,系在1848年创刊。意大利的Rivista Marittima则是一次大战前海军领域最好的期刊。 ' 更确切地说,虽然有些令人惊讶之处,但此时期稍早若干科技与战术的分析可说荒诞不经,其存在于以下两个面向:其一系过分高估了速度;其二是没有预想到不良视线对舰队主要任务产生的影响。这些有识之士皆系海军军官,虽然他们很快地从理论中中和了偏激的战术观念,却无法将这些观含付诸实践。  

 
先驱者  
  工业革命在拿破仑战争后如火如荼地展开,欧洲海军亦感受到这股浪潮所带来的冲击。除现代化的射控系统与自动鱼雷外,拿破仑战争与美国内战期间,海军从帆船战斗演进至蒸气船舰,新兴的装备包括蒸气推进与螺旋推进器、铁制船壳与装甲、大口径炮管与集中火力的大型火炮(开始时,这些大炮有更大的射程、越来越强的装甲能力,惟射程增加并没有使效率随之增加)、后膛线枪炮、具战斗力的炮弹及配件、来福枪以及火炮炮塔。  
  有着如此多的发明,接下来争议的焦点便集中于如何使用这些崭新装备。明显地,这些发明会在短期内使木造船的生产线及战斗线过时。虽然,英国人比较晚才采用铁制船舰,1860年他们建造9;000吨的巨大战舰勇士号(HMS Warrior),此后英国即不再制造木制船舰。全面使用铁壳船舰系由英国皇家海军首开其端,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必须配合海军工艺发展予以适当调整。蒸气推进的发明,世界各国开始寻找新的煤矿,加速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强化堡垒不再适用海军基地;引擎及枪炮维修的需求,使得舰队基地数量变少。帆船到蒸气船的转变,限制了战斗舰队的续航力与持久性,对于海上封锁形式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欧洲各国海军将领,并未忽视这些转变衍生出的各项战术限制。以「现代」的英国海军而言,其在1880年代仍在制造帆船,俾能在必要时遂行战略机动。  
  另一方面,蒸气推进带来的崭新战术,使得海军战术家大放异彩。这不仅使优势舰队可以逆风进行进攻,同时亦可在微风下接近敌人,并以过去二或三倍速度攻击敌人。这些优点在1866年的利萨战役(Battle of Lissa)前还未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在1840年代的战术讨论中,已对相接纵队战术的结束以及冲撞攻击(ram bows)的有效性进行深入讨论。 ' 原注:参见Robison and Robison,pp。579…90。 ' 在此时期的科技发展,强调的系装甲防护而非武器装备,冲撞攻击被认为系与战术机动和舰艇动能息息相关。至于如何接近敌人,使其进入射程以及开火射击速度,与舰艇的速度并无任何关连。  
  此期间印证科技的最佳场所即是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虽然在此战役中,后勤与战略机动(并非战术)受到特别注意,参战国家却深信蒸气动力在包围作战方面的巨大价值。铁壳船在海上不具太大价值,但在抵抗要塞堡垒及陆地炮台时却展现出它们的用处。1853年的辛诺普战役(Battle of Sinope),证明了爆炸炮弹的威力。在薄雾中,6艘俄国大型舰艇袭击了7艘运气欠佳的土耳其驱逐舰,悉数将其摧毁。此战役中,共有近3;000名土耳其人伤亡,俄国方面仅有266名人员伤亡。 ' 原注:Woodward(1965),P。g9。 ' 俄国这支舰队中有3艘舰艇配备了新型的大炮,欧洲各国海军皆都对此型火炮的效率深感惊讶。这场战役对船舰装甲及铁壳制造的促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亦使各国加速进行炮弹研发,此点被视为木造船只必然面对的恶果。  
  然而,我们对于外界反应可能还会感到讶异,并且怀疑炮弹究竟可以影响战争何种结果。一个简单兰彻斯特(Lanchester)模式几乎可以显现所有结论。倘若我们相信俄国舰队6艘舰艇任一舷侧平均共有55门火炮,其两艘巡洋舰的任一舷侧平均有15门火炮,对手土耳其的7艘驱逐舰每一舷侧共有15门火炮;那么当土耳其舰艇舷侧火炮数量被摧毁殆尽时,俄国的8艘舰艇平均每艘船只仅会损失两门火炮。 ' 原注:这三艘船可以携行发射68磅之炮弹,每艘船的三层甲板合计有120门火炮。为了简化问题,笔者将一艘土耳其巡防舰逃脱的事件,忽略不计。 ' 这是俄国船只数量上的优势,可说与其船体建材好坏无关。此外,俄国采取突袭亦是致胜的另一个原因。  

 
美国内战后:1865…1885年  
  在美国内战中,几乎没有舰队与舰队间的战争。若以当前眼光而论,美国内战中的舰队作战应称「滨海作战」(littoral operation)。作战目标旨在控制海港、港口与河流;军事目标则是堡垒。「舰队」作战仅见于南部联邦(Confederates)以装甲舰对海岸炮台实施补给时。这些舰艇实际作用如同装甲坚实与武装良好的海上活动堡垒,南部联邦舰艇虽然很有效率,但其美好时光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北方政府(Union)经常运用压倒性的兵力用来压制打击对手。南方政府无法集中舰队来与北方政府一较长短,他们无法对抗北方海军,他们的目标不曾逾越追击战(guerre de course),或是局部封锁北方政府,他们只有期望英国皇家海军进行干预。  
  因此,1866年的利萨海战成为吾人研究当时舰队作战唯一案例。以下系由这场战役所获得的若干战术教训:  
蒸气推进给予攻击舰队新的选项。 
冲撞攻击成为海军作战的有效武器。 
单一纵队运用集中火力方式可能遭致失败。 
 
  
图3…1 冲撞攻击的运用说明  
  本图系1886年7月20的利萨战役概图。奥地利击败意大利的主要原因,系其采用肩并肩的方式来对抗意大利的纵队。奥地利的特葛郝夫(Tegetthoff)少将只有7艘铁壳船,面对的是意大利普尔萨诺(Persano)上将率领的12艘船舰。特葛郝夫少将利用蒸气舰艇的机动性,以V字契型队型直接冲入意大利的纵队。奥地利在意大利纵队无效的火力射击中进行突穿,将意大利的舰艇队型打乱,使得普尔萨诺上将及其部属阵脚大乱。虽然意国仅有两艘舰艇遭到冲撞攻击,事后各界咸认奥国的冲撞攻击是获得胜利的主因,此点影响了往后30年的舰艇设计。  
 
  海军战术家开始研究假设性的舰队作战是值得注意的。1870与1880年代的文章,对冲撞攻击方式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装甲钢板抵抗枪炮与早期炮弹的优势皆相当短暂,致使,我们轻忽了冲撞攻击的效应。二十五年后,蒸气舰艇的机动性使其至多在半哩内能集结有效火力,快速冲击舰队可在二分钟或更短时间内航行800码,消灭一支配备火炮的舰艇纵队。此外,他还可以逆风航行。一支防御纵队若能集中火力,愈可能被冲撞攻击击破;一个舰队如编成的单一纵队越大,则其纵队越长,则遂行冲撞攻击的舰队愈容易将攻势集中在单一部位。图3…1显示的即系利萨战役简图,该图充份地显现上述的说法。  
  一八八六年后,战术的讨论已将传统的纵队拋弃,但对于如何采取最好的战术仍然争辩不休。解决方式系将长纵队变成短纵队,有人认为这样彼此可以互相支援,有人认为舰队可以并肩作战,另外有人认为由二至五艘军舰所组成的单位可以彼此支援战斗,当舰队指挥官进行指挥时可以将其聚集一处,其阵式如同二次大战的圆形编队,或像英国步兵的方阵编队。每种作战构想的合理逻辑显现的却是一团混乱,战术家对找出一支训练良好海军,能在执行战术时获取最大优势,不抱太大希望。诸多作战计画是比照陆上作战而拟定的。由于若干战术人员不够专业,会将攻击者对抗防卫舰队的行动视为对抗陆地的防御部队般,将其固定在不变的阵线上。  
  战术家与雇用此等人员的舰队指挥官可说非常幸运,因为在战争来到前,新兴科技可以解救他们。无庸置疑的,这种情况充斥着各种混乱。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新方法不适用而已。这些新方法绝不会让目标消失不见,因为其可集中所有的兵力与方法来找寻目标,这可藉由蒸气推进将战场可用的移动兵力加以集中。他们不会忘记冲撞攻击的重要性。信号和观念系指挥官初始时具有的优势:战场本身被认为系被不明状况所掩蔽。倘若获致部份胜利系靠运气的话,那么全胜应该是舰长必须具备勇气方能达到。  
  冲撞攻击做为主要战术的年代结束前,1877年与1879年,在南美西部海岸发生了几场海战(虽然称不上是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