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经济方面,叶老爷子问计于叶开,也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了。
此时,叶老爷子、二老爷子和叶子平的目光,都看向了叶开。

第二百五十四章 简单决定

“你们这么看着我,我的压力很大啊!”叶开笑着说道。
叶老爷子、二老爷子和叶子平几乎同时都笑了起来,显然是被叶开给逗的。
“你还会有压力啊?!”
“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看到你有压力过……”
叶开立刻表示道,“谁说我就没有压力了,是男人的,流血流汗不流泪,有苦都是自己吃的呀。你们光看到贼吃肉痛快,就不说贼挨打的时候苦逼了。”
“闲话少说,你去苏联买核弹的事情,我还没有找你算账呢。”叶老爷子摆了摆手道。
叶开一听这话,顿时就看向了二老爷子,嘴巴摆了一个口型出来,很显然是“叛徒”两个字。
“没办法,这么大的事情,不能不让你爷爷知道。”二老爷子一摊双手道。
叶子平却是一头雾水,“什么买核弹?”
二老爷子索性对叶子平说道,“你儿子花了两千万美元,去苏联买了十个手提箱式核弹装置,把他们村给炸平了。圣王村的地震,就是这么闹出来的,现在整个凭阳县向东南的出口,已经被炸开了,可以说是一马平川,成了你们明珠市的后花园了。”
“啊?!”叶子平听了,顿时大吃一惊。
他已经觉得叶开很能折腾了,但是也没有想到过,叶开居然这么折腾,胆子这么大,居然把苏联人的核弹都给买了回来,而且还制造了一场大地震?!
“天啊!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敢干的?”叶子平觉得头疼了起来,揉了揉太阳穴,靠在沙发上,有些无力地说道。
“嗯,其实我不敢干的事情多了。”叶开谦虚地说道,“我买核弹也是迫于无奈才做的,毕竟想要在一个月内修成路,不采用一点儿非常规的手法,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叶老爷子一提这茬儿就有些生气,拍着桌子说道,“我让你去江中山区修路,意思就是让你老老实实地沉淀下去,用十年的功夫完善自己,做出一番事业来,等到路修成了,你的基础也打好了,年龄也差不多了,二十八岁的副厅级也不是什么太离谱儿的事情。可是你看看你现在,居然不到一个月就把修路的事情给解决了,还折腾的圣王村大地震,搬迁了新址,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你觉得大家能不注意到你吗?!这么一来,我们的计划可就无法顺利实施了!”
作为老叶家的第三代继承人,叶开注定是要走仕途这一条不归路的,那么如何为叶开规划未来的道路,也是老叶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叶老爷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为叶开在做铺垫的时候,还是不遗余力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叶开这人还是沉不下去,他不学愚公移山慢工出细活儿,反倒是大刀阔斧有点儿像盘古开天,居然弄来了苏联人的核弹,把整座山脉都给炸塌了,弄出了一条通衢大道来,实在是让人无法评说。
在叶开的行动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个,我其实真的是很难沉淀下来了。”叶开表示道,“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刚去了圣王村,甚至还没有到圣王村,人家苏省长就给凭阳县派了新任县委书记,就是要打压我去的,甚至在我动员村民们整体搬迁之后,新任的县委书记还派了一个调查组,要来圣王村搞我的事情,我迫不得已才采取了特别手段,也算是狠狠滴打他们的脸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二老爷子听了,立刻就看了叶子平一眼,然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么说来,苏定方这个人也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了,我看还是弄到水利部当个副部长算了哦。”
叶老爷子立刻就瞪了二老爷子一眼,“政府事务,你一个军方人士插什么嘴?”
二老爷子摸了摸头发,嘿嘿一笑,不说话了,端起旁边儿的茶杯来,喝了一口,就见里面已经空了。
叶开立刻很有眼色地提起茶壶来,给二老爷子满上。
“嗯,乖孙孙,还是你对二爷爷好。”二老爷子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
“那是,咱爷俩的关系,还用说啊?!”叶开挤了挤眼睛道。
叶老爷子哼了一声道,“好了好了,你们就别在那里插科打诨了。说正经的,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大计,小开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叶子平表示道,“您至少得先问一问我这个做儿子的有什么想法,然后再问您孙子才对吧?这事儿也应该有个先来后到不是?”
“那你说,你说有什么建议?”叶老爷子顿时笑了起来。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气氛果然是不同的,若是坐到了中政局的会议室里面,即便是老叶家的三个大男人,也得正儿八经地坐在那里,按部就班地表示自己的意见,一点儿规矩都不能废弃。
在中政局的会议室里面,他们首先就是国家领导人,是中常委和中政局委员,是主席、副主席和明珠市委书记,所以一切都要围绕着工作来进行,不能逾越,哪里有现在呆在家里面谈论事情这么随意?
“这个,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叶子平说道,“不过能源产业虽然是暴利,但是容易遭人诟病,所以我们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新兴产业方面,比如说移动通讯,比如说新兴的电脑科技等方面。”
听了父亲叶子平的话,叶开立刻表示了支持,“我完全同意我爸的意见,通讯和计算机产业,这是两个发展最快的产业,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那我们老叶家的经济领域的力量,将会变得异常庞大,而对于政治领域的反作用也会非常强大。”
“简单地说起来,就是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叶开看大家都在倾听自己的发言,就接着讲道,“未来的十年,明珠市将会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点,所以如果老爸能够在明珠市任满十年的话,不但对整个国家来说,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会为我们老叶家的横空出世,寻找许多发展良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社会处于某些特殊时期的时候,这句话就未必灵验了,比如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应该说是背离的。
但是经过十年浩劫之后的拨乱反正,以及改革开放的十多年发展成果之后,国内的经济基础已经开始渐渐地恢复了,很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继续保持这个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发展之后,经济基础将会再次成为主导上层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共和国将会进入有钱人说话算数的时代。
所以叶开的意见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要让老叶家成为多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经济圈儿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无敌存在,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将突破口选定在老爸叶子平治理的明珠市。
“通讯业和计算机相关产业,将会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这两个项目是必须要抓住的,另外一点,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可能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方面也是必须注意的,我们老叶家可以适当地插手进去,至少是要拥有影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能力才行。”叶开分析了一番之后,就对大家说道,“总而言之,未来的十年很重要,是奠定我们老叶家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的黄金十年,抓住了这个机会,则我们老叶家的大旗不倒,未来可期,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就不用我说什么了,因为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叶开对于这一点倒是看得很清楚,叶子平在明珠主政,对于老叶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旦操作好了,不但中常委的目标可以达到,老叶家也能够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分一杯羹,而且是最大的一杯羹。
他现在所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够在家庭会议是全票通过?
因为叶老爷子和二老爷子这样的人物,从原则上讲,是属于老派人物的,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看得比较淡一些,所以不一定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毕竟像叶开这样能够预知未来数十年间发展大势的人,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叶老爷子否定了自己的建议,那么叶开就只有自己想着另外发展了,因为即使没有能够获得家里面的支持,他也知道必须发展经济,才能够支持老叶家这个军政世家的未来发展,否则的话,在新兴的大家族面前,老叶家的话语权会渐渐地被剥夺,最后只能像太祖家族一样,只留下一些发牢骚的权力,甚至连发牢骚的权力也没有了,只能是起到一些象征性的作用。
这样的生活,肯定是叶开所无法接受的。
既然老叶家已经在他的推动下产生了可喜的变化,那么叶开就觉得自己有义务继续推动老叶家向好发展才对。
倒是叶老爷子在听了叶开的话之后,沉思了一阵子之后,就对二老爷子和叶子平说道,“我的意思,是将家里的未来发展项目,全部交给小开来运作,你们觉得怎么样?”
叶开一听,顿时就愣住了,他从来没有想到,叶老爷子这么轻松地,就开始放权了。
他的这句话,就相当于是把整个老叶家的经济决策权,都交给了叶开啊!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获得了叶老爷子的授权,叶开的心中也是有些踌躇满志的感觉。
在他的印象当中,通讯行业与计算机行业,是非常赚钱的两个行业,但是具体怎么来操作才是最合适的,仍然需要好好地筹划一番。
这三个行业的龙头城市,自然就是京城、明珠、以及江口市。
如今国内这两个方面的行业依然是处于蹒跚起步阶段,随着国际市场的走强,国内也有很多本土力量和海归力量们,开始大举入市,这也是得益于国内政治环境好转,经济形势有了明显的转机。
京城的形势复杂,叶开并不想在京城大张旗鼓地去搞一些事情,他只想要在京城搞搞娱乐业和餐饮业,至于说江口那边儿虽然是小企业众多,但是自身的研发力量也就一般而已,更多地是一种代工模式,也不是叶开所希望的那种。
所以叶开选择了明珠市作为老叶家在通讯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的突破口,计划在明珠市大显身手,叶子平主政明珠市,也给叶开大显身手带来了体制上的保障。
实际上,明珠市自八十年代发展壮大至今的民企,能够闻名全国的似乎也数不出几个,能够让人觉得耳熟的很少很少。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由知识商人经营的新型企业,赶上了两次发展的绝佳机会。
一次是南门事件前后,抓住国内经济变动产生的新行业,还有一次就是互联网技术大潮带给知识界的财富机会。计算机兴起带给京城巨大的行业机会,大浪淘金之后联想在PC行业兴起,王选在激光制版印刷方面建功,明珠市却在这些行业中无所建树,也是怪事。
这批知识商人分两类,一类活跃在传统产业领域,生存能力强,依靠政治上的敏感,借着共和国几次大势变迁,完成了第一桶金的储备,或得以超常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商分寸拿捏得相当合适。
实际上,作为已经登上神坛的江成同志,他也有心培养本土技术民企,当年他在明珠的时候,有一家文化人创业的企业安排视察接待。
当时江成同志坐定主席位置,管理团队两边落座,左手边是文史哲本科硕士背景的管理团队,右手边是生物物理出身的管理团队。
这位企业老总对国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