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兵力成为一支舰队。尽管蓝军战斗序列中已包括其他战略侦搜系统与陆基单位,仍须仰赖舰载系统负责作战侦搜。红军侦搜系统稍后再论。  
  
图11…2 现代海战想定  
  本例中,美海军航母作战舰队以战机与飞弹展开攻击,红军亦配备陆基战机与飞弹。航母舰队之使命为取得制海权,亦即压制或摧毁对美军海上活动之威胁。红军使命为摧毁蓝军,俾能继续对蓝军海运发动空中或潜舰攻击。本范例属传统作战,如核武涉入,则兵力、任务与战术将截然不同。  
  蓝军在距离红军基地1;800浬外开始行动。由于蓝军在500浬射程内之打击力异常强大,故红军潜舰部署于距基地前500至600浬之水域。  
  蓝打击力(BB)见图11…3a。图中射程达1;000浬者为飞弹。发射后即无飞弹使用。其余则为可重复攻击之战机,除非在行动中遭击落。战机可在300浬外发射飞弹,过了这个距离后,其武器携带量成直线下降,到600浬时为0。  
  
图11…3a 蓝军在各种距离命中红军之飞弹数量  
  红军打击力见图11…3b。红军在短距离内有150枚之命中数量,1;500浬时其打击力为0。红军射程大于蓝军,但在最大射程却不足以发挥充分有效之攻击。红军亦可在攻击后,以所余战机再次展开攻击行动。  
  
图11…3b 红军在各种距离内命中蓝军之飞弹数量  
  蓝军认为,如有所警觉,其防御火力可摧毁40枚来袭飞弹;因此在1;100浬外,能摧毁所有红军之攻击。在这个距离内,会有若干飞弹穿越防御网,命中目标。蓝军估计,如红军全面戒备,可摧毁其发射之20枚飞弹。故蓝军只要在1;000浬内成功发射飞弹,即可对红军造成损害。然单凭飞弹攻击并不足以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必须接近至500浬,混合运用战机与飞弹,命中数量可增加至100枚,如将红军防御纳入考量,可命中80枚。之后,蓝军可攻击潜舰基地与相关支援设施,且不会面对空中兵力之严重威胁。假设蓝军估算正确,结合飞弹与战机,在500浬射程发动决定性攻击,但前提是其打击力在同时无任何损失。在这个射程内,蓝军毫无失误空间。  
  蓝军承受红军攻击的能力如何?据其估计,可承受红军100枚飞弹攻击。因此在红军100枚命中之射程,蓝军可发动攻击,但本身将严重受损:500浬时,红军可发射100枚,蓝军可有效防御40枚,所余60枚将命中,蓝军作战效能将降至40%。如红军在500浬射程采先发全力攻击,蓝军持续战力成为40枚,红军还可将其减半。20枚之持续战力并不足以造成红军之严重损害,俾利空优之取得,亦无法减低红军下一波攻击。以下为蓝军作战状况之评估:  
蓝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40枚  
持续战力 ' 注 '  100枚  
红军     
防御力、全面戒备  防御20枚  
持续战力  80枚  
 
  然作战系动能之竞争,吾人尚未考量蓝军运动能力。25节系蓝军合理之快速运动速率。红军在距蓝军500浬处发动攻击后,需6小时方能再度攻击,此期间蓝军所余兵力可接近至350浬处,蓝军在这个距离之攻击力较500浬处高60%,命中飞弹数为70枚。红军可防御20枚,所余50枚将摧毁红军5/8兵力,蓝军此时面对红军,已有起码胜算。若胜算不大,蓝军尽其所能后撤,到了650浬处,红军再度发动全力攻击,蓝军将面临85枚飞弹,以其所余40%防御力,仅可防御16枚,69枚将命中,而其持续战力仅余40枚。因此蓝军如欲撤退避免攻击,反而招致反效果。如能撤至750浬处,蓝军即可与红军对战。  
  此时蓝军人员尚不可骤下结论,还需评估双方侦搜能力。蓝车之优势在于机动性高,而红军却须固守阵地。蓝军如在侦搜作业上超敌胜敌,以制衡红军射程优势,则可有效结合机动力与火力。  
  蓝军电子辐射管制计画须运用红军属固定部署之特性,但不包括两艘潜舰。由于蓝军系移动性威胁,红军必须搜寻其所在,故蓝军须利用红军不得不实施之主动搜索。设若红军拥有足够之卫星监侦情报(或其他侦搜系统能标定蓝军位置并发动奇袭者),能首先发动大规模有效攻击,蓝军必须取得额外之防御力 ' 译注:多少防御力方足够?就本段所言,约需两倍防御力,以摧毁80枚飞弹。 ' (吾人已知红军具备充分攻击力),并实施二级电子辐射管制措施。蓝军此时切不可寄望红军兵力较弱或能力较预估为低,故唯一行动方案系放弃兵力集中计画,将兵力分散——依状况观之并非最佳方案。  
  设若蓝军能避免被红军长程监测系统侦知,可在未被敌军标定位置的情况下,先行发动攻击。吾人假设红军配备两种主动侦搜系统 ' 译注:第三种系哨戒潜舰,然红军因欲将两艘核动力潜舰接近蓝军俾实施飞弹攻击。其实红军有许多方式可将潜舰用于侦搜,吾人将探讨其中一种方式。 ' 。第一,可涵盖广大海域之超地平线雷达,侦测距离达800浬。蓝军务须假设雷达已开敢,且可能在800浬处为红军侦得、追踪、瞄准,以及1至2小时内,以陆基或潜射飞弹攻击。第二,长程侦察机,侦察距离远至2;000浬,惟距离愈远,涵盖宽度愈窄。  
  
图11…4 红军整体侦搜能力  
  蓝军向红军推进时,将实施一级电子辐射管制,并以被动方式侦测长程侦察机雷达波以提供预警,再快速将电子辐射管制降为二级,俾发挥全数防御效能,同时防止红军测得所有目标。长程侦察机发现蓝军之机率为何?双方皆知搜索距离与宽度皆由红军所掌握,故应仔细精算。蓝军假设红军可能对1;000浬(红军命中数不多)与600浬(蓝军于此处可发挥强大攻击力)间之水域发动攻击。红军如对1;000浬处攻击,较有利蓝军,故蓝军可保持于远距离外,引诱红军发射飞弹(这部份不再详述)。蓝军另可采隐匿快速运动,选择敌侦测机率较低之路线,同时采电子欺敌作为,误导长程侦察机。假设长程侦察机侦测距离达1;500浬。蓝军以25节航行24小时,方可自1;500浬处推进至900浬处,如欲推进至600浬处,须再航行16小时。尽管本模式已相当简化,但图11…4仍相当复杂。  
  于1;000浬处,蓝军可先发攻击,敌未侦知机率50%;900浬为40%以下;800浬(超地平线雷达)时势必为红军发现。然蓝军亦拥有数项优势。如在1;000浬以外得知已为长程侦察机发现,可有效防御红军攻击。如蓝军对自身防御能力信心不足,可取消或延后行动。如在1000浬内被侦测,在敌军飞弹抵达前,蓝军有2至4个小时可发动攻击,双方皆会遭致严重损伤。读者可依据公式计算双方损伤。  
  另有一项可能性,见图11…5a与11…5b。图11…5a显示,红军在500、700以及1;000浬三个距离全力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距离愈近,显然蓝军所余兵力愈少。斜线以上之区域系指红军成功防御20枚蓝军飞弹后,仍遭蓝军命中之飞弹数量。图11…5b显示蓝军在600…1;000浬范围内遂行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尽管蓝军并未完全摧毁红军打击能力,但在400海浬处已足以因应红军反击。  
  
图11…5a 红军于500、700、1;000浬处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  
  
图11…5b 蓝军于600、1;000浬间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  
  蓝军在500浬以外之距离虽无法完全摧毁红军战力,但只要在1;000浬以内,皆可发挥相当大效果,使红军战力大损。综合红、蓝两军武器与侦搜能力后,吾人可获致蓝军最佳战术。  
  蓝军应在未被侦知的情况下,推进至1;000浬处,在这个范围内发射所有飞弹。如在飞弹发射后与命中目标的两个小时之间(假设飞弹为配备精确终端导引之巡弋飞弹)能保持未被侦知之状态,红军将损失惨重。吾人可预期蓝军50枚飞弹几乎全数命中。若红军已有警觉,则有效命中数为30枚,但仍可摧毁红军八分之三的战力。如蓝军未将防御力考量在内,红军所余八分之五战力将构成严重威胁。  
  下一步是蓝军务须推进至400…500浬处,原因在于飞弹用罄,必须接近至飞机航程内,发动最后一次决定性攻击。在蓝军推进期间,红军可反击(有24小时)。然蓝军采取兵力集中战术,并将电子辐射管制取消,防御力达到最大效果。即令红军时间掌握精确,于蓝军到达500浬处时发动攻击,其所余飞弹数约为60枚,蓝军可防御40枚。由于蓝军可在承受100枚飞弹之攻击后仍能存活,故蓝军空中战力仍维持80%,足以击败红军,赢得胜利。  
  截至目前,笔者尚未提及红军二艘飞弹潜舰。吾人多视潜舰之功能在于打击。在本想定中,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500至600浬处,足以在蓝军发挥全数战力前削弱蓝军实力。距离愈近,潜舰愈能发挥效果。吾人尚未界定其打击力。任一艘潜舰如能发射飞弹攻击航母或神盾级舰,即可严重打击蓝军战力,即使因情报不足致使仅有部份飞弹命中,亦可降低蓝军战力,在后续交战时有利红军。然红军潜舰战术如欲获致最大效果,有赖潜舰在蓝军发射飞弹前予以攻击。然此种情形不太可能发生,因蓝军最佳之战术系尽早发射飞弹  
  然由于蓝军必须以25节运动,有助红军潜舰行动。高速航行时,难以进行反潜作战,而声纳可在远距离(50…100浬)测得高速水面船团之噪音,并以飞弹攻击。然蓝军如于1;000浬处发射飞弹,却使潜舰战术效果受限。潜舰无法在蓝军发射飞弹前实施攻击,其后亦无法重创蓝军,俾使红军取得优势。  
  然红军可将潜舰另作他用,进行秘密侦搜。蓝军计画系以一级电子辐射管制接近,并反制红军长程侦察机俾有足够时间将电子辐射管制层级降至二级,以恢复所有防御能力。如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1;100…1;200浬处负责哨戒任务,搜索蓝军,蓝军可能在毫无防备下遭长程飞弹奇袭,损失将极为惨重。在1;100浬处,红军可发射40枚飞弹,蓝军防御能力足以摧毁40枚,但前提是必须集中兵力。如蓝军因奇袭之故,遭40枚飞弹命中,所余兵力不足以继续作战。  
  当蓝军有赖红军主动搜索以提升防御层级,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追踪瞄准,后果极为严重。蓝军如因准备防御之故开散雷达等电子辐射装备,势必暴露行踪,然其兵力集中之战术又有赖坚实之防御力。舰队以25节航行时,面临二艘哨戒潜舰之威胁程度如何?在1;200浬处,任一艘潜舰测得目标之机率介于四至五分之一,此外潜舰回报情资时还须不被敌军侦测。故红军潜舰侦搜成功率并不高,然蓝军如的确被潜舰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军主要打击兵力为舰队时,蓝军面临之问题至为庞大繁杂。原本蓝军作战计画之基础在于红军系固定目标,一且舰队成为红军主力后,威胁大增,并使蓝军在最大距离发射飞弹时,无法发挥所欲效果。故蓝军须制定主动侦搜计画,改变整个作战计画,所有因素皆须列入考量。双方舰队在广大的海域运动,致力于侦搜作业,期先发现敌人,使敌人计画受挫。双方打击力此时如压缩之弹簧,一且任一指挥官认为已获得充分情报,立即反弹,先发攻击。  

 
本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