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倭国公卿贵族;世代要前往中土游学;乃至入仕的传统;连普通倭国百姓;也大量出现在海外新拓之土上。

  主要是因为唐人的外翻诸侯们;发现这些倭人;可谓是吃苦耐劳;需求极少;坚韧凶残;是充当对外扩张的上好炮灰和苦力。

  因此开始大量引入倭人;充事各种危险困难的底层贱业;或是在人手不足的早期;充当一些工头、监工之类的基层小头目。

  至今海外诸藩之中;犹有大量倭人的后裔;就算是我本家的罗藩领内也不例外;主要是作为归化的二等人;来监管和驱使代表三、四等人的土户和藩奴

  相比那些掳来的其他民族土户有所不同;历史上这些倭人几乎是高高兴兴;成群结队的离开家乡;到命运莫测的海外去;相比他们贫瘠困顿的本土生活;去海外反而成为改变这些;刚从奴隶氏族社会转变过来的底层人民命运的机

  虽然在这期间;有很多倭人因此埋骨他乡;但是也有为数众多的倭人;在海外的新天地立足下来;经过数代之后;变成国人;乃至家臣之属;然后他们的故事;又激励这更多;想改变命运的倭人;积极的出奔海外。

  而夷州无疑就成为这些倭人;前往海外拓殖之前;重要的中转和调教训练之地。如今依旧有大量倭人或是倭人的后裔;在那里讨生活。

  因此;作为当地屈指可数的著名藩家;宇文氏的领下;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倭人血统的臣属;伴随在谜样生物的成长过程中。

  这位源义经;不过只是其中之一。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变与日常

  作为宇文家来人的一点畜果之一;我的某种日常福利消失了。

  谜样生物没法以身边的人手不够;公馆还未修复之类的理由;继续和我呆在一个屋檐下了;更不用说能够;动不动不分昼夜穿着睡衣什么的;穿过庭院跑来找我;或是其他几位串门什么的;然后变成某种喧嚣热闹的日常。

  她几乎是有些不情愿的;被一群人跪着求着;就差没以死明志之下;前呼后拥的搬到隔壁新扩建的小院里去住;顺便享受家族来人的服侍和照料。

  紫式部自然而然的担负起谜样生物身边的庶务;而用本家带来的奴婢;将我安排过去;负责照顾衣食起居的人手;慢慢替换下来。

  然后在来自主家的强制要求之下;在日常中增加了学习的内容;没错就是学习;作为海藩贵族的子弟;在成年礼之前;总是不缺乏各种各样需要学习的内容;以丰富自己的见识和情操;特别是对于被寄予厚望的谜样生物来说。

  虽然没法进入正式的学校;但是并不妨碍延聘一些富有名望的女性;来进行短课时的讲授;他们甚至通过宇文家的关系;找到了一位前宫廷女官之类的;来教授一些比较**的东西。

  这也是作为来自宇文家;继续将错就错包庇和纵容她的唯一代价和要求;

  于是我能见到她的时间一下子减少了。在身边阿紫的强烈要求下;我只能在诸如早茶、正餐;午茶等几个餐时;见到苦着脸的谜样生物;以及她满肚子的牢骚和抱怨。

  不过;在没有被证明是被强烈违背谜样生物本身意愿的情况下;听到这些日常的汇报之后;我也只能由她们去了。

  而源九郎则依照要求;带人投入我麾下;打散开来混编一起;在日常训练中做某种配合和默契上的磨合。

  源九郎的人;虽然号称是义从;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私人武装;主要是为了绕过国朝;对于藩领的家臣和国人武装的限制。

  当然;他们擅长的是操船和海上的战斗;虽然普遍年纪不是很大;但是多少都有随船护航;对付过海贼之类的经验。多少也补足了我在新兴其的海贸活动中的某些短板。

  当然打出的旗号;是为了保护两家联合体的共同利益;所以虽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小矛盾;但都被很快平息和压制下下去。

  时间如开闸的流水一般的很快跨入更加炎热的月份。有气无力的蝉鸣声;被隔在厚重的门背后;

  “你想做什么……”

  谜样生物有些警惕的瞪着我。

  因为日常安排的增多;让一度逍遥自在的谜样生物叫苦不迭;所以找个商量重要事情的借口;跑来和我呆在一起;变成她难得的休闲时间。

  只是没想到我带着她直接下了进一步扩大的冰窖;顿时有点。

  我当然没有心情对她做点什么;至少现在的这种体形下。只是;从恢复经营的天工号和八云社;我得到一些期待已久的好消息;顺便也叫上了她一起分

  一堆的实验工具和器械;

  “这是什么……”

  谜样生物;有些好奇的仔细打量着麻纸上一小堆;类似海水刚晒出的粗盐一般的灰白颗粒。

  “小心;”

  我将她拉开一定距离;然后递给她一个沾湿的口罩。

  “这东西有毒的……”

  我用镊子小心的夹起一小撮颗粒;放到一个石质容器中;然后用点燃的线香凑上去;只听清脆的噼啪一声爆响;一股奇怪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线香则直接消失了一胸。

  然后我又放了一些进去;然后用捣药的长柄炷;稍微用力一敲;又是噼啪一声青烟袅袅。

  “难道……”

  谜样生物的脸色有些惊讶。

  “没错;就是雷汞;最原始版本的雷汞;”

  我颇为得意的道

  “也是后世雷管和子弹底火的重要成分……”

  “我让八云社的匠师;用汞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汞;再与酒精混合反应;最后得到的结晶体;”

  “所以有毒性;稳定性也差……”

  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汞还好说;先秦以来就相当常见的制品;硝酸得用精炼硝石;从矿山炼铁的废气蒸馏物;过滤提纯的名为绿钒水的浓硫酸里;二次反应得到的;然后酒精也是从高度酒里用较低的费效比;多次繁复蒸馏出来。

  这还要感谢广府当地发达的制糖业的副产品;大量甘蔗渣酿制的廉价烧酒的市畅应。

  虽然还是试验台上的手工产品;但是起码有一个批量化生产的方向了。

  虽然有易挥发;有毒;带有腐蚀性之类的缺陷;但是对于近代那些射击次数有限的枪炮来说;却不算什么问题了。

  虽然底火什么暂时不太可能一步到位;但是作为雷管的发展方向;确实可以在爆炸物领域上更进一步的。

  然后我又引着她;来到另一张特制的工作台上;另一件;则是天工号精密加工技术的产物。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前圆后方的长金属块;其实是几大锻铁件构成;却要感谢这个时代;已经初具规模的锻造技术;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枪机……”

  我解释道。

  这个时代最好的燧发枪;用的还是转轮燧发枪;有一个缺陷;就是击发次数稍多;转轮的机括;就会逐渐失去弹性;当然对于燧发枪的射速来说;真心不算什么。

  因此我直接将之改良为更加简单耐用的撞锤燧发枪;进一步简略掉装填和发射准备的间隙。

  当然我不是不想一步到位所谓撞针枪;问题合适的压缩弹簧;这个时代还没有诞生呢;相比之下;各种弹性螺栓和铆件的应用;在这个时代已经相当普遍;甚至形成一套规范性的标准。

  这个枪机的构造;则是来自论坛上军迷和发烧友反复讨论过的;近代后发枪的样式雏形;所谓德莱塞步枪;霍尔步枪和卡曼尔莱德枪的综合体。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枪管后部有一个可以向上掀起的圆管;其原理就类似后世的子弹壳;将火药和弹丸依次加入塞实;再扳下旋紧;让管口的螺纹与枪管凹槽密闭;就防止大多数火药气体泄漏的问题。

  更何况我还有一样大杀器——密封胶圈;原本是打算用在蒸汽机上到。;没想到先在火枪设计上用上了。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橡胶;但是却又一种沿用了数百年的替代品——杜仲胶;当然无法和硫化橡胶比硬度;主要是作为车轮防磨减震;以及防水的雨衣雨靴等生活用品上的应用。

  此外我在弹药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改进;就是所谓的纸壳定装弹;当然是因为没有底火的缘故;;只能做到火药和弹丸的定装;但是这也足够。

  这样下来;虽然还有残烬比较多;密闭圈受热老化快等缺陷;但是对于射击次数有限的原始版后装枪来说;却不算问题的问题了;

  要知道因为材质和火药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火铳;还是必须做的比较厚重结实;才能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射速;前装意味这只有站立和半蹲队列;才能装填的限制;不得不靠队列宽度来加强火力数量和威力。

  一只原始的后装枪;已经足以秒杀这个时代大多数火器了。

  这样我距离梦想中排队枪毙的弹幕时代;有更进了一步。剩下唯一能限制我的则是枪管的加工和选材。

  我现在需要不断的实验各种管径、厚度和长度;以找出一个重量。威力、精度和可靠性都比较折中的方案;然后作为批量化的标准。

  起码我有多种精炼铁料的选择;南朝有所谓四大名铁;来自东海道的扶桑铁和琉球铁;来自西海道的南安铁和天竺铁;可以说各有优势。

  “需要我做什么……”

  谜样生物闻弦歌而知雅意的道

  “更大数量的铁料;”

  我开门见山

  “因为手工加工的报废率还比较高……”

  “还有来自倭国的硫磺……”

  “同样需要借用宇文家的渠道去获得……”

  “至于硝石;我会从天竺那里想办法的。”

  随后;我有带她去见了躲在某处私家工坊里的沈岳;作为某种交接。

  这位沈瘸子;很是吃了几天饱饭;洗刷于净身体;又剔掉了杂草一般的须发;穿上量身裁制的青绸布衫之后;佝偻的腰背也挺直了不少;

  人模狗样的可以看到曾经为一代大匠的某些旧日风采;很难让人将他和之前那个蟑螂、沟鼠一般;披着麻袋片;在垃圾里翻捡的驼背瘸佬;联系在一起;只是他残废的手臂和眼睛;却是没法恢复回来。

  所以他只能作为指导和监工;兼带调教一些细节;而无法身体力行大多数需要亲自动手的工作。

  但是他还是画出了几种机械的结构图;呈现上来供我参考。作为一代大匠;最宝贵的无疑就是他头脑里的设计和经验了;我为此专门雇请了两个受过专门绘图训练的人;去协助他;将这么多年积累的想法和方案;慢慢梳理出来;变成一份份图纸和表格。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端的大匠;我还需要的是一个比较容易推广和普及的工艺传承体系和门类。对于这一点;经历了太多事之后的他并没有任何意见。

  我虽然有很多想法;也有一定业余爱好为基础的动手能力;但是毕竟距离专业领域;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这个时代已经成熟的设计体系上;进行改良和修正;无疑是事半功倍最容易见效的捷径。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惊闻

  在这个时代发展成熟的水力机械;似乎已经到了某种极限;越来越大的转轮和越来越粗的传动机构;对于河流和水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更别说配套的占地空间。

  遍布在大协河之上的各色水轮;已经成为南朝统治的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作为民用生产倒是无所谓;但是作为强度更高的军工生产;就有些发展潜力不足和缺乏后劲了。那些工坊主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代价;将河流拦截起来;用堤坝制造更多的水位差;然后又引发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上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环境适应性更好的蒸汽机;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