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我们目睹攻击者具有某种倾向。即对一艘明显受损的舰艇进行欲罢不能的攻击,直到此艘军舰沉没为止,却让敌人的其他舰艇有机会继续与我战斗。鱼雷与大型飞弹可在一次攻击中击沉巡逻艇与巡防舰。因其携有的弹药威力远远超过击伤该舰所需的装药数量。  
  在滨海作战中,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将吸引不成比例的注意力。就像以往配备鱼雷的驱逐舰、潜舰与鱼雷快艇,将可对主力舰与巡洋舰形成巨大威胁一样。在现代海战中,数量众多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将使大型舰艇耗费大量弹药对其进行攻击。 ' 原注:美国海军通常将鱼雷快艇视为具危险性的牛仔(dangerous cowboys),其对美国人形成的风险甚至远远超过敌人。由于其可以隐匿方式对敌进行攻击,于是被视为对大型舰艇形成致命威胁。 ' 由于小型舰艇拥有如此强大的打击力,将会造成大型昂贵舰艇的损伤,后者自然会集中火力攻击此等配备有飞弹的小型舰艇。战术规则的首要考量,即系让贝威胁的敌舰船失去行动能力,其后,再从容不迫地将其逐一击沉。火力杀伤系一有效的战术作为,击沉敌舰则系一适切的战役目标。  
  据我看来,美国海军舰政署的研究报告不具太大参考价值,主要原因在其搜集的样本数目过少。但对美国海军而言,这份报告却是项好消息,因其显示,一艘舰艇若较重巡洋舰排水量大出三或四倍时,其抵抗沉没的能力仅高出重巡洋舰些许。为了保有持续战力,韩福瑞以过去战舰为例指出:如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大和号(Yamato)与武藏号(Musashi)等,均有自身保护设计,如此在其沉没前,方能承受较多攻击。  

 
滨海作战的成效检讨  
  评估舰艇设计性能时,美国的系统分析家几乎不变地以可以投送的战斗潜能做为决策标准。在相同的总成本下,大型舰艇享有经济优势,揆其原因在于其可携行较小型舰艇为多的油料、弹药、飞机或陆战队队员。分析得出的结论,则是舰艇愈大愈好。大型舰艇的最大缺点即是必须承受「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但我们观察毕尔、韩福瑞与修尔特与美海军舰政署的不同研究报告,不难发现建造大型舰艇系不经济的。假使一艘60;000吨舰艇携行的负载系3;000吨舰艇的20倍,但是敌方仅须以击中小型舰艇所需弹药的3至4倍,即可使大型舰艇失去行动能力,此种不利态势抵销了其拥有的高承载优点。  
  对舰艇筹购而言,较战斗潜力为佳的一个分析指标应是:尽可能增加舰艇战斗时的净投送战斗力。此必须对舰艇执行任务期间,舰艇失去行动能力的可能性进行考量。  
  由于舰艇的功能不同,应根据任务需求,将数艘舰艇编成一个任务支队,相互支援,俾能有效执行任务。单一型式的舰艇应配合其他型式舰艇共同行动,俾能藉由联合运用,达成协调互补目的。对作战计画言,最佳评估标准应是:在舰艇纳编任务支队期间,使其净投送战斗力达到最大程度。  
  做为一个战术因素,具大负载的大型舰艇应受到小型屏卫舰艇保护,后者的损失系可被接受的。藉防御火力与软杀作为,降低因易感性导致的敌方攻击事件,惟相关作为在滨海水域仍嫌不同。在此等水域行动,突如其来与相对短距的攻击事件频率甚高。滨海水域将成为现代化舰队竞技的场所。  

 
滨海战役  
  滨海作战具有两种不同类型,且皆充斥着诸多变数。小国与陆权国家的海军,主要任务在保护该国的海岸活动并防止敌人在此水际活动。此等国家海军战略的主要考量,系排拒敌人海上入侵,或以飞弹或飞机对敌方舰艇施以打击。海岸型的海军通常使用陆基设施进行搜索与攻击,此乃为比运用大型舰艇更安全、价廉与弹性的做法。这些国家的战舰排水量小但武装强,其仰赖成功的匿踪攻击与向外搜索对敌发动奇袭。他们拥有的舰艇不具良好的适居性(habitability),因为此等国家海军执行的系短距任务。邻国经常被视为主要敌人,至少对舰队设计与计画者而言系如此,例如:台湾与中共、南韩北韩、波罗的海国家、秘鲁与厄瓜多尔以及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  
  最近有两篇文章,对海岸型海军的战略与战术做了详尽地描述,一是篇名为「滨海国家之海权」(The Seapower of the Coastal State)的论文,该文刊于1994年3月出版的「战略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作者系挪威籍的薄连生(Jacob Borrensen)。在这篇论文中,薄连生将海岸防御的作战目标置于整体战略环境中进行考量:一个海岸型海军的国家,无须试图击败一个海洋国家的远洋海军,她祇须具备足够能力对其施以打击即可。如此,海洋国家几经考量后可能认为不值得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较近的另一篇作品,则是标题为「美海军之滨海作战:2000年与其后」(United States Navy Operations in Littoral Waters; 20OO and Beyond)的论文,这篇文章刊于1998年春季号的「美国海军战院评论」(Naval War College Review),作者系荷兰皇家海军中校裘金生(Tim Sloth Joergensen)。道篇文章对滨海作战的战术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作者提出警告:美国海军缺乏执行滨海作战的兵力组成或实际作为,因此无法在损失甚低的情况下,击毁一支海岸型海军。这两篇文章皆暗示着,一个非属高科技的海洋防御型海军,仍能对高科技的远洋海军造成严重损害。  
  海洋强权则可执行另一形式的滨海作战。即令无法各处兼顾,美国海军的主要责任系在尽可能地维护全球海洋安全。换言之,美国海军的任务在阻断敌人的航运并防止敌人将海洋做为战争工具。当前述任务圆满达成时,后者的执行就相当容易。若忽视这两项任务,将促使其他国家建立一支远洋海军,用以填补权力真空。藉由维持数量与品质的优势,进入廿一世纪时,美国海军在公海上并未遭到其他国家挑战。最坏的情况,则是可能面对他国运用潜舰或长程飞机进行海上袭扰。当海洋得以确保安全时,美国海军才能在全球滨海水域行动,确保战时的运输畅通与沿海区域的繁荣和平。  
  国家利益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其可简单地一分为二。南美各国海军、印尼海军(必须执行13;000个岛屿的巡逻任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海军,各因战略考量不同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对英国与阿根廷双方部队而言,福克兰战争出现了意想不到与充满困境的战斗环境。为了对战斗有所贡献,阿根廷海军必须在离岸400哩或更远处进行战斗。英国海军必须执行远洋护航,同时并重组了1945年以来的首支战斗舰队。  
  对海洋强国美国而言,其在滨海水域的主要任务,乃在传达或显示其有能力将战斗部队横越海洋送至敌人境内。远洋海军通常运用飞弹与飞机对陆地施以打击,其可在海岸外甚远距离处发起打击,藉由防御纵深保护本身安全。此外,藉防空飞弹、点防御、软杀措施、诱标及未经实战验证的新兴科技运用,后者如低观察度(low…observable)与匿踪技术,将可大幅地降低被攻击时的易感性。  
  在此同时,美国海军将在滨海水域以内活动,俾能将战争资产安全地送抵驻地国的港口或以两栖作战强行进入。此外,美国海军亦希望能摧毁敌人的近岸航运与渔船队。当远洋舰队与近岸舰队于近岸水域遭遇时,双方采取各自不同的行动与战术。更确切地说,海岸型海军的母港将成为双方海战的战场。过去诸多经验显示滨海作战系充满挑战的,这些战役发生在圣地牙哥、旅顺、加里波里、挪威、瓜达康纳尔、新几内亚、北非、琉球与仁川。这种远洋海军与近岸海军或海防要塞对抗的作战是有其巨大风险与报酬的。  

 
结语  
  飞弹作战成为海军迈入崭新战术年代的一项特征,巡弋飞弹、战区弹道飞弹、防御飞弹与空对空飞弹等,构成了一个什锦盘,它的构成要素庞杂,并且将会成长得更巨大。  
  海岸区域将成为美国海军的行动场所。事实上,滨海水域充斥着友邦、敌人与中立国的海岸贸易以及渔船,钻油平台、小岛、频繁的空中交通、大型商船与复杂纠结的电磁发射。这些现象创造了一个混乱的环境,使得敌人能在我方无预警情况下,猝然发起匿踪攻击。  
  除美国海军外,飞弹时代的舰队战斗悉数发生于海岸水域。此类型战斗具有快速、猛烈与决定性等特点。飞弹的运用支配了海军战术发展,战斗行动多于夜间进行,或运用飞机进行战斗。  
  记得!次佳的武器通常会造成最大的损害。事实上,水雷即可证明此一说法,战后发生于美国海军的18起军舰受创事件,14起肇因于水雷攻击。即令如此,仍无法改变飞弹在滨海作战中的支配性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大量使用攻船飞弹攻击商船,空射攻船飞弹系最具效力的武器。这场战役使得护航船团再生,战斗舰队必须提供商船必要掩护。  
  对滨海作战而言,舰队的定义可能不再是一组战舰,因为陆基系统在此类型作战中扮演着日益显著角色。舰载外的陆基感测器,被用以执行侦测、追踪与定位等任务。飞弹在陆地与海上间穿梭进行攻击,海军战斗成为一连串持续行动的致命性攻击。因此,双方接战情形甚少出现,此种情形较像战场延伸的福克兰战争,而非进行短距离激战的中途岛战役。  
  冲绳外海的神风特攻队自杀式攻击,系海军作战的一个转捩点,其隐约地标示着飞弹时代的来临。在这次战役中,美国舰队名义上取得了制海权,但是遭到陆基发起的自杀攻击而损伤严重。  
  舰队的战术目标,乃在藉由摧毁敌人舰队,取得当地水域的制海权。舰队的主要任务在保障我方货物与部队的海上自由运动,同时排拒敌人获得此种利益。当预期舰队作战不会发生时,拥有海洋优势的舰队,将可运用战机与飞弹对陆攻击,直接支援陆上战斗。此际,一般用以量度舰队性能、遭摧毁的敌人舰艇与飞机的方法不再适用,较佳的量度指标系海上兵力的战斗力投射能力 ' 原注:由于战斗舰队本身无法运输诸多战力要素,一个较宽广的看法,应包括运送保护良好且有组织的战斗人员。无论如何,就实用目的而言,吾人甚难对舰队效能进行足够量度。 ' 。舰艇沉没或失去行动能力时,将无法投射任何战力。因此,舰艇或部队的攻击、防御与持续战力等,必须纳入一并进行考量。对于此点,吾人可以藉由估算舰艇或部队在战斗期间的净投射战斗力予以达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5…03  
 
 

 
    
第七章 大趋势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论战争原则  
战斗程序  
  火力与反制武力  
  侦搜与反侦搜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施体系  
运动  
火力  
反制武力  
侦搜  
反侦搜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