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兵力与任务之关系,亦即战略指挥官依据现有兵力调整任务,此举有利作战时维持统一步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第三与第五舰队训练精良,战术适切统合。早期反潜机舰护航时,完成攻击某潜舰后,继续搜寻下一目标时,仍能保持行动一致。陆战队之地面、空中与海上兵力须持续统一行动,方能有效实施两栖攻击。上述所提皆以时间而非兵力规模为作战计画之参数。指挥官任务遂行之成果系依据执行任务之速度评估。  

 
兵力对比  
  战术行动之效果在于详细评估敌我双方之兵力,且战斗序列中未必包含所有必要兵力。「兵力对比」一词相当简洁,意义明确,吾人怀疑此一辞汇出现前,军人如何传达此概念。孙子以下所言可表达其意: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孙子所言之量值得吾人深思。苏联制定之准则旨在发生冲突时,能结合兵力对比与方式之一切数量因素,包括时间与空间之优势与劣势。  
  以下所述系指挥官衡量之相对因素。  

 
领导统御  
  少有理论提到指挥官作战时应如何发挥领导统御能力。人人皆认同卡莱尔(Thomas Carlyle; ' 译注:1795…1881,苏格兰散文作家与历史学家 ' )所言:「人类成就之历史实际上就是伟人的历史。」,而欧威尔(Goerge Orwell; ' 译注:1903…1950,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着有「动物农庄」与「一九八四」 ' )所言,领导者之职责系执行众人期望之事——亦即取悦群众,则并未被人接受。  
  兵力对比包括领导统御之比较。历史上诸多事例证明,了解敌军指挥官习惯极具价值。由于英军了解维尔纳夫(Villeneuve; ' 译注:1763…1806,法国海军上将 ' )之习惯,而法军深知勒伊特(Ruyter;译按:1607…1676,荷兰海军上将)之习性后,改采不同战术。日军可利用史普鲁恩斯的保守个性,使其坚守滩头堡。然而海战与地面战不同,战时了解敌指挥官习性之机率较低。蒙哥马利、艾森豪、隆美尔、巴顿将军等仁知名度高,敌军对渠等之风格了然于胸。多年来海军官员除少数杰出将领外少有机会公开展现其个性,包括纳尔逊、杰维斯(Jervis)、海尔赛,以及互为宿敌分属英国之修斯(Hughes)与法国之萨弗兰(Suffren),两人自1782至1783年于印度洋计交手五次。  
  作战时领导者对领导统御之衡量须以客观为基础。威灵顿公爵(Duke Wellington)的确了解,只要拿破仑出现在战场上,就相当于一支4;000人部队;然威灵顿如能以客观角度观察拿破仑行事风格,就会了解拿破仑一定会在布鲁歇尔元帅(Marshal Blucher; ' 译注:1742…1819 ' )带领增援部队抵达前发动攻击,那么滑铁卢战役时,威灵顿可能会采取守势作为。  
  除兵力数量与侦搜作为,还有一项因素决定作战成功与否,亦即指挥官本身的个性与威望,这方面是指挥官判断力最差的地方。所有优秀指挥官皆具备优异能力,但不幸的是,大部分能力平庸之指挥官亦自认为如此。这方面笔者仅有一项建议:指挥官未历经战事考验前,须假设自己能力平庸,切勿自认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战场上,卓越的声望,其价值大于优异的能力,而不良名声却可能抹煞能力。这也是何以拿破仑总是需要运气好的将军。战术上全然依赖指挥官处处优于一流敌军,包括计画、才智与指挥舰队运动,将注定面临失败的命运。  

 
训练与士气  
  亚里斯多德提到:「吾人藉由学习了解如何做事。」训练不是目标,而是有效作战之开端。橄榄球场上的包围与擒抱技巧之纯熟有赖平日勤训苦练与实际经验的累积,作战训练亦然。而士气无论在球场或战场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  
  理论上,训练须到战时方能验证其成效。指挥官如过度夸耀个人能力,反而容易低估敌我相对战备程度。杜威(George Dewey)与桑普森(William Sampson)上将在美西战争时以性能不佳之舰炮仍能赢得胜利。当时渠等有感于西班牙舰队战备程度不足,故采取快速决定性之行动。  
  所罗门海战时的美国舰队仓促成军,然并非所有问题皆肇因于此。事实上,日本骁勇善战的田中赖藏(Raizo Tanaka)亦面临相同问题,他对仓促成立的杂牌军颇有微辞。此言并非意味吾人可容忍杂乱无章,而是须对敌我训练与士气加以比较。  

 
硬体  
  双方真正之战斗序列须考量装备妥善率。就军舰而言,即使装备损坏,仍须运用剩余装备继续作战。美舰休斯顿号(USS Houston)作战时,三门炮中往往有一门失效。推进系统更是有趣的例子。当舰队需要集中兵力时,如有一艘军舰推进系统运作不良,整个舰队将因此而放慢速度,除非放弃该舰。日俄对马海峡战役时,俄军远从波罗的海航行18;000哩至对马海峡,日军则守株待兔地享有速度优势。如今舰队部署之范围极为广阔,因此当一或二艘军舰推进系统出问题时,对整个舰队会产生何种效应实难以估计。  
  开战前夕,指挥官对本身舰队之数量、品质及组成兵力容易进行质的评估,对敌之评估则相当困难。评估对方侦搜系统亦不容易,原因在于情报来源有许多管道,有些系统双方指挥官皆未具备,而且感测系统之使用还得视战事开展之情形而定,而电子辐射亦在考量之列。  

 
持续战力  
  作战持续力取决于战场部队之油弹存量。持续战力会影响战术与战略。杜威因误信弹药即将用罄的错误报告,而中止马尼拉湾(Manaila Bay)的行动。海军1960年代的一项研究指出,横越大西洋的反潜护卫船团容易因假目标而用尽鱼雷。后来英国海军在福克兰战役中,对阿根廷仅有一艘可作战之潜舰发射了数以百计的鱼雷即为明证。是项报告提出后,美海军军舰之鱼雷舱容量加大了三倍。当武器即将用罄时,例如飞弹,战术将会受到影响。  
  一九七三年的十月战争时,埃及海军之飞弹射程几为以色列的两倍,但以色列能诱使埃及海军用尽飞弹而毫无效果,继而逼近击沉埃及军舰。美海军似乎在重新检视军舰防御性与攻击性武器之配备比率。但是军舰的战力是有其限度的。弹药舱甲板不易防御飞弹攻击,而任何人不会置弹药补给舰于险境。飞弹本身造价昂贵,不允许让其大量地与军舰同沉大海。美海军研究院某学官在研究防空飞弹系统与点防御系统之恰当比例时意外发现,将美国与俄国战舰仔细研究,军舰预期作战寿期(就空中来袭之飞弹数量而言)与受创无法作战后所剩余之防空飞弹数量有关。该项研究结果被列为机密,但这项研究显示,参谋在评估舰队持续作战能力时,应就飞弹数量与部队预期作战寿期加以考量,后者一定会有所损失。  
  计画作战时务须衡量油料储量。1942年8月东所罗门海战提醒吾人,如忽略油料问题,将会产生何种严重后果。佛莱契尔麾下三艘航空母舰实际仅有二艘投入作战,另一艘黄蜂号(Wasp)须往南补充油料。该舰不仅未参与作战,反而被潜舰击沉。比较兵力的能力如未尽熟练,战术持续力反容易被忽略,从而造成严重问题。了解敌人持续战力缺陷何在有助吾人取得战术优势,对马海峡战役时,日军将领洞悉俄军弱点而赢得胜利。  

 
恢复能力  
  指挥官进行计画作为时,应考量机动支援舰、舰队修复设施,以及船厂是否易于运用。战术考量因素须包括,在攻击后能恢复作战能力。准则中应包括遭袭后如何实施战损评估,以及简单明了之清点作业;而部队重新会合整补计画须因时地制宜。而如何运用敌人遭袭后之紊乱状态亦为战术考量因素。恢复能力之阻碍在于草率行事。  
  航空母舰受损以及空中行动暂停系预料中事,因此须时时准备快速修复飞行甲板并恢复攻击行动。如何在恢复期间保持存活之相关计画应列于作战命令中,其对象除航空母舰外尚包括任何受损之重要军舰,例如神盾巡洋舰、旗舰以及快速支援舰。这类特定而重要之战术变数应审慎加以思量,并于事前传达各部队,避免战事开打时已无暇因应。战损因应作为之最坏计画时机为事情发生后。  

 
战术环境  
  气象、海洋、滨海陆地,以及滨海水域中之水雷、飞弹与潜舰可发挥奇袭效果等因素,皆会影响执行任务时运用之战术。笔者不确定是否已对滨海作战提供充分讨论,原因在于滨海作战在今日相当受嘱目,影响战术计画甚巨。海岸线、岛屿、小湾、浅滩、沿海空中与水面交通、密集之商用电子辐射、渔船、雾等皆对当地战术产生影响。本书提过,海战与陆战之差异在于地理对海战影响较小。然愈接近陆地,地面之影响愈大。因此战术环境将影响作战规画。大趋势与不变原则之理论在实际作为上功能有限。前美海军军令部长海华德(Thomas Hayward)说过:「不同水域需要不同战术。」  

 
上述因素整合之结果  
  领导统御加上训练等于战力。持续战力加上恢复力等于战斗支援。即使将侦搜与通信系统纳入战斗序列,硬体之意涵仍较广泛,因硬体评估旨在平衡兵力与任务,同时评估装备之妥善率。  
  指挥官可依据部队攻击或防御之潜力,将领导统御、训练、硬体、持续战力、恢复力等因素加以整合运用。参谋亦可将所有项目予以排列,以各种便利方式标示各单位战备程度,或者列出反潜、防空、反水面与打击战力之水平。上述部队战力参数之计算包含敌我双方,或显或隐地衡量敌我实力,俾就任务提出详尽评估。战术环境系由敌我双方共享,但对双方之影响未必相同。战机分为昼间与全天候,作战行动时有搜索者与躲避者(声纳环境对猎潜舰与潜舰影响甚巨)。最佳之程序莫过于针对领导统御、训练、硬体、持续战力、恢复力等订出数值(数字或符号),继而依据环境影响因素予以增减,最后比对双方兵力。  
  面对敌军时,质的评估与量的了解对战术的影响无分轩轾。纳尔逊从不在意其舰队会面对多少法国与西班牙战舰。由于在帆船时代,海战系以舰对舰的方式进行,纳尔逊之战术计画皆以其舰队拥有质的优势为基础。在所罗门之役时,美军较善于评估于何时何地进行夜战,但实际作战之效能较差。而日军在所罗门海战中战术似乎无懈可击,适合奇袭与各种不确定状况;而美军之战术起码在开战之初不若日军。  
  兵力比对须依据任务而定,并依战术计画执行。敌友军之关系将影响状况评估与行动计画,故行动计画须绵密周延 ,并预留空间因应突发状况。纳尔逊、杰立可、与勃克等例子显示,完善计画看似简单,实际上需缜密思维,将不必要之因素去除后,制定成统一可行之计画。其内涵须包括适时修订计画,但临时之修订对舰队行动会产生若干阻力,并且可能造成紊乱之状况,故尽可能避免在行动时修正计画。  
  决策辅助系统有助作战计画与执行,某些系统仅显示部队之位置与状态,有些系统则可协助部队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