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企业老总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极为赞同,认为国内也该到知识分子拥有财富的时代了。当时江成同志见他应对得体,满目青春年少,学识整齐,不由得印象不深刻,不由得不生好感。
当然了,这些人手里面并没有多少现金流,他们如此苦心应对领导,当然有借重江成同志名声,打造自己事业的想法。
在商言商,众多技改资金项目,那都是不用还的贷款,只要你有本事从政府那里把钱弄出来就行。
不过这一类人,后来成了大器的并不多,给人的感觉有点儿像空手道。
另一种则是新兴产业的新商人,基本是被互联网和国际风投资本打造出来的财富神话,他们多数属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批,如易趣邵亦波(海归),携程沈南鹏季崎(本土),盛大陈天桥。
有人评价他们是手上最干净最阳光的中国新富人,其财富爆炸性增长源自外部能量。
这类商人很适应在大都市的生存,与掌握国际资本的MBA毕业的各投行人士与风投家们讲故事卖概念,直接对接国际商界是他们最鲜明的特色:经济模式类似,经商理念传承,发展资金也是来自于国际融资渠道。
他们的出现,就把由港澳台商人在高科技领域充当欧美二传手的角色给取代了,从此大陆有了自己的行业翘楚。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没有经济变革带来的新行业,就没有这些商人们期盼的机会之窗。
而随着时代演变,这种机会也会逐渐趋向消失,这两个时间窗口关闭之后,想要通过知识创富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不出现新的技术变革浪潮,知识青年就好比野百合一样,必须静静地等待春天。
叶开考虑着这些事情,心中大概就为自己在明珠市的企业做好了定位。
如今应该说时间之窗还是停留在第一个窗口上,明珠市这边儿正处在大搞城市建设的时期,说实在发展环境并不是很好,而且明珠市的地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相对投入成本有点儿太高了。
叶开也有考虑过,自己好歹是当着圣王村的村长,如今那边儿倒是有很大的一片地方,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如果开发一个高科技投资企业园区什么的,距离明珠市也不远,同时又可以享受山区的特殊优惠条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能够将圣王村打造成为高科技企业园区,那么村民们的生活自然水涨船高,也有可能在国内创造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高科技村!
相对而言,中关村就是一个电脑城,华西村不过是借着乡镇企业的名目发展旅游业,叶开倒是想要让圣王村变成共和国的硅谷,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园区。
只是这个目标虽然够远大,但是具体要实现起来仍需时日,而且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很多,当然了,一旦科技园区发展起来之后,所能够创造的利润,那可真的不是几个亿几十个亿那么简单了,有可能催生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新兴行业!
叶开是坐着叶老爷子的车,直入大内的。
因为他并没有官方身份,虽然说是一个村长,但是村长在共和国的最高权力面前,真的是很扯淡的一个职位,村长能算干部吗?这个真的不大好说。
不过谁也不能够忽视村长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毕竟这是最基层的民选代表,说起来也是最能够体现基层民意的一类人。
“对了,好像咱们家有个远房的亲戚,自称搞出了新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叶老爷子忽然对叶开说道。
“什么东西?”叶开听了顿时一愣,这个口气有点儿大啊,不是骗子,就是真正的牛人,他倒是没有听说过,老叶家的亲戚当中,出现过什么高科技人才,更别说什么堆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了。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上次见我的时候,留下了他的名片,一直扔在车里的。”叶老爷子让秘书翻了翻,找出一张名片来,上面写着这位远亲的名字,叶景升。
“同宗同姓啊……”叶开见了之后就笑了笑,转手就把电话打了过去。
“你好,我是叶景升。”对面的声音倒是有点儿麻省理工味儿。
“我是叶开。”叶开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跟我爷爷说的那个新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到底是什么东西?”
“原来是叶二少,呵呵。”对方显然是知道叶开身份的,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道,“见笑见笑,那个,就是自动麻将机啊!”
叶开听了,顿时良久物语,这东西,倒是也能够算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了,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又跟最新科技接轨,而且也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嘿。
叶开挂了电话,对叶老爷子说道,“这位真是个人才啊!”
叶老爷子也听到了叶开跟叶景升的对话,黑着脸半天都说话,这都是什么人啊,还自称是高科技海归人才,做麻将机也能算是高科技项目?
“我是说真的……”叶开笑着对叶老爷子说道,“单纯的高科技技术其实很枯燥的,但是能够将传统行业跟高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都是需要一些天才的头脑来进行规划的,咱家这位亲戚,虽然算不上大才,但是小聪明总是有一些的,至少他办到了这一点嘛。”
两人的车子进了大内,停下来之后,叶老爷子领着叶开,直接去了他的办公室。
又过了一阵子,二老爷子和叶子平的车子,也分别抵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京的中常委和中政局委员们纷纷赶来,大概有二十多位参加今天的会议,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影响却非常深远。
因为在今天的会议上,多出了一个不是中常委、不是中政局委员、不是中央委员,甚至也不是正式在编的国家干部,叶开叶村长!
当然了,之前的会议都是讨论大政方针的,叶开自然无缘参加。
等到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之后,中办主任翁清源就一脸和气地走了过来,找到在休息室中喝茶吃点心的叶开,“小叶,领导们喊你过去说话了。”
“好的。”叶开擦了擦嘴巴,站了起来,随同翁清源主任走进了会议室。
“小叶……”
“小开……”
“又长个子了……”
中政局的委员和常委们,认识叶开的为数不少,甚至有很多还抱过小时候的他,因此见到了叶开之后,都是笑嘻嘻地跟他说话。
叶开一一答礼之后,终于来到了答辩席上,站定之后,先向众人躬身施礼,然后才板着脸说道,“诸位叔叔伯伯,老爷子们大家好,闲话先不要提起,请大家保持肃静,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我小叶好歹也是一基层民意代表了!”
他这话一说,众人顿时哄然失笑,就连五位中常委,也都揉起了肚子来。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这事儿也是我干的!

*敢在中政局的会议室里面开玩笑,插科打诨,估计也就是叶开有这个胆子了。
一个是因为他底气足够,老叶家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家里面三位国家级领导人不说,同盟军也有好几位,关系较近的还有几位,所以有这个优势,即便是说说笑笑也是很正常的。
另一个就是因为他的年龄问题,在众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小孩子,虽然这个小孩子比较能折腾,但是也改变不了他小孩子的本质,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所以他敢跟众人随便开玩笑,而不用有任何的担心。
大部分人都以为,中政局的会议就是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表情严肃地讨论国家大事,其实这种看法是有偏差的。
台面上的事情,需要暴露在媒体面前的事情,自然是一本正经的,但是在幕后的操作环节中,很少有那种正襟危坐的局面,大家开会更像是茶话会,意见相同的时候不妨哈哈一笑,意见相左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动拳头,但是结果讨论出来之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要生效了,任何人都不能再在这个问题上搞什么小动作,至少是在明面儿上不能搞小动作,否则就是对于中政局集体意志的藐视,是需要追究责任的。
正因为了解,叶开才不怕在中政局的会议室里面谈笑风生。
但是在众人的眼中看来,就不由得暗自称道了,老叶家的孙子果然是厉害,在这种地方都能够挥洒自如,没有一点儿怯火儿的表现,不愧是将门虎子,少年天才,再看看自己家的那些后生晚辈们,能够在这个年纪就如此出色的人物,实在是半个也欠奉。
人比人,气死人啊,看着叶开,众人的心里面不说羡慕嫉妒恨,至少是要眼热一阵子的,老叶家权势滔天也就不提了,偏偏接班人还这么优秀,真是让别人没法子活了。
“好了好了……先说说正事儿。”今天主持会议的是古建戎同志,他也是中常委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才四十九岁,可以说是在文革结束之后,共和国高层中最年轻的中常委,正国级领导人。
古建戎同志开口之后,大家就静了下来。
“小叶同志,今天找你过来,是要问一问关于苏联那边儿的事情,这是第一件事情,还要问一问江中那边儿地震的事情,这是第二件事情。”古建戎同志对叶开说道,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要有什么顾虑,把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
“多谢古书记提醒。”叶开微微点头,表示了感谢,然后才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面向众人说道,“各位首长,叔叔伯伯,老爷子们大家好!”
他这么一打招呼,众人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古建戎书记一看,也没有脾气,只得笑了笑。
倒是叶老爷子发话了,“嗯,严肃点儿,先说说苏联那边儿的事情。”
“苏联那边儿,其实我搞了很多事情的。”叶开一脸无辜地表示道,“不知道诸位想先听听哪一件事情?”
“军火。”叶老爷子说道。
“哦,军火。”叶开点了点头,然后摸了摸额头,这才说道,“关于军火的事情,倒是有的,我不过是在那边儿发点儿小财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关于这件事情,其实是可以说的,因为折腾这事儿是在国外,并没有那一条法律禁止叶开在国外不能贩运军火赚钱,所以他在这件事情上就表现得很自然,将自己的操作手法大致地给众人讲述了一番。
“只要你手里面有富余资金,又能在苏联找到合适的代理人,然后再摸准苏军高层的脉搏,想要将苏军的一些武器贩运出来,并非难事。”叶开对众人解释道,“当然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合适的肯出大价钱的买家,做到以上四点之后,玩转国际军火市场,其实只是很简单的事情。”
叶开虽然说的很容易,但是众人听了之后,顿时都不做声儿了,就连原来那些想要效仿叶开,也到苏联去分一杯羹的个别人,也都无话可说了。
这四点,叶开说的很清楚,也很自然,大家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要做到这四点要求的话,又需要多么庞大的力量才能够办到?
资金就是一个难题,代理人更难,至于说摸准苏军高层将领的脉搏,这个似乎更是难上加难了,至于说找到合适的买家,其实倒不是什么难事儿。
事实上,共和国也在悄悄卖军火,只是等闲人不大清楚而已,最近一个阶段,国际上破不安定,对于常规武器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共和国方面也在这种事情上赚钱不少。
只是最近以来,因为苏联终于变成了过去式,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原来属于苏军的各个武器库也变成了国际军火市场上武器倾销的源头,所以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国际军火商,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共和国方面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