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客朝堂-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的大周,诚可谓是内忧外患,大周天子昏厥,难以理朝,众皇子夺嫡之争愈发激烈,兼之江南叛军虎视眈眈,早些年已安抚妥善的西北一带,更是渐渐变得不稳起来。

  本以为叛军会趁机长驱直入,谁料忽然之间,士气高昂的叛军变得恍若一滩死水般的安静,这倒是给了焦头烂额的大周一个喘息的机会。

  成德二十一年三月初一,大周天子昏迷在龙榻之余,下诏令丞相晏平江、御史大夫晏何钦,会同六部、九卿,选定平叛将军,择日出兵平乱。

  无论对众皇子还是对端王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皇上病危,又无太子,龙椅更迭,似乎近在眼前,这样的一个泼天的军功无疑是一大助力,可是现在,以军功封王的楚王正在建康,这就意味着,一旦楚王得到这个机会,一举得胜,那皇位就会落入他的手上。

  几乎是诏令下来的当天夜里,所有的皇子王孙都不约而同的决定,要暂时摒弃前嫌,一致将楚王排除在平叛的将领的名单上。

  所以一早的朝会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众位王爷众口一词的反对楚王出征,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最后领兵的人选难定,只好先说另一个严肃的问题。

  粮草!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的大周被占了甘南驰道,少了鱼米之乡的江南米粮,军中的粮草不足,何谈出征?

  有人当即便提出要世家捐粮,然后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大殿上的世家官员与寒门清流顿时就吵了起来。

  一方骂着,世家子弟,膏梁纨袴,决疣溃痈,玩弄权术,另一方,就骂蚁羶鼠腐,趋炎附势,上不了台面的泥腿子。

  正当众人吵的是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一名站在世家队伍中,却始终没说一句话的青衣小官,淡淡的插了一句

  “何须这样吵闹,筹粮的话,最近建康城中不是来了一个天下首富吗。”

  他话音一落,顿时大殿里静的落针可闻,众官皆看向说话的方向。

  这个青袍的年轻官员生的极好,丰神秀逸,漆黑的双眸神采奕奕,站在那里身姿挺拔,自成一景。最奇异的还数他露在官帽之外的头发,漆黑的青丝中偏偏夹杂着一缕白发,格外的引人注目。

  这个人是王家的人,而且还是由皇后亲自举荐任官,虽然只是小小的七品官,但是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整日伴在皇帝左右,日后一旦升任中书侍郎,地位就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周扶远盛怒之下,曾下令免了王家三品以上的官来上早朝,所以现在这偌大的太极殿,王家的官员倒是只剩了他一个。(其余官低的也都多半有爵位在身,无法上朝。)

  晏平江缕着胡须,略带探究的看着他,缓缓说道

  “王陌,你可知此次军粮所需数量极大,那位沈庄主未必会借。”

  一直以来,晏平江等老一辈的官员,看沈云朝都是带着西北的,在他们看来沈云朝的所为,皆会与西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找沈云朝借粮,无疑就是向西北自曝短处,在现在这样一个情势下,决计是不明智的一个行为。

  王陌的反应很平淡,只见他笑了笑说道

  “沈庄主的生意,江南地区也多有分布,江南起了战火,对于他来说可是一点好处都无,何不朝廷许之与虚名,换得他的帮助相必也非什么难事,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不必再吵,然后共同商讨退敌之策了。”

  “那你觉得,派何人前去游说合适。”

  “大理寺少卿,谢易,谢大人。”


第九章 共赴江州(上)


  “大人真的觉得谢易能劝动沈云朝?”

  一个一身黑袍的蒙面人站在王陌的身侧,恭敬地问道。

  王陌漫不经心的将手中的迎春花插进花瓶,上下的端详着,一边说道

  “为什么不行,你还真的以为他需要人劝才会捐粮?你当他来京都是干什么的。”

  蒙面人微微一震,试探的问道“大人的意思是,他根本就是有备而来,别有目的。”

  王陌随手拿起案几上的娟帕,擦拭了几下手上根本不存在的脏污,转过身,语调平淡的说道

  “问我?你们锦衣司是摆来看的?一个普通人能掌管西北大半的财务,能获得那个女子的信任?废物。”

  说道最后两个字时,王陌轻抬双眸,漆黑如墨的双眼落在蒙面人的身上,眼底的冷光,让蒙面人浑身一颤,犹如置身于冰窟,冻彻心肺,他几乎是立即就跪了下来。

  “是属下无能!大人息怒!”

  轻哼了一声,王陌将手中的锦帕随意的扔到了地上,问道

  “我叫你们盯着的那个陆桓,怎么样了?”

  “回禀大人,陆桓前些日子处理皇甫家的事情有功,现在已经提为六供奉了。”

  “继续盯着。”

  “是。”

  “行了,退下吧。记得,皇宫里的那位要是问起来,该说的说。”

  “属下明白。”

  蒙面人站起来,却没有立即离开,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洁白的玉瓶,恭敬的垂首双手举起

  “这是新制成的圣药。”

  “放着吧。”

  “是。”

  蒙面人将玉瓶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身形一闪就从原地毫无声息的消失了。

  另一边,谢易接受了命令后便递了拜帖,拜访沈云朝,沈云朝当天便接待了谢易,还不待谢易说出来意,沈云朝便笑着道破了。

  “可是捐粮的事?”

  谢易惊诧的问道“沈兄如何得知?”

  “现在江州战事不断,你贵为大理寺少卿,现在还有空来拜访我这一介商贾,想来也不会是找我喝茶,想来想去,除了捐粮的事,沈某实在是想不到其他了。”

  “沈兄果然是,是通透之人。”

  沈云朝轻笑一声,挽袖为谢易添了一杯茶,说道

  “如果是捐粮的事,那就不必再说了,我已给家姐沈听风去了一封信,让她调一万担存粮,直接运到江州战场,算算日子,信应该已经到了。”

  谢易闻言真是又惊又喜,一时间有些不知该做些什么的感觉,视线胡乱的扫过院子,最后他一把端起面前的清茶,诚挚的说道“我代那些前线的将士先行谢过沈兄的借粮之恩,以茶代酒,我干了!”

  沈云朝微微一愣,抬手便想阻止,但谢易动作极快,眨眼间就将茶灌入了口中,结果,下一刻,就见谢易狼狈的将茶狂喷而出,儒雅的气度瞬间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见他毫无气度的用宽大的袖摆拼命的往嘴里扇风,一张俊脸更是涨得通红!

  沈云朝哭笑不得的看着谢易,摇头无奈的说道

  “这是沸水。”

  谢易也是跟着有些尴尬的苦笑,大着舌头艰难的说道“扑怪,似窝莽状了(不怪,是我莽撞了。)”

  “哈哈,肖笑快给谢易准备一杯凉茶。”

  “是。”

  与此同时,端王的王府书房里也有一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早些时候招揽的陆桓。看得出来端王现在很急躁,俊朗的脸上满满的都是不用言说的不耐

  “你说动则生变,本王听了!可现在眼看他就要死了,再这样按兵不动,只怕就没有希望了。”

  陆桓没有立即回答端王,而是倒了一杯茶,然后推了过去。

  “王爷还是先喝茶,冷静一下。”

  端王没有理会推来的茶水,剑眉一拧,不悦的沉声说道“本王可不是来这儿喝茶的!”

  陆桓轻声一笑,很是好脾气的将茶拉了回来,说道

  “王爷觉得,圣上重病,江州叛变,这是两件坏事,但在我看来,王爷全错。”

  “你什么意思?”

  “在我看来王爷是关心则乱,首先,圣上是何等的人物,会在此时病到这般的程度?然后任这些皇子争个头破血流,败坏朝纲?”

  端王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你有何证据?也许是他老了呢。”

  陆桓点头,说道“王爷说的不无道理,所以众王才会沉不住气的对付楚王,但是王爷别忘了,晏相到现在可是什么都还没做,如果圣上真的病重,那么一直备受圣上信任的晏相又怎么会毫无反应。”

  端王闻言一愣,随即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陆桓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信服,说话的语气也和缓了许多

  “方才是本王乱了方寸,多有失礼,还望陆先生不要介怀。”

  “王爷多虑了,王爷身份与其他皇子不同,夺嫡之事更是危险重重,比寻常人敏感是好事,只是王爷,在下说一句逾矩的话,越是紧要的关头,王爷就越是不可以乱。”

  “本王知道了,请先生,继续说吧。”

  “其次,江州乱了,对王爷来说是好事一件,军功就摆在这里,鲁王,赵王是绝对不会让对方或者楚王获得这个机会的,那么王爷的机会就来了。”

  端王的眼睛倏地一亮,顿时坐直了身子,缓缓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是此意。”

  端王现在对陆桓不说十分也有了五分的信服,于是他便问道“那本王该如何做?”

  “明日朝会,王爷只需毛遂自荐,至于其余的,就交给在下便是。”

  端王面上一喜,可是下一刻便收起了喜色,反而是有些担忧的问道

  “可是,本王并无领兵的经验啊,若是败了又当如何?”

  “王爷多虑了,您需要做的,只是向天子传达一个您有心为国的意思,但事实上,您不可能真的上战场冲杀,这些事情交给帐下的将领便是了,而您这么做实际上是留下了一个态度,不同于其他的皇子畏畏缩缩,争权夺利的态度。”

  “本王明白了,那本王这就准备。”


第十章 共赴江州(中)


  昨夜的一场小雨也没阻挡住春日里的温暖艳阳,但清晨的空气里仍是不可避免的有一股潮湿而腥气的闷闷的味道。道路的两边,胡杨树的叶子在春天的阳光里嫩绿嫩绿的遮挡着来往的行人。

  一个蓝袍蒙面的少女骑着一匹俊马在官道上扬鞭疾驰。西北的军营一向不设在城内,大多是在城镇外的十里范围之内,少女远远的看到用石头垒出的营墙,知道再过不远就会有岗哨,于是少女紧挽缰绳,马儿前蹄一扬,嘴里发出一声嘶鸣,稳稳地停了下来。不久,前面便传来一阵猛烈的马蹄声,漫天的尘土卷了起来,几乎遮住了她的眼睛。

  八骑配有轻甲的快马在一丈远外停下。最前面的一人赫然穿着纹凤盔甲,当是凤字营的军士无疑。

  只见他勒马上前几步,喝道“来者何人!军机重地,不得擅闯!”

  “烦请这位军爷通报一声,就说是饮烟山庄的人前来寻人。”

  为首的这人听到饮烟山庄的名字,目光闪动了一下,随即挽缰,调转马头,对着他的手下说道

  “我先回去禀报将军,你们在这里看着她!”

  “是!”

  说罢,他就策马离开。回到军营后他第一时间就向正好在军营的于凤致报告了这一情况,于凤致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嘴里重复了一遍饮烟山庄的名字,最后还是同意了。

  “去把楚寒歌带到她面前,然后你们就回来,告诉楚寒歌,日落之前归营。”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