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彪讲话的背景和真实想法又是什么呢?
  军队代表与地方干部对大跃进以来出现的问题看法不同,责任有别。军队并未卷进地方经济工作,大跃进、大炼钢铁都没有军方的事,所以也不存在“出气”问题。军队讲究纪律,下级绝对服从上级,没有上级指示,在党政事务方面,军方通常是不会主动发言的。其实,七千人大会前夕,军方主要领导人,包括林彪和几个老帅,以及罗瑞卿、肖华、谭政、刘亚楼等人,都给与会的军队高干们打过招呼,要求大家不要乱发言。毛泽东威信受损,则让军方感受复杂。军队的一些主要干部都希望林彪出面讲讲话,让毛泽东好下台。其中不仅有老帅们,还有陶铸、罗瑞卿、刘亚楼等人。
  吴法宪(时任空军政委)回忆说:
  “林彪起初很犹豫,不愿意出来讲话。最后包括军委的一些领导,也都来怂恿林彪出来讲话。他们都说,现在别人出来讲话都不适当,只有林彪最具备这个条件。他们的理由是:从历史关系上看,林彪是一向拥护毛泽东的;庐山会议以后,林彪又接替彭德怀主持了军委日常工作,是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在党内、军内威望很高。所以,不论是地位,还是威望,或是时机,只有林彪这时候出来讲话最适合。否则就难以缓和形势,维护局面。这一说,就把林彪鼓动出来了。”
  这些情况,都是空军司令刘亚楼告诉吴的,而刘亚楼当时与林彪的关系非常密切。林彪同意出面讲话后,刘亚楼高兴地对吴法宪说:“林总愿意出来讲话了!我们都认为只有他出来讲话最好。”
  “林彪讲话后,军队的干部们都很高兴,纷纷赞扬林彪讲话讲得好。只有林彪本人不以为然,他说:‘我这样讲是出于无奈,不这样讲,毛主席的威信受到影响,这个局势就不好维持了。’”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共七大领袖之一陈云当时的考量和表现。
  陈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是中共第五号人物,主要负责经济工作。1958年1月南宁会议前后,毛泽东尖锐批评反冒进,“造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压力”。薄一波回忆说:这是毛泽东凌驾于政治局之上、党内民主生活变得不正常的开始。会后,毛泽东亲自出马,取代陈云,统揽了全国经济工作,“大跃进”成为弦上之箭。
  七千人大会召开前夕,毛泽东曾要求中央常委都要在会上讲话。会议期间,毛曾亲自请陈讲一讲。陈云托以“在做工业调查,还没有调查完,现在还没有把握来讲”,婉言谢绝,袖手旁观。
  事隔26年后,陈云终于道出了当年保持沉默的因由:“1962年七千人大会,毛主席要我讲话,我不讲话,主要是和稀泥这不是我陈云的性格,同时不能给毛主席难堪。”
  迄无资料披露,要求林彪出面讲话的是不是还有毛泽东本人。
  毛、林两人长达四十余年的深厚关系再度进入蜜月期。
  《诗经》上说:靡不有始,鲜克有终。
  谁又能够预想得到,此后不到十年,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3事件。
  九、九一三事件
  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1人,列席会议的有省、市、自治区党委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中央文革小组全体成员和首都高等学校的“革命师生”代表47人。毛泽东主持会议,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先后讲了话。刘少奇报告了八届十中全会以来中央的各项工作,对派工作组承担了责任。刘的讲话没有正式文字稿,同时说明,这只是他个人的意见。8月4日,全会发生重大转折:原定当天开大会,5日闭幕;但在这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措词十分激烈的讲话,并决定当日不开大会了,各组传达常委扩大会内容,临时改变了全会预定日程。8月5日,毛泽东抛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刘少奇。“大字报”全文如下: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呵!请同志们重读一遍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到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
  当天晚上,吴法宪(时任空军司令)接到周恩来电话指示:第二天上午派专机去接在大连休养的林彪回京参加会议。周还特别交代说:“要绝对保密。这件事,只准你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任何人。”6日,接林彪的专机刚飞回北京停稳,在机场专候的周恩来立即登机面见林彪,汪东兴代表毛泽东也赶到机场,周汪二人向林彪传达了毛泽东的旨意。林彪再次奉旨救驾。
  8月7日,会议转为集中揭发批判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子恢、薄一波等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8日,周恩来亲自向军队主要负责干部杨成武、张爱萍、肖华、许光达、吴法宪、肖劲光、苏振华等人吹风、打招呼,传达毛泽东的“大字报”精神。周将毛的“大字报”连续念了两遍,并说:“现在看来,多年的事实证明,刘少奇不行了,他不能再主持中央的工作了。主席原来想培养刘少奇当接班人,现在看来不行了,他辜负了毛主席的希望。现在中央决定,把林彪同志接回北京接替刘少奇,担任中央第一副主席。现在先通知你们一下,暂时不要再往下传,就你们知道就行了。”就在这一天,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2日,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任主席,林彪任副主席,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政治局常委;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李雪峰、谢富治、宋任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补选谢富治、刘宁一为书记处书记;候补中委杨得志、韦国清、罗贵波、张经武、谢觉哉、叶飞递补为中央委员;撤销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杨尚昆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职务。随后,林彪作了简短的讲话,宣布大会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已经胜利地结束了。这一次会议,从头到尾,都是主席亲自领导的。
  今天,主席又在会议上同我们作了极为宝贵的指示。这次会议解决了重大的问题。在这次规模伟大的文化革命进行的过程中间,发生了严重的路线错误,几乎扼杀这一个革命,使之停顿下来,中断下来,倒退下来。在这种危险的时候,主席出来扭转了这种局势,使这次文化革命能够重整旗鼓,继续进攻,打垮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使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除了物质的发展以外,精神上、思想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今天又把组织机构解决了,保证了我们今后的工作能够更加落实。
  现在如果是没有别的问题,就宣布散会。
  八届十一中全会是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会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权力,很大一部分逐渐为江青控制的“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所掌握。
  8月13日至17日,接着召开中央工作会议。13日,林彪讲话,谈了两个问题:一是文化革命问题,二是军队的干部问题。他说:
  前天晚上我同主席谈军队的文化革命问题,主席叫我向大家讲一讲,供地方工作参考。
  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就是革一切旧思想的命,就是改造人的灵魂,就是要做到人的思想革命化。只有在人的灵魂改造、人的思想革命化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充分发挥人的革命积极性。才能使人变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不然,就会使人变成低级的人,没有道德的人,庸俗的人,唯利是图的人,变成社会上出现的那种追逐名利、道德败坏的人。
  没有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道德,就必然是资产阶级的旧思想、旧道德。我们应当大破旧思想、旧道德,大立新思想、新道德。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措施。
  我最近心情很沉重,我的工作和我的能力是不相称的,是不称职的。我意料是要出错误的,但是要力求减少错误,依靠主席,依靠常委同志,全体同志,文化革命小组的同志,以主席为轴心,我们做磨盘,一切按主席指示办事,不能有另外做法,不能有两个方针,两个司令部,不能以想当然代替主席的想法,不能唱对台戏,要一元化,紧跟主席。主席处理问题,有全盘考虑,高瞻远瞩,还有他的想法,有很多想法我们是不了解的。我们对主席的指示要坚决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我没有别的本事,就是依靠主席的指示。我没有别的本事,就是依靠群众的智慧。就是依靠领袖和依靠群众。要相信主席的天才,相信主席的英明,相信主席的智慧。一切请示主席,一切照主席指示办事。大事不干扰,小事不麻烦。我们就是这样去做,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跟不上主席思想。怎么办?办法是朝令夕改,不坚持错误,随时修正错误。主席是世界的天才,我们同他比较差别很大,错了赶快改。中央给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够,恳辞再三,但是,现在主席和中央既已决定了,我只好服从主席和党的决定,试一试,努力做好。我还随时准备交班给更合适的同志。
  毛泽东将林彪架到“文革”战车上,当然有他的深度考量。
  “文革”初期,天下大乱。乱到什么程度呢?举一个例子,略见一斑吧:
  红小鬼出身,毛泽东、周恩来、林彪都很赏识信任的邱会作(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作为“当权派”,屡遭批斗。1966年10月,造反派在总后礼堂使用“车轮战”,邱会作支撑不住,当场昏厥。幸亏林彪批示“没有我和中央军委叶剑英的命令,邱会作不许下西山”,才躲过一劫。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1967年1月19日,邱会作接到中央军委“文革”小组的命令,从西山回到总后机关,遭到包括罚跪、抽耳光、喷气式等刑罚在内的更为残酷的武斗,被打断一根肋骨,肩胛骨骨膜、两片肌肉断裂,造成终生残废。邱为人很机灵,他乘看管人员一时疏忽,在一张小纸片上向毛、林写了呼救信,并设法捎出。也算是他运气好,这封信送到了林彪手上。林是非常爱护部下的,何况是他的得力干将的邱会作。但在当时,林虽已贵为“副统帅”,造反派也不肯轻易从命,非要中央“文革”小组说了才算数。林彪当即让叶群去找陈伯达(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讨了一纸手令,才将邱会作开释,保住了这个“最好的一任后勤部长”(周恩来语)一条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